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音樂圖文~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18/02/blog-post.html Oct, 6, 2017 我對逛街一直沒什麼興趣 原本根本就沒有排任何小樽運河以外的行程,甚至想搭公車跑到遙遠的祝津去看海 後來因為懶 XDDD 還是決定留在小樽市內亂走 但真是太感謝這個決定了,這天的小樽亂亂走被我列入最愛的行程之一 當然很給力的藍天也加分不少啦 小樽是一座很有歷史的城市, 來到小樽,除了在運河邊散步,當然要遊覽這裡美輪美奐的古蹟們 小樽說大不大,但值得遊覽的街道倒是滿多的 如果時間不夠,很建議大家就集中火力在「堺町通」上 今天的小樽一日遊如下 離開火車站後,我們走「中央通」下去,越過手宮線遺跡後右轉「色內通」 接著盡情逛「堺町通」,抵達盡頭的音樂盒博物館 (也手癢買了一個後) 再從海邊繞回來,回到小樽運河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3.html) 然後在下午三點時抵達藍洞遊艇搭船處,出發一小時半的暈船行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8.html) 晚上回到火車站,搭往天狗山的巴士上山看夜景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8.html) ---------------------------------------------------------- 火車站前是一條大馬路,還沒什麼老街的感覺 但細看一旁的建築物,雖沒什麼來頭但已經滿漂亮了 走沒多久就來到了手宮線舊址 北海道的第一條鐵路就在這裡,由此可知小樽從前的地位 手宮線建於1880年,搭起小樽到札幌的貨運橋樑 接著就是滿滿的建築博覽會了 想認識建築物的話,火車站和堺町通上的遊客中心都有一些資訊可以拿 不然每棟建築前都擺有紫色的中、英、俄、韓四國語言解說牌 最感人的是,這裡只有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掰掰!! 讓我對小樽市多了一份喜愛 =DD 還未走到堺町通,在色內通上就有不少古蹟了 第一座遇到的是有著巴洛克柱子的是舊第四十七銀行小樽支店 如此內部挑空、正面大柱、壁面貼磁磚,是昭和初期典型的銀行型式 在我很開心拍啊拍的同時,突然發現有上班族走進古蹟內 原來很多棟房子都是保有外觀,內部改建成公司會社 真羨慕他們能在漂亮的房子裡上班 色內通上的小樽藝術村,也是某銀行支店改建 這些建築都有點西洋風味,能想見百年前這裡的國際化 來到小樽最火紅的大正哨子系列,這裡展售琳瑯滿目的玻璃工藝品 小至耳環、首飾配件,大至豪華居家擺設都有 店內滿滿的琉璃,光彩奪目,非常美麗 建築物本身當然是古蹟,這是舊名取高三郎商店,1906年建造 名取高三郎是五金商人,在稻穗町大火後建造了這間店鋪,後面還有倉庫和住宅 當時很常發生火災,這棟建築的特色是增加了防火材料 另外外牆用的是札幌軟石,牆壁以鐵柱為支撐 這樣的構造是小樽明治後期代表性的商家建築 越過「於古發川」後,正式踏上全長九百公尺的堺町通 來到小樽前,我們當然早已聽聞這裡美輪美奐的古蹟建築 但沒料到會這麼引人入勝!!! 我原本想說舊城也沒什麼了不起,歐洲小鎮大概就那種感覺 但場景來到日本,感覺實在很不一樣 東方口味的老式建築,樸實中帶著一百年前的繁榮 小樽音樂盒堂堺町店,原本是舊岩永鐘錶店,建於1896年 是堺町通上唯一屋頂有獸頭瓦的建築 二樓的陽台、半圓形拱窗等,是當時最時髦的設計 海鳴樓,前身是舊第百十三國立銀行小樽支店,建於1893年 建築特色是瓦片屋頂上兩根尖尖的裝飾,融合了和風和洋風的設計 這趟小樽之旅,讓我深深愛上深藍色的瓦片屋頂蓋在灰色石板外牆的兩層樓建築 典雅、穩重 、整齊又不失多樣化,櫛比鱗次的建築構成了層次豐富的堺町通 街上的店家以吃的為主,到處都是生猛海鮮的招牌 但很可怕的就是這裡全部只開到五點半至六點,沒賣晚餐!?? 我們晚上差點在小樽餓死,到底為什麼這裡不能吃晚餐@@ 另外就是繼續賣玻璃的北一哨子館,以及北菓樓、六花亭這樣的大牌點心店 石砌的外觀、可愛的尖頂屋頂,連續好幾棟並排著,讓人愛不釋手 堺町通滿窄的,兩邊的人行道上擠滿了休學旅行的日本高中生,非常熱鬧 男友一直說為什麼他們修學旅行可以去小樽,我們校外教學都去六福村XDDD 堺町通的盡頭是童話的十字路口 本來看旅遊書的時候對這很無感 但真的走到這裡時卻覺得很美,有種說不出的協調和浪漫 也可能是當時的光影正好,為這個十字路口蓋上一層柔美的薄紗 十字路口處座落著兩座音樂盒博物館 一是小樽音樂盒堂二號館:古董博物館,展示著各式各樣怪里怪氣的音樂盒 另一側則是最有名的本館,但其實是個超大賣場,不太有博物館的感覺 這兩棟建築本身也是古蹟 本館原是有名糧商的公司本社, 外牆以石塊和紅磚堆砌,內部則是木頭骨架,無論外面裡面都很唯美 小樽大多是石造建築,像這樣的磚造建築是比較少見的 門口有一個蒸汽鐘,和溫哥華的蒸汽鐘長的好像 (還是蒸汽鐘長的都一樣?) 本館共有三層樓,除了二樓有一小間純展示區外,其他都是購物區 果然人山人海,擠買了選購音樂盒的遊客 從樓上望下去還滿壯觀的 嘈雜的人聲之外,盡是滿室的叮叮噹噹音樂盒音樂 二號館比較像博物館 展示著很多新奇的玩意兒(但其實是古物@@) 日本最早的音樂盒據說是由荷蘭人引進的,連名字都是由荷蘭語演變而來 這裡各種奇怪的發出音樂的機器外,還有一台管風琴,每日定時舉辦小型音樂會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兩尊精巧又自動化的機器玩偶音樂盒 到底哪來的靈感要做成這樣啊,放在家裡晚上經過會嚇死吧!!! (左圖這位紳士,在機器啟動後會幽幽的轉身過去打開櫥櫃喔,導覽人員會定時講解示範) 我們花在堺町通和音樂盒博物館的時間遠超出預期 雖然我們幾乎沒走進任何一家店參觀, 但漫步在老街上,處處都是景點,東看西看、忙著拍照,時間就過去了 堺町通是我們的北海道小旅行中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在忙著看楓葉的七天之中,有一個比較人文的行程,旅行好像更完整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6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vel/M.1518787347.A.54C.html ※ 編輯: yeszftz (36.227.161.8), 02/16/2018 21:23:06
schula: 若雞時代明明開到晚上九點wwwww 02/17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