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 https://doggo1981.blogspot.tw/2018/03/2018.html ------- [旅行] 2018年初滑雪自助行:倉庫之鎮喜多方 一來到喜多方就從觀光案內所獲贈了一組明信片與小法師!車站也是仿磚造的 藏(倉庫)設計 車站外,因電線地下化,便擁有了可遠眺雪山的天際線 從2014年開車到會津若松一遊時,就注意到了喜多方這個在會津若松北邊 的小鎮,本想在這天往大內宿去看看的,只是因為當晚就要轉到安比高原去,因 此就決定在喜多方度過悠閒的一天。 在陽光普照的冬日來到喜多方,這地方給我的感覺便是多了一分的可愛,走 出車站便看見主要大街電線地下化,呈現了非常乾淨的天際線,景致由接到延伸 出去,沒有高樓大廈,眺望遠方的雪山,非常舒服個感受。當然,離開主要的幹 道,往其他街道走去,天空還是交叉著電線,並非整個城鎮的電線都地下化,自 然也是為了觀光的考量,至少旅人來到這個城市的第一眼,就是好的印象。反倒 台灣的電線地下化的程度似乎更高,但怎麼我們自己的印象卻不像日本那麼美觀 呢?個人以為非主要城市裡,即便電線已經地下化,第四臺cable線卻隨意交纏 於路燈與屋簷之處,或許這正是兩者最大的差異吧。 超惡搞拉麵神社,以及主要藏之街,和與其交錯的街道天際線的差異 轉進小巷就是居酒屋,有機會想留在這裡一晚呀! 既然已經都不知道到日本幾次了,隨著日旅的次數增加,旅行計劃通常也越 來越簡單,現在已經簡化到習慣把所有行程用Excel列出,然後塞進一張A4紙 上帶著走,因而這一日的旅行,也只在行程上寫著「喜多方散策」幾個字而已, 然後就漫無目的。但日本觀光強大的地方,就是幾乎在每一個車站附近都會開設 當地的「觀光案內所」,當你完全對這裡沒有概念的時候,走進去跟觀光案內所 的人員詢問,他就會幫你規劃好當天指定時間內的行程了,甚至可以問問該服務 人員的私房飲食好店或景點。經過觀光案內所的詢問後,得知主要的觀光地點都 集中在「ふれあい通り」這條街上,包含我個人參觀後非常喜歡的甲斐本家藏座 敷。拿取地圖後就靠著步行來遊逛這個小鎮,有陽光的冬天走來,雖然還是會冷, 但想到夏天的烈日,私以為還是非夏日到這裡好得多。 從對街拍過去的藏商店,但是右下的牛哥實在是太惡搞啦! 雖說是惡搞,但裡面真的還有拉麵神社小神龕啊! 整條「ふれあい通り」每一間房屋幾乎都是倉庫改造的,包含居酒屋、商店, 甚至是民居,從二樓的窗戶就可瞧出端倪,一般的民居不會有厚重木造的可關閉 式窗戶,但這裡的建築幾乎都是如此,就算是以前到過有小江戶之稱的川越,其 藏造也沒有喜多方的密集,大概就是過去曾為會津地區主要糧倉,有「北方八萬 石」美稱(一萬石約四千多公噸),因此需要大量倉庫來囤糧的原因,目前在此 地的倉庫,據統計還有兩千六百多座呢!但我走在這個街道之上,除了放眼都是 倉庫之外,還有個應該到此處的旅人都有的體驗,也就是拉麵、咖啡與酒,因為 這裡的倉庫多半經過改裝,除了一般商店之外,最多的就是拉麵店了,所以此處 除了藏的參訪之外,拉麵也是一絕。因此在「ふれあい通り」上居然就有一家拉 麵神社,遠遠一看以為鳥居怎麼是歪的,結果近看原來是模仿筷子的形狀呀!當 然這只是惡搞的部分,這裡其實就是這條藏之街的拉麵觀光案內所,裡頭有提供 幾種湯頭試喝,也有拉麵種類的介紹等等,自然亦十分有特色,很好拍照! 「蔵のまち(倉庫之城)」之稱一點都不為過,藏造建築用「林立」兩字形容, 只能說剛好而已 店外留影 至於此地拉麵的種類與其他地方比較不一樣,這裡的拉麵不是全直麵,而是 彎彎曲曲的具有Q度的麵條,吃起來跟台灣市場內賣的有添加油的細烏龍麵非 常像,不像是一般日本拉麵比較具有韌性,而是較為Q軟,所以喜多方以此拉 麵自豪。只是說實在話,個人覺得與日本其他地方的拉麵相較起來,我並沒有特 別偏愛此地拉麵,因為好吃是好吃,卻沒有非常驚艷感,然而到此處來,不來一 碗老麵會店鋪的拉麵,似乎也就白來了此地一趟。因此我們也沒有走進此地的熱 門店鋪去吃拉麵,走到中午的時候,隨意挑選一家在「老麵會」的DM上有刊載 店鋪就隨意進去用餐了(其實店家有加入老麵會的,店外也會有旗幟),所以就 走進了「食堂いとう」這家店鋪(在甲斐本家藏座敷旁邊)。麵的湯頭就一般的 醬油拉麵,但倒也不會死鹹,還算不錯。比較特殊的是這家店附了自己老家栽種 的蘿蔔醃菜與蘋果作為配菜,蘿蔔真的好吃。吃飯的過程老闆娘很好奇,最後還 是來問我們是從哪來的了(但在東北被問的時候,為什麼他們都先以為我們是韓 國人?),知道我們從台灣來,就很熱情的招待我們一杯咖啡,安撫了我們當天 想去案內所推薦的咖啡店喝杯咖啡,卻沒有開店的失望內心。 醬油拉麵是主打,料還蠻豐富的。店內就是一般的食堂,老闆娘還免費招待了一 杯咖啡呢! 這角度拍攝到本家,頗有大戶之風 至於此處倉庫,最特別的也就是「甲斐本家藏座敷」了。此地除了甲斐本家 以外的藏,其厚重門窗都是木造的,但甲斐本家為了防火以及可能就是好野人的 關係,所以門窗竟然是銅造,而且木造的部分還用了跟岡山城一樣的「黒漆喰」 來塗布,因此就導覽人員的告知,當年記者來採訪的時候就把這裡直接稱為「烏 城」,認為此處的建築可與岡山城(亦稱「烏城」)比肩,所以就把這個別稱給流 傳了下來。此地的見學沒有設定時段,隨時可來,加上見學導覽參訪是無料的, 因此相當推薦。也因為是冬天的關係,我想整個早上可能也就我跟太座兩人前來 而已,所以導覽人員領著我們進去看,他自己也蠻開心的。不過可惜的是因為冬 天積雪,所以庭園美景只餘一角,有些可惜呀。 「烏城」與其內觀 鎮展之寶,明治時代的人形! 旅程亦值得一書之處,就是這種無目的的漫遊,往往使回憶甚深,因為意外 與人的交流,非常有趣。我們就隨意走進巷內,剛好看見女兒節「雛」人形博物 館(應該說展覽)的開幕(期間限定)。不過裡面的配置因為有上百個女兒節人 偶的關係,加上倉庫建築窗戶不多,燈光又昏黃,所以頗有異空間的感覺。但顧 店的阿嬤和阿公很可愛,看到我們兩個外國人穿得厚重進來,也不管我們聽不聽 得懂,就先熱情招待咖啡一杯(又喝了一杯XD),聽聞我們是台灣人,就馬上說 感謝台灣在關東大地震的捐款。他們對台灣人的情感真的非常獨特。我稍微能夠 懂點日語,所以還能對話上幾句,也知道我們是今天開幕日的第一組外國客人, 他們很榮幸。在裡頭慢慢喝著咖啡,慢慢畫著又是無料體驗的小法師,我想會津 若松這個地方,我應該會還有重遊的機會的。 博物館外觀雨一直送我老婆小禮物的阿嬤,還有滿屋的人形 蕎麥麵節會場,外面是攤販,裡面是座席,不用站著吃 當然,既然是藏之街,味噌釀造廠與酒廠當然也是觀賞重點,還有個比較特 殊的行業,那就是瓦片的燒製廠,但是因為冬天的關係,以及時間的限制,我們 也只能選擇的參訪。例如「大和川酒蔵北方風土館」就很好逛,他有不同時期的 酒藏,例如江戶時代的「江戶藏」,或者昭和時期的「昭和藏」。有的繼續扮演藏 的功能,把新酒儲存成老酒;有的因為藏的結構很適合音響環繞的關係,改裝成 為演藝廳,把藏的功能新用,與我們在會津若松參訪的末廣酒造非常相似。當然 也會試喝幾杯,還是老話一句,如果喝過新潟的地酒,你大概就比較開始挑嘴了 呀。 其後因為看到街上海報説喜多方Plaze文化中心有蕎麥麵節的活動,也就慢 慢一路晃過去,不過因為吃飽的關係,所以在那裡只有逛逛像園遊會的會場而已, 其實台灣的園遊會熱鬧多了。也順道參加了又是免費的活動,比賽腳踏車測速, 不管有沒有超過他們指定的時速,還是得到了許多無料的紀念品。這天就是在喜 多方人們的熱情中度過,非常感謝呀! 大和川酒蔵北方風土館 回程時搭了會場回到車站的接駁車,天空開始轉陰並飄下了小雪,搭上電車, 大雪即至,完全搭配著我們的行程。也許在不同的季節裡,我會很想看看喜多方 不同的面貌。 當日行程相簿 https://www.flickr.com/doggo1981/albums/721576932919670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03.1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19967482.A.FC0.html
poolknight: 喜多方拉麵超好吃的 03/02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