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roodo.com/nosomutravel/archives/62810943.html 2018/03/28(三) 高松往返直島一日遊 今天是直島一日遊,為爭取時間,還是要請大家早起 0rz 06:20 起床、隨便吃一下 Super 早餐、07:15 從 Super 出門, 從瓦町搭琴電到高松築港站,走去隔壁的高松港、買票搭船。 目標是搭到 08:12 的慢船,在直島玩到黃昏,再搭船回高松旅館。 Point: 瀨戶小島那麼多,為什麼選直島? 因為直島是瀨戶諸島中「作品最密集 + 交通最方便 + 觀光配套設施最成熟」的小島。 1.「作品密集」: 光是地中美術館和家計畫就夠看一天了,還有很多不用錢的公共藝術品 散落在路邊。 2.「大咖雲集」:安藤忠雄、草間彌生、莫內、James Turrell、Walter De Maria,跟一 拖拉古其他藝術家作品。 3.「交通方便」: 高松往返直島一天5班慢船,來回船票才990日円。島上租電動單車一天 只要1000日円。 4.「距離近」:從高松搭慢船只要50分鐘,慢船又大又穩,打個盹就到。住高松一日往返 直島非常合適,不用拖行李移動。 6.「配套成熟」: 宮浦港口就有全包式觀光中心,租汽車/機車/單車、寄物、問住宿、問 路線、買土產等服務都有。 6.「知名度高」:身為歷代藝術季主角,直島已歷練過多年旺季/淡季,觀光服務做得非 常好,網路懶人包也多到爆。 7.「難度低」(重點):直島從高松或宇野都有直達船。不像小豆島大到要租車且高低起伏 。不像豐島/犬島要另外耗時耗費轉船銜接。 8.「淡季很淡」(重點):淡季觀光品質很高。但藝術季的旺季人潮就很可怕,排山倒海遊 客湧入,連排隊上船都可能塞住 -.- 曾想過「跳島旅行」,每晚住不同島,每天拉行李,一個一個島慢慢往前玩。 但後來決定長住高松,要規劃一日往返的話,直島就是首選,我先放棄較搞缸的小豆島/ 豐島/犬島, 結果直島超乎預期,非常精彩,且騎單車方便,就算沒進美術館,光亂騎亂逛就很好玩了 。 瀨戶藝術季三年一次,已辦過三屆,第四屆將在2019年登場。 活動範圍已擴展到 12個小島 + 2個港口了,繼續擴張中,不斷有新的島嶼加入, 每個小島都有實力逛個半天、一天、或過夜慢慢玩,只要串好接駁船班,玩跳島旅行是可 行的。 但我們時間有限,即使這趟天八夜,還是塞不進其他小島 (後面還有金刀比羅、紫雲出山 還沒玩) 所以其他小島就殘念放棄、下次有機會再考慮。也許以後飛岡山,可從宇野來串其他小島 。 高松港 「各小島的船運公司不同」(因為老闆可能不同,) 到港口要找到「你想去那個島的售票處」,買票後再找「你要去那個島的登船碼頭」。 去直島有直島的售票處和登船碼頭、去小豆島有小豆島的、去男女木島有男女木島, 甚至去同一個島,慢船與高速船若不同老闆,也要在不同處買票,與搭船。 PS. 瀨戶內海是很獨特的航運王國,香川/愛媛/岡山/廣島的航線四通八達, 當地人甚至把固定船班當作通勤捷運來搭,習慣了就會知道跳島其實很簡單。 作品 No. 171 Liminal Air -core-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takamatsu/87.html 聳立在高松港,高達8公尺的兩根柱子。色彩豔麗的部分為鏡子表面,反照周遭港口及大 海、建築物等風景, 依欣賞位置或時段等不同狀況呈現多樣風情。在將高松環境圖像化的同時,也清晰反照出 鑑賞者的面貌。 台北人應該會覺得眼熟,光華商場、華山藝文中心也有這個藝術家的作品,也是這種彩色 柱子。 作品 No. 173 「銀行家、護士、偵探、律師」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takamatsu/193.html 在高松琴平電鐵的高松築港站附近,設置了四座雕刻石像。 它們是黑大理石製的「銀行家」,庵治石製的「護士」,石灰岩製的「偵探」,還有黑色 花崗岩製的「律師」。 我們每天經過都看到,但我回台灣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藝術季作品 XD 我們買 08:12 出發的直島來回票 990日円, 這張黃色船票有兩聯,從高松上船時撕一聯,從直島回來上船要看另一聯。 上船手續很直覺,就在碼頭排隊、驗票 (服務人員會確認你上對船)、然後上船、找空位 即可。 船艙很大,淡季一定有座位可以坐,想吹風賞景也可以上去甲板,50分鐘就平平穩穩到直 島。 瀨戶內海有夠平靜,搭這種大船比陸上巴士還平穩,完全不用擔心暈船問題 XD 看到港口的紅色南瓜,就代表到直島了,大家排隊依序下船。 直島 宮浦港 直島有兩個港口,比較熱鬧的宮浦港、和比較冷清的本村港, 我們選航班較多的宮浦港,這邊觀光中心很大,服務也較齊全。 一下船先請大家上廁所、休息一下,我走去對面的單車店租車。 作品 No. 202 海之驛站「直島」 這間觀光中心就是藝術作品,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妹島和世。 金澤21世紀美術館、台中綠美圖書館也是她設計的。 這個作品是直島門面,漂亮簡約,一下船就驚豔。 Ougiya 單車店就在馬路對面,小小一家, 我沒事前預約,排隊時看店內單車數量並不多,眼看前面遊客一台一台借走, 心裡七上八下,想說要是借不到就GG了,邊排隊邊上網找其他店家資訊 -.- 輪到我時,跟櫃台小姐說要借五台電動單車,填一下基本資料,每台付1000日円, 她給小地圖,告訴我們走一小段路去倉庫取車,倉庫不遠,走一下就到。 原來單車數量很多,倉庫滿滿都是 (嚇死我,還以為借不到車了 囧 淡季人少應該沒搶車問題,但旺季就強烈建議要線上預約了。 倉庫大哥撥五台電動覺踏車給我們,簡單說明用法,就可上路了。 我們平常都騎慣 U-bike了,電動單車的用法也差不多,沒有問題。 坐墊可以調整到自己習慣的高度,車鑰匙可以開關鎖頭,夜間也可開頭燈打光, 上車時要開電動輔助器 ON,可選三種出力模式,出力越高越輕鬆,但電池也消耗得更快 。 下車時記得要按一下 OFF,關掉輔助器才不會在沒騎車時繼續耗電。 電池量表有三格,牽車時是三格(滿格),若電力耗用到最後一格時,可以斟酌調低出力模 式來省電。 這台單車很好騎 (比 U-Bike 更滑順),因為有電力輔助,騎小上坡也不會吃力,平地和 下坡當然就更不說。 直島只有幾段路比較陡,大部分路面都算平坦,騎電車單車非常OK,業者供應量也很充足 。 淡季早上沒啥車,但我們都剛騎,我請大家儘量靠左慢慢騎, 先適應一陣子,習慣路況後,要騎快車的再自行加速。 大家身上都有行動網路,原則上一起行動,要是分開了還是可 Line 互相聯絡。 直島並不大,主要公路就那幾條,主要景點就那幾個,要是分開後迷路了, 自己看 Google Map、或沿路問一下店家與路人,應該都能找到方向。 我們慢慢騎出小巷子,逆時針開始環島玩,電動單車超好騎,好像溜冰一樣,喔喔喔 XD 作品 No. 005 直島展覽館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99.html 繼《海邊驛站「直島」》、《紅南瓜》後,在直島海運門戶-宮浦港周邊設置嶄新地標。 作品理念是在27座島嶼構成的直島外發現「第28座島」,靈感來自海面上的海市蜃樓「浮 島現象」,特徵則是輕快且充滿浮游感的形狀。 一騎出巷子就看到了,已有一群觀光客停車欣賞。 我們也停在旁邊,下車看一下。這邊還在港口的步行範圍內,走過來也很近。 浮島裏頭是空的,可以進去裡面拍照 (直島超多網美,每個景點都可參考別人怎麼自拍 哈哈 題外話,淡季真好,沒啥遊客, 不用和眾人爭奪取景或佔位,若不喜歡路人當背景,頂多等個一兩分鐘就空了。 我做功課時看到很多旺季大塞車的網路心得 (ex:上船塞車、借車塞車、看美術館塞車、 回程搭船又塞車) 已做好心理準備,今天可能會處處塞 (因為是最熱門的直島),結果都沒有,淡季很空, 玩直島超舒服。 頂多在地中美術館的特定大師作品要排隊,其他設施其實都還好,隨到隨看,不用浪費時 間等待。 如果你也不愛排隊,不喜熱鬧,我很建議淡季來玩,不一定要在藝術季期間人擠人。 看完這個作品,大家繼續往前騎,目標是下一個景點 - 地中美術館。 我行程排得很隨興,其實沒有非得看到甚麼作品,就沿路看到好玩的就停下來。 有些東西甚至是玩回台灣看官網才發現那是藝術作品的, 就算不花錢進美術館,沿路也有一大堆公共藝術品可以看, 直島雖然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島,但人為破壞不多,整體氣氛仍是一個鄉下小島, 所以在這騎車很舒服,尤其賞櫻期間天氣涼涼的,不冷不熱,很適合騎車。 第一個爬坡來了,但不會很陡,啟動 power 模式即可輕鬆上坡,齁齁齁。 騎上去開始看到沿岸海景,晴天的瀨戶內島霧濛濛的,但還是很漂亮。 想停就停真好,這是搭巴士環島沒有的機動性。 不然直島巴士夭壽少,我一看班次表馬上就放棄搭巴士 -.- 地中美術館 作品 No. 019 地中美術館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15.html 安藤忠雄設計的建築物埋設於地面下,以免損及瀨戶內海景緻與大自然。 長年設置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 此外雖然位於地面下但有自然光線照進,不同時段、季節呈現風貌各異,因此不論造訪幾 次都會有嶄新發現。 遊客要先到外面的售票處停車 (可停汽車、與單車), 門票2060日円,買票後還要先聽一下服務人員講解, 等下要自己走到本館、館內一律禁止拍照 (所以我們都沒照片 -.- 美術館裡頭曲曲折折,像地下迷宮一樣複雜,但動線統一,照服務人員引導即可。 有些作品是「湊滿限定人數後,分批進去看」,所以有些作品要排隊,請耐心等候。 啊對,幫我們解說的服務人員是台灣人喔 (名牌有寫) 買好票,走去本館, 途中有個莫內小花園,模仿水蓮造景,可以停下來看一下。 然後就是無法拍照的本館,所以以下只有官網照片,沒有我們拍的 0rz Point: 安藤忠雄 摘自 WIKI: 日本建築師,1995年普利茲克獎得主。 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職業拳手,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 建築師。 他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 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 , 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 。 「別害怕失敗,失敗並不是單純的「×」,而是為了達成下次重大的「○」而發生的「× 」」 安藤忠雄的作品超級多, 這件是他極具代表性的超大型作品,安藤粉絲請不要錯過。 就算館內沒有其他大師作品,光這棟建物就很值得一看了。 門票並不便宜,但大師雲集,非常精彩,花這個錢很值得,不會後悔。 「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超大的藝術品」,遊客其實是在大藝術品裡看小藝術品。 簡單說,這間美術館「非常厲害」,本日冠軍。 Point: 克勞德·莫內 Claude Monet 摘自 WIKI: 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創始人之一, 「印象」一詞即是源自其名作《印象·日出》,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都有其推廣。 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 在其畫作中沒有非常明確的陰影,亦無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此外,他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曾長期探索實驗色彩與光的完美表達, 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 「每天色彩都令我著迷,是我的喜悅、我的折磨」 「我曾以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 「我們選擇不拆穿愛情裏的謊言,無非害怕失去」 「我想用一種鳥兒在唱歌的方式畫畫」 「畫的立體,來自於它的陰影,人也是如此」 莫內的水蓮真品有好幾幅,館內也有他的真跡作品區。 Point: 詹姆斯·特瑞爾 James Turrell 摘自 WIKI: 美國當代藝術家,他擅長以空間和光線為創作素材。 他作品通常利用封閉空間將觀者包圍,以控制觀者接收光線的程度。 以作品「Skyspace」為例,就是一個足夠容納15人的空間,觀者坐在邊緣的長凳上,觀看 空間中唯一的天窗。 特瑞爾也以光線隧道和投射手法來創造出看似具有質量和重量的形狀,但其實這些形狀只 是光線的投射。 「我的作品不在於我看見了什麼,而是關於你的觀看。」 聽L君說,他有個朋友的心願就是此生看到三件 james turrell 的作品。 結果我們這天在地中美術館就看到三件、家計畫一件, 回台灣後我才知道他是很厲害藝術家,光影魔術師。 印象最深的是「Open Field」這件,排隊進去小房間後, 服務人員請大家保持距離觀看,讓大家在特別光影與密閉空間待一陣子,喪失距離感後, 再請大家走到裏頭的洞,你才會發現剛依賴視覺認知的東西和現實不一樣。 另外家計畫的「南寺」,也是他的得意作喔。等下去看。 Point: 沃爾特·德·瑪莉亞 Walter De Maria 摘自 WIKI: Walter De Maria 美國的大地藝景家 畫風走極簡主義、觀念藝術。最知名作品是沙漠中的「閃電平原」。 地中美術館有一件「Timeless」,大圓球和大金柱,我印象也很深。 因為他作品是現代藝術,很抽象簡約,現場氣氛遊客的表情都一臉不懂 (我也是 XD 我看大家都倚在牆上沉思解讀、不然就是手持筆記素描紀錄 (不可拍照,但可手寫素描) 尤其是很多老外遊客佇留在這一區 (地中美術館超多老外遊客) 總結一下,地中美術館很難用文字形容,我覺得就算開放拍照,我也很難用幾張照片介紹 , 因為在現場看這些作品的感覺完全不同,如果可能的話,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去現場看 , 2060 日円就可密集欣賞大師等級作品,其實很划得來。 另外我建議淡季去,因為連我們淡季去都要小排隊了, 因為很多作品是「全程專人導覽」,集滿一定數量遊客後, 館方人員才會帶大家進場,然後照指示一步步作,每一步都需要幾分鐘, 也就是每一梯次都要10來分以上,當這梯正在看,就代表下一梯次要在外面等個十來分。 我很難想像旺季(尤其藝術季)時要怎麼消化人潮,但可以肯定就是一定會大幅降低欣賞品 質。 淡季最好,人少就好,人少超重要,我知道我很囉唆但我還是要不斷強調 :p 離開美術館,走回停車場牽車,繼續往東南邊騎, 快到李禹煥美術館前有個分叉路口,有一位警衛阿背顧路口, 我以為那條路不能進去,就左轉走山路,經過直島水庫、「垃圾桶 (藝術作品)」, 結果就突然看到家計畫的作品,才發現騎錯路,不知不覺已經騎到本村了 囧 好吧那就先看家計畫吧 XDD 作品 No. 014 家計劃 "牙醫"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10.html 家計劃: 改建直島獨特的民宅或寺廟神社,將空間本身營造成藝術作品。 當地居民仍然實際生活在這些地區,交織著人們生活的時間與記憶; 從1998年開始,目前已有7棟對外公開。 這棟是大竹伸朗的作品,他將曾經為牙科醫院兼住宅之建築物,整棟改變為藝術作品, 室內外能看到貼上去的各類作品、廢材、招牌、霓虹燈等,交融出混沌空間。 我們誤打誤撞遇到的第一棟就是 "牙醫", 遊客只看外觀不進去的就不用門票,但我們打算七個作品都看, 就買家計畫聯票 1030 日円,每一個展場都可以跟服務人員買票。 驗票時會在上面蓋章,蓋滿七個不同章就代表看完這七個作品。 Haisha 是少數有單車停車場的作品,其他六個作品則深入巷內,停車困難, 官網提醒大家請先在外頭停好車,再徒步走進巷內找作品。 我一開始不信,想說單車那麼好停就騎進去找,隨便找都有, 結果「巷內真的沒有停車設施」,就摸摸鼻子騎出來再走進去,對不起 XD 作品 No. 013 家計劃 "石橋" 千住博將歷史約100年的民宅主要建築與倉庫,改建成藝術作品, 展示有寬15公尺的大作《The Falls》(描繪千住長年以來的作品主題-瀑布) 及《天空庭院》(由14張紙拉門畫構成,靈感來自瀨戶內景致)。 我們把車停在"牙醫",走過去看 "石橋"。 "石橋" 比較像是民宅,有大廳、長廊、和庭院,坐在長廊曬太陽還蠻舒服的。 家計畫這邊的遊客並不多 (比剛剛地中美術館少很多),有些作品是不用專人引導, 可以用自己節奏慢慢逛的,像這間石橋就是,我們就在裏頭坐了一會兒。 Apron Cafe 看完兩個作品,肚子餓了, 大家把車停到官方建議的停車場,在巷子裡頭找吃的。 這間 Apron Cafe 看起來不錯,我們進去時室內已客滿,剛好坐室外兩桌。 已經忘記文青午餐多少錢,不過還蠻好吃的,炸魚/沙拉/雜糧飯都很不錯。 直島的餐廳大多都這樣,小小一天,很容易客滿,所以午晚餐最好提前一點吃比較不會排 隊。 等上菜時 (等了快20分鐘,因為每道菜都現場作), 我看隔壁圍籬的漢堡店生意也很好,走過去偷瞄一下, 這家在小氣少年遊記也有寫過,他的評價是「在直島上有得吃就不錯了」哈哈 吃完午餐,剩下四個作品都在徒步範圍內,我們就走去看完。 作品 No. 011 家計劃 "南寺"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7.html 安藤忠雄和 James Turrell 合作的作品,在寺廟遺跡上設計的建築物, 內部一片漆黑,剛進入時什麼都看不到,但不久後就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光線。 這個我印象也很深,要排隊等入場, 裏頭烏漆嗎黑,館方人員會請遊客大家手單肩、串起來慢慢進去 (才不會撞牆 一開始真的啥都看不到,就像中了天舞寶輪失去感官,然後大家靜靜作了幾分鐘, 眼睛就會開始習慣黑暗,就看得到前方那模糊的白色光塊,非常 James Turrell XD 作品 No. 009 家計劃 "角屋"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5.html 家計劃的第1彈,改建約200年前的民宅。外觀能看到灰泥外牆、碳化木材與屋瓦, 但室內卻設置了125個LED數位計數器,在水面明滅閃爍。 計數器的閃爍速度由直島居民設定,這是當地居民首次參與作品製作。 這是少數可以拍照的作品,但不太好懂作者要表達甚麼, 我跟老外遊客一起作在池邊,看著閃爍 LED 燈不知所以 XDD (但很漂亮啦 作品 No. 010 家計劃 "護王神社"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6.html 由杉本親自設計、改建從日本江戶時代奉祀至今的神社, 以玻璃階梯連接地底石室與正殿,讓地面光線能照進地底。 "護王神社" 正殿與拜殿隨時都能入內參觀、參拜。 唯一要爬山上去的作品,不過爬一下就到,沒問題。 看外殿不用門票,進去裏頭 (地下)看才要驗票, 官方人員會給手電筒,遊客以三人一組,依序進去地下看。 原來那個玻璃階梯會導光,室外光線會像水晶一樣打到地底。 這也是像很深的作品之一。 作品 No. 012 家計劃 "圍棋会所"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8.html 《圍棋会所》建造於過去島上居民下圍棋的建築物遺跡上, 和室面向種有五色椿(山茶花)的庭院,房間裡也能隨處看到山茶花,但其實都是精巧逼 真的木雕作品。 此一裝置藝術的靈感來自速水御舟畫作《名樹散椿》。 看完這一個,家計畫的六個作品就逛完一圈了, 第七個作品 "銀座" 要另外買票,我們就跳過不看 (已經看夠了 XD 大伙走回農會的停車場牽車,就各自解散。 接下來是自由時間,約好黃昏那班船一起回高松, 大家只要準時騎回宮浦還車,準時搭上船即可。 中間這兩小時就隨便逛自己想逛的,反正直島不大,大家都可自行拿捏了。 L君提醒我才想到,怎麼我們都沒看到那顆招牌「黃南瓜」 我也不知「黃南瓜」在哪,但剛剛下船是有看到「紅南瓜」 好吧 Google 一下,原來就在東南角的海邊,倍樂生園地的入口, 就是我剛剛轉錯彎那個路口繼續騎的地方 囧 那就去找「黃南瓜」吧 XDD 從本村港沿著海邊騎就會看到, 大家休息後、上廁所、就各自出發,黃昏時港口見。 這種感覺還蠻好的,大家都有能力各自行動,不用非得有人顧特定人。 我們五人不同時間出發,各自停停走走,結果都在「黃南瓜」會合 XD 這個作品原則上不是公開展示,已經在倍樂生住宿園區裡了, 但不用住宿也沒關係,警衛伯伯會放遊客進去跟南瓜拍照,不用錢。 旅遊書、DM、廣告中的直島印象,第一名就是這顆「黃南瓜」了。 來拍照的遊客很多,我們也是排了一下才能就近取景。 P君 J君 看得比較快,從旁邊山路騎上回程,直島最陡的山路就這段,熬過去就輕鬆了。 等我騎到山上,發現 L君 G君也騎到黃南瓜了 XDD 其實直島沒啥叉路,大家怎麼騎都遇 得到。 照這速度,回港口的時間綽綽有餘,也許還有時間去泡湯,那就慢慢騎吧,享受一下海景 公路。 同一條路,早上和下午的風景不一樣喔,早上青空爽朗,下午(快黃昏時) 就變成濃郁暖 色了。 騎回宮浦港,還車 (直接把車回給倉庫大哥即可) 然後走回碼頭看紅南瓜,今天行程就圓滿結束了。 騎單車玩直島非常順利,輕鬆自在,推一下。 啊不對,還有澡堂,去朝聖一下。 作品 No. 001 直島錢湯「I ♥ 湯」 http://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works/naoshima/2.html 能在此實際入浴的美術設施,從祕寶館搬來的小象及屋頂種的松樹等,由多種作品構成。 我在門口猶豫好一陣子,在懶得脫衣服又穿衣服,就不進去跑湯了。 但光門口有很有意思,看的出作者的巧思 (跟 "牙醫" 同一作者), 我沒泡湯,就滿一罐直島彈珠汽水當紀念 (馬上就喝掉了,就普通彈珠汽水 -.- 另買一條軍綠色毛巾當土產,回台灣後寄給送我 Super 集點卡的好心網友,感謝對方 T_T 上船前,瞄一下大家,都有準時回來還車就好 XD 回程船上乘客都在睡,因為累了一天,我們也是能睡就睡, 畢竟騎了一天車,辛苦大家了 哈哈 回到高松港剛好太陽下山, 晚上沒行程,就解散各自逛街、各自回旅館, 已經 Day5了,大家若要買土產,差不多就可以下手了, 反正我們都住同一天旅館,東西買了就丟房間,最後一晚在打包即可。 我晚上沒事,想說順便去看北濱好了, 離港口不遠,走一段路就到。L君/G君也有興趣,就一起去逛北濱。 北濱是新興的文青商品集中區,近年高松旅遊書都會提到,但我們走過去時很冷清 XD 10家店有七家沒開,也沒啥客人,少數有開的雜貨藝品店沒共鳴,餐廳內容也還好, 結果就不想在北濱吃飯,再走回去高松車站前找吃的。 我們再分開行動,然後我在港務大樓、Mall那邊轉了幾層, 明明晚餐時間,結果一半店都休息了,想說再走回去商店街找吧。 然後 G君就 Line 說找到站前烏龍麵店,我就馬上走過去會合一起吃了 XD 這種烏龍麵店在高松到處都有,價格也便宜大碗 (當地人甚至會三餐吃烏龍麵) Day5 直島旅行順利結束,以後我對瀨戶諸島更有信心了。 搭船有夠直覺,真的就 買票 → 找對碼頭 → 準時上船 → 然後回程也不要錯過船班即 可。 瀨戶內海非常平穩 (跟澎湖馬公到各小島的波濤洶湧完全不一樣),完全不用考慮暈車藥 那種東西。 另外知名觀光小島的出租單車/機車/汽車等服務也很成熟,自駕就不用擔心島上巴士太少 的問題。 瀨戶內海櫻花季期間的天氣很穩定 (我們這趟9天8夜都晴天),只要沒下雨就可輕鬆騎單 車。 大美術館的門票雖然偏高 (例如地中的門票要 2000日円以上),但絕對值回票價,很有料 。 一天往返更是綽綽有餘 (我實在討厭邊搬行李邊前進),住陸上定點,輻射小島很OK的。 若再有機會來瀨戶,我應該會鎖定豐島朝聖,他那間美術館的評價實在太神奇了 (至今仍 沒看過負評 今天的直島見識,讓我對香川縣大改觀 (前幾天一直覺得香川老舊普通 囧 後面幾天專心玩香川,像倒吃甘蔗般,對香川越來越服氣 XD 呼~ Day5 結束,明天是休息日,近郊採草莓、市區看庭園,可以晚起一點點 XD 晚安晚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98.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29395762.A.E22.html
kat100: 超推地中美術館! 06/20 00:05
djmay: 推 06/21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