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7初夏近鐵三縣橫貫:名古屋城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06900 (編按:本篇中的天守閣將於2018年拆除,並以木造重新復原天守閣,預計於 2022年完成) 名古屋位於日本本州的中心,介於京都與東京之間,因此以前被稱為「中京」,也是戰國 時代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家鄉,由於處於本州的中心與關東與關西的橋樑,因此名古屋 在戰國時代後發展非常快速,今日在日本都市人口排名第4,在日本大都會區排名第3。 身為本州的中心與關東與關西的橋樑,名古屋的觀光客其實不輸給日本的大城,但曾被日 本人被列為「最不想去的城市」,甚至在台灣的日本玩家眼中,「名古屋=無聊」成為既 定的印象。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相較關東關西而言,名古屋本身的景 點便很有限,但更糟的是周邊也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景點,優點只有去高山、北陸、黑部 立山等比較方便,因此名古屋在日本中部的跟團行程中,淪為「路過下車買東西」的地方 。 另一個觀光客不受歡迎的原因當然就是萬惡的JR東海對於外國人的不友善,JR東海由於是 東海道新幹線的經營者,每年靠者這條新幹線就賺進大把鈔票,因此對於外國人的JRPASS 就沒有比JR東日本與西日本那麼積極發行,即使是JR全國版也限定不能坐新幹線的「のぞ み」號,大大限制了新幹線的利用彈性,這也是為何對許多日本玩家而言,包含名古屋的 中部地區遠比關東關西來的陌生。 這次透過近鐵終於能夠踏上名古屋,短短兩天去了不少地方,也是偏古蹟名勝為主,至於 逛街的地方除了名古屋車站與大須觀音的商店街外則幾乎沒有前往,但短短兩天就把名古 屋玩得差不多,也顯示名古屋的觀光資源確實不足,但一無所有倒是不至於。 名古屋城 名古屋雖然身為關東與關西之間的優越位置,但它的發展卻是從戰國時代才開始,名古屋 城的興建便是該地發展的指標。名古屋城是在戰國時代初期由戰國大名今川氏親首次興建 ,後來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打敗今川後,便成為該城的主人,他的兒子織田信長據傳 就在此城出生,但後來信長繼承了本城之後,卻將據點轉移到清州城,這裡的城就被拆毀 。 江戶時代時,德川家康有意重建名古屋城,因此於1609年決定由他兒子德川義直為新名古 屋城的城主,隨者城主的決定便開始築城的工程,1616年德川義直便邊搬遷至新築的名古 屋城,他也成為尾張德川家的始祖,並由該家統治名古屋城至幕府時代結束。由於名古屋 是江戶幕府所在地江戶到當時皇室所在地京都的必經之處,這個城曾作為幕府大將軍從江 戶到京都的落腳處(如德川家光),顯示該城的城主尾張德川家與幕府大將軍德川家的密切 關係。 幕府時代結束後,名古屋城經明治政府決定保留,起初由軍隊管理,1893年轉由皇室管理 改成名古屋離宮,1930年皇室將名古屋城下授名古屋市管理,名古屋城才終於能開放一般 人民參觀,並將許多留存建物指定為國寶,遺憾的是1945年終戰前的空襲,將名古屋城除 了外圍的櫓建築以外全部燒毀,因此今日的名古屋城所改建成的名城公園,大都是戰後重 建的,並且重建復原的工程還在進行中。 名城公園周邊有地下鐵名城線「名城公園」與「市役所」兩個車站,但如果要去名古屋城 的話,後者出站反而比前者更容易到達。名城公園是政府當局將戰爭毀滅的名古城部分遺 跡所開設的公園,由入口前方的花圃,與公園內的荷蘭風車,可以得知已經完全不是名古 屋城周邊的原始風貌,從公園深處的平地就可看到名古屋城的天守閣。 從名城公園外圍就可看到名古城的城郭,通過城郭進入名古城範圍後便可看到東口,同時 也是售票口,門票500日圓(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日本的城只有天守閣內部需收費,外部參 觀是免費的,名古屋城是少數城內範圍都要收費的)。 進入東口後首先是二之丸廣場與庭園,這裡以前是二之丸御殿的所在地,在早期本來是藩 主屬下將軍的住所,後來本丸作為江戶幕府將軍經過名古屋的住所後,這裡就變成藩主的 住所及辦公區域,但到了明治之後這些建築都被夷平,至今只復原少數庭園建築,另外二 之丸也就是織田信長所繼承第一代名古屋城的所在地,當時稱為「那古野城」。 過了「表之二門」之後便是本丸御殿與天守閣的本丸。本丸御殿本來是藩主的住所,後來 因為江戶幕府大將軍從江戶到京都,將本城作為途中的落腳處,本丸御殿便作為江戶幕府 大將軍到此落腳的處所,原本藩主的住所移到二之丸御殿。 本丸御殿與天守閣一樣毀於戰爭,當時前往的時候正在進行重建復原的工程,但內部有部 分已經開放進入參觀,裡面的建築與壁畫都是參照燒毀前所遺留下的照片復原,全部建築 於2018年6月完工開放。當時還可以開放復原工程的工地給人參觀,不過要帶工地安全帽 且配合參觀動線。 本丸的中心當然就是這高度約50多公尺的天守閣了,原本的天守閣因為1945年因戰爭而被 炸毀,因此這天守閣是在1959年用鋼筋混擬土重建。(2018年編按:該戰後重建的天守閣 將於2018年拆除,並以木造重新復原天守閣,預計於2022年完成)。 天守閣屋頂上的一對「金(魚虎)」是這個城的象徵,這個城也被稱為「金(魚虎)城」,在 江戶時代建城時曾用純金打造,凸顯當時德川家的輝煌,但後來隨者幕府財源困窮,這個 標誌在重新打造時純金度變愈來愈低。明治以後依然存在,但在1945年被戰爭毀損,今天 在屋頂上的是戰後重新打造的。由於價值不斐,因此歷史上有多次被盜的紀錄。 要參觀天守閣要從旁邊的小天守進入,由於之前在東門已買了門票因此進入就不必再付費 。值得注意的是城內的展示是可以攝影的(但禁止閃光燈),這也是目前所去過的戰後重建 天守閣的少數例子(其實平心而論,許多天守閣內部展示禁止攝影的原因,純粹可能是確 保觀光客願意前來參觀的手段,像姬路城、名古屋城這種非常有名的由於不怕沒有人參觀 ,就沒有禁止攝影的必要)。 天守閣樓高7層,展示都在1-5樓,主要的常態展示包含名古屋城歷史、歷代城主、城下町 生活等,其中也展示原天守閣與本丸御殿在1945年被戰爭燒毀前的照片。該城最珍貴的收 藏,便是原本本丸御殿的紙門壁畫,這壁畫在1945年戰末期拆下移到別處,因此免於燒毀 的命運,已被列為重要文化財。 由於該城的「金(魚虎)」非常有名,5樓還展示模型給人拍照合影,直上頂樓便是眺望窗 與賣店。眺望台可以看到附近的名古屋市區,包含遠處大樓林立的地方便是下面花絮所介 紹的名古屋車站,不過只有門窗而沒有眺望台,加上除了名古屋車站以外就沒有顯著地標 了,因此景觀比較不吸引人。 如果參觀完以上建築還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將城內其他地方走過,例如雖然天守閣與本丸 御殿都在戰爭燒毀,但包圍城牆,以前作為監視用途的「西南隅櫓」、「東南隅櫓」、「 西北隅櫓」等都還有留存,也都列為重要文化財,不過這些似乎都未開放內部,因此參觀 價值有限。 由於名古屋城是名古屋市區最不能錯過的景點,因此即使只把名古屋當成路過的地方也推 薦至少到此一遊。由於名古屋地方當局對此城的重視,因此除了本丸御殿已將近期開放外 ,當時還在施工中,但已經在2018年完工的名產美食街「金シャチ橫丁」也在城外開始營 業,加上即將開始重新建造的木造天守閣,或許幾年後名古屋城將有本篇遊記完全不同的 風貌,而更有前來的價值。 2018初夏近鐵花絮 就跟上述說的一樣,這次來到名古屋是我首次正式踏入中部地區,因此心情自然是十分興 奮的(之所以說是「正式」,是因為之前去過岐阜縣的白川鄉合掌村,但這地方畢竟算中 部地區的邊緣,所以算「非正式」)。 身為日本排名第4名的大都會,名古屋車站也跟大阪、新宿、博多等車站一樣,不論日夜 都人潮洶湧。名古車站有JR東海、近鐵、名鐵、地下鐵等鐵路系統,但這兩天反而除了JR 東海以外,其他鐵路都有使用到,包含這次使用近鐵來回名古屋,其中由於必須從名古屋 回到大阪再去關西機場,因此回程時為了時間而改坐前往大阪的特急,但必須購買特急劵 ,講到這就覺得近鐵5日劵把特急取消真是太可惜了。 這次在名古屋的兩天是住在名古屋車站附近,雖然沒有時間去名古屋最熱鬧的榮町,但至 少還是有逛過名古屋車站周邊,順便在名古屋車站大樓裡喝咖啡,眺望車站周邊的景色。 由本篇可以得知,名古屋城在幾年後會有全新的風貌,所以名古屋幾年後就又有前來的價 值,不過比起名古屋,高山、上高地、黑部立山才是我真正想去的地方,恐怕名古屋在幾 年後再度前來的時候,就跟跟團一樣只是一個「路過下車買東西」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1.173.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32097065.A.948.html
yehkuan: 推名古屋城~ 07/20 23:18
roy147yo: 名古屋車站附近三間らしんばん動漫店那麼狂才不會無聊XD 07/21 11:59
roy147yo: 以前近鐵周遊券plus版真的是近鐵賠錢在賣的對旅客超優惠 07/21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