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京都,我愛的古都之一。 雖然有人會說,我怎麼一直去京都呀? 但我去京都的次數,十隻手指頭還算的出來。(笑) 回顧照片,我幾乎都是秋天去京都的,再來就是夏天的祇園祭。 目前就只剩春天和冬天沒待過京都。 雖說京都前往的次數不少,但仍有許多尚未到訪的景點。 而這次我就專挑我沒有去過的點。 這次有同行者一同前往,一位是當時同在日本唸研究所的大學同學, 另一位則是剛好在京都唸語言學校的大學同學。 因為還在趕論文期,但又不想錯失賞楓季節,因此就計畫了短短的三天三夜行程。 從搭夜巴去,搭夜巴回來。 前一晚10點多從東京郊區的立川車站出發,隔天早上五點多就到了京都。 慣例,在京都車站內梳洗一下,並在車站內的麥當勞吃過早餐,我們就去搭車了。 前往大原的站牌在京都車站前的C區3。 而由於從京都車站到大原,需坐車一個小時,我們也提前去排隊,以免一路站到大原。 我們這天的搭車時間,看照片的拍攝時間是6:07... 約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大原,我們便直接前往三千院。 前往三千院的小徑上,有一整排的小店。 我們到達大原的時間,是早上7:30,很少看到土產店這麼早開的呢... 賞楓,是這趟旅行的重點之一,更是這個季節的重頭戲, 京都的觀光景點,到處都看得到賞楓並為該旅行留下紀錄的旅人。 11月底的京都,雖說穿大衣就可以過去,但在這京都郊區氣溫已比在市區低個一兩度, 而在河川中掃著樹葉的阿伯們,不禁讓我打從腳底開始發冷,也令我佩服。 但我不知道為何要掃著這河川的樹葉,是為了不讓大量的枯葉阻擋這涓涓細流嗎? 河川名的告示牌,寫著呂川和律川。 三千院剛好夾在兩條河川之間。 三千院之左為律川,右為呂川,我們是沿著呂川前往三千院。 「三千院」這名字,並非自古以來這就樣叫了, 而是在日本明治時代開始,才公稱為「三千院」。 從三千院的山門進來之後,馬上要入客殿。 客殿中有展示著許多文物,因為我沒有太大的興趣,加上地底很冰涼,就選擇了跳過。 相本中有放上幾張,有興趣的話可以到那邊看看客殿內是長怎麼樣。 走出客殿之後,前往宸殿和往生極樂院方向的庭園。 境內的楓葉已轉紅。落葉也蓋住了原有的綠色草地。 來到了客殿背面。很難想像,這麼早到三千院, 還是滿滿的人潮。而且大多還是說著中文,且上了年紀的台灣旅客。 原本還想說這麼早來三千院,應該觀光客不會太多,照相時也不會有太多的人頭。 看來這個如意算盤可是打錯了呢。 往生極樂院,為三千院的起源點。 內部供奉著彌陀三尊。即中心為阿彌陀如來,右為觀世音菩薩,左為大勢至菩薩。 而往生極樂院的正對面的朱雀門。 由名字可得知他是位於南邊的門。是當時出入極樂院的正門。 通過了朱雀門,我們沿著弁天池邊的階梯前往位於小丘上的「觀音堂」。 觀音堂一旁有個和心堂,裡面有免費的「金色不動茶」可供觀光客飲用, 同時也有在販賣。 金色不動茶,是在觀音堂下方有個金色不動堂,是個祈願場所。 而金色不動茶是為祈求身體健康的茶。 現在是有點忘了什麼味道。但印象中是酸酸的... 而這兒的樹木細又高,真可以用古木參天或直聳雲霄來形容呀 。 現在在回憶旅程時,才發現我們並沒有前往金色不動堂。 而是再沿著弁天財旁的階梯再往回走了。 在美麗的楓葉林下,想要獨自入鏡還真難。 因為境內的旅客半數以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下樓梯的速度之緩慢... 等了幾分鐘還是這樣,就只好這樣上陣了。 離開了三千院之後,下一個準備前往寂光院。 網誌圖文版:http://anitajapan.pixnet.net/blog/post/28417140 相本 http://anitajapan.pixnet.net/album/set/14230081
btree:最後面可以修一下...囧 07/18 13:08
※ 編輯: anitaanita 來自: 220.136.212.156 (07/19 22:48)
anitaanita:不好意思@@" 以為刪完了...謝謝提醒!! 07/19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