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08:30「清水五条」乘京阪本線至「中書島」轉乘宇治線達「京阪宇治」(25 min、¥300) 09:00 宇治上神社、源氏物語博物館(沒進去)、宇治神社、興聖寺(臨場加映) 11:30 午餐-孫左工門 抹茶烏龍 12:30 平等院(含鳳凰堂) 15:30 點心-中村藤吉 (平等院表參道店) 16:30「JR宇治」乘JR至「JR桃山」(12 min、¥190)、御香宮、伏見桃山散步 18:30「伏見桃山」乘京阪本線至「清水五条」(12 min、¥260) 【早餐】 今天早上吃到了聞名已久的增井媽媽早餐, 未特別指定的話,早餐約7:30。 簡單的菜色,但味道卻很好,尤其是味增湯,沒吃過的細海帶, 含著湯又脆脆的,非常好喝。 但昨晚過於豐富的宵夜,似乎還殘留在胃裡, 一碗湯、一塊飯團就飽了,且今天早上的主菜是麩(還是高野豆腐?), 總讓我想到吸飽水的緻密海綿,是少數無論煮得好不好, 我都不愛吃的東西。 最後剩下一塊飯團和昨天的壽司裝在一起帶出門, 一塊麩和半條滷小魚無論如何也吞不下了。 雖然感到不好意思,可是有湯水的東西最好別和飯裝一起, 只好拿回廚房,順便跟增井媽媽說未來的飯團請少一個(本來有三個), 之後五天的早餐份量就都剛好了。 後來幾天主菜是沒再出現麩,但湯裡時不時會出現, 不過湯裡的麩小小塊,又不像滷麩那麼結實, 我總是渾圇吞下,然後趕快配口湯把它的口感沖掉。 麩是京料理重要的一角,甚至有專門料理店出京麩全餐, 可惜我完全無法欣賞。對我而言,它不只是不好吃而已, 已經到了有點害怕和抗拒的程度。 每次菜裡出現麩,都覺得應該再試一下,然後吃掉一口其它全剩下來… 【京阪五条-宇治】 出發啦,日本行正式開始。 沿鴨川邊走過去京阪五条站不遠,還可以邊看著沿途風景。 電車買票法:看售票機上方的路線圖,像台北捷運一樣有標到各站的價錢, 先投幣到超過所需價錢,再按該價錢,票和找零就會吐出來。(北捷順序相反) 由「京阪宇治站」出來, 不過宇治橋,直接走入正對面的小巷,開始在宇治散步。 宇治是個很適合散步的地區,氣氛寧靜、空氣清新、鳥鳴悅耳, 除平等院外的景點,少有觀光團,遊客較稀疏, 可以輕鬆拍到只有景物的照片。 不過因為太舒服了, 從一開始就根本沒照原定路線,隨意遊逛, 只大概確定自已是往宇治神社的方向走, 經過橋寺、末多利武神社, 一旁的民家院子也整理得賞心悅目, 這條路上有民宿,不過看起來很日本,不知接不接外國客, 能在這兒住上一晚應該很不錯, 這麼美的地方,可以看晨光及暮色, 但入夜後可能就不適合在外遊逛。 到了宇治神社外,由圍牆向內張望一下, 決定先去今天的重點之一「宇治上神社」(另一重點是平等院)。 【宇治上神社】 宇治上神社據說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 本殿較前殿古老,建於平安前期, 境內還有桐原水(宇治名水之一)及春日神社等景點。 慕名而來,雖看不懂建築風格 (書上寫「三棟一間社流造」,可惜對我而言沒啥意義), 但可以從圍牆旁風化嚴重的石柱、 本殿正面簡單且有些泛白的木格子窗, 看到它歷經的千年歲月。 從本殿往拜殿方向看, 拜殿的後方捲簾拉起沒有格欄檔住視線,可以直接看入殿內, 但有神官正在裡面,直接對著他拍太不禮貌了點,就只是看看。 殿內的陳設簡單,只是一些深色的木桌木椅, 昏暗的殿內,襯得一身白衣的神官格外有存在感。 拜殿前堆著兩堆清砂, 用木棒綁著麻繩和白色紙串,看起來很有靈氣, 而全身白衣白褲的社方人員正仔細的擦拭欄杆, 又替這古老神社添了幾分實際感, 想來百千年前,也是有人這樣, 日日反覆一絲不苟的照料這座神社,才能維持至今。 出了神社門,站在石橋上回身望, 像由現代看向千年前,恍如站在時間之流上,提步進去就可走向古代… 【往源氏物語博物館…的路上】 把心思拉回來,走向源氏物語博物館, 因為路上景色太美,不時停下拍照, 其中一張以藍天白雲為背景的點點櫻花,是其中最美的收獲。 在路旁看到一個說明花種的立牌, 寫的居然是…光源氏XD,當場哈哈大笑, 還好四下無人,要不真尷尬。 嗯…為了觀光賣點, 連花名也要用上源氏物語男主角的名字,真是利用得徹底。 這花深粉紅縱紋,花瓣最外圍是白色,重瓣。 看起來是美,不過光源氏是降為臣籍的皇子, 具皇家血統,再加上本身是美男子、心思細而善感多情, 才有當花花公子的條件, 這花看起來還華麗,可惜花太小,頂多是個富豪公子, 說是個皇子,好像還缺了點貴氣。 走到源氏物語博物館前,雖然還有時間, (因有版友分享過12點多孫左工門的抹茶烏龍就賣完了, 所以在我的行程上,需在11點多一點就到孫左工門) 但在下看展覽所需的時間,似乎都比較長, 一來怕之後的行程太趕, 而且重點是這天天氣真是好, 室內和室外二擇一,很快就做出了抉擇, 源氏物語博物館就留待下回吧。 瀟灑回身,向來途走去,享受宇治的寧靜氛圍。 (宇治的古蹟不少,但我覺得那種舒適感,才是他最吸引我的地方) 【宇治神社】 宇治神社的建築就比宇治上神社普通得多, 感受不到古意,我連一張照片都沒拍, 只拍了淨手的「桐原水」,和宇治上神社的桐原水做為呼應。 因宇治神社出我意料之外沒太多可看性,所以剩的時間有點多, 查看地圖後,決定去興聖寺。 走到宇治川畔,拍那「浮島十三重石塔」, 這塔是近年重建,要論古意…,那是一點也沒有, 可它是為紀念古時鎮宇治川泛濫的十三重塔而建, 所以還是拍下來讓我懷想一下古時的景像。 (十三重塔祀觀音,在歷史上某年被大泛濫的宇治川沖垮了) 【興聖寺】 沿宇治川畔行經觀流橋時, 對宇治發電所前這嘩啦啦急促的水聲留下深刻印象, 因為我本就有點想上廁所,再加上這水聲,直有內外交逼之感…冏rz 快步離開觀流橋,達興聖寺,石門(總門)建於慶安元年(1648), 往本寺的長坡名為「琴坂」,名稱很美, 可惜我去的時節不對,無櫻無楓,整體就沒什麼特別。 (琴坂本來就沒種櫻花,但秋天有紅葉) 書上形容這興聖寺「充滿禪宗特有凜然風格」, 白牆烏瓦,深色木格子窗,石砌走道, 庭園中只用喬木灌木及石頭搭出高低深淺,沒種花卉。 建築是我喜好的風格,精簡明亮,莊重而內斂, 但這禪宗庭園就完全不是我的菜了, 沒有花,至少也要有些流水,何況那些樹也不夠鮮綠, 顏色要不過深、要不過淺,看起來一副缺水的模樣。 但興聖寺還是值得一遊,人少,可以慢慢感受它的禪意。 可惜我一心惦念著抹茶烏龍麵,沒參觀內部,禪意只感受了一半:p。 (院內free,諸堂¥300) 經朝霧橋(橘紅色鋼鐵材質,宇治的觀光海報就是拍這座橋), 上橘島(中之島),多數櫻花只半吐, 最近天氣突而轉冷,櫻花只開了一半就停滯不前, 所以整個中之島有些光禿,讓我心無旁鶩(?)的直奔孫左工門而去。 【孫左工門】 孫左工門店內菜單上沒有圖片, 所以走到門外,指模型給店員看。 我點了烏龍麵和豆皮壽司的套餐(¥810)。 她問我要冷的還溫的(日語), 我以為都是沾麵,所以挑了溫的, (且外頭小冷她們還供應含碎冰的冰水,抖~) 結果上桌的居然是湯麵。 湯頭清淡而香氣足,烏龍麵很有嚼感, 但或許是湯中的柴魚香蓋過了茶香, 我完全吃不出抹茶的味道,或許點冷麵會比較好。 雖對烏龍麵有些失望,但她們的豆皮壽司還真好吃哪, 有些厚度的豆皮含著甜香的醬汁, 要不是手上還拎著昨晚的鯖棒壽司和早上的飯團, 真想外帶一份做點心。 【平等院】 在往平等院的參道上,茶香浮動, 閉眼深吸一口,嘴角不由得彎起, 愉悅的向平等院而去。 平等院入口有個光禿禿的藤架,規模頗大, 五月時藤花開,串串紫花隨風搖曳, 是平等院全年最吸引人的時節, 但三月時節,枝條上連葉子都沒有。 懷著滿心期待,走進大紅朱漆的表門, 裡頭可是千年前平安時代留下的庭院,人間的極樂淨土。 (原為平安貴族藤原道長的別墅,其子藤原賴通於1052改為寺院, 但現存平安古建物只剩鳳凰堂) [扇之芝] 1180年,當時的源賴政和平清盛在宇治川打仗, 結果不但打輸了,還被流矢所傷, 在扇之芝(長在”三角形草皮”上的松樹下)自殺後,葬在平等院內。 [觀音堂] 觀音堂內禁止攝影, 內祀法橋徳応の二天及不動明王(名為觀音堂,祀奉的卻不是觀音?), 兩旁有鳳凰堂的木造模型,一為解構模型,一為建築模型, 前方有木欄使遊客只能站在堂內前約五分之一處觀看,無法在堂中隨意走動。 站在左方木欄前,往佛壇照壁後望去, 似乎看到了鳳凰堂頂那鳳凰的尾巴, 但堂內昏暗,又無法靠近確認,只能懷著疑問, 不知為何放個鳳凰像在觀音堂中,是備用品嗎? [鳳凰堂與阿字池] 平等院最有名的是鳳凰堂, 鳳凰堂中最出名的是屋頂的那兩隻鳳凰(就是日幣萬元紙紗上的圖案), 雖說現在屋頂上的鳳凰是複製品,真品收在鳳翔館中, 但鳳翔館中禁止攝影,所以還是只能狂拍這兩隻假鳳凰。 鳳凰堂樑柱上的原本應是朱漆, 但日曬雨淋下,大部份都褪成帶點紅色調的深棕色。 本殿左、右、後方各有長廊, 由空中俯瞰的話,會不會像鳳凰飛翔中展開的雙翼與長尾呢? 今天有風,阿字池面波光鱗鱗,只能拍出隱約倒影, 平安貴族厭倦塵世的虛幻與無法長久,追求永登極樂世界, (說得白一點,吃飽太閒,也是一種痛苦) 阿字池下的鳳凰堂,使平等院更顯虛幻, 看不出他們想像中的極樂世界有比人世真實到那去。 雖對貴族的傷春悲秋有些不以為然, 但我想他們感受到的痛苦也是十足真實的。 整個平等院瀰漫著幻境的氣氛,平安時代的浪漫, 其中尤以這鳳凰堂與阿字池為甚, 平等院打造得很成功,整體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知為何,總覺得平等院鳳凰堂的景致美麗中帶著點淒涼) [鳳翔館] 若對古物有興趣,鳳翔館是非進去不可的, 因為除了阿彌陀如來座像還在鳳凰堂中, 其他的國寶都已遷入鳳翔館。 兩隻鳳凰其實蠻大的, 實物放在高台上,約100公分高,爪喙尖利, 由下仰望正面,看起來很兇猛(看牠的外表判斷絕不是吃素的鳥類)。 館中最多的是木彫佛像,看起來木質堅實,細部也非常精美。 館內有古時的佛經,全是用漢字寫的,文意是都看得懂, 但正在看時,一旁的日本老先生輕聲唸著佛經,我卻是完全不懂, 日本漢字讀音有的和國語或台語很像,有的不一樣。 不知日本人在唸全漢文佛經時的發音是否較現行中文更接近古代中國的語言, 或是他們也作了修改。 話說回來,這位老先生挺厲害,現在的日本人會的漢字越來越少, 他居然可以唸得那麼流暢。 [養林庵書院、淨土院] 原本書院(沒開放)和淨土院沒什麼值得一書的, 但我在淨土院側邊的窗口購入了我的第一本朱印帳, (晴明神社的比較好看,但排在旅程的後半,殘念) 我挑了紅色,覺得比較符合平等院給我的印象。 窗口的小姐會熱心的用日文和英文單字和外國客(就是我)說明, 蓋章的圖形是鳳凰及她所書文字的意思等等, 夾入吸墨紙,並在封面白紙上寫上「以朱印帖」。 (看不懂第一個字,形似「以」的草書) [羅漢堂] 建於1640,堂中鏡天井彩繪的雲龍圖顏色還保存良好, 雖然無法進入,但站在門外透過窗向上看,是可以清楚看到的, 只是會覺得若能進去由正下方看到全貌,當然是更好。 平等院內禁止飲食,連水也不行, 我在裡面走了三個小時,參觀到最後實在是蠻累的, 往出口時覺得碎石地走起來更加耗體力。 【お茶 がんばやし】 走在表參道上,茶香越來越濃,勾起了我的茶癮。 都到了宇治,實在很想買日本茶來試試, 但在台灣買茶,一切是以試喝後喜歡與否決定, 在日本不知買茶有無規矩, 喝了不喜歡,也不知要怎麼溝通, 正猶豫間,看到一間店門外有試喝的牌子, (似乎只提供一種煎茶「徒然」,是他們賣得最好的茶) 看看店內人不少,就走了進去。 先立在一旁,觀察一下這些日本客都買了什麼, 等那批客人都結完帳後,才和店家表示想試茶。 仔細品嚐,是滿香,也不澀,水微潤, 雖說它的價格在台灣可以買到很好的茶了(折合台幣一斤二千多近三千), 但畢竟風味不同。 茶一包小小的只有100克,保存期限也短,只四個月。 包裝共三層,包裝有質感是一貫的日本風格, 雖說不環保,但這卻是我喜歡日本貨的原因之一。 後來發現這家店是「御茶師上林家四百年傳承 上林一族直系」唯一的老舖, 雖說不知這茶葉是否真是日本產,但至少滿足了嚐鮮的心態。 回台灣後試泡,五次裡大概有四次抓不到水溫及茶葉份量, 而宇治煎茶是種挑剔的茶, 水溫、茶葉量、時間不對的話,味道也會完全不同, 所以發狠買了溫度計,一定要試出最佳條件。 宇治煎茶泡壞了的話,味道很可怕, 就算是泡得好,其實也沒台灣茶香, 且我買的煎茶十分去油解膩,空腹喝胃會不舒服, 只在假日想換換口味時使用。 【中村藤吉】 時間下午3點半,現在往伏見桃山去還太早了點, 就走進了這家甜點店,沒想到光排隊就等了半小時, 還好他的甜品真的很好吃,犧牲後面景點的時間完全值得。 座位就在窗邊,面宇治川,景色怡人, 有時間的話,可來此用餐兼賞景。 點的是生茶果凍(¥720), 在抹茶果凍上有一球抹茶冰淇淋、紅豆泥、白玉。 抹茶果凍幾乎不甜,茶香明顯,配上紅豆泥正合適。 抹茶冰淇淋茶香足,奶味夠濃而不膩,甜度適中, 帶著些微苦和回甘,整體味道平衡,是其中最令我回味的。 【能登橡.稻房安兼】 賣抹茶口味小糰子,櫥窗內的食物模型看起來很好吃, 但它保存期限很短,只有一~二天,一盒份量又不少,只好成為此行的遺珠之一。 【御香宮】 由「JR桃山」出站, 步行至御香宮時,已下午四時許, 御香宮內四處的通路上都已豎起木柵, 但看其他遊客完全無視,從旁繞過, 所以我也跟著走進去。 御香宮表門是由伏見城大手門移建而來, 參道右邊堆了一堆亂石,據說是伏見城拆下的建材, 不過一堆黑鴉鴉的巨石,不說的話,會以為是還沒清運的建築廢材。 一座船形建物的窗板(?)上,隱約可見圖案, 木板四周飾有金屬片,我猜是含銅的材質,現在變成帶綠的灰色。 板上繪有圖案,原本應是彩色的,現在只剩白色的底漆, 大部份圖形已模糊難辨,其中一幅較清楚的, 是身著盔甲手持彎刀對恃的兩名武士。 本殿及拜殿皆由德川家重建,走畫棟彫樑的華麗風格。 御香水是伏見名水,伏見產酒,這邊的水質應該很不錯, 有香客用保特瓶裝水回去。 出來時發現木柵越設越多了,真是委婉的送客暗示哪^__^b。 【伏見街道】 往月桂冠的路上,經過一間「鳥せい」的燒鳥店,高朋滿座。 才不過5點,已有人在排隊,價目也不貴(¥2000內應可吃飽), 若有時間,可以加入行程中。(1677年創業,11:30~23:00,月曜定休) 此時天色開始暗下來,氣溫變得更低, 路上幾乎沒人也沒車,輕鬆拍到滿意的酒藏建築照片。 走到河邊(應是人工河渠), 因這季節兩岸柳樹還光禿禿的,遊客應該很少吧, 河中停著河船,但四下卻是一人也無。 這段散步道本是我安排伏見行程的主要目的, 但季節不對,應該要在夏天來才是。 (夏末應該不錯,柳樹較茂盛,也不會太熱) 河邊風大,吹得我頭痛,當下小跑步快速離開, 回程路上,看到「寺田屋」, 雖然不是此行的主題,也沒安排進「順路」行程中, 不過既然看到了,就順手拍下紀錄到此一遊。 現在已近下午六時,天色來越暗, 一路行來,沒看到幾個行人, 我可不打算在天黑後,還待在個人生地不熟的偏僻地點, 於是加緊腳步趕往大手筋商店街。 便是在商店街上,也不見幾個行人, 但曾有板友分享過,在伏見大手筋商店街上的藥粧店售價較低, 所以想想,還是繞進幾家藥粧店購物, 最後在兩腳酸漲的抗議之下,決心打道回府了。 (其實後來逛了幾間藥粧店,大手筋這兒未必是最便宜的, 真想買到便宜藥粧,還是得多看幾間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