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blog.pixnet.net/kabuki/post/16866749 我的雙腿開始累了, 傍晚打算去祇園,然後走回円山公園欣賞夜櫻再回旅館… 兩條路線,一條是往北走,沿路還可以去豊國神社和五条大橋, 另一條路線是搭車到北部的岡崎一帶,然後再往南走到祇園, 最後我選擇了岡崎,因為我想去平安神宮~ 走到對面搭公車再次往北移動,過了約二十分鐘下車一看,又是一次的讚嘆… 平安神宮最有名的朱紅色大鳥居。 由於實在是太大了,我得跑很遠才能完全將它捕捉進鏡頭裡。 岡崎到了,在這周圍有府立圖書館、京都市美術館、京都市動物園等景點, 仔細來玩的話這裡可以玩上一整天吧~ 我就是站在這府立圖書館前拍下大鳥居照片。 圖書館旁有一處小公園,一位爸爸正陪著孩子玩,他也幫我和大鳥居拍了一張照片。 而沿著這條寬廣廣的神宮道走大約十五分鐘,有名的平安神宮就在眼前。 沿路看到好多外國人… 嗯?我好像也是外國來的。 這裡已經幾乎和清水寺一樣是來到京都必定要參觀的景點了。 平安神宮的大門,「応天門」面對著一條寬廣的神宮道。 平安神宮其實算是很新的建築, 為了紀念平安京遷都1100年所建立,祭祀遷都當時的「桓武天皇」, 而在1940年也加入祭祀平安京的最後一位天皇「孝明天皇」, 算是紀念平安京的起點與終點的神宮吧。 這裡好多人呀~ 平安神宮佔地非常的廣,除了許多宮殿之外還有1000坪之大的「神苑」, 不過因為人真的很多,參拜完之後我就走了,沒有進去神苑參觀,反正下次有的是機會。 開了七分的「左近の桜」~ 平安神宮早在三十幾年前曾經被惡意縱火過, 當時因為這場火災燒掉了包含本殿在內的九棟宮殿,損失慘重, 最後是在日本全國人民的捐款之下又得以重現往日的風範。 這麼美的地方怎麼會有人想去縱火,真是變態! 青龍殿前面的「結び木」上面綁著許多人求來的「おみくじ」(神籤) 在日本,參拜神社或佛寺時常會求籤,一次大約在100~300日幣, 求得的籤上面除了會寫上詳細的說明之外還會總結成「大吉・吉・中吉・小吉・凶」(有的地方分得更細) 一般是當自己求到不吉利的籤時,會將它綁在「結び木」上面,希望神明保祐逢兇化吉, 但是慢慢的也會有人求到吉利的籤也會綁在上面, 「結び」有「結緣」的含意,希望自己的這張吉利的籤能與神明結緣,讓好運也能與自己結緣~ 我是沒有求籤啦,因為每天去那麼多神社寺廟,每間都求的話感覺就不準了, 當天早上在清水寺求的「日本第一支籤」,上面是「吉」! 不過把它當成護身符以及作為紀念,所以我是帶在身上,沒有綁在那邊。 下次等人沒有那麼多的時候再來一次吧~ 不過…有可能嗎? 岡崎這一帶是個很適合安排休閒活動的地方, 除了圖書館與美術館之外,還有岡崎公園和動物園… 坐在公園旁櫻花樹下的石椅,望著前面的運動場~ 天空一下子飄雨一下子又放晴,這裡的風滿冷的… 京都美術館。 櫻花大滿開。 趁綠燈時快跑到大馬路中央所拍下的平安神宮與大鳥居。 離開岡崎一帶,今天最後一個行程是祇園, 走向公車站牌的路上,我突發奇想的想從岡崎「走」到祇園, 明明雙腿已經痠的很,又濕又冷的天氣,我還是想走這麼一次。 拿出地圖大致上看一下方向,走向自動販賣機投下了一罐熱綠茶, 把溫熱的飲料放在手掌中暖一暖冰冷的雙手,避開大馬路,走進了小巷內… 小巷中安靜的程度讓我不敢相信現在時間才下午四點多, 只有流水聲,雨滴聲和我的腳步聲, 安靜到整個京都彷佛只有我一人… 走了一會,感覺雨勢越來越大,我的腳步也慢慢加快, 可是奇怪的是不管我走得再怎麼快,好像永遠走不出這小巷似的, 兩旁的住家也沒有躲雨的地方,想找個人問路卻沒半個人, 我迷路了,迷路在這岡崎小巷裡, 又冷、又累、又餓… 這時忽然這一間古老的神社出現在眼前… 「粟田神社」 雖然不在行程中,但一來為了躲雨,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有一股很想進去的感覺,於是我爬上了這個石階。 平安時代,神祇官們向天皇上奏「這一帶地方小戰亂不斷,秋天時期受到瘟疫所苦,民不潦生」, 於是天皇下令全宮舉行盛大祭典向天上的眾神誠心祈禱,以求國泰民安,不再有紛亂及傳染病, 當時任五位上出羽守的藤原興世在「感神院祇園社(現在的八坂神社)」,誠心祈禱了七天七夜, 就在最後的一個夜晚,有一位老翁出現在他的夢裡面,並且向他說: 「去告訴天皇,他所祈求的我已傳達至上天了,只要祭祀我,我將會保佑這個國家與人民」。 藤原興世又問了這位老翁: 「請問您是哪一位神呢?」 老翁說: 「我的名字是『大己貴神』,在祇園的東北方有一處聖地,該地受到『素盞鳴尊神』的疪祐, 你就在那邊祭祀我吧!」 藤原興世將夢裡的老翁與神的旨意上奏天皇後天皇立刻下令建社祭祀夢裡的老翁,也就是「大己貴神」, 之後這一帶真的受到疪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這間神社就是現在的「粟田神社」。 這裡當初的名稱叫作「感神院新宮」也被稱為「粟田天王宮」,直到明治時代才正式名為「粟田神社」 位在高處的神社,一旁的瞭望亭可以看到平安神宮的大鳥居, 而每年京都的盛事「五山送火」,也可以在這裡看到。(雖然只能看到部分) 身在粟田神社,有種說不出的安心感, 一個人從台灣到日本京都,在小巷中迷路時又遇到下雨天, 就在迷失方向的時候出現在我眼前的粟田神社。 參拜完境內,一個人坐在神社內小角落感受著只屬於這裡的寧靜, 喝著綠茶欣賞著低處美麗的景色 感謝天神冥冥之中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引導我來此受您的疪祐, 在此求了一個的御守給自己, 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旅程,遇到多麼艱難的考驗都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讓我喘口氣歇歇腳繼續上路。 粟田神社最美的時候是在秋天,到處都是美麗的楓葉,以後我還是會再來的。 舊稱「粟田天王宮」,粟田兩字的由來是因為剛才走上來的石階是以前的「東海道」「東山道」, 這裡是「京都七口」也就是京都七大出入口之一,名稱就叫作「粟田口」。 就像以前的人會在自己村莊門口建土地公廟或媽祖廟的道理一樣, 出村、入村或者是路過的人都會在此祭拜,祈求與感謝保祐自己旅途平安。 因此粟田神社除了是祈求保祐無病無痛與去除惡運之外,不知何時也變成了祈求旅途平安的神社。 休息完畢,在這裡拍了一些照片,步下石階,我又將繼續我的旅途… -- 矛盾の男 http://blog.pixnet.net/kabuk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