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遊記:http://roylu91.blogspot.tw/2015/03/2015-2-27.html 京都東邊從清水寺到銀閣寺這6~7公里的東山區,應該是京都古蹟名寺保存最完整與密集的 區域,其中包含了清水寺、高台寺、八?神社、知恩院、南禪寺、南禪寺、哲學之道、銀閣 寺,都是觀光客前來參訪的重點。如果以台北市為例,距離大概就從公館走到圓山,或從 西門町走到市政府,以一般人步行平均時速4公里計算,2小時內應該走的完,但個區域精 華景點實在太多,真的要逛排兩天的行程都不為過。 一般在觀光旅遊區分上,由於這一帶重要景點太多,所以又可再分為南北兩大區塊,南邊 從清水寺、二年板、產寧板、高台寺、石屏小路、八板神社、知恩院,北邊則是有南禪寺 、哲學之道、銀閣寺。有鑑這次京都行程旅程時間有限,所以決定用一天時間,從清水寺 步行到銀閣寺,這樣規劃就是從地理位置來考量,也是我旅遊行程慣用的規劃方式,就是 盡量順路,避免東拉西跑,浪費坐車及轉車時間。基本上,我會建議嘗試自主旅行的人, 規畫行程一定要先有地圖,譬如清水寺,一定要先知道清水寺在地圖上的位置,才能做出 後續的規劃,否則京都還算容易規劃,北海道、東北景點位置如果弄不好,交通上會是災 難。強烈建議任何自助旅行的人善用google map,搜尋容易,路線規劃精確,地圖比例尺 可隨時縮小放大,對旅程幫忙實在太重要。 一、清水寺 清水寺,建於西元778年。約在中國唐朝安史之亂不久,是京都最古老、最有名的寺院,供 奉千手觀音,為聯合國選定的世界遺址,清水寺本身不僅占地廣大、建築雄偉,可於至高 點俯瞰京都市,更是欣賞春櫻、秋紅的最佳舞台,因此成為拜訪京都,觀光客第一指名的 景點。儘管這次我們是京都的觀光淡季前來,但清水寺一樣熱鬧非凡,觀光客絡繹不絕。 這一天行程首站選擇清水寺,從四?河原町前往清水寺搭乘207公車,距離不遠,約略4~5 站,5~10分鐘車程,可在「清水道」或「五條板」下車。一般人如果從四?河原町北邊過來 ,會先到清水道,觀光客多在此下車,我則多坐一站,因為前一晚曾從祇園散步到清水寺 ,所以多坐一站走沒走過的路,不過哪裡下車其實沒差,下車地點都是在東大路上,都約 需走10~15分才會抵達清水寺。 白天的清水寺週遭人潮許多,商店也開門迎客,跟前一晚來時完全沒人相比,落差好大。 抵達清水寺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座珠紅色的建築,仁王門,如果說「仁王門」是清水寺的 大門,那這大門還真的有點不同凡響,仁王門旁邊則是同色系的「西門」與「三重塔」, 沿著參訪路線前往清水寺「正殿」及正殿前方的「清水舞台」,即便參訪人潮眾多,正殿 內依舊莊嚴肅穆。至於清水舞台則是用12公尺樺木並排支撐起來的觀景舞台,從遠處看去 氣勢驚人。 其實正殿與清水舞台,最壯觀的景致是從舞台對面的「奧之院」拍攝過來,清水寺最經典 的風景照多數就是從這邊取景,可把正殿、清水舞台壯闊拍出,而背景就是京都市。講到 這攝影,當我待在這裏時,便能體會人們為什麼要來這裡賞櫻了,整個清水寺種滿了櫻花 樹,將在不久後綻放在清水寺,如果屆時在傍晚近天黑前30分鐘,以櫻花為前景、舞台正 殿為中景、京都市夜景為後景,適度搭配取景,我能想像會是一幅很好的作品。如果就攝 影角度,我將此列為第一站後來看起來是有點失策,我是依據旅遊書上的建議由南往北走 ,書上是說南往北是順光,且地圖不用翻過來看,後者我認同,但南北向的路,跟順光、 逆光應該沒關係,所以如果這次行程,我倒過來走,最後在傍晚抵達清水寺欣賞落日的京 都夜景,該是很棒的一件事。 不過關於攝影,如果來京都參訪,請勿在建築內使用腳架,不只是因為規定,保護這人類 共同遺產每個人都有責任,請把iso調高,犧牲一點照片品質應該是可以接受。在參訪清水 寺時,真對對日本人的細膩與龜毛大開眼界,可能是櫻花季即將到來,看到工人在櫻花樹 上,拿著尺在量樹枝,這麼一堆櫻花樹,如果還要量到每根樹枝,讓花朵與花朵間有最適 比例,其實我也搞不清楚這樣是好還是壞。在清水寺待了快2小時,儘管覺得值回票價,但 看到滿是未開的櫻花樹,這時好希望能看到盛開美景,但我清楚,盛開時又是萬頭鑽動, 這世界有一好沒兩好。 二、清水板、產寧板、二年板 清水板、產寧板、二年板、寧寧之道、石屏小路是清水寺一帶最具特色的小路,濃濃的傳統味 ,其中清水?、產寧?、二年?中的「板」就是「坡」的意思,所以大概就可以知道清水?、 產寧?、二年?是帶有坡度的小路,這些東山區古色古香的小路都是由石板所築,連接起清 水寺、高台寺、知恩院這些重要景點,讓這趟古寺拜訪更具懷古風。 其中清水板就是連接東大路(公車下車處)至清水寺的小路,產寧板、二年板則是通往高台 寺,清水板、產寧板、二年板其實風格還蠻像的,石屏小路兩側日式古建築的商家林立, 就有一點台灣九份、奮起湖老街的味道,有許多的土產店,但除了在此用中餐外,我們並 沒有進行特別購買行程。 三、寧寧之道、石屏小路、高台寺 寧寧之道,就位於高台寺前,通往知恩院,為什麼叫寧寧之道,我想應該是位於高台寺前 ,而高台寺又是豐臣秀吉的妻子寧寧夫人為弔念亡夫所建,並為晚年所居之處所,所以前 面這條美麗的小路就以其為命名。而石屏小路則是一條與寧寧之道垂直的小路,路很小且 不長,如果沒特別留意,很容易就錯過,因此這條小路最起碼我去的時候人煙稀少,所以 感覺又特別安靜與隱密,而別有一番風味。 這一次旅程的前一個禮拜的某個晚上,發生了一段的小插曲,我老婆從即時新聞中看到京 都東山古寺失火,原來就是這高台寺,但第一時間其實不知道是哪一間古寺失火,當時有 ptt鄉民在京都就說,難怪京都整晚消防車不斷,最後幸好是倉庫失火,而無太大古蹟損 失,不過就有鄉民寫下一句「想到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1950年一位日本大學生縱火 燒了金閣寺,縱火犯切腹自殺被救回,但儘管縱火並無人傷亡,其父母後來卻仍羞愧而投 保津峽自殺,三島由紀夫就以此為題材寫了金閣寺。當然高台寺火災是沒有太多損失,但 那個引起火災的人應該是壓力很大。 四、南禪寺 離開高台寺之後,行程時間已經有所延誤,其實這結果也不意外,除非走馬看花,否則參 訪都是需要一些時間,因此我略過知名的知恩院,往北邊的景點去,其實從清水寺到知恩 院,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區塊,景色具有相當的延續性,就像在觀光旅遊,離開之恩院後需 回到市區馬路走向南禪寺,走路約2公里,20分鐘路程,是有一段距離,但我們也沒搭車, 就晃過去。 南禪寺其實是一個蠻值得一訪的地方,而這個淡季前來人潮不多,偌大的南禪寺顯得幽靜 ,南禪寺位居日本禪寺最高地位,而歷代主持也由最重地位禪僧擔任。一到南禪寺首先印 入眼簾的就是知名的「三門」,這是個宏偉的建築,跨入這三門就被它的氣勢震懾。另外 南禪寺還有個很特別的建築「水路閣」,這是一個引水系統,用紅磚做成的,其實這個建 築與南禪寺的風格並不協調,因為這是明治時期所建,引琵琶湖的水往京都,不過如果我 地理概念沒錯,琵琶湖應該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這工程應該不小。其實南禪寺也是種滿櫻 花樹,也是京都賞楓、賞櫻的景點,不過不知道是人少,還是有特別磁場,在南禪寺這裡 會讓人心情特別平靜,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五、哲學之道 離開南禪寺已黃昏,而走出南禪寺不遠,就是京都賞櫻的知名景點「哲學之道」,哲學之 道約2公里長,頭尾分別接近京都的兩個重要院寺,銀閣寺跟南禪寺,所以旅程時安排在一 起是個不錯的方式。 哲學之道是以石?鋪成的小路,而路旁則是琵琶湖的疏水道,整條哲學之道則種滿了櫻花樹 ,這條路是因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常於此散步、思考而得名,儘管此時沒有櫻花的哲學 之道稍嫌單調,但以慢步悠哉的心態走這道路,仍是件享受的事情。 來此之前,沒來由就被這名稱所吸引,對京都的概念,哲學之道甚至是更早於清水寺等廟 寺,所以走哲學之道一直是這一天很期盼的行程。如果說尼采是一個哲學家的理想型 (ideal type),那哲學之於人除了 思考、辯證等內在層面外,外在又常與孤獨、隔絕、頹 廢、自我、沉澱等意象連結。至於這條路是否有這樣意像,很可能就是每個人的各自表述 ,走這路時,我試圖去感受何謂哲學家的意象,但最終我感受出來的意象是,我是觀光客 。 約略下午五點走完哲學之道並抵達銀閣寺,但銀閣寺已關門,我想來日本參訪,很多地點 要注意時間規劃,不過還好我不是只規劃來京都一天的觀光客,原本就有心理準備會關門 ,反正這次行程還有機會會順道來。由於已整整走了一整天,外加背了一隻討人厭的腳架 走了整天,就從銀閣寺這邊搭公車返回四?河原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91.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27620413.A.3CF.html
lovedawn: 謝謝原po的介紹 南禪寺真的好美 03/29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