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背景音樂網誌版http://wp.me/p2G3W1-Oa 2012.11.21 走出高安突然屎意堅決,幸得後方公園就有公廁大解放… 否則我就要變身成為國會議員了!阿彌陀佛。 無事一身輕滑動google map搜尋去詩仙堂的捷徑, 也就從一乘寺駅行反方向的曼殊院道罷了, 散步當做消化運動~沿途還能左右看些小店,譬如我就在個交叉路口發現這廝。 りてん堂?外表看起來以為是書店與咖啡廳的複合, 兩邊木牌寫上英日字母頗耐人尋味, 把臉貼進玻璃像偷窺狂張望,事實不是客倌想得那樣啦~ 這潮店在做刻板印刷呢! 過了白川通坡度微幅上升,標舉神社寺院的旗幟紛紛多起來, 紅葉盛行午後大家也沒在休息的,幅度不寬的馬路上行下走的人絡繹,卻也謐靜無嘈。 山門不起眼到我走過頭到八大神社,轉頭才發現那堂卻在燈火闌珊處, 外觀活脫是個尋常茶室,往門內望去似乎人影稀落, 心中鬆了口氣,可不必再像今早東福寺那樣紅葉盛、人氣炸了。 But(人生最曲折離奇的就是這個but),我在參道盡頭轉彎到入口處愣住了! 情景如同漁夫撈起魚網,成群黑壓壓的鰻魚交疊之上…抱歉京都, 我不該懷疑你在這季節展現的強大威力, 廣告那樣趴在榻榻米上賞庭中楓紅的畫面根本就是坑爹的! 這詩仙小小堂空間本來就侷促些,如今呈現擠爆狀態,但願有我一席蹲踞之處。 跨入詩仙の間首先不見紅葉,目光卻被滿間席地而坐的阿公阿罵奪去焦點! 雖然不是大家常說的一片悄然無聲, 但他們像是分享心得般的細聲交頭接耳也不致影響他人, 還添增一份共賞天下美景的無盡低喃。 此間名叫詩仙の間我當時還以為是專為李白所設置的, 不料這斗室四面全掛上中國古代愛國詩人畫像,每幅畫上面還有提一首詩, 古趣質樸!這麼喜好中國詩學而修建詩仙堂的人竟然是日本人石川丈山, 真懷疑他怎麼看得懂這些詩詞悠遠之涵養?妙的是詩仙三十六位, 數目湊巧是石川丈山別號的「六六山人」數字相乘, 這一切都是經過深謀遠慮的算計啊… 喔!李賀也在,甚麼時候從詩鬼之位被列在詩仙群中?呵呵。 大家盤腿坐下的地方是至楽巣,和詩仙の間連在一塊, 歷經漫長等待和卡位總算一屁股能坐在前方的草蓆上, 眼前的庭園小不拉嘰小巧玲瓏, 幾球剪裁肥碩圓滾滾的樹叢在午後陽光下綠得像在大石上的青苔, 眼觸之下乃枯山水造景,水紋周波向外蕩漾,上面又是紅似火的丹楓, 腮紅塗太過分,年年就等候這一季散發屬於她的嬌豔,冥想自己像是坐在池塘邊 看樹、觀石、視水,後方雜沓聲似乎都聞而不聞了。 賴了好一會兒步出這塊令人流連的天地,穿上鞋子,回頭望堂內, 楓葉和建築物各種角度的搭配皆是美境,端看各人喜歡哪些布景, 往下走洄游式庭園才正要開始呢! 離開主建物的順路幾乎是階梯向下,詩仙堂又稱凹凸窠, 網路上說意指這詩仙堂依山坡而蓋,地勢不平整,所以用洄游庭園點綴其中… 哇哈哈,如此解釋騙得了我嗎?這麼說旁邊的金福寺與円光寺也能冠此名囉? 我認為這凹凸不是講地勢,而是在說兩兩成雙的詩仙們吧~ 算了不是重點。 下方的庭園擺設有點像永觀堂內的一部分,還有個實景的池子, 有山有水楓景自然好,但也莫忘金風蕭蕭芒草堆,和沙沙作響的竹葉, 庭院中每個物事盡責地發揮存在意義, 我在繞過一圈後離開,繼續未完的紅葉之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8.115.207
avexzero:這次有大草莓自拍照 02/02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