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ashikaga-tw.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30.html 日期:2011.09.29 一早整理完行李& 再次吃飽飽之後,準備跟神戶以及這超大房間 say goodbye 了。 接著搭上山陽本線,到達了舞子站, 一出站就可以看到世界第一長的跨海大橋:明石大橋。 全長將近四公里的大橋,遠望另一端,隱約可看見對面的淡路, 藉由明石大橋連接本州和淡路,而鳴門大橋連接淡路和四國, 實現了四國和本州相連的夢想。 從複雜的構造也可以看出,為什麼這麼巨大的建築物, 居然能在阪神大地震中安然渡過,繼續作為人們交通聯絡的重要道路。 前幾天在神戶遇到的阿姨就說,這個點通常只有台灣旅客會來, 果不期然真的遇到了台灣歐巴團XD 比起大阪、神戶,接下來這幾天應該就不會這麼常遇到大陸仔吧 ﹝人多的時候會很吵= " =﹞ 明石地區還有另一個點要去,就是明石站的明石城﹝好繞舌﹞。 由於位在丹波、但馬、山陽道、淡路之間的交通樞紐,因此德川時代在此築城, 後來明治維新後廢城,並歷經阪神大地震,現在僅剩下兩棟櫓,並規劃為明石公園。 本來想說就算只有櫓還是爬上去看看, 結果千辛萬苦拖著行李上去,發現真的只有土台XD 真的有興趣的人出車站之後過來看看就好,不要太白目Orz 接著前往今天的重點,世界遺產姬路城! 車站很大但是人不多,車站週邊有很多大樓,但是交通不算太擁擠, 整體來說跟金澤的感覺有點像,除了重要古蹟之外其實只是個過路點。 補一下我很喜歡拍的水溝蓋XD 不意外地就是用白鷺作為水溝蓋圖案。 因為姬路城,讓姬路市成為相當國際化的城市,車站一出來就有觀光導覽中心, 裡面準備有五種語言的觀光導覽和地圖﹝繁中& 簡中分開﹞。 景點的路標很多,而且都標上距離和英文,絕對讓遊客找得到路。 在車站出來還有巴士中心,一般來說大阪跟東京因為地鐵線路密集,比較不需要搭巴士, 京都市因為古蹟關係,很多地點沒辦法蓋地鐵站,所以有很綿密的巴士網, 但是除了京都之外,印象中好像就是姬路這個巴士中心最大了。 像神戶雖然巴士也很方便,但因為沒有巴士中心,如果需要去比較特殊的地方, 就要去各巴士路線看,才會找到自己想搭的車。 不過正常的觀光客應該只會用到City Loop 吧~XD 姬路車站本身地理位置幾乎就是為了姬路城而設計, 車站一出來就是姬路城大門的大手前通,眼力好一點也許在車站就可以看到姬路城了。 到了大手前,準備進攻! 最早的姬路城是播摩守護家的赤松家所建,不過規模不大, 後來豐臣秀吉經略西國,在軍師黑田孝高建言之下,在這裡建築了黑色的三層天守。 目前看到的巨大白色天守,則是由德川家康的女婿,人稱播摩宰相的池田輝政所修築, 在此監視親豐臣的西國諸侯並作為守護近畿的第一前線。 之後德川家開設幕府,於是姬路城就在沒有經過戰爭洗禮之下,進入了和平時代。 後來大政奉還,由於城堡帶有軍國主義的精神,因此明治天皇大規模的進行廢城, 歸陸軍管轄的姬路城原本也已經開拆, 但因某位軍官的建言而保留,故在城內也有這位大佐的紀念碑。 後來世界大戰時,遭美軍瘋狂轟炸的日本, 姬路城居然也毫髮無傷﹝姬路市區可是有被炸的﹞, 因此保存了最完整結構與大量史料的姬路城,後來成為日本第一號的國定古蹟, 甚至和奈良的法隆寺,一起成為日本第一件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的重要古蹟。 由於近年在進行平成大整修,姬路城也納入了整修名單, 因此姬路城外觀變成一個大方盒子。 第一次的昭和大整修,當時是將整座姬路城拆開,重新組裝回去﹝拼積木是吧XD﹞。 也因為當時留下了許多姬路城設計的資料,這次則是進行補強而以已。 說起來日本人也很有趣,姬路城已經夠大了, 為了整修姬路城,居然還蓋了一棟更大的建築物,把姬路城包起來, 此建築在今年三月底開放參觀,雖然無緣親眼看到姬路美景,但卻因為這樣, 反而有這個機會以超近距離欣賞姬路城的城牆與屋簷外觀等等。 穿過了菱門,接著會先到西之丸長局。 如果有看過之前第三部的人,應該會發現我很愛拍屋簷,因為通常從屋瓦上的家徽, 就可以判斷這個建築物是誰蓋的,或者是蓋給誰的,例如西之丸長局, 絕大部分都是本多立葵紋,也就是說, 初步就可以知道這部分建築是某位本多家的人蓋的。 姬路城雖然沒有歷經戰火,但他本來的設計就是戰略地點, 因此整座城裡面有很多防禦機關, 逛這個西之丸長局就可以看到,例如倒熱湯或者砸石頭的機關等。 而且這座城的居住設計也很先進,在四百年前居然就會在牆內埋壁管來進行排水, 不過因為以前只有鐵管,所以容易造成鏽蝕。 繼續往前走,整個西之丸長局的終點是化妝櫓。 所謂的櫓有著很多功能,倉庫、箭塔、瞭望等等, 至於化妝櫓則如其名,是城主女眷的化妝房。 姬路城由於規模巨大,歷任城主都是德川家親族或者重要譜代大名來擔任, 除了家康女婿池田家之外,則是人稱德川四天王, 德川第一猛將本多忠勝之孫‧本多忠刻入住。 後來則歷經了奧平松平家﹝也是家康女婿﹞、越前松平家﹝家康次子﹞、 神原家﹝四天王之一﹞、最後則是酒井家﹝也是四天王之一﹞進駐直到維新。 由於關原大戰之後,豐臣家滅亡,嫁給豐臣秀賴的德川秀忠之女千姬回歸, 一開始家康允諾,要將孫女千姬許配給救出她的?崎直盛﹝宇喜多詮家﹞, 但在經過伊勢桑名時,被本多忠刻所吸引,因此向家康提出要嫁給忠刻。 因此忠刻被移封到了姬路城,而忠刻在姬路城為千姬修築了現在所見的西之丸長局。 有一說阪崎直盛原本打算搶親,但在失敗後則自刃身亡, 只能說拼命救人的筋肉兄貴,最終還是比不上名門貴公子的XD 另外忠刻的母親為家康長子之女, 也就是說這是一門親上加親的婚事﹝千姬和忠刻算是表兄妹﹞, 而且本多家還因此移封到姬路,更額外給千姬十萬石的化妝領。 不過這樣的美好時光並沒有維持多久,忠刻和千姬之子兩歲夭折, 五年後忠刻則以三十歲英年早逝,同年忠刻以及千姬的母親也都先後過世, 失去所有親人的千姬,帶著唯一的女兒,離開了姬路回到江戶。 離開了化妝櫓後,在其他幾個櫓也有展出如建材或者武士裝備等等。 附帶一提,以前覺得很漂亮的家紋『揚羽蝶』,在這邊才知道其實就是池田家家紋。 接著搭電梯來到天守工事的上面,日本也為這個展出活動給了個很棒的名字: 『天空的白鷺』 姬路城外牆全白,加上未經戰火洗禮,就像白鷺一樣的純潔,故又稱之為白鷺城, 或許期望著經過整修後的姬路城,繼續如白鷺般翱翔天際,聞名於世界吧。 離開天守工事的建築內,再由下面進入天守的一二樓,欣賞裡面的建築構造, 以及一些相關文物的展出,不過怕施工粉塵對文物造成破壞, 故展出文物已經全部撤除了。 離開姬路城之後,來到了旁邊的好古園,這個就像是城主的後花園啦。 地圖上看好像很大,其實一下就走完了, 畢竟都逛過最大的金澤兼六園,這種大小的花園就不算什麼了XD 另外今天遇到古裝戲拍攝,從觀光導覽來看, 姬路城及週邊古蹟其實是拍攝的熱門景點呢, 除了日本的電視電影之外,末代武士也有到姬路的書寫山取景。 離開好古園已經四點多,此時面臨兩擇, 一個是搭公車到兵庫博物館,但是逛完之後沒有回程車, 一個則是直接去播州赤穗,然後在天黑前衝赤穗城。 因為我實在是不想走路了,所以我選了後者XD 剛好遇到下課時間,因此學生妹超多,好擠又好吵XD 播州赤穗最有名的,不外乎就是忠臣藏& 赤穗浪士的故事,再不然就是赤穗鹽, 也因此一到車站就可以看到滿滿的相關圖案和宣傳文字等。 忠臣藏的故事我也不太懂,簡單說, 就是赤穗藩藩主淺野長矩因為很多理由,而不爽吉良義央,想偷偷暗算他, 結果暗算失敗就算了,還被下令切腹, 所以赤穗藩的人也很不爽,其中家老的大石內藏助就揪團要去暗殺對方。 …怎麼覺得被我說得好像小朋友意氣用事打打殺殺XD 幸運的是因為有忠臣藏加持,居然有觀光導覽, 而且路標很清楚,不然光找路可能就天黑了XD ﹝赤穗義士RIDER 47是什麼鬼東西~XD﹞ 由於時間大約五點多,天色還有一點亮, 所以先到車站二樓的旅館 Check In 後馬上直奔赤穗城。 這一天住的是東橫,反正就…熟悉的老樣子,從東京住到京都到這邊都長一樣XD 不過電視也是升級了,然後馬桶標示是使用井水XD 往赤穗城的路上,只能說真的是有夠鄉下, 路上沒幾台車,兩旁沒幾家店,連人都沒看到幾個XD 首先來到息繼井戶,當發生淺野攻擊吉良時,有兩個屬下深感代誌很大條, 於是連夜從江戶花了四天半趕回赤穗﹝這個距離要就算搭新幹線也要十幾小時耶﹞。 趕回來在路上喝了這一口水,讓他們能繼續趕回城內報告,於是這口井因而得名。 接著來到花岳寺,裡面有長矩和那些義士的木像供人祭拜,不過來的時候已經關了XD 順手拍一下水溝蓋~XD 走的過程中還是不得不說,這赤穗真的太鄉下了,連號稱本町的路段都是這副模樣Orz 走呀走終於來到赤穗城跡公園,這個城雖然被選為名城百選, 但是實際上只剩下跡地,什麼建築都沒有, 唯一的櫓還是後來修建的,不過反而給人一股滄桑感。﹝對面有一棟是商店XD﹞ 因為中午又沒吃,偏偏人又在這個偏僻到連車站美食街裡面, 五個攤位還只進駐三個的地方,最後就跑去了連鎖餐廳解決了, 咖哩牛丼其實還挺不錯吃的, 而且這種連鎖店就是便宜大碗,可以幫之後的瀨戶內多掙一點吃飯錢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6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