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sandrry/29613566 ------------------------------------------------------------------------------ 今天我們要參觀日本行的第一間城-二條城(Nijo - jo Castle),興建於西元1603年(慶長8年),為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所修建,做為自己到 京都拜訪天皇時的寓所,也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後來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1626 年擴建完成其規模,建築風格是桃山時代的書院建築。1867年(慶應3年)第十五代將軍德 川慶喜,在二條城舉行「大政奉還」儀式,將政權歸還給了天皇,二條城因而聞名。1939 年,天皇又將之賜給京都市政府,並於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條城」,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二條城建有東西500公尺、南北400公尺的高大圍牆,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為其主要建 築,並有內外兩層護城河做為保護。二條御殿內一共有22棟建築被列為重點文物,且於 1994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別於寺廟的寧靜含蓄,二條城顯得霸氣而華麗,在第一層護城河外買票進入,可以選 擇人工買票或機器買票,不過人工買票的票據顏色比較好看,個人的感覺啦,進入城內從 "唐門"走入,一扇貼金箔裝飾的華麗雕刻門,雕有象徵長壽的鶴,門上清楚可見皇徽-菊 花,而不是德川家的代表-三葉葵,裡頭便是"二之丸御殿",在此脫鞋進入參觀,走廊為 木造,採用的設計為「鶯聲地板」,只要有人在地板上行走,就會牽動地板下類似釘子的 機關,而發出像黃鶯鳴叫的聲音,是為了防範刺客侵入而設計的,可見德川家的畏懼,不 同房間會標示其作用,有接待外賓、傳捷報室、書房等,在裡頭擺放人偶,標明職位及工 作,可以想像不同職等的地位,日文不懂的可以看英文,還有一間復原"大政奉還"的樣貌 與當時的情形,房間內的繪圖以"狩野探幽"為主題,老虎、老鷹、孤松、櫻梅花等皆可以 看見,門把也是金箔貼製,繞一圈回到原點,跟著順路指標來到"二之丸庭園",傳統造園 的風格,水池中央建有一個蓬萊島,左右二邊尚有鶴島與龜島,我覺得蓬萊島的樣子跟咱 們台灣有幾分神似,倍感親切。    穿越內層的護城河,巨大的石頭打造的護城牆,這就是城郭的特色,真好奇遠古時代怎 麼運來這些巨石,走過本丸庭園,我們前往天守閣的遺址,因為運氣很差的二條城天守閣 ,多次遭到雷擊而焚毀,這種機率應該不高吧,我們爬上大階梯,上頭光禿禿的沒有塔樓 ,但可以觀望整個二條城的四周,護城河及城內建築的擺設,還可以清楚看見每棟建築物 頂皆有避雷針,足見被雷擊嚇壞的二條城,上頭貼心的放椅子在中間,不過我比較喜歡攀 在外圍觀看景觀,有君臨天下的威風,與德川家康站在同一個地方觀看天下,只是差了數 百年。   返回走到本丸殿,沒有開放參觀只能觀望外觀,不過我們遇到二條城築城400年紀 念,有不同梯次的展示,剛好是第二期開始展覽的第一天,需另外付費拖鞋進入參觀,這 期展示的是"黑書院的障壁畫",原來在二之丸殿內觀看的是仿製品,真正的史蹟已經被當 成收藏品,另外保存,之後在京都參觀的平等院寺也一樣,巨幅的畫作保留歷史的痕跡, 部份畫作有修補過,可以見識宏觀的巨畫牆面。   著名"杜鵑不啼"的故事,從對於一隻杜鵑不唱歌有不同的見解,看見日本戰國時代的 三位英雄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性格。豐臣秀吉說,如果杜鵑不唱歌,我會想 辦法讓它唱;織田信長說,如果杜鵑不唱歌,我就殺了它;而德川家康卻說,如果杜鵑不 唱歌,我會等著它唱。這就是德川家康與眾不同之處,而他也正是靠著這個「忍」字,「 忍辱負重、謀定而後動」的精神創造實力,得以出人頭地。 走出二條城,我們循著地圖的指示來到神泉苑,隱藏在住宅區內,不是很顯眼,現今規模 自然不比二條城,不過從古代平安京的地圖可以推測神泉苑的浩大,以"龍"為意象的池中 餐館,有古代帝王出遊的感覺,紅色的橋坐落其中,雖然規模小能可以感受他的用心設計 ,走出神泉苑時,天空開始飄雨,我們趕緊找公車往錦市場,用過午餐後,轉車前往另一 戰國英雄,織田信長的紀念地-本能寺。    本能寺,著名的"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西曆1582年6月21日), 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人信長,使得幾近統 一日本、結束戰國亂世的織田信長在事件中殞命,日本歷史也由此被改寫。不過織田信長 的死一直是個謎,混戰中寺內發生火災,而本能寺地下儲存的大量火藥更進一步助長了火 勢,織田信長的屍體隨之下落不明。有一說,豐成秀吉與明智光秀合謀造反,不過豐成秀 吉欺騙明智光秀,於本能寺之變後打倒明智光秀。   下雨的時候參訪本能寺,位在小巷子裡頭的他,增加謎樣的味道,可惜整修中,無法 參訪本能寺,我們入內參觀"織田信長展",規模不是很大,藏有盔甲、寶刀等史蹟,還有 一幅平安京時代的地圖,發現京都保留大部分的路名及格局,鴨川成為我們比對歷史與今 日的指標,東西本願寺、二條城、京都御所及神泉苑的位置,保留的相當完整,果然是逃 過兩次世界大戰的京都,感覺未破壞過,只是小小的古代地圖,隔著保護的玻璃,看到眼 睛都快瞎了,卻很有趣,離開本能寺,經過京都市政府,一棟很有味道的建築物,我們再 次坐上公車,在下大雨的時候來到東本願寺。   一樣整修中的東本願寺,無緣見到最大木造建築的御影堂,但是從阿密陀堂的壯觀可 以想見東本願寺的規模,此時的京都正下著大雨,五個人只有一把傘,只能站在屋簷下遠 觀,沿著屋簷走到御水舍,感覺活生生的青龍出水狀,相當有特色,我們從偌大的御影堂 門走出來,避雨時,看見一個日本人帶著她兩隻可愛的狗狗,個性溫馴而不怕生,原來他 在訓練狗狗,發現我們感興趣,便拿出餅乾誘使小狗展現絕活,這是另一個在京都自助旅 行的驚奇,雨勢未見緩和,我們冒著雨搭公車,前往不遠的京都火車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