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多網誌版 http://moola3.blogspot.com/2013/12/2013-1027-d2-1.html 相簿 http://moola3.pixnet.net/album/set/8916351 今天開始 好好利用 KTP的交通行程 http://nicklee.tw/index.php?load=read&id=689 早上利用京都市地鐵先到東山站 然後找到京都市巴士 E站(要花點時間) 轉100號巴士到銀閣寺 http://www.shokoku-ji.jp/g_about.html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5%88%E7%85%A7%E5%AF%BA 慈照寺,又經常稱為銀閣寺 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屬於代表東山文化的臨濟宗相國寺派。 山號為東山。寺院創立者為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 足利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殿,被通稱為「銀閣」 因此,寺院全體被稱為「銀閣寺」 這一名稱與同在京都的「金閣寺」(正式名稱為鹿苑寺)相呼應 ------ 銀閣寺前有些商店 漫步起來算是輕鬆愜意 繳交參拜費 500円/人 後 入內 其實一轉角就可以看見 銀閣寺建築本堂(觀音殿) 雖然銀閣寺不如金閣寺 那樣耀眼 而且有些 建材或是想法 是 足利義政 向他祖父 足利義滿的 金閣寺效法 不過一邊的銀沙灘 以及向月台 搭配起來 的確是很有膚慰人心的感覺 ------ 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yoto/ginkaku_temple.html 【銀沙灘及向月台】 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灘意味著大海,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 銀沙灘西南邊有高約180公分的向月台。 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 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 銀閣寺庭園的銀沙灘不只是外觀漂亮 也可以把太陽與月亮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 ------ 晚上回酒店 電視正好在播放 京都 國寶浪漫 節目中介紹 銀閣寺 殿中的觀音像 的確是莊嚴寧靜 我想 這庭園 的確是有他穿越時光的迷人 參觀完 銀閣寺的庭園之後 繼續 在外面商店街 逛逛 然後 往哲學之道 散步去 哲學之道 在這個季節 或許 尚未有楓紅 為有櫻花 但是慢慢散步到南禪寺前的路程 大約1小時 緩坡向下 也別有風情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B2%E5%AD%A6%E4%B9%8B%E9%81%93 哲學之道(哲學の道)是日本城市京都左京區一條2公里長的溪邊小道 沿途種植櫻花樹。 這條路的名稱來源於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在此冥想。 1972年正式命名。 哲學之道經過好幾座寺廟和神社 例如慈照寺、法然院、永観堂禪林寺、南禪寺、熊野若王子神社 ------ 途中 尚經過 永觀堂禪林寺 http://www.eikando.or.jp/ 不過這次只有 些許楓紅 所以期待下次楓紅時再訪 最後漫步到 南禪寺的側門入內 http://www.nanzen.net/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7%A6%AA%E5%AF%BA_(%E4%BA%AC%E9%83%BD%E5%B8%82) 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yoto/nanzen_temple.html 南禪寺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總本山(總寺) 正式名稱為瑞龍山大平興國南禪禪寺 山號瑞龍山,太平興國南禪禪寺是寺號,正尊釋迦如來。 開基(日本禪教對創辦者的稱呼)為龜山法皇 龜山法皇將建於日本鐮倉時代(1185年~1333年) 母親的別宮於1291年(日本正應4年)改建為寺院 請來無關普門擔任開山(日本禪教對第1代住持的稱呼) 因為是由天皇創立因此南禪寺成為了日本第1座詔敕禪寺。 傳說,當時禪林寺經常夜裡出現妖怪困擾著龜山法皇及隨從的官員 經過無關普門率領子弟在禪林寺打坐,妖怪便逃走消失 因此龜山法皇邀請無關普門擔任開山。 南禪寺受到歷代朝廷以及足利氏、豐臣氏、德川氏各豪門家族的庇護 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第270代住持以心崇傳取得江戶幕府的信任 掌管全日本寺廟及神社的所有政策,於1615年(日本元和1年)上任僧錄司。 ------ 雖然這附近都是 賞楓名點 但是 看到綠綠的楓葉 搭配微紅 只能安慰自己 綠野有它自己的風情 付出 三門特別拜觀 500円/人 登高望遠 ------ 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yoto/nanzen_temple.html http://aliciaisme.pixnet.net/blog/post/39450949 http://janotts.pixnet.net/blog/post/22995336 三門高22公尺、共有兩層的三門(重要文化遺產) 代表著 空門 無相門 無願門 藤堂高虎為了祭祀在大阪夏陣喪失生命的將士門於1628年(日本寬永5年)重建。 在歌舞伎「樓門五三桐」中石川五右面衛門由此瞭望京城城市美景時 不禁的喊出「絕景阿,絕景啊!」的一段非常有名。 ------ 登高望景前 三門內要脫鞋 然後爬上有點陡峭的大木梯 景緻的確是怡人 踏在古蹟上 前人的足跡上 看著一樣的遠景 或許就是 來京都最大的幸福 接下來往 南禪寺中 水路閣 為京都重大建設 琵琶湖疏水的一環 ------ 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kyoto/nanzen_temple.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B5%E7%90%B6%E6%B9%96%E7%96%8F%E6%B0%B4 【水路閣】 水路閣為水道橋,當時的人利用水路閣將琵琶湖的湖水送往京都。 水路閣建於日本明治時代,在建造時參考古代羅馬時代的水道橋 以紅磚砌成,與南禪寺的寺院格調不同。 【琵琶湖疏水】 琵琶湖疏水是為了將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的湖水引至京都市 而建造的水路(疏水道) 1890年完工的第一疏水道1912年完工的第二疏水道 自滋賀縣大津市三保崎取水使用在日本 首次的水力發電、灌溉、工業用水等等。 電力被用來供給日本最早的電聯車 (京都電氣鐵道、之後被併購成為京都市電) 以及工業用的動力,為京都的近代化付出貢獻。 另外琵琶湖疏水也被用在水運上,連結了琵琶湖和京都 京都和伏見、宇治川。 高度落差較大的蹴上及伏見則設置了和纜索鐵路相同原理的船用斜道 將船載上軌道上的台車後使之移動。 隨著水運的消失,斜道也跟著被全部廢止 但在蹴上則有一部份的設備被靜態保存了下來。 琵琶湖疏水現在仍被使用在無鄰菴、平安神宮神苑、瓢亭、菊水 何有莊、圓山公園等東山的庭園裡 以及京都御所或東本願寺的消防用水 ------ 最後沿著 南禪寺前的 參道 到 路口 左轉後 經過 蹴上傾斜鐵道 ------ http://www.city.kyoto.lg.jp/suido/page/0000073413.html http://linshibi.com/?p=1085 作為 琵琶湖疏水道上 南禪寺 水路閣再來的 蹴上傾斜鐵道 高度落差較大的蹴上設置和纜索鐵路相同原理的船用斜道 將船載上軌道上的台車後使之移動。 隨著水運的消失,斜道也跟著被全部廢止 但在蹴上則有一部份的設備被靜態保存了下來。 ------ 沿著 琵琶湖疏水道的旅程 從 南禪寺 水路閣 蹴上傾斜鐵道 行走 不過這邊在這個非楓紅 非櫻花季 還真是冷清 散步爬坡 (難怪 船行至此要靠纜繩) 抵達 地鐵蹴上站 前往 醍醐寺 -- 我的旅店全紀錄 http://moola3.blogspot.com/ http://moola3.pixnet.net/album http://www.pixnet.net/mool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1.233 ※ 編輯: moola 來自: 114.47.11.233 (12/21 17:53) ※ 編輯: moola 來自: 114.47.11.233 (12/2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