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pond520/16546500 Day2-1 7/29 今日沒有祭典‧也沒有花火 福岡天神 まゆの会 柳川 本吉屋 川下り 北原白秋家 熊本 @福岡天神 一早起來,難得沒有賴床便睜亮了雙眼。因為要成就神聖的一天,需要做很多事情! 刷牙洗臉、換好裝、保養、上妝、拆髮捲、弄髮型,準備好相機和自製的髮飾。 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和服體驗啊啊啊啊。 本來這系列的遊記應該是屬於關西的-為了在「今年的世界末日」前穿到和服。 但以旅遊的角度來說,我個人還是對九州怨念較深。 如何一次完成兩個願望呢?那就是在九州進行和服體驗啦! 說到和服體驗,大家都聯想到關西,有市場就會造成良性循環, 關西的資源也因此最豐富。對遊客來說,只要參考前人的經驗, 從數家選擇中挑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剩下就是快樂地期待體驗的日子到來。 但九州和服體驗的分享還真是滄海一粟,只好自己上網搜尋, 看看是否有適合旅客租借的店家。 花了很長的時間,發現在九州,即便是最熱鬧的福岡,也少有這樣的服務, 大多是租借供成年禮著用的第一禮裝「振袖」,價格可不親人。 雖然在我的目的地柳川,有間店家提供穿和服遊柳川的服務,恰恰符合需要, 但網頁上甚乏關於和服的介紹,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最後便選擇了有櫻花妹在部落格分享數篇心得的「まゆの会」。 她分享的幾套和服看起來都很有質感呢。 這間「まゆの会」,不等同關西的價格,雖一樣是五千日幣, 不僅不包含髮型,似乎連足袋跟內襯都要另外租借。 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只好多掏點錢,只要能順利滿足怨念,一切都是值得的。 於是乎為了這一天,我做了很多功課,從和服的顏色搭配(為求節省挑選時間), 到髮型編法(為了不額外支出),甚至是髮飾都自己來! 研究和服配件的時候,發現手工的和風髮簪,驚為天人!卻被五位數的價格給嚇退。 但還是想要得不得了,便決定自己動手作。 把行程計畫丟一邊,花了一段時間研究作法、收集需要的材料, 在出發兩個禮拜前開工終於趕製完成! 想看髮飾細節請點延伸閱讀: 【手作】紮上布花簪的南國女:http://www.wretch.cc/blog/pond520/16545767 流蘇髮簪、步搖兩支一組,還有一朵超大的花髮插。 花髮插是為了第四天的浴衣體驗做的,但其實還可以用來作腰帶的裝飾。 都已經要出國了還把自己搞得非常忙碌(掩面),實穿照請繼續往下看。 @まゆの会 到了店裡,工作人員已經在等待著我們。 由於男生只有浴衣可租,卡先生因為可以名正言順地不用在大熱天下穿和服, 非常開心地挑選中。 當我輕輕拂動掛得整整齊齊的和服,斟酌它們的花色, 接待的姐姐用有點擔憂的表情問我: 「真的非常熱哦,不要緊嗎?」 她流露出真實情感的皺眉,就快要沖倒我內心那座堅持的牆了。 這時連理事長伯伯都出來說話了: 「柳川真的很熱哦,還是妳挑這邊的浴衣,我們幫妳穿成和服式的?」 啊啊啊啊啊,圍牆倒塌了~~~我投降就是了:「好吧,這樣也好。」 既然是和服式穿法,也不算沒體驗到,只好下次天冷些再遊關西一趟。 於是標題裡危言聳聽的「偽和服體驗」,就這樣誕生了。 之前研究網頁的時候,就發現まゆの会的浴衣蠻漂亮的,在幾件當中猶豫了一會。 由於第五天也要體驗浴衣,那時候選重色系的,這次頂著太陽在外面走, 想選看起來涼爽的顏色。 姐姐耐心地幫我試穿,最後終於決定這件清爽的淺藍色系,搭配梅花的圖案。 腰帶我們一致認為桃紅色的這條好,反面是淺粉色的櫻花圖案。 當時沒想太多,後來才發現這樣的組合跟我手作的和風髮簪十分搭配: 梅花細工對應浴衣圖案,主色系桃紅色也跟腰帶相呼應。 和服式浴衣是第一次聽說,實際操作起來,是在浴衣裡加了內襯,領子也得以立起來, 還要穿上足袋。腰帶也參照和服那樣,加上襯墊增加份量。 至於腰帶的綁法有沒有差別不太清楚,但請姐姐幫我綁了可愛的蝴蝶結。 最後還用心地幫我繫上清新的水綠色帶鈕。 最後挑手包的時候,選了有衝突感的黃色,個人還蠻滿意的。 其實卡先生打在側邊的腰結也很可愛呢! 看萬事皆備,我便拿出髮簪請姐姐幫我插上。 當我的頭皮跟髮根感覺到一絲痛楚時,我帶著笑意說道:「是我自己做的呢!」 姐姐聽聞臉色大變,驚訝地說:「怎麼可能!我以為是買的!」 還像發現新大陸似地跑去跟理事長伯伯說。 我的第一個和風髮簪作品讓和服界的日本人驚訝,不白費我花的心思, 也算為台灣爭一小口氣吧?(笑) 著裝完畢(自動跳過男生的部份XD),理事長伯伯熱情地幫我們拍了合照, 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沖印出來送給我們,還送了卡先生一把扇子。 「我們出發囉!」 @柳川 走到西鐵天神站,買好「柳川特盛きっぷ」,搭乘半小時一班的特急往柳川出發。 隨著過站數目的增加,窗外的樓房愈來愈少,高度愈來愈低, 拂過一景又一景的田園,愈來愈寬闊。 身邊的人已沈沈睡去,怕壓壞腰帶結的我,靠著前面椅背, 雖不得好眠也迷迷矇矇打了一盹。 半夢半醒間,下一站已是柳川。 正如他們所言,柳川真是熱得不得了! 尤其近正午時分,太陽就打在頭頂,躲在傘下也叫熱氣蒸得熱辣辣。 「柳川特盛きっぷ」包含以下特典: (1) 指定車站至柳川站的來回西鐵車票 (2) 柳川站至乘船處的接駁車 (3) 柳川遊船單程船票 (4) 指定商家鰻魚套餐 (5) 紀念土產:有明漬 我們從福岡天神站出發,套票金額為4980円。 金額乍看之下是很驚人,但蒸鰻魚飯一客三千起跳,船票一千五, 其實套票是很划算的,附錄的小冊子還可以帶回家作紀念。 查過一些當地人的討論,似乎還是比較推薦本吉屋和若松屋,後者的口味會偏甜些。 釋出這些情報後,卡先生將他神聖的一票投給了本吉屋。 雖然本吉屋在下船處附近有分店,但套票只能去離柳川車站約20分鐘步程的本店, 於是我們捨棄了到乘船處的接駁車,出了站便直接步行過去。 走不到十分鐘,就會經過稍後要搭船的地方,三柱神社前一座朱紅色的橋。 其實接駁車真的沒有很需要w 繼續往前走,也會看到其他公司的乘船處。 和套票合作的柳川觀光株式會社,其乘船處實在太好辨別,倒不必擔心會弄錯。 很喜歡柳川這種處處風水畫的氣氛。 光是近乎靜止的綠色河川,和佇立着船夫、漸遠的小船,就讓人感覺心情很平靜。 柳川的街道人煙罕至,行車也不多,家屋低矮,也看不出特別的商業活動。 觀光客如我們,都是衝著遊船和蒸鰻魚飯而來吧。 由於離福岡較遠,交通上也不算太方便,也減緩城市開發的腳步, 讓柳川仍保留一襲純樸的韻味。 @本吉屋本店 按過幾次快門,就看到漫出濃濃炊煙,稠稠香氣的稻草屋,煙霧之下, 沈澱出一股懷舊的日式風情。 不巧的尖峰時間,店門口排成了人龍。撐著傘熬過酷暑,半小時後才終得其門而入。 內裝也十分古味,榻榻米的用餐環境外還有整理得宜的日式庭園。 せいろ蒸し定食,包含酢物(醃漬蒲燒鰻魚),きも吸(鰻魚肝湯), 香物(醃漬蘿蔔黃瓜)。 一份定價可要3800円! 送上料理的阿姨風趣地說,照片儘管拍,就是我不能拍! 我做出懊惱可惜的表情,她也爽朗地大笑了。 除了醃漬瓜類的小菜有一定的水準外,這道酢物倒是我沒吃過的口味。 類似「うざく」=將白烤鰻魚與切得又薄又大片的黃瓜,以塩、砂糖、醋等醃漬而成。 但這道鰻魚酢物搭配的不是黃瓜,吃起來也稍微偏甜。但非常好吃! 鰻魚肝湯的真相呢?!因為太好喝了,完全忘了記錄這件事, 三口併作兩口就碗底朝天,看倌只要知道湯裡有鮮美鰻魚肝這樣就夠了XD 主角せいろ蒸し♥ 1681年本吉屋推出這道料理,在白飯上淋上特調的濃醇醬汁, 將烤過的蒲燒鰻魚和雞蛋絲鋪上去,用蒸籠蒸過兩次。 蛋絲琢磨成了金色,簇擁著鰻魚; 鰻魚顏色醇厚而不似一般鰻魚飯那樣外顯式地晶亮, 而是含蓄地滲進了鰻魚體內,散發低調但難以忽視的油光。 美味伴隨香氣和熱度,一口接一口真是幸福啊!忍不住點了啤酒和烏龍茶來佐味。 @川下り 酒酣飯飽之後,沿原路回到松月文人館,途中與不知名小花叢留影了幾張。 三柱神社的大鳥居。 約莫十分鐘後,等候乘船處的十四名旅客湊成了一船。 炎炎夏日,有租借斗笠的服務,一頂一百円。也有不少人像我一樣自備陽傘(笑) 天氣這麼熱很難顧作優雅啊。 出發囉!船夫吆喝著。 這時穿越了一座橋,由於橋身偏高的關係還沒什麼特別感覺, 殊不知待會還有12座橋要過呢! 眼鏡、相機跟手錶,真是違和www 藍天綠水,只有天氣有點熱。 柳川的橋,不是給人渡的,是讓人穿越的。 首先來迎的,是城掘水門。現今唯一留存可以進城的水門遺跡。 冬天關閉水門,讓運河底得以受陽光照射,進行清理和必要的修繕; 到了春天就打開水門,引入河水。 壓低了頭穿過水門,大家都覺得新鮮有趣。 從穿越水門開始,伴著船夫的解說,遊河的旅程正式展開! 花了不少時間製作這張地圖,把有經過、有印象、有留影的地點都標出來。 深藍色的路徑是遊船的路線圖,可以搭配後面的介紹一起服用。 小船所運行的並不是真的河,而是人工開鑿出來的「掘割」,也就是運河。 柳川由於鄰近有明海,為了開墾濕地,利於排水灌溉,也為了保護城池, 建構了大量運河兼護城河,因此有了「水都」的稱號。 現在看來澄明潔淨的柳川風光,也曾淪入水草叢生,垃圾四棄的危機! 昭和52年,市議會已通過將運河暗渠化的法案,準備開始填平工程之前, 當時的柳川市長斷然翻案,決定保存運河,進行大清掃。 也因此運河得以重生,發展出現在看到的遊船觀光活動。 穿過水門不久,第一家水上商店出現了。 若想光顧可以請船夫靠邊暫停。 店家熱情地拿著看板叫賣,但大家還不明究理,就這樣過站不停了。 柳川也是知名詩人兼童謠作家北原白秋,以及芥川賞作家長谷健等人的故鄉。 遊船沿途可以看到不少這些文學家的作品刻成的文字碑。 經過水上商店之後,馬上能看見這座水上歌碑, 白秋的詩詞描寫著早起在汲水場洗臉的少女模樣。 「ついかがむ乙の女童影揺れてまだ寝起きらし朝の汲水場に」 再度低頭穿越兩座小橋之後,船夫提醒我們要左轉了,留意拐彎處的河童像! 由於水路發達,河童的傳說繪聲繪影,柳川也以「河童之里」之名馳名遐邇。 又穿過一座小橋,在展開的視野裡填滿畫面的,是襯著藍天的白色建築, 賣柳川土產的水產堂。 建築外觀跟白秋家十分相似,也採用了名為海參壁(なまこ壁)的結構。 正面放置着印有白秋作品的牌子。 更妙的是,有入口讓人靠岸!? 此時船夫告訴我們,前面有人會拍紀念照,記得看鏡頭。 雖說不會掏錢買,還是很聽話地對著屋裡下指示的攝影師笑了。 回頭一看,左岸有每天更換日期的紀念牌,真是專業(笑出來) 當然也會遇見其他的船夫囉,互打招呼,露出十分燦爛的笑容。 接著來到一個分歧點,直走是外掘,右轉是內掘。前方遠處有座小橋「壇平橋」, 在過橋之前會經過名所之一「並倉」,由紅磚砌成的紅色倉庫,賣有老舖的味噌。 水面倒映的並倉充滿特殊風情。 我們走的是會經過百選之道的內掘路線,便與並倉錯身了。 我可能還在讚嘆紀念牌,完全沒注意到並倉 XD 幸好卡先生有拍到一角ww 船過彎,這次不是要人欠身的矮橋,而是一座綠色的隧道。 忽然一陣呼嘯,一艘不知名的電動船疾駛而過。原來也有更現代化的選擇。 綠色隧道以後,百選之道延伸開來。 這條水邊散步道,河畔兩岸是碧綠的垂柳,時節對了還有季節花朵, 河面有水鴨和烏龜悠游,加上偶然遇見的文字碑,風情絕佳。 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開滿粉紫色菖蒲花的菖蒲園。 這次要穿越的橋又長又低,橋身連接著大路。 過橋途中,船夫還會拉著古嗓哼唱曲調。雖然不甚完好,卻是韻味滿分。 一抬頭,橋上還跨過一座天橋呢! 看到船上其他女生露出來的手跟腳,我開始不再怨懟浴衣的悶熱, 至少包緊緊不怕曬黑 XD 第二間水上商店! 在那之前請先將視線移到右邊那座,刻着玩耍中的河童和鰻魚畫像的石碑, 這是鰻魚供養碑。 光是柳川一年就能消耗掉120萬隻的鰻魚,為了撫慰供奉這些鰻魚, 每年約七月下旬,會在碑前舉辦供養祭。 回到水上商店,受到炙熱氣溫和耀眼陽光的洗禮之後,終於有人表態要買東西的意志。 船夫緩緩將船駛近商店後暫停。有人起頭就有人跟進,大家也紛紛掏出錢包買了冰品。 「看你們穿浴衣,我還想,今天有祭典嗎?」遞上冰淇淋的阿姨笑盈盈地說。 呵呵,今天沒有祭典,也沒有煙火哦。我想。 幾隻烏龜毫不怕生地靠近過來。 不是菖蒲的季節,也有零星的紅色花朵可做背景。 繼續前行,經過田中吉政公銅像。 這位田中吉政,是什麼樣的人物呢? 說到柳川,大家會先想到立花藩,御花松濤園也正是立花家的藩邸。 但其實建造了柳川城和運河的人,是這位田中吉政。 在關原之戰時,捕獲西軍的大將石田三成立下大功, 因而取代立花宗茂受封成為柳川城主。 雖然歷經兩代因無子嗣之故,領地最終還是回到立花宗茂之手, 但他曾有的治理事跡仍在柳川人心中。 待ちぼうけ,北原白秋作詞的童謠。內容在說的是中國「韓非子」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船夫接著哼唱。 「待ちぼうけ 待ちぼうけ   きのうくわとり 畑仕事、  きょうはほおづえ 日なたぼこ   うまい切り株 木のねっこ」 又遇見反方向的遊船。 前方的柳城一號橋,藍色的玻璃上有遊船的圖案。抱歉我在挑戰看倌的視力 XD 哇!莫非是自家遊輪?! 轉彎處,又籠罩一片綠蔭,收起傘,享受天然的沁涼。 卡先生被太陽逼得瞇細的雙眼終於放鬆了起來。 不愧為河童之里,連旅館都暗藏河童造型。 看那藍色的兩排玻璃,和突出的三角形大門,是不是像極了河童的眼跟嘴呢? 到目前為止都是低頭低到快趴下去似地以避免撞上橋墩, 現在可是要閃避不知何時迎面而來的樹枝,一路真是不無聊啊。 出逢い橋,連接到御花花園的小橋。 家屋賣店比鄰,看起來已近終點。 可愛的兩位阿姨歡迎我們到來。 終於抵達目的地,對面有個茶壺圖案的店,是這裡還小有名氣的紅茶店哦。 雖然來的時節不甚理想,不是開滿桃花,熱鬧舉行為期兩個月女兒節的春天; 錯過了市花菖蒲盛開時節的初夏,也不到秋楓如畫的秋日。 柳川的真面目總算沒有背離我的想像。 烈日還不忍歇息,看卡先生已經快受不了了,我也滿嘴乾荒無法遏止, 便攜手衝進附近的超市,買水兼納涼。 從超市出來,還是壓抑不了想待在室內的慾望,便提議到白秋生家去看看。 這條路還名為「白秋生家道」,有冰店、也有幾間紀念品店。 白秋生家的建築外牆用的海參壁(なまこ壁),做法是在牆壁表面貼上平瓦, 在瓦塊之間的接縫處塗上魚板形的灰泥。 這種做法可以耐火、防水,也因此雖然白秋生家曾遭遇1901年的沖端大火, 堅固的結構還得以殘留下來。1969年修復完畢後,展示北原白秋的作品和愛用品。 1985年北原白秋誕生百年,鄰接生家,坐落於後花園腹地的北原白秋紀念館也繼之開館。 這位作家的作品也出現在國語課本裡,想必在日本是家喻戶曉。 薰染過文學氣息,來看看柳川的特產工藝品。 前面有提到,在柳川,女兒節可不只有3月3日一天, 而是舉行前後為期近兩個月的熱鬧祭典。 さげもん(女兒節吊飾)也是柳川特有傳統,在女兒節的時候, 父方家族會準備雛壇(放置有女兒節娃娃的階梯展示台), 母方親人則會準備「さげもん」。 而さげもん的發展由來,有一說法是在江戶時代末期,女侍們利用剪剩的和服布料, 放入象牙或竹製的撥弦器,做成各種形狀的吊飾,祝福剛出生的公主幸福健康長大。 女侍們回鄉後,也承傳給庶民們,就這樣延續下來。 而在近代,さげもん也同樣在家中有女孩誕生的時候,祖母、母親或熟識的人, 帶著對女孩的祝福,一針一線用剩下的和服布料縫成兔子、鶴、寶袋等形狀, 加上用七色線纏繞在圓形竹輪上成為各種圖案的繡球「柳川まり」, 組合成大型的成串吊飾。 白秋生家旁就有兩間專賣繡球「柳川まり」、吊飾「さげもん」等工藝品的店。 十分精緻且和風濃濃的紀念品。 往回走,路口處有間賣便當包布的店,圖案都好可愛好精緻, 但實在沒勇氣進去,怕不小心就手滑了www 身後也是一間賣鰻魚飯的餐廳。 接駁車的時間快到了,我們便開始慢慢往下船處步行。 套票可以搭乘免費接駁車,但只有三班,14:30、15:30、16:30。 但西鐵網頁和柳川觀光網頁寫的時刻不太一致,最好屆時再確認一次比較保險。 接駁車是一台小巴,從車上看到穿著河童圖案上衣的船夫,好可愛噢。 約莫十五分鐘路程,回到西鐵柳川站,套票中換有明漬的土產店就在車站旁,十分方便。 入手的是這樣的一包野菜粕漬,酒粕的味道很重,味道也偏鹹,帶回家吃, 家人一致不太接受..XD 什麼?要回福岡了?人家還想多拍幾張照片呢。 抵達福岡天神,換裝前再拍一張。 回到まゆの会之後,理事長先是請我們填顧客意見表..XD 然後就跟卡先生聊開來了。 從和服的種類聊到台灣跟日本的種種,聊到我們沒趕上原本要搭的新幹線。 幸好班次很多,不會等太久。 領回寄物櫃中的行李,跳上新幹線,目的地熊本(ㄇㄚˇㄖㄡ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8 ※ 編輯: pond520 來自: 118.166.2.8 (08/29 23:34)
Q3O:想知道價錢!! 08/30 10:20
pond520:浴衣3675 和服5250(足袋肌著好像要外加) 08/30 10:53
pond520:網頁: http://www.waza.co.jp/yukata/index.html ^^ 08/30 10:53
Doco:搭配得真好 :D 08/30 12:12
Q3O:我禮拜六也要去九州 也想試試看穿和服~ 可用英文溝通嗎?? 08/30 13:24
pond520:應該是OK的^^ 可以在網頁詢問看看 :) 08/30 13:48
harryhan:推~ 08/31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