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好讀版: http://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19090903.A.5D1.html (接上篇) 與友人B分別後,我與友人A便拿著事先買好的CUTE搭上環繞鹿兒島市內的「カゴシマ シティビュー」巴士,往鹿兒島市北側的仙巖園出發。 巴士途中經過了城山地區,在這裡能看到西鄉隆盛的銅像,以及當年他戰敗時最後所 躲藏的洞穴等等,而高處的城山展望台也是個眺望鹿兒島市風景的好地方,只可惜由於時 間不足,這些地方我們只透過車窗純粹瞧瞧,並沒有下車閒晃。在抵達仙巖園後,我們考 慮了一下,便決定買含御殿參觀行程的門票入園去。 http://i.imgur.com/OsxtP1R.jpg
(透過車窗拍到的西鄉銅像) 別稱磯庭園的仙巖園是由島津義弘之孫-島津光久於1658年所建,爾後也曾經歷各代 薩摩藩主的改築,庭園以利用了櫻島與錦江灣的借景聞名。幕末時,在島津齊彬(也就是 有名的篤姬養父)的推動下,這裡的一部份用地被用以興建新式製鐵廠與玻璃廠等,是薩 摩藩近代化的一大重要據點。而在近幾年,這裡則因大河劇「篤姬」而又變得更加熱門。 http://i.imgur.com/kLXklyW.jpg
進去園區後會先路過一處反射爐遺址,據說是當年島津齊彬製作西式火炮之用,而更 往園內走則在右手邊可以看到仙巖園原本的正門。這座典雅的正門剛好面對著沿海的公路 及鐵道,上頭除了島津家最有名的丸十紋之外,還可以在最上一排看到小小的五七桐紋, 據說也是島津家的家紋之一。 http://i.imgur.com/w3gKFDY.jpg
(反射爐址) http://i.imgur.com/aIiBhFm.jpg
雖然不太知道為何現在入園是使用另外的入口,但我猜這可能是跟古蹟的保存有關, 同時如果使用這道門的話,因門外便緊鄰著國道與鐵道,也不利於遊客的上下車及集合, 而可能造成交通的混亂。 走入往年身分高貴者使用的赤紅「錫門」,御殿就已近在眼前,由於我們的門票已包 含這裡的參觀費用,於是便走了進去等待導覽行程的開始。 http://i.imgur.com/i759fX6.jpg
http://i.imgur.com/25nqKj7.jpg
帶領我們參觀御殿的是一位很喜歡發出「嗚呼呼呼呼」跟「哦呵呵呵呵」之間的微妙 笑聲,帶著異樣萌感(?)的一位姊姊。我們和另一團香港遊客在她的導引下大致繞了整 個御殿一圈,也欣賞了房屋間的小巧庭園,最後則是在一處大房間內邊品嘗抹茶、茶點邊 欣賞小庭園的風景。 http://i.imgur.com/xf2rlyc.jpg
http://i.imgur.com/wbxzWvv.jpg
(其實另外還有一小杯抹茶) http://i.imgur.com/V2vG3Vt.jpg
在逛到一半時,我手上的門票還不小心飛到了屋側的走廊地板下,在自行嘗試取回未 果後,只好在導覽行程結束後勞煩親切的嗚呼呼姐姐從屋外撿回,沒想到這才是我在仙巖 園一連串微微悲慘故事的開端……至於那張門票,最後還是被我的汗水弄得有點濕濕爛爛 的Orz。 從御殿走出後便可參觀美麗的庭園,但由於整片天空都是灰的,所以我倒是對在這邊 看到的櫻島沒留下太多印象。不過,光是欣賞庭園其實也很不錯,我們從以往發電用的水 壩一路往上走,經過一條古樸的石板小道後,便抵達了從古時起每年春季便會在此舉辦宴 會的「曲水之庭」。 http://i.imgur.com/UazZgka.jpg
http://i.imgur.com/DguQx5E.jpg
http://i.imgur.com/lt9gToi.jpg
http://i.imgur.com/cUS2uKw.jpg
在曲水之庭一旁還有處江南竹林,據說是來自於兩百多年前江戶時代從琉球引進的孟 宗竹。關於如今各地皆有的孟宗竹如何引入日本其實有多種說法,不過要說到將這種食用 品種散播全國的話,最有力一說則是來自於薩摩的島津家。這麼說來,眼前的這片竹林恐 怕就是如今日本多數孟宗竹的始祖呢。 庭園的深處還有一座利用水力的舂米臼,正當我站在基座的一角要仔細端詳時,邊邊 的石頭竟被我踩了下來。身為一個有公德心的遊客,把石頭堆回原位也是很合理的,只可 惜當我擺放完用裡頭的水洗了手後,要退出時竟被屋簷正中頭頂,只好欲哭無淚的摸摸頭 繼續參觀。 http://i.imgur.com/OGxVcd7.jpg
http://i.imgur.com/ZQw4Ef9.jpg
由於友人A對出口外的尚古集成館十分有興趣,我則想在園區內再逛逛,於是我們又 在這裡分頭各自行動。在貓神神社小晃一下後,我便決定踏上健行步道,往園區最高處的 集仙台前進。 http://i.imgur.com/Rp9AwSy.jpg
(小小的貓神神社) 在往上前進的步道上會先經過一處「觀音岩」,當時正在趕路並沒有太留意,但事後 一查才知道這塊岩石也頗具來頭,是「忠臣藏」故事中被刺殺的吉良上野介之女為弔念父 親所設。至於為什麼會放在島津家的庭園,則是因這位女子正是第二十代藩主島津綱貴之 妻「鶴姬」的緣故。 http://i.imgur.com/xhKMwwN.jpg
繼續往上爬了一段有點辛苦的上坡後,終於抵達了中間的休憩處-觀水舍遺址。雖然 這觀水舍本來是為了欣賞瀑布而建,旁邊還有座古老的石碑為此紀錄,但我覺得從這邊往 錦江灣、櫻島的眺望更有看頭,也能俯瞰底下的庭園建築一角,是個優秀的賞景地點。 http://i.imgur.com/n4BU5Si.jpg
(觀水舍碑文) http://i.imgur.com/KCP4vSr.jpg
(在觀水舍見到的櫻島) 更頂端的集仙台則是建於1814年的展望台,據說在晴朗時可眺望到遠方的開聞岳和大 隅半島。雖然這裡的視野更加廣闊,但也許是林木生長得較為茂密,錦江灣的景色反被遮 去了不少。一旁還有供遊客休憩用的座椅,但上面早已積著一層火山灰,或許是來的人真 的不太多吧。 http://i.imgur.com/fWcfUBP.jpg
http://i.imgur.com/sWFfI03.jpg
(從集仙台見到的景色更廣) http://i.imgur.com/cebfLMH.jpg
(往鹿兒島市區方面眺望) http://i.imgur.com/1vdl2tf.jpg
(頗具氣氛的基座與石階) 回到山腳下後,我便決定到商店區去買點「さつま揚げ」填填肚子,充當一下午後三 點的午餐。雖然這種魚漿製品吃起來跟台灣到處可見的甜不辣相差不多,但某些奇特的口 味還是挺有趣的,像我吃到的其中一個就包著紫蘇與起司這種未曾看過的組合。 http://i.imgur.com/bDFzrBX.jpg
悲劇的是,當我吃完食物到室內把垃圾丟掉後,在離開時又被厚重的玻璃門狠狠夾了 一下,難道我跟島津家真的處不來嗎…… 走出園區大門便可看到對面的尚古集成館,但因為我七年前就已來過,所以倒也沒有 很在意裡面的展覽。與友人A在此會合後,我們便又算準時間搭著「カゴシマシティビュー 」,朝前往櫻島的港口邁進。 http://i.imgur.com/4KQPJRR.jpg
(待續) (沒想到光仙巖園就寫了快兩千字,只好獨立成一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3.16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19090903.A.5D1.html ※ 編輯: robertsas1 (114.25.13.166), 12/20/2014 2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