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rikochoukanau.pixnet.net/blog/post/29811844 4/21 木曜(四) 一整天沒課,預計往彌彥山(弥彦山、やひこやま、yahikoyama)去,找 尋櫻之谷。 早上11點,四個人依舊很懶惰的先走去7–11買飯糰取代花見料理,之後前往內野車站。 內野車站(内野駅、うちのえき、uchinoeki)隔壁是內野小學(内野小学校、うちのしょう がっこう、uchinosyougakkou) 內野小學也是個附近居民賞花的好景點之一,只是似乎因為現在是要支援東日本震災的物 資籌備所,所以不開放進入賞花。 但還是能以行人的姿態進去裡面拍照,只是不開放大規模的賞花了。(內野小學的櫻花改 天放,預計黃金週或過後吧(喂)) 到了內野車站後站的自行車停車場,已經有一排櫻花可以看了,日本的櫻花都開得非常紮實(?)! 而從車站的天橋上看下來,整條站後小路都是滿滿的櫻花。 鐵道乘坐路線是從JR東日本越後線(越後線、えちごせん、echigosen)的內野站到吉田站( 吉田駅、よしだえき、yoshidaeki)之後再轉彌彥線到彌彥站(弥彦駅、やひこえき、 yahikoeki)。 一出車站,就是一排櫻花樹,可是很奇怪的是當初明明一出車站也就是一整排的楓葉耶, 真令人匪夷所思。 櫻花真的開得非常茂盛,到處走都可以看到櫻花樹和正在飄落的櫻花瓣和已經灑滿櫻花瓣 的道路,抬頭望都是開滿櫻花的櫻花樹枝。 而且這天天氣非常好,不會太熱或太冷,大約有14、15度左右,正中午有陽光時一度上升 到18度。 (會這樣說是因為在新潟待久整個就是覺得有十幾度就真的算很溫暖了(笑)) 而人行道上都是櫻花花瓣。 接下來往彌彥神社方向走,這次就不進紅葉谷了,但是進紅葉谷的隧道前也還是有一段不 短的櫻花小道,草地上剛好有家族正在賞花。 然後彌彥大社的日本第一大鳥居居然在維修中,整個被施工罩遮住,本來鮮紅色的鳥居突 然間變得很憂鬱.....(原PO熱愛鳥居所以也很憂鬱.....) 神社旁邊有條小路出去,是彌彥山登山口,可以用步行上山,也可以搭接駁巴士前往纜車 車站,搭乘纜車上山。 纜車單趟(片道、かたみち、katamichi)是¥700円, 來回(往復、おうふく、oufuku)是¥1300円。 纜車票有附上山頂景觀餐廳一人¥200円的折價券, 但因為我們是非假日去的,所以週末會不會有折價券不清楚。 搭乘纜車到了山頂車站之後,還有一些殘雪未融,不過已經不是潔白的雪了,登山道上的 大部分都已經跟泥土混在一起變成髒髒的灰雪了。 山頂的景觀非常漂亮,可以清楚的看見日本海沿岸的景色,還可以遙望清楚的佐渡島(學 校國際課的旅行就是要去佐渡,5/7,8兩天一夜,遊記之後一樣會寫)。 然後我們四個開始爬山,往距離山頂車站還有約七百多公尺的奧宮前去。 但我們是裝備錯誤的爬山,四個人,一個男生,走得很快樂,另外三個女生,兩個是鞋底 滑得要命的ALL STAR帆布鞋,一個是會一直卡在泥土或雪裡的娃娃鞋,變唉唷邊互相攙扶 的爬完剩下的一小段登山路,進到彌彥神社的奧宮。 下山路上也是唉唷不斷,路上還遇到其他登山的阿伯阿嬤們,都很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 叫我們加油(笑) 因為我們裝備真的完全錯誤,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好好笑,登山者們都有很專業的裝備! 不過好在是安全下山了。(呼) 之後坐纜車下山,一路往彌彥車站走回去。 之後到『櫻苑』,數種品種不同的櫻花都種在那一區, 只是我們似乎真的太早去,有些都還是含苞待放的狀態。 還有其他的鳶尾花們,開得非常茂盛。 然後路邊也種滿了鬱金香,而鬱金香是新潟縣的縣花; 現在路旁的盆栽或日本庭院都會漸漸開始種植鬱金香,只是開花期似乎還沒到,都還是花 苞狀態,應該再過一個禮拜之後就會開始進入開花期。 就會有整條路都是盛開的鬱金香的景色了(笑) 之後回到車站,趁電車還沒發車趕緊先到月台上照相,鐵道旁一樣也是一整排櫻花,真的 是非常『奢侈』的景色。 這次彌彥山之旅非常好玩,除了看到很多櫻花之外,也終於坐到了纜車,也完成彌彥山登 頂了。 然後也吃到了在7-11買的玉子燒充當的花見料理,真的非常幸福! 過一陣子當櫻花開始掉落的時候,風一吹會有無數櫻花瓣掉落,這種櫻吹雪的景色大約要 再等個兩個禮拜到三個禮拜,到時候也是一個更奢侈的景觀。 還有就是得趁著現在滿開的時候再多去幾個地方,當然學校內的櫻花也開得非常燦爛,但 是鄰近的白山公園也是很有名的賞櫻地點,預計明天沒有課也會去一趟白山公園。 希望這一期一會的賞櫻行程能夠徹徹底底的參與到底,待在這裡一年,能賞的櫻也只有這 一次了! 明天又是木曜日(四),沒課的一天。 繼續追櫻花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3.99.102
kabisann:有櫻花跟鬱金香的春天真的非常漂亮!!!! 04/28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