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雷喔~~~ 我在看了這齣戲第一集後,本來已決定先停下來, 等全部播畢了再來一口氣看完的。 可是啊~~畢竟這樣的題材太吸引我,心癢難耐啊~~ 終於還是找了個休假日,一天連趕五集,追上了日本播出的進度! 看到目前第六集,在劇情上剛好算到了一個小小的中場休息。 S樂團功成身退,一個看似更專業的團體即將成軍; 野田妹原本的音樂天份自此似乎也將進入另一個考驗的階段.... 本想等到所有集數播完再寫心得的,但是又已經有一肚子的話想說了, 憋著難受啊~~~好吧!那就,在等第七集播出前, 來個中場休息心得大公開好了..... 感想一: 看了這部戲,會很好奇原著漫畫是如何來呈現作品中提到的音樂? 畢竟用文字來描述音樂是不太容易的, 透過角色的對話或旁白又能傳達多少古典音樂的樣貌呢? 因為我覺得日劇版畢竟有聲音、有配樂, 整體的呈現比起漫畫版會不會「立體」很多呢? 而據說漫畫版就已經非常好看了,那又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呈現方式? 很好奇。 感想二: 其實這齣戲的情節真是熱鬧的可以。 就看著一堆奇奇怪怪的人物做著誇張的動作和表情, 好笑是好笑,但,如果不是其中講了許多古典音樂相關的內容, 也許我會覺得看久了耳朵眼睛很累吧?! 所幸這齣戲的節奏掌握得很好, 每每在我覺得快要誇張過頭、熱鬧過度到讓我不耐煩的時候, 劇情總是會適時拉回,然後開始安靜下來, 練習、研究、討論音樂、或者正式上場演奏, 把玩野的心適度地收回來。 感想三: 整齣戲的古典配樂部分用得恰到好處,真的很棒!這是要用力拍拍手的。 許多時候,劇情一個轉折處,恰好配上情節的音符才一響起, 就會讓我不由得會心一笑,覺得這音樂用在此處真是妙極! 這需要非常熟悉古典音樂、同時還要很有幽默感的人才做得到吧! 然後,如果是常聽古典音樂的人,就會有「深得我心」的痛快, 所以,在這方面,我看這齣戲一直有很過癮的感覺! 感想四:(重點來了!) 看到第二、三集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想,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角色?為什麼是這樣的呈現方式? 然後,隨著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的千秋王子逐漸改變自己的態度, 我就懂了~~~ 整齣戲,至少到目前的第六集為止, 就是在說--「古典音樂可以不要這麼嚴肅吧!」 大家看看千秋王子的心態和對音樂的想法吧! 他是一個正統古典音樂家庭出身的富家子弟, 從小接受菁英式的古典音樂教育, 還得以親炙歐洲最頂尖指揮家的教導; 他鋼琴彈奏一流,在進入大學鋼琴系之前,小提琴拉得更好, 他的志願是要成為一流的指揮家...... 那是一個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古典音樂家應如是」的姿態 --- 專業~規矩~嚴謹~~~ 那是個頭抬得高高的人, 生活在環境優渥、不知民間疾苦、正統而嚴肅的世界。 這應該也是一般人對於「古典音樂」的第一印象吧! 它好像很遙遠、跟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 它還很難懂、很艱澀, 應該是個只有有錢人衣香鬢影地坐在音樂廳裡, 正襟危坐地聆賞枯燥到可能會睡著的音樂的世界吧! 所以,大部分人一聽到「古典音樂」這個字眼, 總是好像看到什麼洪水猛獸, 總是不自覺地馬上搖搖手,退避三舍連連說著不懂不懂...... 任憑人家說,其實如何如何,但還是拒之千里比較安全...... 千秋王子、包括A樂團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中的古典音樂人。 他們擁有非常高超的音樂技巧,自視甚高, 然後,對身邊的異己總是以上對下的眼光睥睨著, 彷彿自己高人一等, 是的,就像個王子一般看著庶民~~~ 那麼,從這個觀點出發, 野田妹、小峰、真澄,還有整個S樂團, 不就是專門用來顛覆這個世界的嗎? 看看野田妹! 才氣縱橫不自知,但總能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樂裡, 雖然彈奏的風格完全不按牌裡出牌, 然而表現出來的成績,就連千秋王子都不敢小覤。 小峰,家裡就只是經營一個普通的小餐館, 喜歡音樂、很會拉小提琴,但一心只想往搖滾樂發展, 就連考個期末考演奏個正經八百的曲子, 也硬是要拉得歪來扭去、十足搖滾精神。 至於真澄,則是打從扮相、儀態開始, 就從頭至尾和一般人以為的古典音樂人的優雅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整個S樂團則都是師長眼中的落後生, 他們大都是演奏成績很差的學生, 但其實卻是生命力十足、各具特性的孩子。 他們演奏出來的古典音樂,也許沒有中規中矩的A樂團的細緻, 但卻擁有A樂團所無法擁有的活力和親和力。 所以,再從這個觀點來看, 這部作品就一定要是這種誇張到可以讓人哈哈大笑的漫畫風格了! 因為,它就是不要讓你正襟危坐, 它就是不要按牌理出牌, 它就是要顛覆古典音樂在一般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形象! 它就在告訴你, 你看,這齣戲好看又好笑吧! 但是裡面有古典音樂呢!還很好聽對吧! 看完戲之後,還會讓你想把原曲找出來好好聽一聽對吧! 但這是古典音樂喔~~(這齣戲從頭到尾所有的演奏都在提醒你!) 一樣的旋律、一樣的演奏編制, 為什麼以前的古典音樂就讓人覺得這麼不可親近? 為什麼經過這齣戲的引介, 古典音樂一下子就變得又好聽又好玩? 因為古典音樂裡有野田妹、有小峰、有真澄, 還有那讓人爆笑到差點從椅子跌下來的S樂團版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你能說這不是古典音樂嗎? 它是啊~ 所以,古典音樂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嚴肅看待的!對不對? 它可以很生活化、很爆笑或者很幽默的! 雖然像A樂團那樣的世界是古典音樂的一部分,但那可以不是全部。 古典音樂也有像S樂團這樣的詮釋方式存在呀! 所以,這齣戲的片尾曲就一定要是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啦! 這首曲子無論從音樂史或是作曲技巧來看, 都是承襲自古典音樂卻又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經典之作! 從這樣的片尾選曲, 其實就可以一窺作者(製作人、原著、改編)的用心了。 感想五: 其實,在現在的古典音樂世界中, 也有許多人在做著聯繫一般大眾的橋樑。 這樣的呈現方式範圍非常寬廣, 有些部分會被稱為跨界音樂(cross-over), 古典可以跨爵士、可以跨流行、以前更有人跨過舞曲。 Michael Bolton 拉直嗓子唱「公主徹夜未眠」也許無法跨進真正的古典, 但這肯定是跨了一腳進來了! 馬友友也很愛跨界,他和Bobby McFerrin 的合作, 真是好聽極了! 好吧!如果說跨界不算古典音樂, 那麼在台灣賣得嚇嚇叫的三大男高音首次攜手合作那張專輯, (1990年為世足賽的那張) 很多人很愛聽啊! 那裡面幾乎都是古典音樂喔!但是很好聽吧~~ 所以說,古典音樂沒那麼可怕嘛~ 感想六: 這就讓我想到, 小時候當我還是往這個正襟危坐的世界努力的孩子時, 有一天, 被我的家族裡一位只聽古典音樂的長輩發現我在聽西洋流行歌曲。 當下他以責備的語氣怪罪我,「妳怎麼在聽“這種“音樂?」 當時,小小年紀的我口才差反應慢,不知該怎麼反駁。 但是,心裡很反感的是, 為什麼喜歡古典音樂就不能喜歡西洋歌曲? 我不覺得喜歡古典音樂就比較「高尚」啊! 是不是,這樣的一番責備在我心裡發酵, 讓當時正值青春期的我更加叛逆? 或者, 我只是認清自己的個性和耐力都不足以待在那個封閉的世界裡孤軍奮戰, 所以,後來我在決定未來大學系所志願的關鍵時刻, 選擇從音樂專業的大門前轉身離去。 你們可以說是古典音樂選擇不要我這種沒有毅力的學生, 但我至今沒有後悔過當初的決定。 不是古典音樂不好, 而是,當初有太多那種「本位主義」的人, 讓我覺得留在那樣的世界實在很不舒服也很不快樂。 好啦~~最後的感想七: 我覺得,古典音樂終究有它很美的部分, 那確實是需要技巧更精進的人用成熟的心靈才能傳達出來的境界。 所以我猜,野田妹被千秋王子的拉二刺激到了之後, 接下來應該就是她要改頭換面,步入另一個更專業的境地了吧? 還有,那新成立的樂團裡, 有千秋、有A樂團首席找來的專業好手, 但也有小峰和真澄這樣的另類好手, 最後,作者會不會藉由這樣一個融合了這兩個極端世界的音樂家, 來暗喻古典音樂正需要這兩種人的交流與心靈撞擊, 才能讓這樣一個世界更臻完美? 而,千秋的罩門 --- 不敢坐飛機→無法進軍國際成為一流指揮-- ,最後大概也要透過野田妹琴藝的突飛猛進, 比如說參加國際大賽等重要事件來臨門一腳將千秋踢上飛機? 嗯~~這部份感想純屬個人想像,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76.222
ayan:漫畫就...用畫的(逃) 就是音樂賦與的想像畫面和聽者的神情... 11/26 02:18
ayan:看漫畫唯一可惜的是沒有音樂來幫助融入那種氣氛 11/26 02:21
pommpomm:有漫畫原聲帶耶~~~所以我看漫畫很忙,要一邊翻頁,一邊換 11/26 02:23
pommpomm:音樂。配音樂超讚的!!!! 11/26 02:24
renelove:這部的平面漫畫和立體戲劇各擅勝場,真的要大推它意圖 11/26 02:28
renelove:消融古典樂的基本教義派和販夫走卒之間的界線...:p 11/26 02:28
yadayada:推,真澄好像不是落後生說,他本來是A團的 11/26 02:48
yadayada:我還蠻擔心堅持要等全收完再一口氣看完的同學會消化不良D 11/26 02:51
yadayada:不知道是不是多慮了... 11/26 02:52
wtsph:不同意您的感想四XDDDD 但是感謝分享心得^^ 11/26 03:25
wtsph:至於感想五 我個人觀點是說 古典音樂包含甚多主題和內容 11/26 03:26
wtsph:而且隨著時代邁進 甚至至今還是在許多方面引領時代 11/26 03:26
wtsph:只是在很多方面被人誤解而已 11/26 03:27
wtsph:還有感想六 我也同意您的觀點 我也覺得聽古典音樂並沒有比 11/26 03:28
wtsph:較高尚XD 我這個人用普通形容我還太恭維 但是我還是聽古典 11/26 03:28
wtsph:音樂XDDDD 上面幾點感想 詳細情形就省略囉XDDDD 11/26 03:30
ffint:真澄不是落後生啊!他是在千秋去看A團表演時太興奮或太緊張 11/26 04:17
ffint:搞砸了所以才被趕出A團,清良在第二集可是叫他"打擊樂女王"呢 11/26 04:19
goso:真澄不是落後生喔 她的打擊在該間大學中 甚至可說是第一的 11/26 06:54
ciccio:真澄根本就不是落後生 真想噓..... 11/26 07:21
whie:有看漫畫就會知道,同時練A團和S團的團員不少喔 11/26 08:34
whie:應該沒有必要噓啦,只是個誤會而已,確實不少古典樂人有點傲 11/26 08:39
eloisa:可以訂正一個錯誤嗎?上一屆的世界盃是2002啦~(球迷職業病) 11/26 08:54
eloisa:學古典樂的人的優越感 可以說是社會的價值觀跟歐洲種族主義 11/26 08:55
eloisa:變相賦予的...對於學過傳統音樂的人這點感觸特別深@@ 11/26 08:57
eloisa:雖然自己也喜愛古典樂...可受不了那種唯我獨尊的態度 11/26 08:59
yduj:會覺得聽古典音樂的人有優越感,是自己本身的自卑感造成的꘠ 11/26 09:41
alenn:寫的很不錯!~有錯指正就好 何必噓呢?? 11/26 09:48
sakuai:對不起!關於真澄的部分做了修正。關於樓上的樓上,我自己 11/26 09:51
sakuai:也是聽古典音樂的人,不必這樣說別人吧! 11/26 09:52
gelion:y板友有用問號啦 不是指責語氣 很推原po如此用心的分析 11/26 11:00
onetwo01:會有優越感又不只是聽古典樂才會有的心態,哪種類型都有 11/26 11:05
onetwo01:別人瞧不起別人是他家的事,不需要那麼介意 11/26 11:06
onetwo01:有心情在想東想西還不如實際買張票去聽音樂會 11/26 11:07
onetwo01:我討厭目無他人的古典樂迷,但我也不欣賞老是說聽古典樂的 11/26 11:09
onetwo01:樂迷是心態優越的人. 11/26 11:09
erty:不覺得這部片有要表達什麼「古典樂沒有這麼嚴肅」的大道理 11/26 11:58
alenn:有阿 第五集S團學園祭的表演讓我發現古典演奏的不同玩法:) 11/26 12:10
erty:視聽者自己的感想,不一定就是劇組要傳達的東西,而我覺得若 11/26 12:27
erty:把這樣思想宣導的大前提掛到這部戲上,那會有點倒胃口 11/26 12:28
selfrish:同意erty兄,還有原po語助詞可以試著減少一點,真的要分 11/26 12:44
selfrish:析的話也別用二分法,或許也是看漫畫跟看日劇的差異吧 11/26 12:45
loveshih:如此用心的分析 good! 11/26 14:37
mark4664:這東西有原著漫畫..日劇版也忠實呈現原著的特色..所以真 11/26 14:39
mark4664:的真的忍不住想知道後續發展去看漫畫不就好了.. 11/26 14:41
mark4664:另..我也不覺得這部戲有想表達什麼大道理..頂多就是千秋 11/26 14:50
mark4664:跟摺扇還有米奇希望野田ㄈㄟˋ這個另類天才不要再使用自 11/26 14:52
mark4664:我流的態度去面對音樂..而是能多從音樂正體方面去下功夫 11/26 14:53
mark4664:再另..野田ㄈㄟˋ是一個很容易把感情體現在音樂上面的演 11/26 14:58
mark4664:奏者..這種音樂模式雖有魅力..但並非所有人都會欣賞..要 11/26 15:01
mark4664:不是有遇到伯樂(千秋&米奇&..等一堆人)..野田ㄈㄟˋ大概 11/26 15:04
mark4664:真的只能去摔讀小學的小朋友了..XD 11/26 15:08
wtsph:我只覺得二之宮老師"並沒有"刻意去批評任何人 不過還是謝謝 11/26 17:19
wtsph:你提供這麼豐富的心得^^ 11/26 17:20
wtsph:就有在聽古典音樂的我的認識範圍之內 以特異詮釋詮釋古典音 11/26 17:20
wtsph:樂的人不佔少數 多聽就知道了 而且有個人風格的相當的多 11/26 17:21
wtsph:對彼起流行越不惶多讓 甚至是先驅XD 多聽就知道了喔~~~~!! 11/26 17:22
motia:應該不是大道理+1 11/26 22:45
motia:個人覺得是二之宮老師的筆下人物會自然而然怪咖化XDDDD 11/26 22:47
> -------------------------------------------------------------------------- < 作者: IceDennis (Ice Oranje) 看板: Japandrama 標題: Re: 就是不要按牌理出牌~交響情人夢中場心得(雷) 時間: Sun Nov 26 12:03:09 2006 ※ 引述《sakuai (saku)》之銘言: : 感想一: : 看了這部戲,會很好奇原著漫畫是如何來呈現作品中提到的音樂? : 畢竟用文字來描述音樂是不太容易的, : 透過角色的對話或旁白又能傳達多少古典音樂的樣貌呢? : 因為我覺得日劇版畢竟有聲音、有配樂, : 整體的呈現比起漫畫版會不會「立體」很多呢? : 而據說漫畫版就已經非常好看了,那又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呈現方式? : 很好奇。 聽說漫畫好像有建議聽附帶的CD 效果當然無法做到日劇那樣同步 不過以一部漫畫能有這樣的表達以及和音樂結合我已經很驚喜 (對了 那個將太壽司或者中華一番是不是要附食譜甚至有系列店可以叫外送啊 有人會想邊看漫畫邊吃吃看嗎....然後也拍個手說好吃極了````````) : 感想二: : 其實這齣戲的情節真是熱鬧的可以。 : 就看著一堆奇奇怪怪的人物做著誇張的動作和表情, : 好笑是好笑,但,如果不是其中講了許多古典音樂相關的內容, : 也許我會覺得看久了耳朵眼睛很累吧?! : 所幸這齣戲的節奏掌握得很好, : 每每在我覺得快要誇張過頭、熱鬧過度到讓我不耐煩的時候, : 劇情總是會適時拉回,然後開始安靜下來, : 練習、研究、討論音樂、或者正式上場演奏, : 把玩野的心適度地收回來。 這就是這部日劇厲害的地方哩 漫畫裏怪怪的人物充斥就是要讓讀者享受其中的樂趣 能夠完全移植到真人演的日劇就很厲害了 辛苦的程度簡直像是用血肉之軀演個動畫 : 感想三: : 整齣戲的古典配樂部分用得恰到好處,真的很棒!這是要用力拍拍手的。 : 許多時候,劇情一個轉折處,恰好配上情節的音符才一響起, : 就會讓我不由得會心一笑,覺得這音樂用在此處真是妙極! : 這需要非常熟悉古典音樂、同時還要很有幽默感的人才做得到吧! : 然後,如果是常聽古典音樂的人,就會有「深得我心」的痛快, : 所以,在這方面,我看這齣戲一直有很過癮的感覺! 嗯 有些曲目如果不是這樣爆笑的演出 其實平常已經是聽到膩的曲目 所以我要推二之宮 即使是那樣的曲目 在她設定的世界裡 聽到了就是有股新鮮感 想大笑 (這讓我想起"讓愛看得見"裏吃飯配飯的笑話 天天吃的白米飯實在沒有什麼新鮮事 但是吃飯配飯那幕那兩父子我簡直快笑翻了) : 感想四:(重點來了!) : 看到第二、三集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想, :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角色?為什麼是這樣的呈現方式? : 然後,隨著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的千秋王子逐漸改變自己的態度, : 我就懂了~~~ : 整齣戲,至少到目前的第六集為止, : 就是在說--「古典音樂可以不要這麼嚴肅吧!」 : 大家看看千秋王子的心態和對音樂的想法吧! : 他是一個正統古典音樂家庭出身的富家子弟, : 從小接受菁英式的古典音樂教育, : 還得以親炙歐洲最頂尖指揮家的教導; : 他鋼琴彈奏一流,在進入大學鋼琴系之前,小提琴拉得更好, : 他的志願是要成為一流的指揮家...... : 那是一個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古典音樂家應如是」的姿態 --- : 專業~規矩~嚴謹~~~ : 那是個頭抬得高高的人, : 生活在環境優渥、不知民間疾苦、正統而嚴肅的世界。 : 這應該也是一般人對於「古典音樂」的第一印象吧! : 它好像很遙遠、跟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交集, : 它還很難懂、很艱澀, : 應該是個只有有錢人衣香鬢影地坐在音樂廳裡, : 正襟危坐地聆賞枯燥到可能會睡著的音樂的世界吧! : 所以,大部分人一聽到「古典音樂」這個字眼, : 總是好像看到什麼洪水猛獸, : 總是不自覺地馬上搖搖手,退避三舍連連說著不懂不懂...... : 任憑人家說,其實如何如何,但還是拒之千里比較安全...... : 千秋王子、包括A樂團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中的古典音樂人。 : 他們擁有非常高超的音樂技巧,自視甚高, : 然後,對身邊的異己總是以上對下的眼光睥睨著, : 彷彿自己高人一等, : 是的,就像個王子一般看著庶民~~~ : 那麼,從這個觀點出發, : 野田妹、小峰、真澄,還有整個S樂團, : 不就是專門用來顛覆這個世界的嗎? : 看看野田妹! : 才氣縱橫不自知,但總能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樂裡, : 雖然彈奏的風格完全不按牌裡出牌, : 然而表現出來的成績,就連千秋王子都不敢小覤。 : 小峰,家裡就只是經營一個普通的小餐館, : 喜歡音樂、很會拉小提琴,但一心只想往搖滾樂發展, : 就連考個期末考演奏個正經八百的曲子, : 也硬是要拉得歪來扭去、十足搖滾精神。 : 至於真澄,則是打從扮相、儀態開始, : 就從頭至尾和一般人以為的古典音樂人的優雅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 : 而整個S樂團則都是師長眼中的落後生, : 他們大都是演奏成績很差的學生, : 但其實卻是生命力十足、各具特性的孩子。 : 他們演奏出來的古典音樂,也許沒有中規中矩的A樂團的細緻, : 但卻擁有A樂團所無法擁有的活力和親和力。 : 所以,再從這個觀點來看, : 這部作品就一定要是這種誇張到可以讓人哈哈大笑的漫畫風格了! : 因為,它就是不要讓你正襟危坐, : 它就是不要按牌理出牌, : 它就是要顛覆古典音樂在一般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形象! : 它就在告訴你, : 你看,這齣戲好看又好笑吧! : 但是裡面有古典音樂呢!還很好聽對吧! : 看完戲之後,還會讓你想把原曲找出來好好聽一聽對吧! : 但這是古典音樂喔~~(這齣戲從頭到尾所有的演奏都在提醒你!) : 一樣的旋律、一樣的演奏編制, : 為什麼以前的古典音樂就讓人覺得這麼不可親近? : 為什麼經過這齣戲的引介, : 古典音樂一下子就變得又好聽又好玩? : 因為古典音樂裡有野田妹、有小峰、有真澄, : 還有那讓人爆笑到差點從椅子跌下來的S樂團版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 你能說這不是古典音樂嗎? : 它是啊~ : 所以,古典音樂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嚴肅看待的!對不對? : 它可以很生活化、很爆笑或者很幽默的! : 雖然像A樂團那樣的世界是古典音樂的一部分,但那可以不是全部。 : 古典音樂也有像S樂團這樣的詮釋方式存在呀! : 所以,這齣戲的片尾曲就一定要是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啦! : 這首曲子無論從音樂史或是作曲技巧來看, : 都是承襲自古典音樂卻又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經典之作! : 從這樣的片尾選曲, : 其實就可以一窺作者(製作人、原著、改編)的用心了。 其實本來就是這樣 只是很多刻板印象加上當初歷史因素 (例如早期音樂家是受貴族資助否則會餓死) (會有一種歷史感覺,這種音樂是貴族階層聽的) 其實第一集當中Vieira講的話最讓我點頭 Mozart在私底下生活中是個愛講粗話很孩子氣的天才 和那種高高在上的王子其實是有段距離 至少我知道很多古典作曲家他們當初創作的時候 心目中想要給予的聽眾不一定就是貴族階層(應該說不是特定的) 古典音樂另外會比較被"嚴肅"看待的原因是"門檻"問題 當一個業餘樂迷想要享受演奏Beatles的作品 大概練個不到一年就可以以小有初步 但是Mozart的小奏呢? 可能至少五年跑不掉 這個問題比較是技巧或是技術性的 (就像千秋,光是塑造他這樣的本事 他好像從三歲就開始了正規的訓練) : 感想五: : 其實,在現在的古典音樂世界中, : 也有許多人在做著聯繫一般大眾的橋樑。 : 這樣的呈現方式範圍非常寬廣, : 有些部分會被稱為跨界音樂(cross-over), : 古典可以跨爵士、可以跨流行、以前更有人跨過舞曲。 : Michael Bolton 拉直嗓子唱「公主徹夜未眠」也許無法跨進真正的古典, : 但這肯定是跨了一腳進來了! : 馬友友也很愛跨界,他和Bobby McFerrin 的合作, : 真是好聽極了! : 好吧!如果說跨界不算古典音樂, : 那麼在台灣賣得嚇嚇叫的三大男高音首次攜手合作那張專輯, : (2003年為世足賽的那張) : 很多人很愛聽啊! : 那裡面幾乎都是古典音樂喔!但是很好聽吧~~ : 所以說,古典音樂沒那麼可怕嘛~ 其實古典音樂換另一面說就是以前的流行音樂 但是經過時代的考驗能夠被今日的愛樂者繼續擁護 (應該翻作經典音樂才對 "古典(樂派)"的狹義是指Mozart,Haydn,Beethoven早期而言.....) 有一點會造成聽眾的距離感我覺得跟長度有關 我們現在聽的流行曲目大概3~4 min,了不起5 min(統計上言) 但古典曲目有不少是10 min以上的樂章片段(因為作較長的主題發展 思考...) 好像平常作公園慢跑健身的一般民眾(大概早上1km) 突然被拉去跑台北國際馬拉松 也許先從長度類似旋律又容易接受的開始 就會覺得這個東西當年(ex:150年前)那麼受歡迎很合理 (例如Chopin的馬祖卡,Mendelssohn的無言歌,甚至Bach的創意曲....) (我發現我很喜歡凡爾賽玫瑰這部卡通就是因為奧斯卡每次彈琴 就是一條創意曲) 本來就是很生活化的東西....... : 感想六: : 這就讓我想到, : 小時候當我還是往這個正襟危坐的世界努力的孩子時, : 有一天, : 被我的家族裡一位只聽古典音樂的長輩發現我在聽西洋流行歌曲。 : 當下他以責備的語氣怪罪我,「妳怎麼在聽“這種“音樂?」 換個名詞也許你可以覺得比較能接受 一位只吃高級法國西餐料理的長輩發現你在吃章魚小丸子 當下他以責備的語氣怪罪 "你怎麼在吃"這種"食物?" (我覺得是一樣的 要做到一個法式料理的火候,可能光訓練一個廚師就要快十年 要學烤丸子大概幾個月......) (好吃就好,舌頭是最誠實的 :P 至少要我一輩子只吃高級法式料理我辦不到 吃遍天下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76.123
eloisa:推你的論點...就是這樣滴~ 11/26 13:41
Myt33:中肯的心得!! 推啊XD 11/26 14:18
vegeacgs:推"像是用血肉之軀演個動畫"~我笑了~ 11/26 14:42
akana:剛剛看了原作第一集,我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日劇耶,尤其是 11/26 18:05
akana:Nodame,不太喜歡漫畫裡的她,反而是上野的nodame可愛太多了 11/26 18:06
eloisa:跟樓上的一樣...覺得漫畫的nodame是典型我受不了的女主角 11/26 18:51
gelion:我很喜歡漫畫中的nodame ~ 11/26 18:54
eloisa:但日劇的野田我反而覺得很恰好...覺得很天然而可愛 11/26 18:53
gelion:她的無釐頭 單純 表情 動作 都很有趣 11/26 18:54
> -------------------------------------------------------------------------- < 作者: wtsph (即興至上!Appassionata!) 看板: Japandrama 標題: Re: 就是不要按牌理出牌~交響情人夢中場心得(雷) 時間: Fri Dec 1 08:24:07 2006 ※ 引述《IceDennis (Ice Oranje)》之銘言: [恕刪] : 其實古典音樂換另一面說就是以前的流行音樂 這位大大解釋的很好 不過還是挑點小毛病sorry ^^" 因為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的定位還是不同 以前的流行音樂應該是"民謠" 而非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的確是流行過 甚至是在大眾中 但是classicals應該泛指形式 不然(稍舉幾個有名的) Stravinsky(1882~1971)、 Shostakovich(1906~1975)、 Britten(沒仔細查,只知道他跟Richter好像有莫札特雙鋼琴的彩色錄影)、 Khachaturian(1903~1978) Copland(1900~1990) 等等"當代"作曲家 應該還不算是古典音樂 甚至還沒有辦法像流行音樂在大眾流行過 古典音樂有許多作曲家採取了民謠(古流行音樂)的主題 有些像蓋希文採取爵士樂當做主題 或是Bartok(也是當代的 只是沒有上面幾個那麼的近 1881~1945)利用自己音樂上的 造詣和才能,搭配花了一生蒐集的許許多多匈牙利民謠,創造了許多從來沒有出現過 卻是十足、正統匈牙利民謠風味的旋律 Rachmaninov好像還有做過電影配樂 當然他有些著名的旋律也常成為電影配樂 但是他們不被稱為流行音樂 這裡絕。對。沒。有孰高孰低、孰尊孰卑的分別 請大家千萬別誤會<(_ _)> 我也沒有這個意思 不過怕我講的太溜了 還是著名一下XDDDD 而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專注在作古典音樂 而現在的優秀的流行音樂 像是十一月的蕭邦 未來也不會變成台灣的古典音樂XD 古典音樂的認定應該不是用"時間"來定義的 可能常常在古典音樂板看到這個議題 稍微解釋一下 (跟日劇沒有相關 囧rz) : 但是經過時代的考驗能夠被今日的愛樂者繼續擁護 : (應該翻作經典音樂才對 : "古典(樂派)"的狹義是指Mozart,Haydn,Beethoven早期而言.....) : 有一點會造成聽眾的距離感我覺得跟長度有關 : 我們現在聽的流行曲目大概3~4 min,了不起5 min(統計上言) : 但古典曲目有不少是10 min以上的樂章片段(因為作較長的主題發展 思考...) : 好像平常作公園慢跑健身的一般民眾(大概早上1km) : 突然被拉去跑台北國際馬拉松 : 也許先從長度類似旋律又容易接受的開始 : 就會覺得這個東西當年(ex:150年前)那麼受歡迎很合理 : (例如Chopin的馬祖卡,Mendelssohn的無言歌,甚至Bach的創意曲....) : (我發現我很喜歡凡爾賽玫瑰這部卡通就是因為奧斯卡每次彈琴 : 就是一條創意曲) : 本來就是很生活化的東西....... 我也覺得很生活化:D 我每天都聽古典音樂起床 用古典音樂當鈴聲 聽古典音樂打魔獸 啃古典音樂睡好覺 聞古典音樂起舞呢! (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32.133
nanpyn:推! 尤其最後三句話集身體力行之大成~ 讚 XD 12/02 04:35
Natasha:推正解 12/02 11:44
twconference:不過古典音樂是大約20世紀以後才開始菁英化的 12/03 01:25
twconference:以前貴族們聽巴哈莫札特的音樂也是邊聽邊聊天打屁 12/03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