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很少看到一部作品特別篇製作得比本篇還要嚴謹還要精采的, 那種「好還要更好」的精神確確實實透過作品傳達了出來。 這樣的誠意真的感動了我,覺得不幫這樣一部戲寫篇筆記, 實在愧對劇組這麼努力交出來的漂亮成績單~~ * 令人感佩的專業態度 * 姑且不論這齣戲完全走漫畫式的誇張歡樂風格是否合每一個人的胃口, 然而交響情人夢在談到古典音樂、使用古典音樂的這個環節, 確實有著令人佩服的專業態度。 不過若要談到故事本身的推進和情節的編排上, 我自己覺得本篇有些鬆散,部分段落的銜接不夠順暢, 總讓我看著看著有種「卡卡的」感覺~~~ 再加上--說實在話,交響的敘述風格實在不是我的菜, 所以當初在看到一半寫了一篇中場心得後, 最終卻是完全沒有動力想要寫完整的筆記收尾。 (此處段落自刪.......) 但是持平而論,撇開這齣戲的表現手法, 劇中談到古典音樂的部分,真的是非常專業。 不僅漫畫家二之宮知子在當初創作時, 非常用心而且非常考究地廣徵專業音樂人的意見; 就算在日劇化的過程中, 劇組在大量穿插使用所有古典音樂的配樂上, 都非常吻合劇情的節奏和脈動, 甚至許多樂曲的引用還頗能符合原曲的創作典故或精神。 當然,更要好好一提的是, 以往無論哪一國的電影或電視戲劇作品, 不管涉入古典音樂的層次有多深, 專業演員大多在演奏或指揮時如非虛應故事隨便比劃幾下, 不然也只能用替身、用剪接鏡頭交代過去。 不像這部戲,不管是擔任主角的玉木宏、上野樹里, 或者是擔任重要配角的瑛太、水川朝美、小出惠介, 甚至是很次要的角色R&S樂團其他演員, 每個人看得出來真的都下過苦功去練過指法姿勢背過整段樂譜的!!! 這群人,大概除了不能真的演奏樂器發出聲音以外, 就算是擺個樣子也能不靠剪接唬住一堆外行內行人了! 這是我看日劇以來, (應該也是我看其他電影、戲劇、舞台劇以來) 首次看到有一部戲能為了古典音樂下功夫到如此全面專業的製作水準! 光是這個層面的究極精神,這群人就讓我非常非常肅然起敬! * 音樂才是主角 * 平心而論,我不像許多非常瘋狂著迷於這齣戲的粉絲, 而是從理性的技術觀點很平心靜氣地欣賞這部交響情人夢的。 如果這齣戲不是因為整個劇組這麼用心這麼敬業, 如果這齣戲的主角不是古典音樂, 我想,我大概不會喜歡這部作品了吧~~~ 和許多喜歡這齣戲喜歡到瘋的粉絲不同的是, 我其實不太在意千秋和野田妹的感情發展, 我也不太在意野田妹的變態森林是如何一步步慢慢吸引千秋王子走進去的。 當然,看到這些情節我會覺得很好笑而跟著一起開心地笑, 也會因為看到野田妹的變態和千秋的矜持 (呵呵~男生的矜持耶~確實好笑!), 而覺得很有意思。 不過我一直不覺得這些人物或故事是這齣戲的主幹。 可能是我自己的喜好與人不同所以看到的角度有所偏差吧~~ 我看到的這齣戲,主角其實是古典音樂。 從本篇開始,這部戲就是一把讓一般人接觸古典音樂的入門之鑰。 自第一集野田妹的那首貝多芬的悲愴起始, 到拉二、布拉姆斯的第一號交響曲、到貝七、到卡門...... 其實我覺得這齣戲是「藉由」千秋、野田妹、R&S樂團的故事, 「偷偷」引領大多數從不接觸古典音樂的人、 或者認為古典音樂很無聊而很排斥的人, 在不知不覺中因為這個很有喜感的故事而接受這門其實學問頗高深的藝術。 所以我能不能這麼說呢? 這是個用超歡樂的漫畫風將古典音樂「偷渡」給一般人的置入性行銷啊? 所以這齣戲才要用到這麼大而完整的演奏篇幅、這麼專業的考究精神, 來細細琢磨關於古典音樂技術性和音樂性的各個面向的探討。 同時還要用毫不設限的想像力,來描繪古典音樂這個世界。 也所以這齣戲才會有野田妹或R&S團員那樣看起來很不典型的古典音樂人, 因為它就是要去除古典音樂的刻板印象,拆掉那個固有的藩籬, 以古典音樂可以展現的各種不同樣貌, 讓一般大眾能夠用輕鬆愉快的心情毫不設防地入門欣賞!! * 和古典音樂「發生關係」 * 我相信有些人即使聽過一些古典音樂, 也會因為覺得這些東西距離現代太遙遠太陌生, 感覺與自己的生活產生不了關係,而導致不常接觸甚至漸漸疏遠吧?! 就像流行音樂有歌詞和簡單的旋律可以輕易貼近一般人的心情或生活, 交響情人夢用它自己的故事,將這些古典音樂的經典片段串聯起來, 然後透過這樣的戲劇和角色, 它讓感覺上很遙遠的古典音樂和觀眾開始發生了新的互動關係。 在過去,拉二、貝七等曲目就單純只是「古典音樂裡的」拉二、貝七, 不過在交響情人夢之後,這些音樂已經與觀眾產生了新的連結意義。 如果我說這些音樂現在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成了 「千秋第一次和R&S合作的布拉姆斯」、 「千秋和野田妹合奏的莫札特」、 「因為看到千秋的演奏而讓野田妹奮發彈琴的拉二」、 「啊~~這是交響情人夢的貝七嘛~~」 或是「千秋在指揮大賽演出的那首好精采的柴可夫斯基」..... 應該現在會有很多人興奮地猛點頭而且倍感親切吧?! 我一直覺得,古典音樂給很多人的感覺就是這樣, 它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是有很抽象但實際存在的距離感。 如果沒有一些契機拉近這樣的距離, 其實這項藝術不管是在東方或西方國家,都已經面臨聽眾急速減少的頹勢。 古典樂界這幾十年來一直力圖拉近與聽眾的距離。 舉凡樂手扮成搖滾龐克或性感造型來演奏, 或者邀請流行歌手跨界演唱或是古典樂手跨界演出流行曲風, 還有人改編古典樂曲成為較順耳簡單的抒情曲甚至流行歌曲..... 各式各樣想要吸引聽眾的手法不一而足。 不過,像交響情人夢這樣從漫畫著手而能全面性討論到古典音樂各個面向, 並且在「貼近人心」這點上作得如此成功甚至引起瘋狂迴響的作品, 說真的好像還真沒有過呢! 當然,這中間還一定要特別一提的是日本人非常厲害的行銷手法。 他們將這一整齣戲作為古典音樂的化妝品/包裝, 利用各種管道各種手法將戲裡面的音樂、道具商品化, 在電視上、市面上、網路上一波波強力放送造成瘋狂熱賣, 讓這齣戲成為將古典音樂置入性行銷的超成功範例。 你要說這是將古典音樂商業化嗎?我並不這麼評價。 對於許多沒有興趣接觸古典音樂的人來說, 交響情人夢確確實實為這些人開啟了一道大門。 當然,師父領進門後的修行是在個人, 但至少它開了一道繽紛多彩的大門, 讓許多人第一次看見了古典音樂平易近人的親切樣貌。 * 比本篇還要成功的SP * 回頭來進入正題吧! 正因為我覺得古典音樂才是這部戲的主角, 所以我是看到交響SP後才覺得看到我想看的最佳比例。 什麼比例呢? 就是人物故事和劇中真正討論到音樂的比例。 在本篇裡,千秋、野田妹和朋友們的變態與歡樂故事比重大約是六、七成, 真正談到音樂的內容大約是三到四成。 也許是因為本篇有十一集吧?! 總覺得有些部分的戲其實喜感有餘,張力不足。 這也許是因為腳本太過忠於漫畫原著所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覺得漫畫有漫畫的節奏,電視劇有電視劇不同的調性, 兩者在轉換之間有時應該要做必要的取捨。 這個部分的問題,到了SP則改善許多, 當然這應該也是囿於時間有限的緣故。 但或許也因此恰好得以讓SP的劇情必須更加緊湊, 讓我覺得終於整個組成比例調到了我比較喜歡的兩者各半的最佳狀態。 此外,如果說交響本篇是要讓觀眾欣賞古典音樂在不同樂器-- 如鋼琴、小提琴、雙簧管甚至樂團於技巧性和音樂性的不同展現, 還有古典音樂在不同的專業階段要求的層層境界-- 如野田妹在心境上的逐漸轉變; 那麼SP則在版本比較上也提出了如何欣賞的幾項依據。 第一夜的重點放在指揮大賽, 透過包括千秋在內的三位最後決賽者的比賽場面, 透過角色間的對話或旁白, 觀眾其實是在上一場指揮版本比較的入門課呢! 因為是比賽,所以會提到評審的各項標準,以及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考驗, 從這裡,觀眾就能夠清楚看到指揮這項工作的複雜與繁重, 以及指揮的個人風格影響一首樂曲的關鍵性差異在哪裡。 而在第二夜裡, 透過野田妹陷入瓶頸、獨自經歷痛苦的掙扎過程, 觀眾也可以清楚感受到一位職業演奏家必須面臨的挑戰。 我很喜歡的是,當野田妹在陷入最低潮時, 她的老師問她的那句話: 「妳為什麼來到這裡?妳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 還有她後來到了一間小教堂, 聽著莫札特生前最後所作的曲子「聖體頌」時, 悠揚溫暖又帶著救贖精神的合唱歌聲 讓她再次想起那種單純因為音樂之美而感動的心情。 那種「回到原點」,以最純粹的心情再次面對音樂的心境, 是感動我最深的一場戲。 (此處段落自刪........) 據說這部SP的製作預算是無上限的!(???) 當然有人可以說,反正日本人就是有錢嘛~當然可以這樣砸錢砸到歐洲去。 不過,光是有錢而沒有足夠內涵的話, 我相信這個SP會是華而不實的暴發戶面貌吧?! 當然他們能夠租到一個真正的古堡確實驚人, 當然他們花兩個月遠征巴黎、捷克各地取景更是嚇人。 不過他們願意跑到史麥塔納音樂廳去, 並且真的找到樂團和真正的指揮家演奏一曲,加上數百名臨時演員當觀眾, 只為了劇中短短幾幕戲, 我會說,光是有錢是達不到這種精神的! 我想, 劇組就是要讓觀眾真切感受到古典音樂在原本的發祥地發出聲音的那種感動。 有些氛圍真的不是用演的、用假佈景就能傳達出來, 那種可以讓人發自內心對古典音樂產生的悸動, 我想是劇組意欲藉此傳達出來的感受。 這部SP給我的感動比本篇給我的要多很多, 對於劇組用拍電影的規格完成了這上下兩夜共四小時的電視劇特別篇, 我真的給予極高的敬意。 最後我想說的是,或許對很多有點年紀、或者習慣文字思考的人來說, 這部交響情人夢就只是一部真人演出的超歡樂漫畫。 也就是說,這樣的風格形態並不是人人都喜歡或可以接受的。 那麼,我們不妨就這樣看吧! 這是一部以圖像思考的漫畫世代為主要對象, 為古典音樂所做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置入性行銷了。 對於日本人這樣的巧思,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給予肯定的, 在此就以這篇小小心得,為這部戲如此記上一筆吧~~~ (本文非完整版,全文請移駕我家,謝謝!) -- 歡迎大家來我家讀日劇、過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 請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49.251
genie7885:我很喜歡你的敘事風格耶!話說我以前也學古典,真的是在 01/29 00:33
genie7885:中間會有很多瓶頸,那時我選擇了逃避,但經過時間推演, 01/29 00:35
genie7885:在背棄古典的兩三年後,我發現古典音樂的邏輯很完整, 01/29 00:35
genie7885:所以又重回的古典的懷抱,雖然已經很少彈琴,但還是最愛 01/29 00:37
genie7885:古典,不過我說這部電視劇,讓我的手指又跟鋼琴碰在一起 01/29 00:38
genie7885:了^^真開心 01/29 00:40
windersword:好文 很棒的思考方向 01/29 01:11
heii:這篇文章真棒!道出我看日劇總覺心有不足(音樂比例)的困惑 01/29 04:49
heii:原po對劇組的稱讚也讓我非常期待SP!!!(忍著不開庫存好痛苦啊) 01/29 04:50
tanbyd:純推好文! 看完已讓人無心等待緯來版的SP了... 01/29 10:36
ainigi:文筆很棒,思考的角度也很新穎,真是好文 01/29 11:55
LACENI:GJ 01/29 12:43
crona:感謝分享 真的是很棒的一篇文章 ^^b 01/29 23:23
PhantasmaJ:推好文 可惜千秋的指揮指得實在不太像orz 01/30 01:05
drinkcoffee:好文推一個~ 01/30 01:58
funnyita:雖然沒有學過音樂,(我就是外行人,被他們指法騙過還在 02/03 00:40
funnyita:想到底是他們真的演奏或是找人代打),但當我看到時,確實 02/03 00:41
funnyita:讓我更愛交響樂,也會注意當中對於音樂的一些專業知識, 02/03 00:42
funnyita:也會想有一天,能不能把自己的專業用這樣的方式向觀眾 02/03 00:43
funnyita:介紹,真的事很棒的置入式行銷^^你的評論寫的挺中肯的^^ 02/03 00:44
> -------------------------------------------------------------------------- < 作者: willer (think beyond) 看板: Japandrama 標題: Re: [心得] 交響(含sp)~讓你和古典音樂「發生關 … 時間: Tue Jan 29 03:18:51 2008 ※ 引述《sakuai (saku)》之銘言: : * 比本篇還要成功的SP * : 回頭來進入正題吧! : 正因為我覺得古典音樂才是這部戲的主角, : 所以我是看到交響SP後才覺得看到我想看的最佳比例。 : 什麼比例呢? : 就是人物故事和劇中真正討論到音樂的比例。 : 在本篇裡,千秋、野田妹和朋友們的變態與歡樂故事比重大約是六、七成, : 真正談到音樂的內容大約是三到四成。 : 也許是因為本篇有十一集吧?! 好文推一個 不過從一般對古典音樂沒有多少認識的人來說(例如在下) 提出另一個觀點 (完全個人看法 請鞭小力一點) 首先是一般人看日劇的動機還是娛樂為主 雖然日劇裡面對很多東西的考究已經到了令人佩服的專業程度 但主要還是看故事情節有趣與否 這一點來說 交響是相當成功的 風度翩翩帶點驕傲的千秋如何一步一步走進 邋遢成性的天才鋼琴(美?)少女設下的變態森林裡 故事本身就相當新鮮有趣 在翻拍成日劇時 重點課題還是要引人目光、造成話題 所以編劇著重在故事情節上無可厚非 另一個古典音樂的角度來說 之前看漫畫的時候 其實所有樂曲名稱對我都完全沒有意義 我有聽古典 但通常就是放著音樂欣賞 不會去記樂曲名稱 音樂的橋段都是快速跳過orz 而日劇化以後很棒的體驗就是可以實際聽到音樂、 實際欣賞每一個角色對於音樂的認真 (藉這機會 周邊古典音樂CD才會趁機出了快幾十套XD) 在琴室裡千秋與野田廢合奏K448的場面 因著音樂的呈現 讓一道菜增添了更濃厚、難忘的味道 調味料是重要的 不過調味料本身還是難以取代情節主體 因此到了SP時 大量的音樂內容(指揮比賽等)對我來說就有點味道太重了 我非常appreciate劇組的認真與敬業 (尤其稍微看過幕後花絮 這一批演員真是非常了不起) 但實際上 指揮比賽裡大量的音樂演奏場面都被我跳過去了 我其實無法分辨他們演奏的良莠 但就因為這樣 我心裡想的是 「要聽演奏的話 就把架上的CD拿出來放好了:P」 所以指揮比賽中 我注意到的是千秋與樂團成員的關係和好的過程 而沒有注意到和好之後演奏的音樂與之前有多麼大差別.. anyway 交響經歷日劇版、SP之後 我覺得可以給下完美的句點了 其實我最最喜歡的版本 是動畫版 忠實呈現 沒有華麗的搞笑場面 但音樂恰如其份的出現在該出現的位置 我可不可以要求動畫版繼續出下去阿XD -- 沒有酒的時候 到河邊去捧飲自己的影子 沒有嘴的時候 用傷口呼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8.230
braveryhyde:要真的聽演奏當然還是聽CD阿..我覺得這只是讓沒聽的 01/29 03:56
braveryhyde:人增加對古典音樂的興趣,是一種入門的方法 01/29 03:56
braveryhyde:但更深入的話,千秋怎麼跟馬卡爾之輩的比阿.. 01/29 03:57
tenoe:不行~ 一定要出電影版~~~~只有SP不能滿足 >< 01/29 04:27
gillqoo:推~非常有同感阿!不懂音樂的人,太多的古典樂只會讓我放棄 01/30 12:34
gillqoo:sp的音樂比例我可以接受,演奏的過程可以看到演員的表現 01/30 12:36
gillqoo:不過我覺得日劇沒有改太多劇情且又能實際表現出演奏氣氛 01/30 13:02
gillqoo:讓我愛日劇更甚於原著,動畫的畫風不是很愛所以排最後 01/30 13:03
> -------------------------------------------------------------------------- < 作者: SHANGOYANYI ( ) 看板: Japandrama 標題: Re: [心得] 交響(含sp)~讓你和古典音樂「發生關 … 時間: Tue Jan 29 03:47:17 2008 ※ 引述《willer (think beyond)》之銘言: 以上43.. : 因此到了SP時 大量的音樂內容(指揮比賽等)對我來說就有點味道太重了 : 我非常appreciate劇組的認真與敬業 : (尤其稍微看過幕後花絮 這一批演員真是非常了不起) : 但實際上 指揮比賽裡大量的音樂演奏場面都被我跳過去了 : 我其實無法分辨他們演奏的良莠 其實不需要分辨阿 因為差的根本沒出現XD : 但就因為這樣 我心裡想的是 「要聽演奏的話 就把架上的CD拿出來放好了:P」 : 所以指揮比賽中 我注意到的是千秋與樂團成員的關係和好的過程 : 而沒有注意到和好之後演奏的音樂與之前有多麼大差別.. 最容易感受到的應該是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在本傳跟sp之中的差異 本傳中 用非常強烈的定音鼓跟慢板開場營造鬱悶灰暗的氣氛 旋律部份反而有點不見 sp裡面 節奏稍微快了些 定音鼓也不是直接定下去 而是有點彈的感覺 樂曲的線條非常流暢的宣洩而出 說真的 sp裡的勃拉姆斯真的很好聽 而且較本傳中的有了相當大的進步 難怪米奇聽了也激動的大喊Bravo! 如果把樂曲部份跳過 那這場表演也就只是千秋歐洲正式公演+進入變態森林而已 對於千秋的成長的感動 可能是體會不到的喔:) : anyway 交響經歷日劇版、SP之後 我覺得可以給下完美的句點了 : 其實我最最喜歡的版本 是動畫版 : 忠實呈現 沒有華麗的搞笑場面 但音樂恰如其份的出現在該出現的位置 : 我可不可以要求動畫版繼續出下去阿XD 感覺sp有點怪 為甚麼到了歐洲兩人還要互相猜測彼此的心意 不是都已經在海邊Merry Christmas了嗎XD -- ˋ(′~‵")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3.36
sylian:因為Chiaki很彆扭+愛吃醋+Nodame是變態 XDD 01/29 03:57
willer:版上高手果然很多 01/29 04:06
tomotoo: 1樓正解 XDD "Merry Christmas"是天外飛來一筆( ̄y▽ ̄) 01/29 08:24
skuldk1:因為是傲嬌 01/29 10:42
Nevereona:推傲嬌~ >W<a 02/22 19:42
> -------------------------------------------------------------------------- < 作者: allem (jimmy) 看板: Japandrama 標題: Re: [心得] 交響(含sp)~讓你和古典音樂「發生關 … 時間: Wed May 14 14:05:37 2008 ※ 引述《sakuai (saku)》之銘言: : 平心而論,我不像許多非常瘋狂著迷於這齣戲的粉絲, : 而是從理性的技術觀點很平心靜氣地欣賞這部交響情人夢的。 : 如果這齣戲的主角不是古典音樂, : 最後我想說的是,或許對很多有點年紀、或者習慣文字思考的人來說, : 這部交響情人夢就只是一部真人演出的超歡樂漫畫。 : 也就是說,這樣的風格形態並不是人人都喜歡或可以接受的。 因為在很久以後才看到這篇心得,所以才拿起來回。 老實說,如果因為這部戲的主角不是古典音樂,而讓你看不下去的話, 我是比較建議你在「欣賞」上頭再多下點功夫。 好比說「我去看雲門是為了他們的緊身衣...」, 那任何更多的心得或分享,感覺就是偏掉了。 本部戲的重點絕對不是古典音樂,說調味料是侮辱了劇中的音樂與漫畫家的心 但要說音樂是主角,那未免把人物成長看成理所當然了。 漫畫或者小說或者電影從來不為了「音樂」服務, 感動人心的要素也絕對不是音樂本身。 (不然看漫畫的人根本聽不到音樂,哪來感動?) 上年紀的人或者文字思考的人無法接受這種敘事風格, 簡單的說,長久習慣於某種環境會僵化人的思考方式。 就像我聽一些「資深」古典樂迷說, 他們無法適應某種音樂、或者某種演奏方式。 也難怪別人不想了解古典音樂的世界。 我不否認本劇的確看上去有「挾漫畫之名,行宣傳古典音樂之實」的可能性 但只要想想現今的古典音樂市場(小眾), 再看看電視台所投入的資金(可以發好幾張 HIT的流行樂專輯), 賠本的生意誰做呢? 老實說,我倒認為是漫畫家想要讓漫畫迷走進她的世界, 那個有趣的、親和力的音樂世界,有苦有樂、一同享樂。 (電視台?不要忘了廣告的豐厚收入) 簡單的說,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既不會讓人更感動,也無法說服人。 把漫畫的歸漫畫,古典的歸古典吧。 (我倒是建議原分享者把這篇心得文拿去貼在古典音樂版上, 好好教育某些將聽古典音樂當成什麼至高無上、了不起的偉業的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181.163
mizarfar:推這句漫畫小說電影不為了音樂服務... 05/14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