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部電影才剛看五分鐘,  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韓』。  剪接的節奏和導演手法,  都像在看金基德的片子。  而角色設定和情節推進的劇本感,  則極像是郭在容寫作的筆觸。  之後果不其然,  整部電影走的就是郭在容路線,  無論是小薰移動公車站牌的舉動,  最後兩人在小薰房裡望著公車站,  伏筆揭曉的那一整段回憶,  拍得都像是韓國的純愛電影。  當然日本電影一貫的通病-  無法處理數量太過龐雜的角色,  在這部片裡一樣沒能克服,  於是劇本只好把人物壓縮到六個,  其中還包括幾乎沒個性的醫生和媽媽。  這就比不上善用複雜的人物關係說故事的韓片了。  日劇版本目前看到第二話,  最大的問題就出在角色塑造上,  日劇版可以說是企圖心太強所以遭致失敗,  電影版則是篇幅太短以致於性格單薄。  電影版是以雨音薰為視角,  可惜的是這個版本的女主角,  沒有日劇版來的立體鮮明。  澤尻敢愛敢恨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YUI 則變得有些被動、無奈,  除了剛開始她努力追求『夢中情人』之外,  在她而言好像什麼事都無所謂。  日劇版則從孝治身上出發,  先前大家一致撻伐山田的演出太陰沉,  我倒覺得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畢竟這樣的表演追根結底,  還是要歸罪於渡邊睦月的腳本出了問題。  基於山田孝之是主役的緣故,  藤代孝治這個角色勢必得寫得更複雜,  甚至要比女主角更具有衝突性不可。  塚本高史的確演出了一個陽光的海灘男孩,  可是這也是拜扁平角色所賜。  電影版的孝治沒有父母雙亡,  相反的他有一個很關心他的媽媽,  會介意他在高三的時候到處去玩。  塚本高史至少有學校可以念,  不必擔心沒地方住,不打工也不會餓死。  他沒有一個曾經糾纏不清的明星前女友,  他沒談過戀愛根本不知道愛的苦痛。  所以相同的一句對白,  電影版和電視版就出現了反差。  山田孝之說:就算我明天死掉也無所謂。  塚本高史卻說:我覺得我會普普通通過活,普普通通死掉。  也就是說這兩人的絕望是不同的,  後者的絕望還處在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層次,  前者就真的有一種因為經歷過,  所以能夠透徹地體認到痛苦,  是一種已經達到谷底了的絕望。  當然日劇版的問題重重,  第二話我簡直是非得把自己綁在椅子上,  否則難看到我無法看完的地步。  融合了老梗與荒謬於一爐,  重點是還融合得不忍卒睹,  這還只有渡邊睦月能夠做到。  電影和日劇的腳本,  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  兩者都把角色寫得太偏鋒。  電影是太過無憂無慮,  日劇是太過極端黑暗。 剛好配角們和邊配人物恰恰相反,  日劇版的配角好像歡樂一家親,  電影版的爸爸媽媽都比女主角還要緊張。  所以也不能怪山田孝之演得陰沉,  劇本都已經寫成這樣,  就算找小池徹平來演,  我覺得大家也會看得開心不起來。  電影版確實拍出了戲味,  比起日劇版的確比較好看,  整部電影非常流暢又自然而真實,  不過也可以歸因於它贏在起跑點,  兩小時的劇本本來就比較容易藏拙。  最後講一講我最喜歡的點:  1.移動的公車站牌。 2.喜歡的香蕉是食物。 3.脫了就會死掉了,但我要一直一直活下去。  尤其第一個點我看得異常感動,  這一個橋段的設計,  很像《緣起不滅》的那把傘,  兩個都一樣拍得很好,  也只有亞洲人能拍得出來,  好萊塢就絕對拍不出這種感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43.73
starswalker:渡邊睦月想製造的笑點都有夠難笑的 07/25 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