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要以這種角度來看這部劇才是對的 只是這部編劇真的編得太爛了,把它編得像一般偵探推理片那樣 才會讓觀眾有所誤解 好比說,第二集中,最後抓到兇手的契機,九十九自己說了 是因為「對方自己說溜嘴,把她不應該知道的事給說出來」 而且到最後確認兇手的方法都與前面所做的科學判定無關 我想這部戲到目前為止(也才兩集啊..)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一貫性與主題性 通常像這種片子,最關鍵、重點、也是最能表現主題的部份都會放在最後面 像是第一集中,最後判定兇手的方法是使用腦科學研究的結果去做判定 所以在第二集中,觀眾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應該也是與第一集一樣的方式 結果第二集的最後判定的方法幾乎與腦科學無關 因此讓觀眾產生「第二集不如第一集」的想法 事實上第二集中,過程上也運用相當多的腦科學 如果把科學搜查的過程跟最後確認結果切開來看 會發現第一集跟第二集的最後判定兇手的方法可以互換 代表這部戲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不過我還是只能說,這算是編劇的問題,沒有完全放大「腦科學搜查」這點 反而讓人覺得只是一般推理劇.... ※ 引述《theologe (注意!上bb的能量即將用完)》之銘言: : 第二集的腦神經科學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吧。 : 這集用了兩個: : 1.Gackt對當年第三案的口述,腦波反應是理性、秩序的,而非前兩案自然的、散亂的 : →判斷為謊言 : 2.最後Gackt說自己會復活,卻不呈說謊反應 : →解謎:因為Gackt知道(因為是Gackt設計的嘛)有人會繼承並完成自己殺人、肢 : 解人的欲望--個體精神的復活或永存 : 拿掉這兩個腦科學的運用的話,請問各位,本集要如何破案? : (不懂為什麼有板友會說第二集沒甚麼腦科學...) : ------- : 腦神經科學目前要實用化為辦案的利器有許多困難, : 主要便是如何將[實驗室]與[現場]進行連結的困難: : a. : 腦波反應是非常微妙的,必須要摒除一切干擾, : 否則因果問題或變數便很難控制,此為困難之一。 : b. : 第二,腦波測定的儀器很大XD,自然必須在遠離現場(時、空!)的實驗室中進行。 : (現場/日常世界中也很難充滿了腦波測定的儀器吧XD) : 故本劇的核心議題,看兩集下來,我認為可能就是: : 實驗室與現場的連結問題。 : 所以腦先生要到處走透透,並且衝撞科研人員與現場人員的分際界線問題 : (第二集劇情發展中點出,綾瀬遙既是腦先生的助手,便必須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 輔助腦先生對此分際界線進行衝撞), : 都是此議題的開展過程。 : (本集最後那個猜拳其實不過是花樣或包裝而已,因為對腦先生而言, : 腦神經科學的探討已經讓答案顯然,剩下的是花時間(33分偵探的場合?)檢證、佐證, : 以及對領域外者「說服」的問題, : 也就是「連結」的問題。 : 故,「說服」的破綻本就不是問題, : 因為證明的任務不在這裡,而是在實驗室中已經完成。) : 以這個議題來看,我認為劇中人物,包含警探、科研人員等等, : 都各自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將此議題的矛盾、困難情境呈現出來。 : 至於板友們批評的戲劇性、角色魅力等問題.... : 1.在科學面前,人只不過是工具而已,何須太多「個性」? : 角色越立體,對科學來說,只是干擾越多而已XD : 2.其實我自己看得還蠻過癮的阿...算了,個人問題 : 最後,如果本劇真正的主角是科學或者是一個科學議題, : 但前面板友也有對本劇提供的知識吐了一些嘈,那.... : 關於這點,我們必須搞清楚,科學「知識」≠「科學」 : 「科學」指的應是求知的精神與其過程, : 「科學」本就是持續證明與否證的過程, : 過程當然比短暫的結果(i.e.不知何時便會過時的「知識」)重要啦 : 那麼,本劇是否給了我們求知的精神和過程呢.... : 我認為還是有的,但... : (反正才第二集嘛...太認真了....) -- Azuの日影、日音、日劇世界 http://leyon.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8.250.145 ※ 編輯: sean123362 來自: 125.228.250.145 (06/04 00:07)
asroma:同意+1 感覺就是普通的推理劇情 第二集若刪掉竹神大腦反應 06/04 07:13
asroma:那段 感覺也可以繼續推理 目前為止感覺不出腦科學的威能 06/04 07:13
LUDWIN:我看到現在都一直以為是推理劇XD只是剛好偵探是研究員XD 06/04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