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第一次看到官方中文版 (笑) 簡單提幾個東西好了 1.緯來直接翻清盛,不過原文的稱呼是"入道" 入道是清盛主要的稱號之一 因為他晚年生了一場寄生蟲引發的大病 連後白河上皇也以為他祈福為由宣布出家,變成後白河"法"皇 (所以這裡開始就應該要翻"法皇",而不是上皇了) 後來清盛跟著也出家 皈依佛門的行為本身就叫做"入道" 不過除此之外,入道這個字也另外指日本古代律令制裡頭居三位以上高官出家之人  因此稱清盛為"入道",除了代表他已出家的身分,亦算是一項尊稱 2.福原 清盛最大的野心之一就是把京城遷到福原 福原其實就是現在的神戶,更精確一點講是從三宮到兵庫區的那一帶 劇中也有提到"大輪田泊" 那是當地所謂"攝播五泊"(攝津國與播磨國)的五大船泊之一 位於現今的兵庫區 如今大輪田之名在神戶已經看不太到 不過港島上面神戶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旅館"Portpia Hotel"裡頭 能容納2000人以上的主宴會廳,名字就是取做"大輪田" 3.乘合事件 這個算蠻有名的,平家人與公家貴族在路上相爭 多少也反映出雖然當時身為武人的平家占盡朝廷高官與榮華富貴 但許多傳統貴族依舊懷有根深柢固的歧視心態 (平安以前武家身分地位是低一大截的,簡單來說不過就是軍警和保全人員) 而平家人反過來也瞧不起這些沒啥見樹又自命清高的公家人 所以兩邊的矛盾自然隨著平家的抬頭,甚至後來清盛悍然遷都福原的舉動 (等於拔掉這些人在京都的根) 而愈演愈烈 一般來說日本武家(武士階級)首度握得國政大權 就是始於平安末期,保元平治亂後的平家 至於那個帽子,原文叫做"烏帽子",確實是一個身分地位的表徵 而且它其實是可以拉長拉短的 將來義經元服(行成年禮)戴上時就會知道了,帽子長短其實也代表著地位的高低 4.說到平泉 其實在那個年代,雖然政治是以朝廷所在的京都為中心 但京都歷經幾場大亂,其實就跟戰國時代之時一樣 經濟力已經大幅衰退 舊公家貴族們其實也有不少得仰賴當權的平家資助,而產生前述那種矛盾的心理 但平泉就不一樣 京都你們自己打你們的,我奧州遠在東北,天高皇帝遠 平泉之地如同戲裡所講,天然資源得天獨厚,加上藤原家三代都是有能之人 (其實這個藤原最早叫做清原,也是從一團大亂鬥中脫穎而出的 不過再講下去就愈扯愈遠,有完沒完了) 便治理出真的在當時人民心目中像是極樂淨土的地方 平泉在當時的人口約有10萬人,是全國僅次於京都的第二大城 不過就經濟重鎮方面,最重要的則是平泉和九州的博多 5.佐公子 戲裡頭北條家稱賴朝為佐公子(佐殿),那是因為賴朝之前在京所領有的官位 十三歲時賴朝就被晉任為「從五位下右兵衛"佐"」  (兵衛府,掌管朝廷大內安全,又分左右兵衛府,"佐"相當於第二位的次官)  雖然這時他已成兵敗遭流放之身 但對北條家這種隸屬於平家旗下,地方土豪鄉巴佬的身分而言 這種來自京都有官有位的人多少還是會尊敬幾分的 另外賴朝在義朝諸子中排老三,義經排第九 他們其實有一個長兄源義平,後世人匿稱"惡源太"or"惡太郎" 顧名思義就是以勇猛善戰聞名,是歷史上"猛將"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過隨著父親在平治之亂中敗亡後,後來回京時遭到捕獲 享年只有短短的二十歲 6.大番役 政子父.北條時政戲中得上京一趟的理由 平安時代地方武士的職責之一,要輪流入京擔任皇居的警護工作 當時是為期三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9.219
mickey13:推你的專業 10/16 20:40
沒有專業啦,我講的算比較簡單的 ^^
WYJ:陸奧藤原家初代是清衡 該氏代表作就是中尊寺 10/16 20:41
WYJ:不過博多和防長一帶還是當時最主要的商業地帶 10/16 20:42
great0131:感謝講解!雖然很愛看,但每次看完都覺得頭快爆炸@@ 10/16 21:07
※ 編輯: wcc960 來自: 125.225.9.219 (10/16 21:26)
Midiya:太專業了...推一個 10/17 00:02
SPEEDPOP:推專業好文(看了義經好想去京都玩喔...) 10/17 00:37
ricedog:推專業好文^^ 看了義經想去京都玩+1XD 10/17 00:54
poor:推好文~^^ 10/17 08:59
beautyting:PORTPIA~ 10/17 09:32
lelenice:推好文~^^ 10/17 09:55
LoCoCo:真是太猛了 10/17 12:30
aameo:義經排行第八 不敢承襲叔父源為朝鎮西八郎的名號 才謙稱九郎 10/17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