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in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GlkmZ1N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4:風獅爺誌(二) 時間: Wed Dec 5 14:39:28 2012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70146660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4:風獅爺誌(二) 【風獅爺Map2】 中蘭風獅爺   金沙鎮中蘭村的中蘭風獅爺位於環島北路三段、中蘭公車站對面的碉堡上, 嬌小的身軀與可愛的外型令人印象深刻,不知是在「裝可愛」,或是彩繪者刻意 為風獅爺漆上如少女漫畫般「水汪汪的大眼睛」,中蘭風獅爺看起來楚楚可憐的 模樣煞是討人喜愛。獅身「藍色」的彩繪卻代表威猛的獅子,傳說青色獅子是最 兇猛的。 【中蘭風獅爺】   在中蘭(古稱「蘭厝」),新人於結婚當天,除了必須祭拜家中祖先、廟裡 的神祇外,中蘭及下蘭的風獅爺,也是新人當天必拜的守護神之一,以祈求平安 及來年能順利添丁。 下蘭風獅爺   就在中蘭風獅爺附近,金沙鎮下蘭村也有一隻風獅爺。骨碌碌的雙眼、雙手 捧著黃色令旗的下蘭風獅爺,在當地為新人於婚禮當天必拜的守護神。正面是兩 足著地,雖然像是站立,但從側面看,卻是穩如泰山的「坐」在橘色石椅上,祂 可能是金門唯一有椅子坐的風獅爺。每年農曆11月28日,村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 ,為勞苦功高的風獅爺祝壽慶生。 【下蘭風獅爺】   今日中蘭一帶,明代時期稱為「蘭厝」,並以其地勢之高低區分為「頂蘭」 、「中蘭」和「下蘭」三個聚落,對外而言,「中蘭」是三個聚落的總稱,而中 蘭實際上又包括三個聚落,三者之間有所區分,卻又有不可分的關係。本聚落的 地勢因位在整個範圍的低窪處,故名為「下蘭」。 瓊林風獅爺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拜訪金湖鎮瓊林村,共發現四隻風獅爺。第一隻 位於環島北路旁、瓊林村北,負責擋風。其身材線條優雅、高大威猛,常被選作 金門觀光的代言人,是知名度很高的一隻風獅爺。 【瓊林風獅爺(村北)】   第二隻風獅爺則是金門鑲壁風獅爺中最大的一隻。此風獅爺由泉州青斗石雕 刻而成,鑲嵌在蔡氏家廟的後壁上,前面為巷道,為防路沖而設置。 【瓊林風獅爺(蔡氏家廟後壁)】   第三隻風獅爺座落在瓊林村西南方,因為西南邊有一條溪沙溪,每遇下雨即 氾濫成災,故立此風獅爺以鎮之。 【瓊林風獅爺(西南方)】   瓊林第四隻風獅爺則相當有趣,鑲嵌在民舍牆壁上,只有一個巴掌大小,非 常難找,為金門最小的風獅爺。此民宅後方為道路且位於向風處,為了防路沖及 鎮風,因此在牆上鑲上一隻風獅爺,並另鑲「石敢當」以達鎮風、鎮路沖之功效。 【瓊林風獅爺(民房牆上)】   瓊林位於金門中部,原稱平林,自古人文薈萃,聚落中孕育出不少傑出官員 ,至明熹宗時,平林進士蔡獻臣入朝為官,皇帝認為「平林」之名過於平常,於 是賜名「瓊林」。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風獅爺位於金寧鄉昔果山村、法主天君宮左前方,原本並無風獅爺設 立,民國五十七年興建尚義機場因而影響村民生活作息,於是在神明指示下,製 作了這隻面向西南方機場的昔果山風獅爺以護衛村里。昔果山風獅爺口含寶珠、 胸懸鈴鐺、左手持球、雙手並前舉平推的造型,充滿守護村落的氣勢與決心。每 逢法主天君建醮之日,村民總會獻上最豐盛的祭品,昔果山風獅爺或許是金門吃 得最好的風獅爺吧。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為「菽藁山」之諧音,相傳唐朝陳淵來浯洲(金門)牧馬時,在此山 丘一帶種植豆黍牧草以養馬,故稱為「菽藁山」,後諧音為「昔果山」。昔果山 雖名為山,實際上原本是一個靠海捕魚維生的聚落,周圍是大片紅土地,出產花 生,油質多,較其它地質上種植者香,是該聚落的一項作物特色。 后湖風獅爺   后湖風獅爺傳說:金寧鄉后湖村原有兩隻風獅爺,早年皆已被毀。民國五十 七年,由於尚義機場擴建跑道,將后湖村北一帶的母身山剷平,形成一風口,海 風可以直撲入村。此時正巧村內先後發生村婦自殺與溺水而死的不幸事件,全村 陷入驚惶,村中長老認為有重建風獅爺以鎮此風口之必要,於是便設立了這隻后 湖風獅爺。 【后湖風獅爺】   在今后湖和泗湖間原有一湖泊,稱為「駟湖」,相傳是唐朝陳淵養馬的地方 。湖的二側各有一聚落。東側者稱為後湖(湖在村後),西側者稱前湖(湖在村 前),今前湖已廢。 古崗風獅爺   古崗風獅爺建於清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民國三十八年因基座石板遭 拆毀,以致於曾棄置於荒草之間長達數十年,民國七十八年時村民有意重修,不 過在請示風獅爺時並未得到應允。直到民國八十六年方遷至金城鎮珠山聚落附近 。開口、大眼,配上兩個圓且深的酒窩,成為古崗風獅爺的特色。 【古崗風獅爺】   古崗分為大社(大古崗)及小社(小古崗),社南社北皆為群山環抱,中間 陷為一湖,左有青山、左前方有翟山與大帽山(鬼仔帽山)、梁山(東紅山)、 大社之後為石仔山與公婆山、右有太文山、前為前面山與獻台山,為一山明水秀 之絕佳居所。 金門城風獅爺   據說過去在金門城東、西、南、北四門皆有風獅爺,現今僅剩迴向殿後這一 隻。迴向殿本有風獅爺一大一小兩隻,因戰爭緣故,大的風獅爺己不見,小的風 獅爺被藏在廟裡,躲過戰火。水泥牆上模樣有些不清楚的小風獅爺,高27公分、 寬16公分,模樣嬌小,是金門最古老的風獅爺,至少有六百餘年的歷史了。旁邊 的大風獅爺則是新建。 【金門城風獅爺】   金門城即為金門古城,位於金城鎮古崗、古區、官路邊、水頭、謝厝之間, 明代朱元璋為海防所需而興建,至明代中葉已逐漸失去軍事作用,但人口與商業 活動仍具一定規模,而有「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 」之諺。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82年),總兵陳龍將縣治遷移後埔,政治經濟 中心轉移後,金門城重要性遂減低。 官路邊風獅爺   站在大樹下入風口,孤獨面對廣闊荒地,紅披風的背影,金城鎮官路邊的風 獅爺顯得特別有意境,這就是風獅爺的英雄宿命。官路邊風獅爺為新設立之風獅 爺,在過去的風獅爺調查記錄中並無紀錄,為民國九十四年由金城鎮公所發包施 作。 【官路邊風獅爺】   位於金城鎮賢庵里之「官路邊」,因位處千戶所城至後浦城古官道之邊而稱 之(清康熙時遷總兵署至後浦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44.19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60.251.144.196), 時間: 12/05/2012 14: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