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in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Glky_FR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5:古蹟金門史話 時間: Wed Dec 5 14:52:45 2012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70161398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5:古蹟金門史話   古時金門稱「浯州」,為漢人移民由大陸渡海拓墾而建,當地的開墾考據最 早可追溯至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晉代。唐代,在浯州設置牧馬場並任牧馬監,為金 門島行政之始。明代,因為位於福建東南海口航道要地,於是取「固若金湯,雄 鎮海門」之意,「金門」因而得名。《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隨著古蹟尋訪, 聆聽史話金門。 陳禎墓   「陳禎墓」為國定古蹟,座落在金沙鎮浦山村黃龍山麓,以花崗石為主要材 料,屬明代典形制式官墓。臺閩地區已列級的古蹟之中,明朝古墓有六處(五妃 廟、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鄭公子墓、曾振暘墓、陳禎墓、陳健墓),其中又 以金門的陳禎墓與陳健墓形制最為特殊,尤其墓前花崗石造的墓亭,更是臺閩地 區少見的特殊墓式。《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並未探尋陳健墓,只好留待下回 造訪。 【陳禎墓】   陳禎(西元1459~1526年),字應加,金門陽翟人,明武宗正德十年(西元 1515年)貢生,曾任廣東長樂縣訓導。陳禎之子陳健是嘉靖五年(西元1526年) 進士,曾任南安、南寧知府。陳禎逝世後,君恩及身,誥贈刑部員外郎。 古崗湖風景區   珠山聚落附近設有「古崗湖風景區」,古崗湖是一座半人工湖,湖水清麗。 湖畔的古崗樓建於民國五十三年,飛角流簷,古意盎然,紅色的建築與湖光綠陵 相襯,構成戰地金門的詩意山水。 【古崗湖風景區】   古崗湖畔的獻台山上有「漢影雲根碣」,為明魯王手書刻石遺跡,魯王為了 反清復明,曾駐留金門島上逾十年。這刻於明永曆八年(西元1654年)的勒石正 表現他的慨然之氣,現已列為縣定古蹟。 【獻台山上的漢影雲根碣】 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聳立於金城鎮南磐山頭,相傳為明太祖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所建,塔 高二丈餘,為昔日金門航海的指標,現已列為國定古蹟。由花崗石疊砌而成的文 臺寶塔,居高臨海,塔高五層,塔身呈六角形,形貌渾厚樸實。自古以來,人文 武將行經此處,莫不留下墨寶石刻以玆瞻仰有感。 【文臺寶塔】 茅山塔   位於金城鎮水頭聚落附近、茅山山頂上的茅山塔,在明代與文臺寶塔、倒影 塔(位於太武山)同為醒目的航海標誌,曾遭炮火摧毀,經整建後重現昔日風光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因為行程安排不及而走馬看花,並未登臨視野極佳 的茅山塔,只遠觀而不能褻玩焉,甚為可惜。 【茅山塔】 古龍頭水尾塔 【古龍頭水尾塔】   金寧鄉北山村的雙鯉湖畔,有一座樣式獨特的「古龍頭水尾塔」,是目前台 澎金馬地區唯一保存的海底塔,由花崗石砌成,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 年),現列為縣定古蹟。水尾塔本是獨自立於湖水之中,做為鎮水煞之辟邪物, 後經整修而有連通步道與荷花叢景觀。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位於金城鎮浯江街,原為明萬曆年間才子許獬讀書之所,昔 稱「叢青軒」,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82年)總兵陳龍遷治後浦,便將此軒改 建為總兵署衙,保留至今,為臺閩地區碩果僅存、格局完善的總兵署衙,現已列 為縣定古蹟。 【金門鎮總兵署】   院內共有一堂二房四廳,佔地寬廣。夜間,廊下屋簷掛上一排紅燈籠,題曰 「風調雨順」,使得格局方正的總兵署衙門,頗有青天在世之氛圍。 【院內之景】 邱良功母節孝坊   立於金城鎮後埔市街、莒光路一段的「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十七 年(西元1812年),為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現為國定 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是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和青斗石雕刻建築而成,高度超 過十公尺。雕刻與裝飾種類繁多,皆出自內陸名師的巧手,為臺閩地區現存牌坊 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有幾個販賣各式小吃的店家,其中這家「金門蛋捲」令人 好奇,據說是開了六十年以上的老店。攤位旁生起火堆,老板使用類似鐵夾盤的 工具,在盤上抹上餅皮,然後放在柴火上烤硬並捲起一圈,成為「火烤蛋捲」, 與一般蛋捲不同,口感香脆如煎餅,十分具有古早味。 【金門火烤蛋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44.19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60.251.144.196), 時間: 12/05/2012 14: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