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u-88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錄自本網址http://www.acertwp.com.tw/magazine/me/m140/m13904.htm 數位相機構造徹底分析 ■李爾民 1997年,電腦更進一步走入家庭的同時,數位相機開始敲門。本人在東京從事多年的電腦工作。在這裡願將日本的數位相機最新情況向各位讀者作一介紹。 現在個人電腦愛好者最喜歡的外部設備,就要算是數位相機了。更新換代、畫質提高、辦公用、家庭用、製作網頁等等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更有裝入口袋裡超小型數位相機、支援1280x1024點高解像度的數位相機、自身編輯功能增加完善。但是,哪一種照相機用起來順手、更好地讓人發揮攝影技術。這不僅要求攝影的要領必須掌握,照相機構造也要清楚。 若只限於最簡單的數位相機,了解其內部構造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但如果對攝像品質有一定要求的機種,就一定要理解其內部構造。以下從數位相機的構造要素,詳細介紹。 數位相機構造 數位相機與膠片式照相機的構造在一點上是一樣的,就是將攝入鏡頭的光記錄在某一種媒體上。但是,攝入鏡頭的光記錄在什麼樣的媒體上,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膠片式照相機的原理是利用膠片使光在感光劑上感光,發生化學變化。而數位相機的原理是利用CCD或是CMOS,使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在記憶體上。也就是說利用光電的轉化。 從鏡頭到曝光部分的技術,數位相機與膠片式照相機是相同的。曝光到記錄媒體部分是數位相機特有的技術,這一點一定得有清楚的認識。 膠片式照相機曝光過程﹕ 1.經過鏡頭光聚焦在膠片上。 2.膠片上的感光劑隨光發生變化。 3.變化了的感光劑膠片經顯影液顯像。 4.成像。 數位相機曝光過程﹕ 1.經過鏡頭光聚焦在CCD(CMOS)上。 2.CCD(CMOS)將光轉換成電信號。 3.經處理器加工,記錄在記憶體上。 4.通過顯示器表示,或經印表機列印。 數位相機的構成要素 數位相機設計的功能豐富。因不必裝入膠卷,體型設計不受膠卷體積的限制,比起膠片式照相機,數位相機的外形設計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但是,保留有鏡頭,有取景器,有快門按鈕。CCD和記憶體相當於膠片。 1.設定鈕 選擇畫質、消去拍攝畫面等各種設定選擇。根據照相機種類的不同,各種設定分別在不同的按鈕上。有的在液晶顯示器上進行功能設定。 2.快門鍵 與膠片式照相機同樣,拍攝要從按快門開始。不同的地方在於按下快門後,到能拍攝第2張照片之間,需要等數秒甚至20秒不等。這是因為畫像數據需要進行壓縮處理時間。 3.閃光燈 數位相機帶的閃光燈,光度並不太強。不帶閃光燈的機種佔多數。 4.光學式取景器 拍攝時瞄準被攝物用的取景器。有用液晶顯示器代替取景器,而省去取景器的機種。 5.鏡頭 數位相機的鏡頭並不在相機的中央,而附在旁邊的機種佔多數。使用這一類相機時,注意不要遮擋住鏡頭。 6.外部介面 拍攝的畫像可以經過信號傳送給電腦。如果帶有TV輸出介面,還可以在電視螢幕上直接顯示出畫像。 7.電源開關 拍攝前打開電源開關。有些機型此一開關,是用來做拍攝與功能整理切換用。 8.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的作用等於取景器,拍攝時瞄準被攝物。還可用來確認拍攝出來的照片。作為取景器來用,液晶顯示器雖用起來得心應手,但因為液晶顯示器耗電,低階機種一般不帶有液晶顯示器。 9.電池 用2或4顆五號電池的機種為主流。除用一般電池外,也有用鋰電池、鎳鎘電池的機型。 10.記憶卡 低階的照相機,只有內記憶體,而無內附可以交換的記憶卡。這種機種的拍攝張數受到一定的限制。 CCD圖像的畫素是畫質的指標 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是受光時,轉換成電信號的器件。使用在掃瞄器、傳真機、電視攝影機等的受光部分。 CCD的決定性的指標在於它的畫素。受光畫素越多,圖像的清晰度越高。中階的數位相機的畫素在35~41萬點。高階的數位相機的畫素在80~140萬點。專業的數位相機的畫素有的超過300萬點。根據CCD的構造,畫素與輸出信號的解析度並不是一樣的。 一般來講35萬畫素的CCD輸出信號640x480點陣,80萬畫素的CCD輸出信號1024x768點陣。 超過100萬畫素與CCD的面積 決定畫質的因素除了畫素外,還有幾項因素。首先來看CCD的面積。正如圖2所示,比起35毫米膠片,CCD的面積非常小。為能在這樣狹小的面積上構成鮮明的畫像。必須要求具有高性能的鏡頭。 但是,現有的鏡頭的解像度只有每釐米150點的精度。中階機種大多使用1/3英吋的CCD。這樣大小的面積,即使畫素在100萬點以上,也不能獲得高品質的畫質。即使提高輸出信號的解像度,因經鏡頭成像密度不足,訊息量不可能再增大。 若加大CCD的面積,即使使用同樣的鏡頭,畫面的清晰度可以提高。例如,高階機種DS-300(富士照相機)的CCD面積有2/3英吋。比1/3英吋CCD的面積大四倍。今後的數位相機,以超過100萬畫素的機種為主。CCD的面積就更顯得重要。 原色過濾與輔色過濾 CCD的彩色過濾鏡有多種,不僅CCD自身能判斷光的強弱(輝度),而且經彩色過濾還可獲得色彩資訊。這種彩色過濾通過藏藍、大紅、黃、綠(輔色過濾)與紅、綠、藍(原色過濾)的對比,調節拍攝的畫面。一般來說,輔色過濾色彩度低,有比較平淡的感覺。而原色過濾動態範圍擴大,可以再現被攝物的原色。 但是,也不能下定論說輔色過濾再現比被攝物的原色效果差。4像素(或3像素)為一單元,經演算合成色彩。根據處理方法不同,合成的色彩有很大不同。這種技術,各家各有所長。這就是為什麼規格表上,即使使用同種性能的CCD,成像的效果還是不大一樣。 正方像素的優點 按照CCD的像素形狀,畫質會有所不同。數位相機沿用電視攝影機所用的豎長型畫質CCD。但是,因為電腦的畫面是由正方型的畫素構成的,從CCD直接輸入到電腦的畫像會變成寬型。為正確表示畫像,需要經過軟體進行一定比例的修正。這樣一來畫像會有一定程度的失真。為解決這個問題,最近為此專門設計的正方像素CCD的機種逐漸增加。 質素的多少並不等於與畫質的好壞 要注意一點的是數位相機的主要性能指標,並不僅僅決定於畫素的多少。因為像素多,拍攝畫像的解像度就高。確實畫像被放大,看起來並不會覺得顆粒粗。解像度並不相等於畫質。畫素再多,顏色低劣的話,仍不能獲得一幅高品質的畫像。 膠片式照相機一般使用35毫米的膠卷。解像度在數百萬到一千萬點。但是,膠片經鏡頭所拍下的成像。有時還比不上100萬像素檔次的數位相機。100萬像素檔次的數位相機,拍攝1024x768點陣的畫像。經高解像度的印表機列印,解像度為每毫米3到4點(解像度可用點數來表示)。另一方面,膠片經鏡頭所拍下的成像每毫米3-14點。受我們用肉眼所能鑑別的限制,這種程度的解像度沒有太大的區別。重要的是不論數位相機,還是膠片式照相機,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要評價其各自的綜合機能。 記憶體 通過鏡頭的光信號經CCD轉變成電信號。最後記錄在記憶體上。使用的記憶體以即使被切斷電源,內容也不會消失的記憶體為主。其中有使用PC卡型的硬碟機、或微型磁碟機,得以保證拍攝張數。 內裝記憶體和儲存卡兩種 畫像記錄在內裝記憶體和可以交換的儲存卡兩種。低階的數位相機以內裝記憶體為主。缺點是當內裝記憶體裝滿後,暫時不能再進行拍攝。對於儲存卡型的照相機,只要有備用的儲存卡,就像換膠卷一樣,實際上拍攝張數不受限制。但是,缺點是照相機本身的製造成本高,體積也大。 畫像的處理方式及記錄時間的注意點 即使是使用同一種儲存卡,以什麼方式記錄畫像因個廠家不同,拍攝張數及畫質也不會相同。 640x480點陣全彩畫像,不經處理而直接記錄的話,一張需用900KB的儲存空間。但是,內建的記憶體和儲存卡容量最大為數MB,顯然可拍攝的張數少之又少。 實際上畫像數據經壓縮,容量變小後再做記錄。這種JPEG壓縮方式被廣泛使用。壓縮到低於十分之一的數位相機佔多數。這種壓縮操作因為經程序處理,從拍攝到畫像記錄終了需花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按下快門後,到下一次能按快門之間要等一段時間。一般平均在數秒,也有的超過10秒。這與處理畫像用處理器及內裝的壓縮軟體能力有關。 鏡頭 除了CCD,對畫質影響較大的是鏡頭。鏡頭的性能不十分好,會有什麼影響呢? 一般鏡頭中心部分的解像力最高,越往旁邊,解像力越低。這就是為什麼畫像的四周不夠清晰,也不夠明亮,並且容易變形。數位相機畫質也同樣會受到這種光學鏡頭特性的影響。這種失真很難在說明書上定量表示,只好用拍攝的樣品等個別方法來說明。 根據焦距畫面四角的變化 鏡頭說明書所給的指標是焦點的距離。調整焦距,對畫面四角的變化有很大的影響。 焦距短,視角擴大(稱做廣角)。反過來焦距長,畫角變窄(稱做望遠)。焦距與畫角的關係,因曝光區的面積、也就是數位相機CCD面積的大小而不同。同樣焦距的鏡頭,1/3英吋的CCD比1/4英吋的CCD的視角廣。這一點不太容易明白,一般採用的焦距,是基於膠片照相機標準用的35毫米膠片換算得來(下同)。 變焦鏡頭為什麼少 中階數位相機最大的缺點是,大多數不帶變焦鏡頭(稱做單焦距)。因而視角固定,取景自由度降低。運動會上拍到孩子的照片像米粒般大小。旅遊紀念照片,為了能將所有的人都攝入,得不辭辛苦地調整相機的位子。 變焦鏡頭是由數個鏡頭進行組合,實現焦距的自由變化。所謂變焦鏡頭,是用有一定解像度的鏡頭,並同時對該鏡頭進行正確組合控制的裝置。但是,正如前面對CCD的說明,數位相機對鏡頭要求更高。基於這點,價格5萬日元以下的數位相機,考慮成本的關係,不太可能裝變焦鏡頭。 代替變焦鏡頭,有若干種數位相機帶有焦距切換裝置(稱做兩焦距切換)。不像變焦鏡頭那樣自由。只有廣角和望遠兩檔進行切換使用。 對焦 調整焦點的方法有幾種。讀者都知道手動對焦(MF)、自動對焦這兩種方法。 但是,普及型的數位相機一般採用全焦距。使用廣角鏡頭,不必對焦,利用被攝物的深度,在說明書上所給的拍攝有效距離內拍攝,都可得到清晰照片,不必擔心焦距不準,即刻可按快門。 但是,簡便的全焦距照相機有其弱點,在光線暗的地方,快門的落下速度相當慢,容易受到手晃動的影響。中距離景像清晰,遠景和近景較模糊。 帶有自動對焦的數位相機較多,對近景易模糊的缺陷進行補正。因為數位相機多用於代替抄寫備忘錄,為獲得清晰畫像,近景拍攝時用自動對焦。例如DC-2E(理光)能在1英吋近距拍攝,報紙上的小文字也能清晰地攝下。 取景器、液晶顯示器 確認拍攝範圍的窗口稱做取景器。膠片照相機必備取景器。數位相機的液晶顯示器具有與取景器同樣的作用。同樣液晶顯示器也能用來顯示拍攝了的畫面。 液晶顯示器易於觀看 僅液晶顯示器本身,品質差異極大。從最基本的取景器功能,到觀賞畫面之用,功用很多。液晶屏幕的種類,有MIM和TFT兩種。一般來講TFT方式看起來畫面清晰。對於同種TFT方式,因製造原理相異,畫質大不一樣。例如,採用低溫技術TFT的CP-500(EPSON),大面積化較困難,4號以下的小型面積也能得到明亮清晰的畫面。 在室外用的數位相機,因液晶顯示器本身光線較暗,在直射日光下,幾乎顯示不出畫面。為鑒別其效果,最好到商店眼見為憑,不能以說明書上所寫的為準。 使用液晶顯示器的優點 液晶顯示器做取景器使用的優點是可直觀被攝物。而光學取景器,因取景用的鏡頭不同於拍攝鏡頭,所以眼見的範圍與實際攝出的畫面多少有些出入。更明顯的是,當拍攝超近距離的物體時,取景器看到的在中心的被攝物,拍攝出來卻在旁邊。液晶顯示器克服了這個缺點。 但是,代替取景器的液晶顯示器大量消耗電池的電量。若照相機同時帶有光學取景器和液晶顯示器,根據實際使用環境選用,再理想不過了。 電池 數位相機的電源,一般用乾電池、或專用的充電池兩種。不管哪一種,大多採用5號大小的電池。專用的充電池的優點在於節省費用,但在室外,一旦電池耗盡,便無能為力。奉勸讀者選購隨處都可買到的乾電池照相機為上策。乾電池和專用的充電池兩種都可用的照相機也能買到。 電池的費用是最大的問題 大量耗電的數位相機,電池費用也大。最耗電的是液晶顯示器。為了在室外能獲得清晰的顯示畫面,液晶顯示器裡亮背景光,必然耗電量大增。另外,CCD也是很耗電的部件。液晶顯示器做為取景器使用的機種,需連續驅動CCD,電池的負荷量極大。有時4只普通乾電池用不到30分鐘。 如果用充電池,可重複使用有節省費用的優點。說明書上明確標明“可用充電池”的機型,可放心地盡量使用。充電池種類分鋰、鎳氫、鎳鎘三種。鎳氫的特點是電容量較大,但是當電量快用盡時,電壓會急劇下降。拍攝途中,因電壓急劇下降而可能造成照相機故障,因此,有的照相機只採用鎳鎘電池。請讀者認真地在說明書上確認。 外部介面 數位相機的畫像數據輸出方法有兩種,(1)數位訊號輸出。(2)錄影機信號輸出。 因為數位相機是為接電腦而用,所以必配備數位信號輸入電腦的裝置。而只有一部分的照相機配備有錄影機信號輸出裝置。電腦上製作的畫面能反輸入給照相機的機種,只要有數位相機和錄影機,就可全面操作。 聯接信號線,傳送時間成了瓶頸 利用信號線傳送數據,多數採用串連信號方式(RS-232、RS-422)。視窗電腦的串連介面,最高通信速度限制在115.2Kbps。若畫像的數據資料量大,傳送時間需要數分鐘。為克服這個缺點,出現了利用SCSI的高速傳送方式。 有的照相機利用紅外線通信做數據傳輸,根據五間廠家NTT、SONY、SHARP、CASIO、OKAYA、SYSTEMWARE的建議,提出數位相機的紅外線通信規格。規格統一後,不同廠家的數位相機之間可實現畫像交換、印表機上列印輸出。通信速度最大可達4Mbps,傳送時間可望大大縮短。並且將來USB(Universal Serial Bus)、IEEE1394普及時,採用該技術的數位相機的傳送速度會得到徹底解決。 數位相機技術發展很快,新機種不斷推出。不久的將來,將會取代傳統的膠片式照相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1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