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uuni-Kokk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eadfoliate (顏色和形狀都不同)》之銘言: : 我只知道最上面是王和家宰 : 下面還有什麼春夏秋冬 : 然後地方由州侯實行類似地方自治 : 可以請問詳細的制度、官名、以及權能區分嗎? 應該有 天地春夏秋冬 等六官 名稱是借用周禮 事實上這六官就是尚書省的六部 吏戶禮兵刑工 【冢宰】 執政者的稱謂,冢是大的意思,宰是主持的意思。西周時稱執政的卿士為冢宰,春秋時 各國執政的上卿也稱為冢宰。《左傳‧昭公元年》:「趙孟辭,私於子產曰:『武請於 冢宰矣』。」冢宰指子皮,其時為上卿,故稱之為冢宰。《周禮‧天官》以冢宰為長官 相當於後世的吏部尚書,同時也就是百官之長。後世因以冢宰為宰相之稱。 《中國官制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59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87.34 > -------------------------------------------------------------------------- < 作者: youngthree (風之海快出啊!!!) 看板: Juuni-Kokki 標題: Re: [問題] 有關政治制度? 時間: Fri May 28 02:18:29 2004 ※ 引述《headfoliate (顏色和形狀都不同)》之銘言: : 我只知道最上面是王和家宰 : 下面還有什麼春夏秋冬 : 然後地方由州侯實行類似地方自治 : 可以請問詳細的制度、官名、以及權能區分嗎? 參照周禮,以下摘自「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應的文化與時代新考」金春峰著,東大出版 周禮以天、地、春、夏、秋、冬命名「六官」,符合天地上下四方為一「周合」之意。 天官為冢宰,地官為司徒,春官為宗伯,夏官為司馬,秋官為司寇,冬官為司空。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乃立天官冢宰,使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 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 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 乃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 乃立秋官司寇,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冬官司空缺。 (周禮有關冬官的部分亡佚) 六官職守可概括為「六典」, 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 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 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 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 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 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 地官司徒的特點是兼掌農工生產,財賦與教育。凡農田、種植、樹藝、作材(林)、 阜蕃(畜牧)、飾財(工業)、通財(商)、化財(蠶)、斂財(倉庫儲存)、 生材、學藝、世事、服事等生產皆在其管理範圍。 春官宗伯管祭祀禮儀活動,但又擔負禮樂的教育與諸子及庶子之道義德行的培養訓練。 大司馬之軍事職責是針對分封之諸侯國的。 秋官司寇掌管刑法,同時擔負過失犯錯的教育與處分,刑為金官,屬秋,故凡與肅殺 有關之事,都安排在大司扣系統之下。 冢宰的教育職能又表現於「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一曰親親,二曰敬故,三曰進賢,四曰始能, 五曰保庸,六曰尊貴,七曰達吏,八曰禮賓。」 天官的主要任務是官員的任用與管理。 天官的全部職守中,教育是其重要的方面,貫徹於大多數官職的職守之中。 地官的教育職能,首先表現於大司徒對民的十二教: 「一曰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 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 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 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 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 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 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 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 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 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 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 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大司徒還要對民進行「六德」、「六行」、「六藝」的教育。 「六德」指『知仁聖義忠和』; 「六行」指『孝友睦姻任恤』; 「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 地官的全部職責可歸結為兩方面,一是置民恆產,一是禮樂道德的教育。 周官明文規定實行授田制。 春官宗伯掌神靈祭祀、占卜、巫祝、音樂、喪葬。周官稱之為「禮官」。 大宗伯之職守為「掌建邦之天神、地示、人鬼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 <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 以[衣+會]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以賓禮親邦國。」很強調禮的動機。 春官的大司樂專門負責國子的教育及各類禮儀的責任。 <周官>全書的架構,及中央為六官,每官設六十職官。 古文官制:「天子立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無官屬。 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謂之三孤。 又立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 六卿之屬大夫士庶人在官者凡萬二千。有世卿,無選舉。」 <周官>之三公六卿,不是世襲的。 *** 接下來參照「禮學概論」,周何著,三民書局出版 冢宰掌邦「治」:治,指掌管治理各級官府邦國的重要典則政令,以及中央的府藏會計 等事,王宮內之飲食衣物亦包含在內,實即中央政府之所有組織。 故<大宰>之職終曰: 「凡治,以典待邦國之治,以則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以官成待萬民之治, 以禮待賓客之治。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 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司徒掌邦「教」;教是以一般居土之民為對象,掌管一切墾殖土地及各種教育設施等事, 實即地方行政之重要措施。 故<大司徒>之職終曰: 「以五禮防民之偽,而教之中;以六樂防民之恃,而教之和。」 宗伯掌邦「禮」:禮大抵指禮樂祭祀之事,祭祀天地鬼神以求保國安民, 故<大宗伯>之職終曰: 「以禮樂和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 司馬掌邦「政」:政是專指軍政,包括軍隊編制,兵役訓練及征伐作戰等事。 故<大司馬>之職終曰: 「馮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 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 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 司寇掌邦「禁」:禁是指掌指刑法典則來維持社會治安的種種措施, <大司寇>之職終曰: 「犯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職事焉,以明刑恥之,其能改過,反于中國, 不齒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凡諸侯之獄訟,以邦典定之, 凡卿大夫之獄訟,以邦法斷之,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 司空掌邦「事」:事是指百工技藝之事,猶今之庶務。 鄭注引鄭司農云:「官聯謂國有大事,一官不能讀共,則六官共舉之。」 古書連做聯,聯謂連事,通事相佐助也。 <小宰>職曰:「以官府之六聯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聯事,二曰賓客之聯事, 三曰喪荒之聯事,四曰軍旅之聯事,五曰出役之聯事, 六曰斂弛(農作收成,賙急賑災)之聯事。」 --- 手好酸。-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92.168
niomi:好厲害...不過12國天官長和周禮的不一樣? 140.112.7.59 05/28
> -------------------------------------------------------------------------- < 作者: Platinadeaf (凌軒) 看板: Juuni-Kokki 標題: Re: [問題] 有關政治制度? 時間: Sat May 29 20:03:31 2004 ※ 引述《binlin44 (白哉好帥)》之銘言: : ※ 引述《headfoliate (顏色和形狀都不同)》之銘言: : : 我只知道最上面是王和家宰 : : 下面還有什麼春夏秋冬 : : 然後地方由州侯實行類似地方自治 : : 可以請問詳細的制度、官名、以及權能區分嗎? : 這個阿如果春夏官長的話,我記的中國史好像是唐朝的 : 官位喔!之前考試看到還嚇了一大跳的說不過我不敢確定是不是唐朝啦 = = : 不過其中的田治不就是井田治咩就這一點而言到挺像周朝的說 春官 周禮六篇之一。敘述春官宗伯所司,掌建國辨方正位,社稷宗廟祭祀,及禮的 推行和禁令。 禮部的別名。見禮部條。唐˙皇甫枚˙王知古:雖薄涉儒術,而數奇不中春官 選。唐˙皎然˙兵後送姚太祝赴選詩: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夏官 職官名。周官六官之一。司馬之職,掌軍政和軍賦。唐武則天時,一度改兵部 尚書為夏官,不久仍復舊稱。 秋官 周禮的篇名。記載秋官司寇職掌刑法等諸事。 職官名。周代六官之一,以司寇為秋官,司刑罰。唐武后以刑部為秋官,旋復 舊。後用來稱刑部。周禮˙秋官˙司寇:乃立秋官司寇,使帥其屬而掌邦禁, 以佐王刑邦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