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uuni-Kokk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還是簡略回應一下。 ※ 引述《smallsel (不要跟我吵無聊的東西...)》之銘言: : 首先,如同板友的回應所說,官僚制度或許不是十二國記的重點,其中對 : 人性的描寫及探討才是他的重點。那就當成偶爾換個主題來討論也是可以 : 的阿,就算在十二國記裡官僚制度不是重點,但只要有疑問應該都是可以 : 拿出來討論的吧!總是有吐槽才有進步嘛^^ 我並沒有說不能討論,這種問題我其實早就跟朋友聊過蠻多次的, 只是十二國本身重點不在此,因此在世界觀設定上就是會有其先天不良之處。 而我這次採取的切入點,便是以小說本身的故事主軸來看他世界的設定。 因為要是真的要認真跟現實生活作一比對的話,寫起來實在落落長太花時間了。>"< : 另外要澄清的是,我的文章重點並不是在於官員選用上的問題,而是從十 : 二國記的設定裡觀之,一旦成為政府的官員則生命無限,由於是永生制( : 沒有退休制度),考核制度也很難太過嚴苛,若非出現重大的失誤,一般 : 而言是不太可能馬上就fire(消去仙籍),根據以上兩點,於是政府機關 : 裡四處人滿為患。 但基本上雖然是永生制,並沒有說不能變更, 若是設定考核制度,或是任期制之類的政策可能會引起官員反彈,但並沒有違反天綱, 當然這並非我專長,只是隨便想想拿來作反證的例子。 我在看整個十二國體制運行時是個結果論者,所以個人是覺得, 一個國家的問題已經簡化到只剩下人才任用與國內政策決定的地步, 君王都還無法做好的話,那麼就真的只好失道了。 小說內容既然都跟我說了有六百年的王朝, 我便從這樣的一個結果,去推論君王能達到如此盛世的想法與措施。 本來就沒有不會傾覆的王朝,只是若以小說主要著墨的內容來看, 通常在組織僵化之前,君王就已經撐不下去開始亂搞了。 若進一步以歸山此篇中利廣的言論來看,最初十年與近百年的「山」都有跡可尋, 而到了三百年左右的「山」,卻沒有進一步闡述。 我個人是認為三百年左右的山,就是體制僵化的一個問題存在, 常世是個比較不會有大起大落的世界,但三百年的時間,再好的體制也會有問題出現, 只是體制僵化並非無藥可救,因此只要王能越過此山,便能維持長久治世不成問題。 也就是因為王在三百年左右便能深切體認到手中體制究竟該如何運用, 此後遇到相同類型的問題,有經驗可循也就無須多加操煩, 直到王不想再搭理這國家為止。 : 主要的問題並非在官員的評鑑及資格的敘用,而是整個政府官員流動、代 : 謝速度太慢。你又很難期待官員們自己多方學習以應付社會變遷,人大多 : 都是會安於現狀的,沒有外來的刺激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出現改革的動力 : ,以致於無法應付社會的變遷。 論陽子為外來刺激的可能性? XD 其實若是君王有心,海客與山客都有可能是一個刺激的來源, 包括保翠院(還是醫院之類的機構?)的設置與佛教的傳入,都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一個龐大的組織若是不能自己做出微調以應付外界的變動,那組織的僵化 : 是可以預見的,若要組織具備自己成長改進的能力,人員的新陳代謝或者 : 進行在職訓練都是可以考慮的,但這兩種情況好像都不太可能發生在奏。 : 現代強調學習性組織的目的也在於此(好吧..我承認我也是唸書念到秀逗 : 來這胡言亂語@.@) 這其實是十二國的另一個缺陷,作者在寫作的時候, 他的觀念並沒有很完善的去考慮到長生不死的官員與常世之人的思考模式, 很多時候都只是沿用我們這邊的想法,所以很多點一旦仔細深入去想, 就會發現有許多雖然很細微但確實格格不入的有趣情況。 像是君王在位越久,國家就會越興盛這點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最近沒時間多談還愛講,辭不達意還請見諒) -- 一杯俄國茶。不調果醬或橘皮果醬,用蜂蜜調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41.175 ※ 編輯: snowwillow 來自: 140.116.141.175 (05/27 20:28)
october9:仙籍非永生 只是老的比較慢 神籍才是永生 06/06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