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uuni-Kokk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gnon (mignon)》之銘言: : ※ 引述《darkmin (尋找新鮮的愛情)》之銘言: : : 就會說懷達 : : 不過根據十二國記說 : : 王只要不要違背天意就不會死 : : 那怎麼賢能的達王還會離開?? : 小說裡提過達王在末期苛虐人民。 : 有可能是因此而失道的吧! 在看過幾本柏楊的資治通鑑記事本末後,我倒是有另外的想法。 就拿李隆基在位期間來說,政綱的敗壞是先從吏治的敗壞開始的。 有些人適合當小官,給他當小官,看起來很能幹,也不會出什麼錯。 這些人一升官,就出問題了。才能有限卻野心無限的人,會擔心有才華 的後進超越自己,一但卡到可以決定人事的位置,就會千方百計阻擋有 才華的人晉升。權位愈大,阻礙的手法愈激烈。 國家承平久了,根基深厚,一時之間也還看不出亂象。但是人才的傳承 被阻斷了,有能官吏的升遷管道被破壞了,這些制度上的破壞卻是長久 難以回復的。 安史之亂爆發前,唐朝國庫累積了一百多年的積蓄,靠著物資的買低賣高 ,就可以讓李隆基肆意揮霍而不減損。他還說在他任內不可能會有人膽敢 造反。亂事爆發,本來靠著潼關天險,也還可以預計一兩年內就彌平亂事。 只是因為奸臣當道,楊國忠怕哥舒翰功高震主,硬是把潼關守軍派出去應 戰,哥舒翰大敗而歸。潼關一破,叛軍都還沒進長安,亂民就先放火燒了 國庫,百年積蓄毀於一旦。 賢明的君王會時時以前人的失敗為戒,昏庸的人會時時以自己的成就自滿。 可是天上沒有永恆不滅的星星,天下沒有永遠英明的君主,沒有永遠不老 不死的人,也沒有永遠不滅的國。 朱元璋在新官派出去就任地方官之前,都會先曉以大義、分析利弊得失, 勉勵官員們當清官而不要當貪官。即使如此,他還是要感嘆貪官殺不盡。 吳思在潛規則一書裡,把這個現象剖析得更明白,給這個現象一個名字: 新官墮落定律。這個現象只會嚴重化,不會自己好轉。到了崇禎年間, 財用不足,上頭每加一分稅要剿匪,中間層層過手,到人民身上就變成 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剝削,舊匪還沒剿平,人民已經先被逼成新賊了; 而崇禎到死都不知道有這種現象存在。 樂俊聽說柳國是個法律嚴明的地方,在祥瓊過境柳國時,他們看到的卻是 吏治已經開始敗壞的柳國。從小地方開始敗壞起,在上位的人除非時時刻 刻警惕著自己,注意下情上達的管道暢通,不然是很難發現的。 身為帝王,不可能事必躬親,也很難親見親聞各地的所有事件。光是看東 海神西滄海,就可以發現尚隆很注意民情變化。在位五百年還能時時體察 民情而不懈怠,神人啊。 所謂的治世,是靠著點點滴滴的辛勤耕耘、自我警惕而來的,官吏的腐敗 更勝天災。王的怠惰自滿,是失道的開始。 所以達王失道,未必是達王暴虐;只要他所用非人,也就足以引起暴虐了 。雖然王未必暴虐,所用非人這件事本身,當然是王的過失。容許暴虐的 官吏為惡,也就等同王自己為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29.50
dash007:原來如此,分析得太好了 140.115.207.209 06/14
icelog:醍醐灌頂~ 140.112.203.190 06/14
da:說得真好:) 218.172.90.244 06/14
hercales:體察民情之時順便享樂,尚隆果然是神人啊 163.13.71.177 06/14
ksis:推順便享樂...:p 220.142.13.230 06/14
pleaselouis:尚隆 太厲害啦~~~~~!! 218.174.144.49 06/14
Glorfindel:推 分析頗有見地:) 青枚的一步之遙看過嗎 61.70.162.50 06/15
Glorfindel:她在評析雁盛世崩局時 其中也提及這個原因 61.70.162.50 06/15
xavierltw:小弟受教了 220.135.36.207 06/15
kaneggyy:好強<(_ _)> 218.170.36.204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