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ITCH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zaobao.com 現在(副刊) 24/12/1999 叫好不叫座   《吃風》   吃不到甜頭 -------------------------------------------------------------------------------- ● 洪銘鏵(報道)   許多影評人眼中新加坡歷來水准最高的國產電影《吃風》出師不 利,上映至今2周,票房竟然只收30多萬,遠遠落后于梁家班作品, 連《狂熱迪斯科》(Forever Fever)的80萬成績也不如!   《吃風》其實已經超越多部水准不高的本地片,但相對于叫好連 連的評語,票房不算理想,為什么?記者問接受專訪的導演唐永健和 黃錦佳,兩人相視一下后苦笑說:“因為這是一部爛片!”   當然是開玩笑,不過在這失意時刻,還能自我嘲弄,可見兩位新 秀導演的幽默。   時間選得不當   唐永健頓了一會兒才正色解釋說:“除了‘爛片’因素外,票房 達不到影評人好評的水准,惟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片子在學校假期推 出,碰到了好萊塢猛片。”   說的也是,《吃風》推出該周,硬碰阿諾﹒舒華辛尼加(Arnold Schzernegger)的猛片《魔鬼末日》(End of Days)、金馬獎得獎 猛片《紫雨風暴》、改編自世界名著的動畫猛片《動物農庄》( Animal Farm),以及前一周先上映但后勁十足的迪斯尼卡通猛片《 反斗奇兵2》(Toy Story 2)。   群強環伺,殺不出重圍就只好困死其中。可是之前不是有《錢不 夠用》靠口碑越映越旺的例子嗎?   唐永健說:“口碑這回事,也要選在沒有猛片推出的時機才能發 揮效用吧。《錢不夠用》應該是在4月左右推出,《吃風》是在12月 初推出,雖然口碑很好,但是因為是學校假期,第2周還是有強片上 映,像周潤發的《安娜與國王》(Anna & the King)……”言下之 意,《吃風》就在強勁的新片不斷推出下被“吃掉”了。   選擇在黃金檔期放映,是導演、發片商以及贊助商商量后一致決 定的。現在電影慘被埋沒,兩位導演自嘲說:“只有我們夠傻!我們 預料會有競爭,但是沒想到競爭那么激烈。”   廣告“火力”不足   他說,土產片的宣傳費可能只占好萊塢巨片的一小部分,如果比 “廣告火力”也很吃虧,何況有些觀眾“打死”不看華語片,或“阿 明片”,或覺得看有特技加工的好萊塢片才值回票價。   他們之所以選拍以“阿明阿蓮”為主角的電影,是因為覺得新加 坡社會像個大熔爐,每個人身上都難免摻雜一點“阿明”或“阿蓮” 的特質,所以這個題材具有共通性。   黃錦佳直接說:“下層社會的阿明才有戲演,讀很多書家里有錢 的人遇到問題買一張機票就出國去了,那是另外一種‘吃風’。”   記者曾在兩周前的專欄《洪門宴》中,批評過《吃風》惟一的缺 點是甩不掉本地電影愛在內容里注入“屎尿屁”元素的“傳統”。   唐永健承認這是他的決定:“可能是受了周星馳電影的影響吧, 但我覺得屎尿屁是人生活中最基本的東西,當觀眾在電影中看到這些 東西時,也會有最本能的反應。我在戲院中聽到觀眾看到這一幕時, 發出‘eeeeeek!’的聲音。   “片中的‘老阿明’(李國煌飾)整天‘bullshit’(英語指吹 牛),我覺得應該拍一些他和‘shit’(屎)有關的鏡頭。”   兩位導演從當年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同學開始,建立了10年的默契 ,到后來一起拍攝短片參賽獲獎,又一同醞釀《吃風》的意念。雖然 說兩人共事必有歧見,但他們異口同聲說:“拍戲預算很緊,每多延 誤一天,就得多花錢,而我們錢不夠用,所以我們確保要吵要打都先 在開戲前解決!”   拍電影者最迷信   談到趣事,唐永健自爆說拍戲者大概是世上最迷信的人了。“我 們拍戲最怕下雨,而阿Gu(張勝龍)說他每次早上一喝粥,過后一定 下雨,雖然聽來像戲言,但我們過后真的禁止他喝粥一個月!”   輪到黃錦佳爆料了:“后來我們發現,每次看到他(唐永健)手 提一個丑丑的、很‘auntie’的黃色紙袋時,那天都沒有下雨,于是 每天拍戲時,就把他的黃色紙袋高高挂起,求老天爺不要下雨。”   結果片子果然如期完成。而且好消息是,本片已受邀到荷蘭鹿特 丹影展參展。   唐永健自嘲說,他為了藝朮,犧牲形象做‘auntie’,不過幸運 紙袋卻無法在票房上顯靈。   當然,持有這種“法力”的只有觀眾。要不要支持優良的國產片 ,也許只能問一聲觀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g883456.YA.ab.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