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ITCH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zaobao.com.sg 現在(副刊) 13/12/1999 糞坑王子和娘娘腔 -------------------------------------------------------------------------------- ● 洪銘鏵   看電影《吃風》之前,很擔心。怕又是中下水平作品,怕自己堅 守原則(只打兩個或以下的★),怕人家以為同行相輕,不賣導演( 其中一個是海峽時報記者唐永健)面子。   結果看完出場,發現單是提優點已經超過篇幅,這才“舒了一口 氣”。(嘿,你看,要扮公正不阿、鐵面無私得負荷多少心理壓力? )   有一組畫面最難忘:導演將日常生活中各種動作發出的聲音連接 成一串悅耳動聽、充滿節奏感的韻律!那么富巧思的靈感之作,一般 只有在歐洲藝朮片才看得到呢!   可是再好的作品,也會有不足之處,只是以《吃風》之清新高雅 ,居然還是脫離不了土產片的慣有“污垢”。其中一幕,李國煌躲在 茅坑里以臭屎退敵,不正是翻版自《錢不夠用》的鏡頭嗎?   奇怪了,難道本地導演都是“糞坑所見略同”,都想把李國煌塑 造成“糞坑王子”?難道本地電影不使出“屎尿屁”絕招就吸引不了 觀眾?還是大家已經認同這是本地“特色”、獅城“口味”,不可或 缺?   聯想到剛結束的舞台劇《我的寂寞蛋撻》(My Lonely Tarts) ,看前本來懷抱希望,想張泰洋的劇本總能在輕松調子中顯露一些淺 易的道理,誰知最后發現,這可能是作者最言之無物的作品。最失望 的是,這部劇和之前的劇作一樣,又是大開娘娘腔男人的玩笑,而且 毫無新意可言。   除了一味嘲笑言行舉止如女人外,能不能探討一下娘娘腔如何“ 源起”、“成形”,以及內心世界?   愿與本地電影編導、劇作者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g883456.YA.ab.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