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ITCH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zaobao.com.sg 現在(副刊) 15/12/1999 任《吃風》原聲帶音樂總監   黃福山:回想起來蠻“危險” -------------------------------------------------------------------------------- ● 黃子貴(報道/攝影)   在本地電影《吃風》的電影原聲帶中,聽眾可以聽到華語歌、福 建歌、新加坡式英語的多種曲風的歌曲,更廣集了本地樂隊The Boredphucks、“自由人”(Freeman)、新人馮新慧、音樂人Jason Tan、Nigel Woddford,以及馬國組合Mushroom及Seens等。33歲的音 樂總監黃福山(Joe Ng)說,制作原聲帶的過程,心情是戰戰兢兢的。 用了5個月時間配樂   黃福山是前本地Padres樂隊成員,樂隊于去年解散之后,自己于 今年成立Murmur音樂制作公司。他說從今年3月底正式接手電影配樂 的工程,整個電影配樂的過程一共花了5個月的時間。雖然曾經參與 過《面薄仔》與《12樓》的電影原聲帶,以及新視5的“Drive”劇集 配樂等工作,《吃風》是黃福山第一次統籌一張完整電影原聲帶的音 樂總監。   他坦言說:“我的華語是有限的,要我看電視劇還可以,需要更 深層的去了解,尤其是文學類的,我就有問題了。所以制作一張有華 語和福建歌的電影原聲帶,感覺壓力更大。其實整個過程,尤其到了 最后的配樂階段,我一直都很擔心。或許創作人還有更深一層的創作 意圖?如果穿插得不妥,又會不會破壞電影的劇情畫面?特別到了配 樂的時候,我更分外小心。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蠻‘危險’的,萬一我不小心,把自 己不太熟悉的東西配進戲里的片段,電影出街的后果很難想象。幸好 我有几名得力助手,碰到不確定的部分,我便會再三地向我的‘軍師 ’求証。就這樣,專輯也順利地完成了。” 比較喜歡毛帶版本   成果是不是如預期中?他答說:“一方面我們都一致認為,做出 來的電影配樂效果很好,制作群成功地捕捉了戲中各個劇情的精華, 讓人物形象更為突出。另一方面,也許是自己吹毛求疵,現在完成了 之后,又頻頻問自己,是不是應該加點什么、少點什么?是不是應該 怎么樣?不過到最后,還是無怨無悔啦!”   很喜歡輯中一首《想那多》,黃福山知道了,興奮地向記者敘述 。“那時候制作群還在收歌,有一天‘自由人’的領隊把《想那多》 的試聽帶交給我,當天我去了柔佛一趟,也沒時間聽。回到家的時候 已經凌晨2點多鐘,很累了,本來是要睡了,不妨聽一聽。結果一聽 到《想那多》這首歌,我馬上搭德士趕去當晚的拍攝地點,給大家聽 。聽到時的感覺真的太美了!甚至到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毛帶的版 本!” 音樂總監都做些什么?   談及音樂總監的“權限”,黃福山戲言,不管到哪里,美國、好 萊塢等,音樂總監的任務只是收集、提供意見和籌備,最后決定都是 電影導演決定,因為他們才是發餉人,有最后決定權。”   但至少在選擇電影配樂,從廣集試聽帶,到決定采用哪些歌曲、 樂隊等等,黃福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從一開始收歌,我便有一個考量,該如何讓這張電影原聲帶, 也同時能夠作為一張獨立專輯?很多電影原聲帶,配上電影畫面的效 果很美、很棒,可是獨立起來聽,會覺得很奇怪。后來我決定,就是 搖滾音樂。我們將收到的試聽帶,進行了一輪篩選之后,才決定采用 哪些樂隊和歌手,間中也和導演和電影監制溝通討論。” 拍成電影前都是亂猜的   黃福山坦言,在電影拍成之前,很多時候都是憑預測亂猜的。他 笑說:“可能是一種怕輸心理,我寧可讓導演有多一些選擇,結果我 們總共有16首歌曲,但是各種編曲就多達30種!后來再從電影毛帶的 各個畫面,決定不同歌曲的編曲、氣氛等等。到真正配樂的時候,我 們便把電影從頭到尾看過、計算時間,決定哪些音樂該放在哪里。音 樂都配上去之后,我的音樂總監工作也就完成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g883456.YA.ab.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