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ITCH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現在(副刊) 2002-04-10 負券在握? -------------------------------------------------------------------------------- ● 洪銘鏵   關于報業傳訊優頻道和香港亞視合制的電視劇《勝券在握》,在香港播出 的反應報道刊登后,接到兩位讀者的指正,說香港觀眾在亞視網站上把本地演 員比喻為“非洲和尚”,其實不是指他們膚色黝黑,而是利用這句廣東歇后語 ,指說本地演員“令人討厭”(原句“非洲和尚──乞人憎”)。其實聽過這 句俗語,只是落筆時沒有及時作出聯想,不過很感謝有心人的指點。   上過網站詳查,發現所謂的有情緒性的惡毒留言,不過是來自少數几人, 批評內容也毫無建設性可言。有一個居心叵測的人甚至借題發揮,說新加坡媒 體經常給予香港負面報道,并煽動網民抵制看有新加坡演員參與的劇集。這樣 莫須有的罪名,讓人聯想到長堤彼岸不時有人無理取鬧的聲音,只能感慨一些 人在競爭的壓力下,竟然能掩蓋真相,顛倒是非,這種丑陋的人性,果然放諸 四海皆准。   不過,每個地方總有好人和壞人,另一名網民就駁斥對方說,當香港人受 不了別人的批評時,也該想想平時自己怎么批評外面的人。   隨著本地制作通過兩地合作的管道,而提高在外地尤其是港台播映的機會 ,或是更多本地藝人受國外制作人青睞而走出國門,我們應該有心理准備接受 外地人對本地藝人的批評。   有時候,批評的動機源自于陌生的距離,或許本地電視台在和外地機構合 作時,應該先討論在作品推出時,安排藝人到當地宣傳的條件,以促進觀眾對 藝人的熟悉度。否則,那些好不容易在外地引起注意的藝人,只是徒然浪費機 會。   同樣是兩地電視台的合作產品,《勝券在握》顯然不如《楊門女將》叫好 。有人認為,問題出在陳寶華身上,因為這位讓《真情》打動千家萬戶的著名 編劇,可能過于信賴秦漢和陳潔儀的號召力,所以花費太多筆墨描寫他們的關 系。而這兩人和米雪的新港台配搭,看起來是缺乏火花的“怪異”感覺。   秦漢是一代白馬王子,迷戀他長大的妙齡少女,現在都成為了中年主婦, 如果她們不能接受“王子已去、白馬不再”的事實,就很難再獻出當年對偶像 的支持。   陳潔儀是一個出色的演員,看過她在香港無線電視拍的《妙手仁心Ⅱ》, 這么一個沒有演戲經驗的新人,居然襯得起戲齡比她更長的香港眾星,實在不 簡單。她最大的特色是眼神夠媚,時代感強,給她一個可發揮的配角戲分,她 會隨時搶掉主角的戲,不過可惜,她吃虧在人不夠漂亮──或不是華人地方電 視觀眾所要求的傳統型美女。   可能在選擇主角的時候,《勝》就注定是“負券在握”,再加上面對強敵 《百萬大贏家》的競爭,在8點檔一周只播3晚的非慣性節目安排,都限制了這 部劇在本地的收視表現。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3.2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