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不是讀法律的, 最多就考預官的時候看過憲法而已, 這篇文章可能會有錯, 到時候請各位高手不吝指教. 泛藍在立法院至少有三項作為, 我覺得可恥. 1.真調會 2.NCC (國民黨版本) 3.和促法 真調會已經被大法官判定過了, 就沒什麼好談的. 另外兩個也是大同小異. 先說 NCC, 我認為國民黨根本沒有立場對 "媒體的監督" 發表意見, 因為國民黨本身就經營媒體! 世界上的民主國家, 搞出五權分立, 三權分立, 就是要避免 "球員兼裁判" 這樣荒謬的事情; 但是國民黨自己經營媒體, 還有臉提出 "政黨比例" 組成委員會? 這個法案如果按照國民黨的版本通過, 那麼不管執政黨怎麼換, 國民黨永遠有 "監察自己經營的媒體" 的荒謬特權! 很多人聽到自己支持的政黨被罵, 第一個反應就是比爛罵別人, 所以這邊先消毒一下 : 1.民進黨沒有經營任何媒體, 甚至不是任何媒體的股東, 這一點跟國民黨拍馬也追不上; 2.被罵到臭頭的江霞根本不是民進黨員, 要質疑他的立場? 行! 誰沒有立場的, 儘管質疑他吧! 他的立場如果叫做偏頗的話, 要怎麼解釋國民黨跟中視的關係? 中視的大頭難道沒有國民黨籍? 中視的大頭難道沒有立場? 3.民進黨提出的NCC版本, 媒體是由 "執政黨" 監督. 這個法案怎麼看都比國民黨的版本公正, 首先民進黨自己沒有經營媒體, 再說民進黨能不能執政是看人民的意思.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 民進黨的版本裡面, 產生NCC的方法跟 教育部, 經濟部, 外交部....等等國家重要的單位很像, 尤其像監察院. 監察院是國家最需要超然地位的單位沒錯吧? 監督媒體的單位為什麼不能比照監察院? 中華民國的法律對這一點(監察院)規定的不好? 為什麼國民黨執政期間從來沒改? ========================================================================= 再來看和促法. 看到和促法我首先質疑的是 "我們的行政院, 外交部到哪裡去了?" 總統對外代表國家, 外交部負責外交事務, 為什麼在和促法裡面這兩者的地位變的這麼低? 再者, 當初在選立法委員的時候, 很多人都呼籲 "選人不選黨" , 結果國民黨的立委提出來的每個法案動不動就 "政黨比例" . 我很懷疑這種提法有沒有違憲, 因為人民這一票是投給立委, 不是投給NCC, 和促法裡面那些 "還沒成立的機構" (姑且不論這些機構有無違憲). 人民有意識到, 選出來的立委不但有立法權, 還代表了這些新機構的比例嘛? ============================================================================ 經濟部, 交通部, 外交部, 教育部, 這些舉足輕重的部門 哪一樣是用 "政黨比例" 去成立的? 國民黨想成立的新單位(NCC, 和促法委員), 重要性不下於以上任何一個, 為什麼國民黨獨裁期間都不成立, 非要到了在野的時候, 才用政黨比例的方式成立? 一直用政黨比例成立新單位的話, 那還選總統, 選縣市長幹什麼? 反正選了立委, 立了法出來, 新單位不但凌駕既有的單位, ? 成員還由立委代表的政黨比例組成, 比總統和縣市長有用多了! -- I Shall Send The Most Beautiful Folwers To You I Was Born To Smother You With Flowe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72.152
caingogo:我還是覺得真調會的成立有其必要性 10/21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