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理工科留學生畢竟要與洋人在相同課題上競爭,必須努力作學問。 他們回台之後,也逐漸累積一些成果。 然而,人文、社會科學方面不然。 他們多數在台灣的文科基礎、語文能力都無法與洋人較量, 千辛萬苦還是可以通過資格考試,終於可以準備論文。 然而,多數文法科留學生的博士論文,選擇的是容易過關的題目: 不是關於台灣,就是中國,或是環繞亞洲的熟悉議題。 結果是,只要方法上不出大紕漏,資料完整,可以自圓其說, 指導教授、論文委員會成員不太可能發現問題。 況且,不論博士論文題目在台灣是牛角尖、熱門新聞,還是老得掉牙的題目, 對於論文委員會總還是新鮮的“創見”。 再則,這種博士多數不會(也不能)留在歐美作研究, 而是打道回府而可能成為台灣社會的精英。 委員們當然也樂意在台灣(一度也是第三世界)建立人脈、關係。 這是有人可以到法國拿歌仔戲博士的原因吧。 當然,博士論文只不過是學術研究歷程的第一步。 以美國為例,得到博士學位後,除了非常優秀者, 通常必需到其它學校接受另一番嚴格的訓練與考核。 從助教授開始,他們經過升等鑒定, 不只需要一定品質與數量的研究結果, 還需要負擔教學工作,接受學生考核; 如果一定時間內無法拿到Tenure,就得走路! 然而,台灣的洋博士,有的一回台就儼然成為一方大師,指導研究生; 即使不然,整個環境缺乏研究風氣,也沒有升遷考核的壓力, 一些教授彼此互相奧援,互相吹噓。 因此,應該是學術研究起點的博士論文,有可能成為這些洋博士學問的終點、最高峰。 難怪,台灣的人文、社會思想界,陳陳相因; 不僅國民黨威權時期如此,解嚴之後依然; 不僅從中國大陸來的那一批人如此,新一代洋博士, 不論國民黨權貴子弟,還是本土派,亦然。 究竟台灣人文、社會科學洋博士的博士論文, 是他們學術的起點,還是他們而後研究的藍圖與終點? 也許,這是考核他們學問功夫真假的起點吧! 底下的網頁, 提供英文研究華人通訊(包含台灣,中國、香港)的博士論文。 http://sjmc.cla.umn.edu/cca/PhDarch.htm 只要稍為注意, 不難發現多少輕鬆課題竟然成為博士論文。希望有人能夠對照這些人回台後的研究。 台大外文系網頁,主動提供教授博士論文題目。 http://www-ms.cc.ntu.edu.tw/~forex/content/faculty.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2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