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文環境的提升, 不僅靠學者在各自部門不懈的努力, 還需要他們跨出狹窄的專業, 從相關科目與不同角度來審視。 例如,學歷史不但要有正確的研究方法,要有廣泛的背景知識, 更要有豐富的歷史想象力。 在歐美大學,歷史系通過不同方法來引導學生培植這些能力。 例如,哈佛大學歷史系專修美國史,需要修美國文學課程。 http://www.fas.harvard.edu/~history/ undergraduate/handbook/coursework_requirement/sample_programs/american_history.html 哈佛還有History and Literature學系。 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Courses/HistoryandLiterature.html 這不是偏僻冷門的專科,其專任教授超過20名,兼任超過40名,可見一斑。 斯丹佛大學有經由文學來解釋歷史的課程; 參考書目包含Gabriel Garcia Marquez,Carlos Fuentes,Isabel Allende 等人作品。 281B. Colloquium: Latin American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Imperialism, Coloni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耶魯大學也有類似課程: American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Adolescent Identity in the 20th Century。 這種現象並不是長春藤名校的專利,在州立大學,小學院亦然。 他們採用文學大師的經典名著作為教材。 以下是一些例子以及節縮的描述。 Trinity College 251. Les Miserable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19th-Century France— This course will explore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general) by establishing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the novels of Stendhal, Balzac, Hugo, Zola, and Proust were conceived. 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France Since 1789 19th century: Honoree De Balzac, (Carol Cosman, translator) Colonel Chabert. New DirectionsGustave Flaubert, Madame Bovary. DoverEmile Zola, Nana. Trans. Douglas Parmee Oxford U Press20th century: Albert Camus, The Plague. Vintage Books Marguerite Duras, Hiroshima Mon Amour. Grove Press Rutgers University The English Novel in History (3) The novel as a reflection of English society during the last 150 years;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Great Britai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20B FRANCE FROM 1787 TO 1870 (3). Significant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analysis of texts by social theorists like Karl Marx and Michel Foucault and of novels by Stendhal, Gustave Flaubert, Emile Zola, and others. Bowdoin College Modern France Required Books: 1) Balzac, Colonel Chabert 2) Zola, Nana 3) Edward Berenson, The trial of Madame Caillaux 4) Emilie Carles, A Life of Her Ow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ountrywoman in Twentieth-Century France 歷史課程中採用文學作品為參考書籍,顯然並非特例。 通常被採用的作品是描述特定時期的小說,而稱為歷史小說。 然而,研究歷史,為什麼需要參考文學作品?讓我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是相當錯綜複雜的人文科學。 將歷史簡化為背誦年代、人物與事件的課程,當然可笑; 即使將歷史轉化為輕鬆或動人故事的做法,固然能夠吸引學生, 還是顯示對歷史的無知與誤解。 任何有意義的歷史事件必然牽涉繁多人物與因素,而需要從不同角度來觀察。 因此,在歷史學者中能夠不引起爭論的解釋,或只有一種簡單解釋的歷史事件, 畢竟不多。 自然,它們也不會成為研究的課題。 而且,成為主流看法的解釋,也可能隨著新資料的取得, 或隨著研究方法的革新與發展,而受到新的挑戰。 歷史解釋因此是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也時時需要從歷史學科之外尋求insight。 (一般譯為洞察力,並不恰當。 這是很難譯為漢文的名詞,意思是了解事物本質的能力)。 文學作品往往是學者用以研究歷史的工具之一。 道理在於: 一流歷史小說的作家能將歷史事實融合、貫穿於想像力與創作的世界之間, 在作品中貼切勾劃當時的觀念、態度、傾向以及風尚。 這些作家經由題材、人物、情節的選擇與創造,能夠見常人之所不能見, 更能夠不受本人政治立場的影響,達到闡明當時歷史事件、社會狀況的功能。 因此偉大的歷史文學,除去藝術價值之外,更是深刻了解當時社會的良好工具。 由此,嚮往王權、厭惡共和體制的巴爾扎克, 在一系列小說中忠實、細膩地描寫19世紀初走向資本主義的法國社會, 而被稱為法國社會的書記。 保守的貴族托爾斯泰,能夠不顧自己階級的利益與喜惡, 確實地描繪萌芽的俄國資本主義與式微中的封建制度。 難怪列寧稱贊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2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