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國民黨為一個具有完美理想與悠久歷史的政黨。完美之理想在於建設中 華民國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富強、尊嚴的現代化國家;悠久之歷史,就是 為實現此一完美理想而奮鬥匪懈的光榮記錄。    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正當中日甲午戰況緊急關頭,中山先 生以先知先覺者之睿智與遠識,棹渡千里重洋,赴檀香山號召華僑親友,創 立「興中會」革命救國組織,是為中國國民黨之誕生。自此啟動了近代中國 追求現代化的新進程,迄今堂堂邁入一百有六年。中國國民黨依然屹立,繼 續奔向二十一新世紀。 這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是一體的,始終成為實現國家現 代化之主導力量,為了國家進步與人民福祉而奮勵精進,歷經革命開國、討 袁護法、北伐統一、訓政建設、抗戰建國、制憲行憲、反共戡亂,以及保衛 臺灣、建設臺灣等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但由於時勢變遷頻仍,為能保持長久 旺盛的競爭力,必須不斷自我調整組織,重整步伐。民國前七年(一九Ο五 年),興中會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幾個重要革命團體,組成同盟會於日本 東京;民國元年八月,同盟會又聯合數個政黨組成國民黨於北京;民國三年 七月,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於日本東京;民國八年,中華革命黨改名為 中國國民黨,至十三年一月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改組完成,進入 中國國民黨階段。迄今一共舉行過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也都一一達成各階 段之任務與時代使命。對國家對社會都做出歷史性貢獻,而黨也從革命黨, 革命民主政黨,演進為現代化的民主政黨。     在中國歷史上,像中國國民黨這樣能夠歷久彌新,普受全民擁戴的政黨,實絕 無僅有。走過一百多年歷史,中國國民黨曾面對無以計量的艱險挑戰:革命時 期與清廷及保皇黨、立憲派的對決;民國肇建以後,飽受袁世凱的壓迫與軍閥 的脅制,來自中國共產黨的挑撥爭奪和日本的侵略,馴至中共政權長期的對抗 圍堵等,諸多橫逆險阻,紛至沓來,幾 無寧日。   然而,真金不怕火煉,中國國民黨始終堅持福國利民之理想,固守自由民主 之原則,卻能凌霜雪而愈堅壯,經百折而挺立如故。其所憑恃者,正就是不 畏競爭的精神毅力,不避挑戰的勇敢擔當,以及克服萬難的堅強鬥志。   在一百多年奮鬥過程中,中國國民黨追求的目標始終一貫,那就是要建設中 華民國成為三民主義的理想國家。    三民主義理論發源於總理倡導革命時期。民國前十五年(一八九七年), 總理在倫敦推展革命期間,經常到大英博物院圖書館博覽各類書籍,並考 察歐洲各國政治與社會情況,領悟到徒有政治革命不足以解決社會問題,因 而建立民生主義思想,同時初步完成三民主義思想架構。至民國前七年(一 九Ο五年)同盟會成立,正式揭舉「三大主義皆基本於民」之三民主義,作 為建設新中國的宏經大典。這無疑是中國國民黨得天獨厚的政治資產。一百 多來,中國國民黨以貫徹三民主義為職志,許許多多志士仁人在黨的領導下 ,前仆後繼,淌血流汗,共為實現三民主義理想目標而奮鬥盡瘁。中華民國 政府播遷臺灣以後,歷任領導人篤行三民主義,勵精圖治,從實施土地改革 起,繼以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文教科技,致力憲政改革,宏揚民主政治,改 善兩岸關係,創造出舉世稱羨的「臺灣經驗」,已充分證明三民主義真正是 最符合中國人民需要與利益的主義。    回顧中國國民黨歷史,飽經風雨,有過勝利的歡呼,唯困頓和失敗的恥辱, 也屢見不鮮。然而始終能夠保持穩健前進,除了有三民主義明確引導之外, 就是有卓越的領航員。總理中山先生、總裁中正先生、主席經國先生 、主席登輝先生,及今天的連戰主席,皆為睿智遠見、慎謀能斷的領導人 ,有他們精神感召與智慧指引之下,中國國民黨決不會向任何惡勢力低頭。    中國國民黨自立黨以來,為因應時勢變化,總理 總裁皆曾多次實行黨的改造,也都為黨扭轉危局,重啟生機。今年三月敗 選失去執政優勢之後,全黨痛定失痛,擁戴連戰主席厲行黨務再造,堅持黨 的理想,確立黨的奮鬥目標,強健黨的生命力,提振黨的競爭力。深信經過 再造之後的中國國民黨,必將浴火重生,東山再起。歷史終將證明,中國國 民黨才是真正捍衛中華民國的政黨,唯其繼續執政,方能確保國家最大的安 定與發展。 ──轉載form 中國國民黨 http://www.km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