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o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趁截稿最後一天,趕快寫點東西吧~~~ 其實我手邊有11代,也玩過一兩次,但覺得作內政好累, 搞的跟世紀帝國一樣,要蓋一堆基礎建設、不斷升級等等, 最後還是乖乖的玩有角色扮演、內政也較簡便的10代。 10代當然要玩加強版,主因是最後一個英雄超時空集結 不死大亂鬥的劇本,彌補了無法跟許多英年早逝的英雄互動 的缺憾,例如龐統、周瑜、郭嘉等等。 第二個原因,就是結婚沒有生養育小孩的負擔,可以 盡情地享受兩人世界。 我玩10代還不曾使用過君主開局,雖然這樣會容易不少。 但這代特色就是可以扮演非君主的人物,從基層的小人物 慢慢歷練起,你會有種成就感。如果要玩君主制,我想 不如直接去體驗更成熟的11代。 10代的 AI 基本上是腦殘,精確的說就是有些太簡略, 例如電腦攻城只計算城防值;有的太強勢,例如元戎弩兵 的穿刺攻擊。但這樣低能又誇張的設定有個很大的優點: 它給了弱者更多的生存空間。蝦兵蟹將跟阿貓阿狗 也能有出頭天,勝利不再是菁英跟強者的專利。 10代攻城的勝利兩大保證:軍師團、攻城兵器。會用的 不論打內城、外城,都是平均三天就破,容易到近乎作弊, 但如果全部禁用,那真的會搞死人,我倒寧可全部委任 電腦去作。所以,我玩到中期,攻城早已經不成問題, 重點是還能玩出什麼名堂,或說耍些更奸詐的黑暗兵法? 我最常用的是焦土戰跟空城計。打下來的城市,全部 資源淘空,不是運到大後方,就是給君主在前線的城市。 城防我很少修,一個月你能修補多少?在戰事頻繁的 中原地區,敵軍一來還是跟紙糊的差不多,反正是空城, 要就拿去,才1000多的城防,我四天以內一定打的下來, 還淨賺敵方一些錢糧跟部隊。10代真的可以操作到靠 打仗致富,越打我方越強。 空城計是反制敵人趁你出城,守軍薄弱來偷襲的方法。 我打曹操的中原地區最常玩這一套。把最大兵力帶出去, 在主城附近晃一晃,主城防衛近乎真空,容易引誘敵人 上鉤,一次大約可以釣到兩個軍團,然後決戰境外。 反覆操作幾次,你周圍的敵城很快就鬧兵荒,想趁你 遠征時來偷襲也力不從心了。 以前玩新增的最後一個不死劇本,很喜歡搞屠城,不降 即斬。現在覺得實在不夠聰明....庸材跟廢物要留著去 敗敵方的經濟,或在戰場上出包。菁英我留,破爛你收, 這才是婊人的高招啊~~~ 講到打仗,附帶提一下。有了軍師團跟攻城兵器,固 然可以讓你玩「斬首行動」,不出六天就城陷,但還是 不要荒廢基本功....因為有的城市很小,外城主門前 大塞車,你很難摸進去,恐怕要老老實實地打正規戰了。 10代一定要當太守才會感受到自由風的醍醐味,尤其 是戰力從無到有的建構過程,配合公務之餘的自我鍛鍊, 這段時間是最有趣的。我不太喜歡選三分天下確定後 的劇本,此時期勢力兼併早已結束,人才的流動率不高, 變化因素很少,所以我幾乎都選擇250年不死大亂鬥。 一般對10代的批評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在意。只要你當 上太守,就脫離一半以上的苦海了。剩下那些被簡化或 誇張的設定,很適合弱者跟懶人使用,正好省去我很多 加班時間。腦殘設定又如何?先用就先贏。我最近一次 當江州太守不到半年,在接任務的途中,派張飛一人 率領近4萬兵力,硬吃下有9萬多人加一票高素質軍師、 武將(法正、李嚴、吳懿、黃權、嚴顏、張任等)的 成都,跟過去比實在輕鬆太多倍了。我並不是在鼓吹 10 代那種過度單純、簡略或說粗糙的 AI 設定有多好, 只是在強調一點:設定就擺在哪裡,有好有壞,而你 可以跟電腦鬥智,把劣勢轉變成優勢。策略遊戲不就是 這樣子在玩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4.229
germun:10代超級難度一定要搶錢搶糧 光靠稅收根本不夠用 12/15 17:33
icywolf:個人比較不喜歡野戰, 覺得攻守城比較有趣 12/15 18:27
icywolf:當然戰役更討厭,若可革新化就好多了 12/15 18:27
cito:推校長 12/15 19:39
germun:戰役是劃時代的失敗品 12/15 20:49
Tohaku:糟糕,難道只有我覺得戰役做的很經典嗎? XD 12/15 22:08
Tohaku:雖然很多地方可以看出設計不周全,但戰役打起來超有快感! 12/15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