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o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mpLeMoW ( ˙莫忘初衷 )》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關於三國志系列中的戰鬥系統,我覺得各代都有各代的特色 :  原po沒寫一到五 我來寫寫我自己的感覺 : (是為了賺錢....) :  我沒玩過一代,所以我不是很清楚 :   :  至於二代呢 其實不會做的很複雜 :  但是再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覺得很像大戰略的感覺 :   :  六角形的方格戰略,真的要說起來還挺像戰棋遊戲的 :  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軍隊只要訓練度一百 交給能力值高的去打 :   :  統一中國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  還記得那時候收集美女還是寶物的 是我小學一大樂事 :  這也是唯一一代我用劉大耳破關......   原文恕刪(歹勢)。   三國志一代是我玩「三國志」遊戲的啟蒙之作,   就來補充一些我記得的,共襄盛舉。   三國志一的戰鬥系統跟三國志二很像,   都是方格狀、可六個方向移動的作戰地圖。   (應該說三國志二與三國志一很像)   不過三國志二決定勝負的關鍵主城,每郡只有只有一座,   三國志一則是每郡「城堡」數量不一,其中並無主城、非主城之分,   三國志一作戰攻擊方的其中一種勝利條件,是把所有的「城堡」通通佔領。   三國志二除了以主城作為勝負關鍵外,另外還多了「城砦」,   不過我實在不覺得這城砦有什麼作用?部隊放上去還不是被放火燒假的!   三國志二另外多了「樹林」地形,部隊進去以後會隱形,   若部隊行進中貼到有敵軍進駐的「樹林」格,則會遭受伏擊而損兵。   還是回來說三國志一吧。  三國志一代的武將設定有水軍與非水軍之分,屬於水軍者,   在水面行進耗費步數六點,非水軍者則多達十點,一來一往差別很大。   一支部隊如果加以打鐵武裝,普通訓練,通常基本行進步數在五到六左右,   由此可知非水軍多吃虧了,因此有些被設定為非水軍的猛將就不太好用,   像是王雙、郭圖(一代設他戰力90)、于禁、孫桓。   而三國志一的武將訓練值的增加難易度,又視武將個人能力而異,   智力高的武將訓練度上升就快,反之則慢,像諸葛亮訓練一次上升七點,   張飛訓練一次只上升二到三點,一來一往又差很多。   綜上可知:文武雙全又是水軍的武將,會比武力遠超過智力的武將好用很多。   因為像張飛這個類型的武將,玩家給他武裝滿點嘛攻擊力確實驚人,   但移動力卻會低得更嚇人!   尤其一代的冬季戰場,所有出戰武將的移動力都會下降,   我有碰過張飛移動力低到每次只有一點,根本是動彈不得。   這樣的武將倘若經驗值又低,那麼被人放火真是放假的!   而一代設計武將若遇火沒有及時離開有火的格子,   那麼下一回合該武將就會被燒掛。   (二代的話只會損兵,只有當武將手下完全沒兵的時候才有可能被燒掛)   所以智力低、武裝度高、又不是水軍的武將,   在戰場上常常待不了多久就會被迫撤兵。   不過一代有一個不太合理的地方:火勢會往無人在的水面蔓延……。   怎麼?水上佈滿浮油嗎?   一代還有一點特色:作戰時攻擊方要帶補給,放在定點。   如果補給所在地被守方部隊佔領,則攻擊方將被迫撤軍,   而被迫撤軍的一方往往會有不少出戰武將撤退不及而被俘擄。   比起二代的守軍只能死守城池或猛攻敵軍老帥,   一代的設計讓守方有更多戰術可能性,   就電腦兵棋式的作戰系統而言是比較優良的。   一代每個出戰武將最多可帶兩萬士兵,攻守雙方一次上陣最多可有各十員武將,   所以戰場上最多有四十萬大軍火拚、二十個作戰單位在移動。   相較之下二代就遜色不少:攻擊方每次只能派「五虎將」、一人最多一萬兵,   蠻沒勁的。   後期三國志遊戲常常設定一場戰役最多只能打一個月,一個月就要定勝負。   一代、二代則都沒有這種限制,只要主將還在、米糧還有,戰役就持續下去。   不過二代因為是以守方主城的控有作為勝負關鍵,而守方主帥通常都據守主城,   所以通常守方主將在兵力居劣勢的情況下都撐不了半個月就得準備落跑了。   一代在這方面則又有更多戰術運用的可能性。   我曾經有個有趣的經驗:張遼甫經大戰,   正與文士兩、三員返回人口(兵源)眾多的長安整補,結果其他勢力發兵來襲,   我張遼只有兩、三千人,對方派了十萬大軍(兵員滿編兩萬人的戰將五員),   我只能先讓跑不動的文官(非水軍)先撤退,剩張遼一位與敵軍周旋。   張遼正是一個被設定為文武雙全的猛將,我張遼訓練度很高,   因此敵軍追不上我,而敵軍五員將領,其中一員主帥要固守補給,   只剩四員敵將是包圍不了張遼的,因此拖過了一個月,長安未被攻下。   (攻擊方勝利條件之一:佔領長安所有城池,當時長安有九座城堡,    敵軍只有四員可自由移動的武將,吃不了那麼多座城;    攻擊方勝利條件之二:守將全部撤走,而我張遼還在那裡盤桓不去)   然而,當時我的主力被牽制在東面戰場,長安四周各郡抽不出兵力來增援,   因此只有間或派員往長安補充錢糧後迅速撤退,   惟留張遼一軍繼續在長安苦撐待援,恰好敵方的兵力也不足,   除了派來進攻長安的「五虎將」之外也調不出援軍來了,   因此我張遼便打游擊守在長安十七個月,一直到我終於吃下東面戰場的幾個郡,   並且補滿兵力之後,才得以調主力來救長安。   後面各代的三國志遊戲,一場戰役要連打四、五個月都非易事了,   何況是十七個月呢?   一代的作戰系統設定,有著獨特的趣味,某個程度來說也是有著其寫實的一面。   好了,先聊到這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5
madboy:推,三國志一代超好玩的,AI有水準... 218.167.22.5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