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or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997年,朝鮮發大水。那年11月我和我的同事(某報周末部)從 丹東到朝鮮( 340元 /一人)『一日遊』,從上午 8時到下午 4時, 在朝鮮的新義州和(舊)義州呆了 8小時。中方導遊隻是將我們送上 過鴨綠江的渡輪,交待我們別說是記者。在上船之前,咱這邊就有不 少叫賣『援朝食品』的,餅幹妳圓珠筆妳口香糖之類,10來個同事, 每人買了三五元錢的東西。我對叫賣者說,既是『援朝食品』,為何 還叫我們掏錢買,我們不花錢幫你捎到朝鮮,行不?叫賣者隻是笑笑 不語。在上船之前,導遊給我們一束鮮花,說這是獻給金日成將軍的 。我們還特意選長的漂亮的張女,叫她拿著花。 一上岸,就有兩輛小車和一輛大車在那兒等著,大車是給我們坐 的,小車是朝鮮安全部門的;我們坐好後,安全人員上車檢查,一位 安全人員就用生硬的漢語問坐在後面的女士李有沒有人民幣。事後得 知此行主要是檢查有沒有攝相機和錄音機,不應該查有沒有人民幣。 顯然,是在索要以中飽私囊。朝方導遊兼翻譯是個小伙,導遊途中在 上廁所時向我們部的部主任方某要了50元錢,當時情況是這樣的── 他沒有明確提出來,隻是對方某說,你有沒有紅塔山香煙,給我一條 。不抽煙的方於是給了他50元錢。這是後話。兩輛小車中間夾著一輛 大車,向新義州的市中心開去。新義州街頭幹凈妳靜謐妳神秘。行人 極少,偶爾見有騎自行車的和背包袱的老婦人。交警清一色是女的。 我們第一站是金日成光輝業績陳列館,我們在安全人員的指引下,向 金日成將軍的塑像獻鮮花。陳列館毗鄰火車站,大概火車班次也少, 火車站前的人也少,穿著也是灰撲撲的。火車站和陳列館前的廣場分 界很明顯(有人值守)。我們不能上火車站去,趕火車的朝鮮人也不 能進陳列館前的廣場。陳列館內分左右兩大部分,左是金日成將軍的 ;右是金將軍乃子──金正日的。在大廳裡朝方解說員在介紹金正日 時說:金正日在 7歲時就多次視察我們新義州並指導工作(經翻譯過 來的原話)。在金日成將軍館裡,有電影《賣花姑娘》的雕塑(當初 多少中國人為它流淚,每放映一場噓聲大作,筆者也是其一),解說 員領唱那支哀傷的名曲『賣花賣花始始』解說員在提到金氏父子時, 兩手掌向胸(如同咱們過去面對毛的大像片跳忠字舞的標準動作)。 其後我們到鴨綠江賓館,欣賞演出。女演員都很漂亮,一個個臉色蒼 白沒有血色。男的呢?面色黎黑。同行的孫君妳方君都有80千克以上 ,在朝鮮沒有發現像他倆的胖子。演出是友誼演出(實際在我們每人 340元的費用裡),唱的歌曲有『農莊姑娘(拖拉機手)』還有中國 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完後,與演員們合影。至此,那些『援朝 食品』才派上用場,每與女演員合影後,給對方送一隻圓珠筆或者一 袋餅幹。 吃午飯(也在我們每人 340元的費用裡),兩輛小車上的官員不 與我們同桌,我們有 8種菜,還有平壤出的啤酒,他們隻有一盤菜。 同行者說嘗嘗朝鮮酒,可是喝上一口再不想喝了。菜也是這樣,朝鮮 咸菜大家都吃了,其余的都沒吃。即使如此,那導遊還是叫我們慢慢 吃,實際上是便於他慢慢享用。他會漢語,而他的兩輛小車上的官員 不會漢語,距咱們遠,於是我們問他朝鮮哪些單位最好?他說管糧食 的部門(這與咱們過去何其相似,在糧店商店在食品公司工作,找對 象都比別人容易,如食品公司有熟人割肉就能佔便宜)。 中午吃飯後,乘車由新義州向舊義州開去。沿途是標語口號,朝 文我們不懂,但是上面的金日成像我們認識,揣摸大概是『戰無不勝 的某某某思想萬歲』之類。車很好,清一色日本車,駕駛艙在右邊。 路況卻不好,泥土路。時時能看見一堆一堆的人在勞動。記得早晨剛 上岸時,也見得很多人擠在一堆勞動──一把洋鎬上栓兩根繩子,一 人把把,兩人在前拉(筆者兒時在鄉村參加過這樣的『磨洋工』似的 集體勞動),還見到了多年不見的牛車──一頭牛拉著木□轆車,我 隻是在兒時鄉村見過這種車。 在義州,我們又見到金日成將軍乃父(啟蒙教師)的不凡事跡。 義州附近有個風景區,真是安靜和幹凈。見有人來,樹叢中有人出來 擺上桌子,上有朝鮮銀筷和花瓶等幾樣小東西。我們與兩輛小車上的 官員同行,實際上他們是監視咱們的──不允許與當地朝鮮人說話。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們是食肉獸動物園的參觀者(坐在密閉的汽車 裡在動物間穿梭)。在山頂上(有個木亭上有漢匾)偶爾見朝鮮小孩 ,小子剛一露臉,馬上像小猴一樣消失了。下午,參觀一個幼兒園, 天真的孩子們為我們表演雜技舞蹈。這時,我們開始後悔『援朝食品 』帶的太少。 晚上,與《丹東晚報》同行聚飲。大家感慨特多,面對一桌豐盛 的酒席就有說不盡的話題。丹東和朝鮮新義州常有來往活動,新義州 的孩子們到丹東來面對滿桌的菜肴水果歡天喜地手舞足蹈;朝方的孩 子們在樂,咱的女服務員看了想掉眼淚。朝鮮人在朝鮮吃蘋果,像切 西瓜一樣切成 6塊 8塊分開吃,到咱這邊開會不等會開完香煙水果和 打火機都揣進兜了。為什麼朝鮮的事情世人很少知道?與朝鮮一江之 隔的丹東同行道出原委,咱們的報紙不敢如實報道,丹東的報紙曾刊 過朝鮮觀感之類的文章,差點引起外交照會。對於記者,朝方根本不 接待(我們是冒充貿易公司職員才得以進入朝鮮的)。 以本人之見,朝鮮還是咱們70年代的打法。想想當年的朝鮮特色 的『千裡馬精神』,令多少中國人羨慕,全民的教育醫療免費又令多 少中國人嫉妒,可如今苞米都不夠吃。1997年朝鮮缺糧,新義州一個 委員長悄悄過來要糧,丹東從省裡要了些快霉變的苞米。即便如此, 個人崇拜還是大行其道。有一年,金正日過生日,丹東的鮮花市場告 罄──花都被朝鮮人民拿去獻給領袖了,而他們的領袖回敬給其『子 民』的是每家人一斤豆腐和幾個雞蛋。還聽說,朝鮮的女大學生願意 嫁給咱們這邊的農民(80年代前,大陸的女大學生不也是願意下嫁香 港打工崽嗎?)如今這樣子,這都是左的制度造成的。如果中國還是 毛主席時代極左的打法,與朝鮮差不離。所以到過朝鮮的人有這種感 受:『不到朝鮮不知道鄧小平好』。1998年中國到處搞改革開放20年 回顧展──照我看,如果有機會去趟朝鮮,就不用回顧啦。 想當年,朝鮮的地理環境物產基礎都比韓國好(南部都是山區) ,朝鮮這匹『千裡馬』突突前進時,韓國的大學生鬧事,腐敗醜聞不 斷,可是這幾年韓國成功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幾屆前任總統被審判 就是明証)。朝鮮卻一步步退化為『某家王朝』(連年號都改了,不 叫公元多少年,叫主體多少年,1945年是主體元年)。從我們中國人 的角度看,好象一個分裂的朝鮮對於我們有利(何況朝鮮是小日本從 咱們中國人手中分出去的)。但是不能隻從自家立場考慮,(朝鮮其 實還是個火藥桶,弄不好中國人還得如50年代那樣為其白白犧牲數以 萬計的年輕生命)。將來全球化,朝鮮遲早要回到文明民主的大家庭 ,我們要有耐性,一如等待咱們中國的自己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化 進程一樣。果真如此,屆時得益最多的當然首先是朝鮮和韓國,其次 是中國。讓所有真正關心朝鮮人民的命運的人為之祈禱。 -- 雖無艷色驚群木 卻有清香壓九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4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