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Korea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經作者 akiyon 同意轉載  詳細圖文版可連結至  http://tw.myblog.yahoo.com/akiyon-blog/article?mid=9816&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White Night(韓國電影版白夜行)  亮司與雪穗;必然性的比較  白夜行的靈魂人物,當然就是亮司和雪穗。  韓影版的雪穗是孫藝珍,日劇版是綾瀨遙,孫藝珍飾演雪穗比綾瀨遙適合得多。  就以外型而言,孫藝珍比綾瀨遙更像雪穗,我不是在批評非難綾瀨遙,但她確實是不  適合這個角色,雪穗高貴優雅、智慧美麗,更重要的是;如同篠塚所感覺到的;良好  氣質底下潛藏的某種下流的惡意,這麼多矛盾的特質在一個角色身上造成了帶有一點  危險的神秘氣息,綾瀨遙的整體形象與這些敘述相差得太遠,勉強來說;只覺得綾瀨  遙是有些符合貴氣的,但是由她扮演的雪穗,那種貴氣倒像是大小姐的嬌蠻。  在先天條件已然相差甚遠的情況下,又不能用演技來彌補,雪穗這個角色恰恰證明了  綾瀨遙演技的限制,儘管她很努力地要扮演好雪穗,但不能否認的是,每一個演員是  都會有適合和不適合的角色,現實的情況是;外型感覺差太多、而又無法用演技補救  ,綾瀨遙無法詮釋雪穗,至少那時的她絕對不行。  我認為雪穗有一個特性是日劇版中沒有描繪出來的;就是看似很近、其實遙遠的神秘  感 ~~ 也許是日劇版讓雪穗跳脫出原作中,以第三者觀察的視點而改成第一人稱視點  吧?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損失了那份神秘,而孫藝珍演的雪穗終於呈現了日劇中沒有辦  法做到的;如同原作般朦朧的模樣。  既然外型氣質都能夠符合原角色,孫藝珍演起雪穗;只要不是真的爛得離譜,情況應  該都不至於會太過出格,在我看完後也證明和自己所感覺的沒有偏差太遠,關於雪穗  ,孫藝珍的表現還行,不過也僅只如此,並非亮眼得令人無法移開雙目就是了。  孫藝珍飾演雪穗最精采的地方,是在聽未婚夫的女兒說「妳整天這麼笑,不覺得累嗎  ?」以後,瞬間蒙上陰霾的臉色,眼神充滿憎恨與惡毒的光芒,像是隱私多年的秘密  給人窺見的羞恥憤怒、也像是對讓自己走入白夜的現實殘酷世界的控訴。雪穗的人生  一路走來,難過的事情比快樂的多,我想對於雪穗而言,能夠讓自己可以在不想笑的  時候笑,肯定是以數不盡的心酸鍛鍊而來的堅強了吧?  對一般人而言,想笑就笑、不想笑時不笑,是天然可愛的率真,可是這對雪穗來說卻  是奢侈的真性情,那種直率是與她無緣的事物。  這個很短的一瞬間畫面是我覺得孫藝珍已經完全連內心都模擬成為了雪穗,如果在這  部電影裡她還有再多幾次這樣的表現,對於她飾演的雪穗我肯定會有同現在不一樣的  觀感。  跟讓綾瀨遙演雪穗的情況是相同的;飾演日劇版亮司的山田孝之就外型上來說和原作  也不盡相像,亮司應該要更幹練、狠辣、陰沉,並與雪穗同樣具有不讓他人輕易看透  的、像層膜一樣隔絕探問的薄膜。而山田孝之的外型溫柔敦厚,用噁心一點的話來形  容就是;羞怯的鄰家男孩,與亮司的陰鷙深沉大相逕庭。  但山田孝之並沒有像綾瀨遙一樣因不適任而演出吃力,如果說綾瀨遙因雪穗而凸顯她  演技上的不足、那山田孝之則是通過亮司證明他確實是有演技實力的,山田孝之非常  會詮釋被命運束縛住的無奈感,雖然以外型氣質論;他和亮司相差甚遠,但是如果是  要呈現亮司人後可能有的孤單陰鬱的內心戲,那對他來說簡直可以說是遊刃有餘的,  沉重、擁有生命力的憂鬱本來就是山田孝之的強項,看過H2以後就知道;只有山田孝  之可以把國見比呂演得如此失敗卻又如此地有血有肉。  而相對山田孝之,韓影版的亮司--高修的外貌氣質則與亮司十分相似,我不能不去  佩服的是;韓國電影版白夜行找的這兩個演員都和原作形象十分相似,基本上只要角  色找對人演就幾乎成功一半了,就像前面說到雪穗時一樣,只要不要差得太過分,一  定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高修確實也演得不差,頗有原作中亮司陰狠冷酷的樣子,台詞很少的他,卻能很適時  地以眼神和肢體傳達戲感,最值得令人稱道的是偶爾閃爍在眼眸中的邪惡光芒、與平  靜表情下不經意流露出的無奈痛苦,這都是高修飾演亮司最亮眼的地方。不過也不是  完全都沒有缺點,高修太過優雅了,那份優雅不該是陰沉的亮司所擁有的,偶爾會有  奇怪的錯覺;覺得畫面中的亮司竟像個不為人知的鋼琴家與音樂人。  情感的述說…與…氣氛的營造  就我的感覺而言,日劇版和韓影版來做比較的話;由韓國拍攝的電影白夜行更近似原  作小說。日劇版白夜行除了大概劇情之外,整體感與小說是不太一樣的,白夜行依然  是以東野先生一貫乾淨潔白的文字敘述來作書寫,這部小說是個隱約大概的模糊推想  ,正因為如此,白夜行具有不確定的想像與答案,有太多可以去解讀聯想的地方,那  就是這個文字作品的難得魅力,日劇版的絕望悲戀只是其中一個有可能的解答而已,  那是電視劇製作小組心中的白夜行,但它只是一部份的白夜行、而並不完全。  潮濕、陰鬱,如同濕氣很重的空間;不斷累加的溼度讓空氣沉重悶熱,這是日劇版白  夜行的特色,正因為這彷彿無形中會讓人窒息的壓迫感、輾壓著令充分感受情境的人  很想逃離,而造就了重度壓抑的日劇版白夜行,這是原作沒有呈現的部份,原作小說  是清爽平板的,以簡單的文字賦予黑色冰冷的氣氛;猶如一面不斷粉刷上黑色油漆的  白牆一樣,是反覆持續地添加,關於白夜行這個故事真面目的一個個模樣。  韓國電影版就讓我覺得頗像小說的這種感覺,安靜沉默、以灰暗模糊的畫面呈現,間  接隱約地給予身為觀眾的我無法揮去的不祥感,讓對於已經認識白夜行的我,相當輕  易地就能清楚意識到「沒有陽光」。  更進一步地說;安靜與喧嘩,是韓影版和日劇版最大的不同。或者也可以說;是原作  、韓影兩者對比日劇版最大的差異。日劇版採取以亮司作為主線的方式來作為故事的  進展,而且是以回憶的方式,這是日劇白夜行的特別之處,也是因為這樣;日劇版會  出現那樣陰熱潮溼的味道,因為它很完整地呈現桐原亮司在原作小說裡沒有被明顯表  現出來的內心世界,從人性幽微深處拉扯出來的不見天日的內裡,就如同是缺少陽光  照射的黑暗角落般陰濕腐敗,那就是屬於一個人、做為人的亮司刻意遺忘的自我,在  日劇裡用了很多亮司心中的言語作為旁白,深刻且沉重的痛苦心情引導著我體會;亮  司身處白夜之下的無奈掙扎。  關於白夜、關於罪的意識、關於對愛的付出與犧牲,日劇白夜行把它們化作簡單但值  得思考的詞語,清楚而又必須體會的情境,讓我見證了白夜之下虛無也實在的悲傷痛  苦。這就是日劇版的「喧嘩」~~ 用「喧嘩」這個名詞來形容可能不盡理想,不過我  搜遍大腦,實在找不到該怎麼形容了,總之所謂的「喧嘩」並非是吵雜,而是相較靜  謐,日劇版確實是以數不盡的苦澀絕望的心情、轉化成了多少聲音來填滿了畫面。  韓影版並不像日劇版那樣頗花氣力地去描述台詞與場景,而在角色故事的主體上,也  不像日劇版定案那麼地明確,雖然它一樣有男主角女主角,但是他們並不是主導故事  發展的要角,和小說一樣;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切入,從旁觀、漠然的眼睛來觀看整個  故事的發展和推想劇情的答案。  我覺得韓影版與原作很相像的部份還有一點,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點;運用無聲的環境  雕琢出屬於白夜行的氣氛,整部電影呈現出看似緩慢寧靜的詭異氛圍,卻總在誤認平  靜的錯覺中突然地目賭急促擴散的漣漪,沉默的畫面只是一個好像如此的錯誤認知,  時而不經意流洩的澎湃節奏、隱藏在平緩水面下的激越情感才是它要訴說的。  透過靜默的氣氛、推理線索的組成拼湊,韓影版追求的是和原作一樣的;隱約不透明  的空氣感,只能透過無意或也許刻意的線索來揣測推論出;那其實是深沉絕望的悲情  真愛。這便是韓影版的「安靜」。在沒有聲音的表面上、不被知覺的裡面進展著白夜  行那見不得天日的蹣跚。  如果日劇版的味道在於情感真相的「表述」那麼韓影版的味道就是氣氛的「營造」。  也就是因為氣氛營造的成功,才使得韓影版有了和原作相似的輪廓,但是;在力求氣  氛的同時,韓版白夜行無法避免地失去了一些東西,如同日劇版喪失了原作的模糊曖  昧一樣,韓影版做不到順暢、清楚明白地說好白夜行這個故事。  以雪穗的第二次婚姻作為故事的開端是很好的選擇,但顯然沒有把已經屬於過去式的  回憶場景和應該是現在式的劇情進行做好妥善的處理,過去與未來沒有預警地交相切  換,凌亂破碎的鏡頭畫面,雜亂跳躍地無法有效銜接劇情,如果我不是一個對白夜行  熟悉的觀眾,必然看不懂這部韓國電影,甚至中途就會放棄觀看,解讀這部電影的每  一個片段對我而言是如此地辛苦,在分鏡處理上的生硬澀然,很大程度減低對於劇情  的理解。  以「說故事」這點來說;日劇版真的比韓影版好太多了,甚至相較原作更是加油添醋  地多出了許多沒有說清楚的劇情,這些多出的劇情讓日劇招致許多不友善的批評指教  ,也使得日劇的節奏拖沓而且沉悶,但是這個缺失的部分卻也是優勢所在,因為它鉅  繫靡遺地把每一個地方都說清楚,使得這部戲劇更為厚重也顯得完整。  誠然我是認為比起日劇版,韓影版的感覺更接近原作,但那是因為我已經讀過小說、  看過日劇,對我而言;白夜行這個故事已經可以說是極熟悉,就算細節有所遺忘,但  是只要一點點的提示便會讓記憶印象迅速甦醒,所以我對劇情也不再具有探究的渴望  ,而可以專心地去比對;關於鏡頭處理及說故事手法的藝術性差別,如果是一個完全  不認識白夜行的人,直接就觀看這部韓國電影,只怕對於白夜行會在心中產生許多不  解的問號。  結論如是;若我第一次看的白夜行是這個版本,那白夜行一定不會是現在;我心目中  特殊的唯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2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