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nix (阿魯巴巴與四十大盜)》之銘言: : 最後,有大陸朋友說,大陸方面注音符號是在文革之後不用,改用漢語拼音 : (註:注音是"推翻滿清建立民國"(1911)後公布的統一表記法) : 早期的大陸朋友也是有用注音 是的. 而且也用繁體字(去看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郵票便知). 聯合國早 年也使用繁體字. : 問題來了,『掃盲』是什麼? : 我在小學只買過愛盲鉛筆....掃盲就不太清楚了 掃盲就是掃除文盲的意思. 日本殖民台灣半世紀之後, 1945年台灣的識字率恰好是中國的文盲比率. 所以, 從清末日本強大的過程中, 民初許多人將中國落後的一部份原因 歸咎於漢字的複雜, 難以學習, 造成許多文盲, 阻礙社會的進步跟知識 的傳播. 白話文運動 改用拼音羅馬字取代漢字 簡化漢字....就是那個時代背 景下發揚起來的. 但是兩岸分裂以後, 拼音、簡化漢字就被當作'共匪 消滅中華文化'的行為, 所以台灣開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直到最 近為了'與國際接軌'的需求, 拼音議題才重新可以拿出來討論. 事實上, 同樣的狀況在漢字文化圈的韓國、日本、越南都遇過. 韓國因 為日本殖民的關係, 過去被士大夫階層打壓的韓文字母成為民族象徵, 經過三四百年之後忽然被大家重視. 越南因為法國殖民, 順水推舟全部 改用羅馬字, 而不用越南過去自己的'字南'. 日本的爭論跟中國類似, 戰後做了漢字簡化, 並且增加假名使用的比率. 台灣過去的教會羅馬字也是這樣的情形, 那時候日本人還沒來, 文盲還 很多. 台灣史上第一份印刷的報紙就是使用羅馬字(閩南語)的《府城教 會公報》, 196x年國民黨政府下令才改用漢字至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40.52 ※ 編輯: netc 來自: 220.136.40.52 (02/07 17:44)
Minix:感謝解答!^^ 推 210.66.186.165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