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這一次繼續跟大家分享下面這段原文: 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 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 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 心得: 我們看這段文,丁丑年在京城裡,和馮開之住在一起,看見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 一點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他小時候的那種習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季霽巖, 時常當面指責他的錯處,但卻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備,從來不反駁一句話 。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兆。只要這個心能 夠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夠登第了!後來馮開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這些行止,我們做學問的人都應該要懂得虛心自謙,而這一則事例是我們很好的榜樣,我 們看到馮開之小時後傲慢的習氣還是很重,但長大後卻改變了這習氣,我們一定有一個疑 問,這究竟是怎麼轉變的?古人每天都會讀誦聖賢書,每天接觸聖賢教育,長時間下來, 自然煩惱習氣無法連根拔除,也至少伏住許多,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就從待人處世 看出 來,面容和順、不驕傲、而常受正直朋友當面指責其過,也不會反駁一句,平心靜氣接受 ,這裡有兩個點是我們須要學習的,第一點尤其在現在這時代,五毒熾盛的環境,就用一 天來看,連五分鐘我們的善心善行可能都保不住,每天一定都要讀誦聖賢書,明白事理, 認真反省,每天讀誦,認真將之落實,如此長時間下來,能將煩惱控制住;第二點就是現 在我們要想真正落實因果教育,旁人總以異樣眼光來看我們,但一定要堅持住,旁邊能隨 時有善友提醒督促,這非常重要,以經典為師,善友為伴,道業才有把握成就,這也是我 們生在現代比較難克服的地方,前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從他口中才得知道原來他母親也是 修學念佛法門,是從很年輕時就跟他外公一起學佛,而他母親已經很久沒有跑道場了,因 為道場是非很多,就自己在家裡聽經念佛,而這位朋友從他國小開始在他母親耳濡目染下 ,也漸漸聽聞佛法,所以現在要找善友,也不容易找,可以獨自一個人成就,再配合現實 環境來看,只有淨土法門這一門了,這一個法門可以關起門來自己修學,每天心中就這一 句佛號,比起許多法門算方便,但也不容易啊!有經驗的同修朋友應該都能體會到,要你 一天從早到晚心中只有這一句佛號,也不容易做到阿!所以各種法門,門門都有其深義在 裡頭,縱然說得出來,但實際的功夫境界還是去深入落實後才能悟入,因此對於其他法門 ,我們都需要以尊重的心來看待,絕不能以自讚毀他的心態來看,這果報都是墮地獄的, 因為法門都是世尊傳下來的,依照法門的經典修學成就的大德自古以來有許多,以高下心 看之,這是對三寶不尊敬,可以發表自己對自己修學法門的心得與眾生分享,但絕不能有 貶低看輕他人修學的法門,如果看輕他人修學的法門,你永遠都無法悟入實相,實相是無 一不包,你現在存有自高他低的心態怎能與實相相應呢?法門的修學在於契機契理,任何 法門決無高下之分。回到原文,了凡先生於是告訴馮開之說,禍福都有其前兆,你的心能 夠謙虛,今年決定登科第,果然登科第了。古人有句話說和氣生財,當一個人能夠真正宇 眾生和氣,能夠包容一切,這就是生財的因,那這點跟財布施有否衝突呢?一點都不衝突 ,我們看財布施給所須的眾生時,無論是內財,我們勞力、體力的布施,或是外財,身外 之物的布施,無非都能給眾生帶來真正安穩快樂,這就是和氣,生財之因,倘若你吝嗇, 吝財將來果報貧窮,吝法將來果報愚癡,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時時督促自己,與別人和氣 相處,才是真正王道。那這段文我們就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80.60
hallcom:隨喜^^ 03/06 20:50
loxyz:阿彌陀佛 03/06 21:48
AHJKL: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3/06 22:11
Samus:推 平心靜氣的接受 03/07 00:24
onesadman:推 03/07 06:04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3/07 09:19
aquaslove:阿彌陀佛,時時警惕自己,感謝分享。 03/08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