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朋友,大家好,這一次跟大家分享下面這段原文: 何謂大小?昔衛仲達為館職,被攝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比至,則惡錄盈庭,其 善錄一軸,僅如箸而已。索秤稱之,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箸者反重。仲達曰:某年未四十 ,安得過惡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問軸中所書何事?曰:朝廷嘗興 大工,修三山石橋,君上疏諫之,此疏稿也。仲達曰:某雖言,朝廷不從,於事無補,而 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故志在 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 心得: 我們來看這一段文,怎麼叫做大善小善呢?從前有一個人,叫做衛仲達,在翰林院裏做官 ,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陰間。陰間的主審判官,吩咐手下的書辦,把他在陽間所 做的善事、惡事兩種冊子送上來。等冊子送到一看,他的惡事冊子,多得竟攤滿了一院子 ;而善事的冊子,只不過像一支筷子那樣小罷了。主審官又吩咐拿秤來秤秤看,那攤滿院 子的惡冊子反而比較輕,而像一支筷子那樣小捲的善冊子反而比較重。衛仲達就問說:我 年紀還不到四十歲,那會犯了這麼多的過失罪惡呢?主審官說:只要一個念頭不正,就是 罪惡,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那就是犯過。因此,衛仲達就問這 善冊子裡記的是什麼。主審官說:皇帝有一次曾想要興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橋。你 上奏勸皇帝不要修,免得勞民傷財,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衛仲達說:我雖然講過,但是 皇帝不聽,還是動工了,對那件事情的進行,並沒有發生作用,這份疏表怎麼還能有這樣 大的力量呢?主審官說:皇帝雖然沒有聽你的建議,但是你這個念頭,目的是要使千萬百 姓免去勞役;倘使皇帝聽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哩!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 下國家百姓,那麼善事縱然小,功德卻很大。假使只為了利益自己一個人,那麼善事雖然 多,功德卻很小。這則整段來看比較清楚,這一則是著重在大善與小善,這大小之分在於 什麼呢?就是心量!其實善的作用如何?這關鍵都在於自己的心量,當別人給你苦受時,你 能歡喜心接受,這就是包容,當別人給你樂受時,倘若善的風氣可以延續,我們當隨喜讚 嘆,倘若影響的是惡的一面,心中包容他,那我們可以制止就制止,倘若這時你歡喜心受 之,像淫欲時,你也是樂受,但這果報是三惡道,如同此則原文說到見女色動壞念頭,這 就犯過,依這個標準我們不知道犯了多少罪過了!所以對於別人善的心行,能夠隨喜讚嘆 ,不要用嫉妒的心去看他,將來自己行善時才不會處處碰到障礙,別人一樣會隨喜我們; 倘若以嫉妒心面對,將來自己行善時,處處受到障礙,還會怨天尤人怎麼我行善都沒有善 報,反遭人白眼對待?這時代有許多這樣觀念的人,我們先前也提過,都是過去生看人行 善而以嫉妒心視之,感得如此的果報,現在明白後,我們歡喜接受,這債就還掉了,倘若 又繼續怨天尤人,反而又造罪業,其實因果的道理就是一個"同理心",想我是別人,我希 望別人怎麼對我,別人是我,別人希望我怎麼待他,自然因緣果到一目了然,決定沒有絲 毫差錯。 而從這一則我們也能體會到生活處處都是修福修善,但相對的也都是造作罪業的 境緣,當中的不同就是在於你會不會善用其心,所以不懂得善用其心,生活真如這則事例 所說的,雖沒有行為,但動念頭已經造罪業了;而善報亦是如此,雖事情沒成功,但有這 份心,善報就具足了,從這兩個事例更可以給我們教誨,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是出自 華嚴經,所以我們無論是學佛,或是有任何所求,一切都從自己心中求,與前面我們說過 的同理心一樣,這點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自從分享了凡四訓以來一直在強調的地方。誠 如原文前半段,我們看到一位貧女布施二文錢感得首座和尚親自為他主持經懺,而等做了 貴妃後,真誠恭敬心不如以前,就由他徒弟來主持,所以富貴人家的布施何以絕大都說不 如貧賤人家在於無法完全放下自己的利益,所成就的善也可以稱為小善,貧窮人什麼都沒 有,今天分得多少施捨就布施多少,那個布施的心意就富貴人家真誠,來生果報當然殊勝 ,菩薩六度中的"布施"是放下自己,這是真正布施,當然大家都知道,放下自己的功夫有 許多層次,所以布施的初方便先捨"我所",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都是我所的布施, 漸漸將為自己的念頭也放下,像我們吃東西,或買東西來使我們色身得以維持,繼續為眾 生服務,那你這買東西的舉動,是錢給出去了,這裡頭都具足三種布施,將自己的色身真 正依教奉行,你自己也供養自己,也供養眾生,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無時無刻,自己身口 意三業是否符合佛的教誨,慢慢修正過來,那這是真供養三寶,真服務眾生,一開始,我 們為家人著想,無論是上班族與否,做家事也是布施阿! 最近有位朋友與我提到他身兼三職,孩子的母親、上班族、也一方面要準備考試又是學生 ,他問道如何三者得以兼顧之下落實佛法?今天,我們絕大部份的人心量會為自己想、為 家人想,所以即使修福,將來受報時福報就有限,且有五毒的習氣,譬如受報後,你有地 位了,有財富了,家庭美滿了,身體健康了,但你還會掛心你的兒女孫子,還會為這點地 位財富想取得更多更高,還會為身體健康希望永遠保持,有這些煩惱阿!這些從哪裡來的 呢?都是因地修福時,沒有熄滅貪瞋癡,還有一絲為己的念頭在,所以看到社會上充斥許 多養生產品、可以取得富貴的幸運符,或加持物,說到這邊,突然想到,也跟諸位分享加 持過的東西究竟效果如何?我們身邊會常聽到經由某人加持過後的物品或法器,就具有神 奇的避邪或護生的作用,這道理從哪裡來的呢?還是我們說身口意三業清淨,這加持的東 西就有此作用,所以如果拿到這加持物,當初加持這東西的人如果不繼續修行,以及拿到 加持物的人不自己用功,這東西慢慢作用就消失了,所以我們看到許多有帶香火袋的朋友 ,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要在去過火,那個過火的用意是什麼呢?就是在你過火這一刻,身 口意三業清淨,三業相應自然這香火袋又有其作用,過一段時候沒有作用在於戴的人這段 時間沒有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還是受到五毒煩惱,符咒的道理也是如此,貼任何符的作 用能保得一時,卻無法保永遠,風水也是這道理,知道唯有自己認真修學,自己就有這 能力了,而外面哪怕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東西都是加持物,都有這作用,所以這點我們不要 迷信,更不要因此受騙上當,很冤枉,這段文就與大家分享到這邊,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80.60
jackyshih200:阿彌陀佛 03/05 11:15
※ 編輯: mark183 來自: 111.251.180.60 (03/05 12:05)
hallcom:隨喜推~~~ 03/05 12:07
onesadman:推 03/05 21:45
loxyz:推 03/05 21:51
Insurance:隨喜,歡喜讚嘆.阿彌陀佛! 03/05 21:51
AHJKL:隨喜 03/05 22:22
Samus:過火那邊我想到密宗的三密相應 或許有點像喔 03/06 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