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一單元》萬人修萬人去的念佛法門 為什麼要念佛 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呢?平時念佛就是為臨終時做準備。為什麼不等到臨終時才念呢? 因為習慣是日積月累而成的,你平時沒有念佛的習慣,等到臨命終時,就不會想到要念佛 ,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時要學著念佛、修淨土法門,等到臨命終時才不會驚慌失 措,而得以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比丘時,曾發四十八大願,其中說:「我 成佛之後,十方所有的眾生,若有念我『阿彌陀佛』名號,我一定接引他到我的世界,將 來成佛;在我的世界裏,眾生都是由蓮華化生,所以身體清淨無染。」因為阿彌陀佛這種 大願,因此一切眾生都應該修「念佛法門」,這是很對機、很容易修的一個法門。 在《大集經》上又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就是說 億億人修行,卻一個得道的都沒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得度。尤其現在是末法 時代,念佛正與一般人的根機相應。 但在西方,現在不是末法時代,可以說是正法時代;為什麼說是正法時代?因為佛法剛剛 傳到西方國家來,正要興旺,所以現在美國有很多人歡喜參禪打坐,這也是正法的表現。 在正法時期也可修念佛法門,末法時期也可修念佛法門,什麼時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 對於其他法門,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門。 永明延壽禪師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又參禪又念 佛,好像老虎有犄角;現世可以為人的師表,將來可以成佛作祖。 所以真正參禪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再深一層說, 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真正參禪的人,也就是真正持戒的人。那麼真正講經說 法的人,他是為講經而講經,也就是真正參禪。《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宗亦通,說 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又會參禪,又會講經,這是宗說兼通。再進一層說,真正持咒 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參禪。 禪、教、律、密、淨,雖說五種,歸根究底地說都是一個,沒有兩個;其實再深一層說, 連一個也沒有,怎麼說會有五個呢?真正學佛的人,在這一點上應該明白。 所以有的人有門戶之見,認為念佛法門最高,參禪不對;或者有人說參禪最高,念佛錯誤 ;這都是沒有明白佛法的人。應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無法可得,何必又在頭上 安頭?何必無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是無法可得的。可是對一些不明白法的人, 你對他說根本什麼也沒有,他就會失望;所以佛施權法,就是為了說實法;佛說權智,為 的是說實智。實智是什麼呢?實智是一個「歸無所得」,實相無相,無所無相,這才是真 實的智慧。 老實念佛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我們很不幸生在這個魔強法弱、去佛甚遠的末法時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既省錢,又不費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為念佛就能成佛。為什麼念佛會成佛 呢?這是因為藉著阿彌陀佛在無量劫以前發的四十八大願;在四十八願中,有一願說:「 若有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極樂世界,我誓不成正覺。」 阿彌陀佛發此願力,願願皆是攝受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只是眾生要有一個信心, 相信真有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而且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阿彌陀佛的弟子,和切實 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必生西方。 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雖然有白鶴、孔雀、鸚 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但這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是一種變化 現出的境界,並不是真有畜生。極樂世界沒有娑婆世界萬苦交煎、萬惡充滿的煩惱,它晝 夜六時皆演說妙法──念佛、念法、念僧。可是,我們若要生到極樂世界,就要老實念佛 ,不要不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是專一其心在念佛,不管成佛不成佛,也不管往生不往生 ,一心只管念佛的工作。念佛念得專一純熟,一心不亂,等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會 來接你去成佛。 為什麼我們一個普通人,能勞動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呢?這是很難相信的道理。不錯,這就 是難信之法,所以《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不問自說;因為沒有人懂,也沒有人相信這 個法,所以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地把這種末法修行之捷徑,告訴我們這些末法的眾生。 老實念佛就是口念佛、心也念佛,行住坐臥都是念阿彌陀佛;口中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身 上行持阿彌陀佛的行。什麼叫行?好像我們現在打佛七,無論如何都要百忙放下,來參加 打佛七,要念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茲在茲,不是念一陣子就覺得辛苦,要回去休 息了,躲懶偷安,這樣不會得到念佛三昧的,這就叫做不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是一心一 意念佛,連吃飯、穿衣、睡覺都忘了。 本來吃飯、穿衣、睡覺是人生離不了的事情,每個人天天都不能缺少的;念佛時能把這三 件事忘了,不知吃飯、穿衣、饑寒、睡覺否,這就是老實念佛。若到時間便知道吃飯,這 是不老實念佛;或冷了要穿衣,這是不老實念佛;或睡不夠要回去休息,這也是不老實念 佛。老實念佛就是無論行、住、坐、臥,只知道「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你念得打成 一片,綿綿不斷,乃至水流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風吹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小 鳥叫的聲音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念得「南無阿彌陀佛」和我自己分不開,念得「 南無阿彌陀佛」之外無一個我,我之外又無一個「南無阿彌陀佛」,我所念的「南無阿彌 陀佛」和自己合而為一。這時,風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得到念佛三昧;水流風動都是 演說妙法──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老實念佛。 假若水流知是水流,風動知是風動,或東張西望看各處有什麼動靜,這就是不老實念佛。 若一邊念佛,又前瞻後顧地好像要偷東西,這也叫不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就是念茲在茲, 什麼妄想也沒有,也不想吃東西或喝茶,什麼都忘了,這才是老實念佛。沒有什麼祕訣, 只要能把心管住,不打妄想,這就是老實念佛;你管不住這個心,盡打妄想,那就是不老 實念佛。你提起正念,那就是老實念佛;你盡胡思亂想、打邪念,那就是不老實念佛。所 以老實念佛是妙不可言,你要是真會念佛,便會得大自在,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 ,只有南無阿彌陀佛。 說的是法,行的是道,單說不行是說食數寶,一點用處也沒有。我今天所講的道理,你們 明白了,就要老老實實念佛,老老實實打佛七,這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時間,切莫空過 ,希望大家努力念佛,拿出「堅、誠、恒」這三心來打佛七! 念佛如同打電話 ◎六月十六日下午開示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剛才所說偈頌,大家能不能了悟其中的真義?第一個「念」字是心中所發出的念,第二個 「念」是從口中發出的,有之於心而形之於口。若只存有第二個念──口念的「念」,便 不能算是真誠的念了,所以念佛或念菩薩,心、口都要真誠。我們要念到心口合一,一而 無二,不可隨便地念,也不可散亂地念,又不可以夾雜其他的妄想而念,如能做到這幾點 ,便可以稱為「真誠」了。 有真誠的意念,就一定會有所感應。這感應是什麼?就是凡夫的心與佛菩薩的光相通,所 謂「光光相照,孔孔相通」。為什麼會有這種感應呢?譬如打電話,號碼打通了,對方一 聲:「喂!」於是便可以暢所欲言,互相有了連絡。念菩薩也好像撥電話,到時菩薩也會 問你:「善男子(善女人),你想求些什麼呢?」於是你便可以有求必應了。 假若沒有誠心,譬如五個字的號碼,你只撥了三個便住手,那又怎能把電話打通?念菩薩 也是這樣。假如你念一會兒又不念,缺乏誠意,那是一定不會通的。這種光光相照的感應 ,是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感覺到的;譬如打電話,也只有拿起聽筒收聽的人,才能清楚 對方的話,凡夫肉眼是無法看到聲波的去來,所以說:「默默感應默默中」。 「山窮水盡」是「百尺竿頭重進步,撒手天空另有天」的境界;念至山窮水盡時,簡直是 念而不念,打成一團,念成一片了,那時便可以「逍遙法界任西東」。假若我們要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便可以應念而往;要想倒駕慈航,回來廣度眾生,也可應念而回到極樂世界 之東的娑婆世界,乃至一切法界,也無不可以應念而往,所以說:「任西東」,所謂「一 如意一切如意,一自在一切自在」了。 因此我們學佛,處處要真誠,不然便是虛偽,虛偽便會「開空花,不結果」,所以學佛切 記不要自己騙自己。其次,古人也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們不可有依賴心 ,應知感應是自己所招,並非從外得來的。 有人說:「念佛得生淨土,是仗佛力所接引。」這句話可以說是對,也可以說是不對,為 什麼?因為接引之說只是對機而言。而貪念的眾生,都是希望能用力少而收效大,就如放 高利貸,放出的少而收入的多,所以聖人隨機應變,說出了佛力接引的話,目的是叫一切 眾生努力去念。 其實他們念佛菩薩的名號而能往生淨土,也是全憑自己的力量,為什麼?想想念佛是佛替 你念的嗎?念菩薩的這一念是菩薩生的嗎?如果不是,又豈能說是仗他力?譬如佛菩薩放 光加被你,這也是你自己念佛或菩薩的功德所感。再拿打電話作一個例子,如果你自己不 打電話,又有誰來接你的電話呢?所以念佛也是這個道理。這種希望仗佛力的接引而能生 淨土的心,其實就是貪心,就是依賴,是要不得的;我們修行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 勇氣,勇猛精進,應知果報並不是人家能夠賜與的,所以念佛也可以說不是仗佛力所接引 的。 古人又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我們學佛的人,也要挺起胸膛這樣說:「佛陀 本無種,眾生當自強。」假如不是這樣,整日依賴佛力接引,猶如富家子弟依賴父兄遺業 ,終會把自己害了,大家猛醒啊! 移民到極樂世界 中國有這樣一句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我們特別有緣,歡迎我 們到極樂世界去永住,不需要辦移民的手續。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證明,則一切通過, 絕不會找麻煩;如果沒有「一念真心」的證明,就不能移民到極樂世界去。 那麼,一念真心的證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簡單,容而易得,只要真心誠意念「南無阿彌 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勢至菩薩」就可以了。因為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 的教主,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他左右二脅士,這是西方三聖;無論念哪一位的名號 ,念到一心不亂、一塵不染的境界,就能帶業往生,花開見佛或見菩薩。 若不想移民到極樂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聖的名號;若想移民到極樂世界住,必須念觀世 音菩薩的名號,生時可以免三災七難,死時可以往生淨土,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到和觀世音菩薩合而為一,分不開家,到那時候,不想去極樂世界 也辦不到。為什麼?因為根已經紮下去了,將來就會生枝長葉,開花結果。 阿彌陀佛大法王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和十方一切眾生都有大因緣。阿彌陀佛在 因地時,就是他沒有成佛以前,是一個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大願,每 一願都是要度眾生成佛的;其中有一願是這樣說的:「等我成佛的時候,所有十方一切眾 生,若念我的名號,一定要成佛;如果他們不成佛,我也不成佛。」 阿彌陀佛這願力,好像吸鐵石那種吸鐵的力量,而十方所有的眾生都好像這一塊鐵,所以 把十方的眾生都吸到極樂世界去。如果吸不到呢?阿彌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們一切眾生 ,若有稱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就都有成佛的機會。 《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的。為什麼不問自說呢?因為沒有人懂這個法門,所以就沒有 人問;大智舍利弗尊者雖然當機,但是也不知道怎麼樣問。佛可以說是在忍不住之中,把 這個最方便、最直接、最了當、最省事又省錢的念佛法門告訴大家;只要每一個人能專心 念佛,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就來接引你。 所以這個法門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這卻是最直接、最了當的法門;念佛法門是三 根普被,利鈍兼收,不論你是聰明的人,或是愚癡的人,一樣都可以成佛。 生到極樂世界,那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從蓮華化生,不像我們人要經過胎藏, 極樂世界那兒是以蓮華為胎,在蓮華裏住一個時期,將來就成佛了。 一句彌陀萬法王 五時八教盡含藏 行人但能專持念 定入如來不動堂 「一句彌陀萬法王」,這一句彌陀,就是萬法之王。 「五時八教盡含藏」,五時是:(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 若時、(五)法華涅槃時。八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 、(五)頓教、(六)漸教、(七)祕密教、(八)不定教。這五時八教合起來,都在這 一句彌陀裏頭包含了。 「行人但能專持念」,我們無論哪一個人,能專心念佛,「定入如來不動堂」,一定到常 寂光淨土,到極樂世界去。 我們末法眾生就是以念佛得度,誰若想得度,誰就念佛。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聲佛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我們大家不要忽略這個念佛法門。 四種念佛的方法 念佛法門,有四種的念法: (一)持名念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二)觀想念佛。觀想,就是觀看,這麼想著: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三)觀相念佛。觀相,對著阿彌陀佛相,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觀相念佛。每一聲佛 ,口裏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要聽得清清楚楚的,心裏要想得清清楚楚的,這叫觀相念佛 。 (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就是參禪;你參禪,參「念佛是誰?」找這個念佛 的是誰? 等這個佛七圓滿,我們就要找這個「念佛的是誰?」 一定把它找著,不要丟了;你若丟 了,那就是迷失路徑,回不了家了!回不了家,就見不著阿彌陀佛了。 信願行三資糧 信、願、行,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三資糧。什麼叫資糧呢?就好像你要到一個地方去旅行 ,先要預備一點吃的東西,這叫糧;又要預備一點錢,這叫資。資糧,就是你所吃的和你 所需要用的錢。你想到極樂世界去,也要有三資糧;這三資糧,就是信、願、行。首先你 一定要信,你若沒有信心,那你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沒有緣;你若有信心,就有緣了, 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 理。 信,什麼叫信自己?你要信自己決定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你有資格生到極樂世界去。你不 要看輕自己說:「喔!我造了很多罪業,我無法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沒信自己。 你造的罪業多,是嗎?這回你就遇到好機會了,什麼好機會?可以帶業往生;你造的什麼 罪業都可以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可是你又要知道,帶業是帶宿業,不帶新業。宿,就是 宿世,前生的、未學佛前的罪業可以帶去;新業,就是將來的罪業;帶宿業不帶新業,就 是帶過去的罪業,不帶將來的罪業。你以前所造所行所作,無論造了什麼罪業,現在你改 過自新、改惡向善,那麼以前你所造的罪業,可以帶到極樂世界去,但不帶將來的業。 信他,你要相信西方確實有一個極樂世界,離我們這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這是當初 阿彌陀佛在沒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時,發願將來造成一個極樂世界,十方的眾生若願意 生到他的國土,不用旁的,只念他的名號,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上,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用 費心──這是又容易、又簡單、又方便、又圓融,既不費錢,又不費力,可以說這是最高 的法門,最無上的法門,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信他。 又要信因、要信果。信什麼因?要信你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才能遇到這種法門;你若沒有 善根,就遇不著這念佛法門,也遇不著佛一切的法門。因為你有善根,在往昔種這個善因 ,所以今生遇到這個淨土法門,而能信、願、持名。你若不繼續來栽培你這種的善根,你 就不會成就將來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須要信因、信果,信你自己在往昔種下這個菩提之因 ,將來一定會結菩提的果。好像種田,這個種子種到地裏頭,必須要栽培灌溉,它才能生 長。 信事、信理。什麼叫信事?什麼叫信理?你要知道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大因緣,他一定會接 我們去成佛,這是事。信理,為什麼說我們和阿彌陀佛有大因緣?若沒有因緣,我們就遇 不著這淨土法門。阿彌陀佛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念佛 而成的阿彌陀佛,我們眾生如果能念佛,也可以成阿彌陀佛,這是個理。 有這種理,有這種事,那麼我們依照這個事理去修行,如同《華嚴經》講的「事無礙法界 ,理無礙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在自性裏邊來講,我們和阿彌陀佛根本 是一個的,所以我們都有成佛的資格。阿彌陀佛,是眾生心裏邊的阿彌陀佛;那麼眾生, 也是阿彌陀佛心裏頭的眾生。因為這種關係,也就有事有理。但是這個道理,你必須要相 信,也必須要去實行,不能懶惰;譬如念佛,一天比一天要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要減少 。 「信」已經講完了,再講「願」。什麼叫願?願就是你願意的;你所願意的,你意念所趨 ,你的心想要怎樣,就發一個願。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過去諸佛和過去的菩薩,都依照這四弘誓願,而證得佛的果位,而行菩薩道;現在的佛菩 薩和未來的佛,也都是依照這四弘誓願而修行證果。但是發願,你要先有這個信心,首先 必須要信「有極樂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彌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彌陀佛一定是有 大因緣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因為有這三種「信」,然後就可以發願一定要生 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才說「願生西方淨土中」,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強叫 我去的,不是有人來把我牽著去的。 雖然說阿彌陀佛來接我,還是要我自己願意去親近阿彌陀佛,願意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 佛,願意到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要有這種的「願」,然後又要「行」。怎麼樣行?就是念 佛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噢!好像救頭然,好像頭要丟了,有人想要 把我的頭割去了,就要那麼著急地保護自己的頭,不敢懈怠。 念佛就是實行信、願、行,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旅費、資糧;資糧就是旅費,就是所用 的錢。到極樂世界,這也好像旅行似的,但是你要有支票,要有錢;這「信、願、行」三 資糧,就是旅行支票。 成就自己的極樂世界 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每一個人造就自己的極樂世界,每一個人莊嚴自己 的極樂世界,每一個人成就自己的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並沒有十萬億佛土那麼遠,這 個極樂世界也真是有十萬億國土那麼遠;雖然有十萬億佛土那麼遠,但也沒有出你我現前 這一念的心。因為它沒有出你我現前這一念的心,所以也就沒有十萬億佛土那麼遠,也就 是在我們的心裏面。 這極樂世界就是你我眾生本來的真心,你得到本來的真心,就生在極樂世界;你沒有明白 自己本來的真心,就沒有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和我們眾生沒有分彼分此,所以我說這 個極樂世界並不是那樣遠,我們一念迴光知道本來是佛,本來是佛就是極樂世界。 所以你能把染污心去了,就是你的私欲雜念沒有了,沒有妒忌心、障礙心、自私心、利己 心、學菩薩利人,覺悟一切眾生,這就是極樂世界現前了。你沒有雜念也沒有妄想,你說 這不是極樂世界嗎?這若不是極樂世界,你說這是個什麼?所以不要向外去找。 各位善知識!你們都是有大智大慧的,都比我聰明,將來你們說法都會比我說得更好,不 過你們現在不懂中文,我介紹這個老生常談,古古老老的,沒有什麼新奇,但是將來你們 神而明之,再變化出來,那就妙不可言了。我來給你們唱支歌: 大聖主 阿彌陀 端嚴微妙更無過 七珍池 華四色 湧金波 這大聖主是誰呢?阿彌陀,他端嚴地坐在那兒,阿彌陀佛的樣子,那可太妙了!太好了! 沒有比阿彌陀這個佛相再好的了。這個七寶的池,也就是「七珍池」;「華四色」,池裏 邊的蓮華有四色。「湧金波」,七珍池的水和波浪都是金色。 我們這兒念「南無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裏邊,就有蓮華生出 來。我們念佛念得越多,蓮華就長得越大,但是它沒有開,等到我們臨命終時,我們的自 性就生到極樂世界蓮華那兒去。 所以,你若想知道你品位的高下,是從上品上生?是中品中生?是下品下生?那就看你念 佛念得多少!你念佛念得多,那蓮華就長得大;你念佛念得少,那蓮華就小。說:「我不 念呢?」你若念念佛就不念了,那蓮華就乾了、枯了,就死了,所以這全憑你自己去爭取 這個果位。 念佛三昧 心清水現月 意定天無雲 你念到這一種念佛三昧的時候,你聽這颳風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你聽這下雨, 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你聽見一切的聲音,都是在那兒念佛呢!所謂「水流風動 演摩訶」,水流的聲音也是「南無阿彌陀佛」,風動的聲音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水流 風動統統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了。所以蘇東坡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 身」,溪水流的聲音,都是佛的廣長舌相來演說妙法;這個山呀、色呀,也都是如來的清 淨法身,這就是得到念佛的三昧。 我以前寫過這麼一首偈頌: 念佛能念無間斷 口念彌陀打成片 雜念不生得三昧 往生淨土定有盼 終日厭煩娑婆苦 纔將紅塵心念斷 求生極樂意念重 放下染念歸淨念 這說是「念佛能念無間斷」,你念佛念得無間斷,一天到晚都是念佛的聲音,沒有停止的 時候。「口念彌陀打成片」,口裏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常常這麼念,打成一片。 「雜念不生得三昧」,你沒有其他的妄想雜念,這就得到念佛的定,念佛的這個受用。「 往生淨土定有盼」,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希望,一定會達到的。 「終日厭煩娑婆苦」,一天到晚就討厭這個娑婆太痛苦了。「纔將紅塵心念斷」,因為你 知道這娑婆世界是苦,所以把一切塵世間的快樂都斷了,這種念都斷了,也沒有婬欲心, 也沒有好好的心,也沒有爭名的心,也沒有奪利的心,把這個世界的外緣都放下了,看這 一切就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把這紅塵心念斷了。 「求生極樂意念重」,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意念非常的殷重!「放下染念歸淨念」,放下這 染污的念頭,就是得到清淨的念了。 這首偈頌,是說明念佛的這種道理;這八句偈頌雖然聽得很淺顯,但是你細玩其味,對於 念佛法門是很有幫助的。 打佛七,天天念佛,這叫做什麼呢?這叫種「佛的種子」。你念一句佛,就種下一個佛種 ;念十句佛,就種下十個佛種。我們天天念百千萬聲佛,就種百千萬這麼多佛的種子;你 把這種子種下去,將來一定會發芽的。你也不要管你念佛是散心念,是定心念。 有這麼兩句話說得很好,說: 清珠投於濁水 濁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於濁水」,有一種清水珠,往水裏一放,「濁水不得不清」,無論怎樣混濁的水 ,也都會清淨了,澄清了。念佛這個佛號,也就好像清水珠,放到水裏,水也清了。 「念佛入於亂心」,我們這個心本來都是亂糟糟的,妄想紛飛,不知有多少,不是這個妄 想生出,就是那個妄想來了;這個走了,那個來了;那個走了,另一個又來了,妄想好像 海裏頭的波浪一樣,沒有停息的時候。那麼這個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你這 個亂心也就變成佛心了;因為你念一聲佛,你心裏就有一個佛,你念十聲,就有十個佛, 念百聲、千聲、萬聲,念得越多,這佛就越多。你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心裏就有一 個佛念;你念佛,佛也念你,也就好像無線電,你這一念阿彌陀佛,那無線電就被收音機 收去了,有一種感應道交。 由這兩句話看來,我們念佛人種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你在念佛,就不打其他的妄想; 不打其他的妄想,這就是你自性的功德。 諸大菩薩讚歎的法門 你這個心哪,它忙得很,一天到晚要找工作,不會休息的。所以我們這個心,你若不給它 一件事做,它就總不自在,所以就給它找一個「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句佛號,也就是參禪;你不要以為坐在那兒,把眼睛一閉,裝模作樣的,這就是參禪 。你睜著眼睛,也可以參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行住坐臥都是參禪 。 永明延壽禪師說的〈四料簡偈〉: 有禪有淨土 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 來生做佛祖 有禪無淨土 十人九蹉路 無禪有淨土 萬修萬人去 淨土法門這是最容易修的一個法門,過去諸大菩薩也都讚歎修行淨土法門。 文殊菩薩也是讚歎念佛;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也是攝十方眾生往 生淨土;觀世音菩薩也是念佛;還有,聽過《楞嚴經》的人,應該知道〈大勢至菩薩念佛 圓通章〉,說這個念佛法門說得非常之好。所以大勢至菩薩也是讚歎念佛法門。 這是過去諸大菩薩,統統都讚歎淨土法門,專修淨土法門;過去的一切祖師都先參禪,而 後念佛,參禪開悟了之後,就專門念佛。例如永明壽禪師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有一尊阿彌 陀佛的化身現出來;還有近代印光老法師,也是專門提倡念佛法門;虛老也是提倡念佛法 門。 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最方便、最容易、最簡單、最圓融的一個修行法門。這個法門是十方 諸佛所共讚歎的,你看《阿彌陀經》上,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來 稱讚這一個法門。如果不是正確的話,十方諸佛為什麼都讚歎?由這一點證明,我們修這 個念佛法門是最好的;尤其在末法的時候,人人都應該修。 可是在西方現在是正法的時代,你們不修行這念佛法門,那就要拼命地來參禪,不要怕苦 ! 到西方了生死 持名念佛是末法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法門,所以現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門。 你不要看輕這念佛法門,永明壽禪師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口裏就有一尊化佛出來, 這是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見的,所以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並且你這一念佛 ,你就會放光,啊!這一放光,妖魔鬼怪就都避而遠之,跑得遠遠地。所以念佛的功德是 非常不可思議的。 這念佛法門,你不要把它看得真了,也不要把它看得假了。就在真假之間,你用功用得好 了,它就變成真的;用功用得不好,它就變成假了。不單念佛法門是這樣,所有一切法門 都是這樣。所謂「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修邪法,邪法也變成正了。」這是由人 而論。 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拜佛的時候,也要作觀想;觀想什麼?觀想我們這個身體遍滿十方無量 諸佛國土,在諸佛國土,諸佛面前,我們向諸佛頂禮。你能觀想法界,你的身體也就是法 界那麼大,所以才說: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念佛法門是最容易修行的一個法門,也是人人能修行的一個法門。只要你常念「南無阿彌 陀佛」,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就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 將來成佛。 本來說是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念佛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也沒死,那麼我們現在念佛 做什麼呢?不錯,死的時候有用,但是你活著的時候要栽培。好像你種一棵樹,這棵樹現 在有十幾丈高,這十幾丈高的樹不是今天才長的,是從以前一天一天長的,長到現在才十 幾丈高。念佛也是這樣,你現在能念佛,等到臨命終時,就沒有病痛,沒有貪心、瞋心、 癡心,心也不亂,一心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接你去了。你現在若不念,等臨命終四大分張 的時候,你就想不起來念佛了;除非有善知識幫著你、提醒你,叫你念佛;如果沒有善知 識,你自己就想不起來要念。所以要在活著的時候,就天天念佛,念得得到念佛三昧,打 成一片了,到臨命終的時候,自然而然你就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會忘記南無阿彌 陀佛。你不忘記「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就不會忘記你,所以他就乘大願船,用金 臺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念佛,我念佛,你我念佛為什麼? 了生死,化娑婆,處處極樂阿彌陀。 無你我,有什麼,萬物靜觀皆自得。 煩惱斷,無明破,跳出三界大愛河。 你念佛為的是什麼?我念佛為的是什麼?說一說看!有的愚癡的人就說:「求佛幫助我, 明天吃點好東西。」有的人又念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快幫著我,不要 這麼冷囉!」有的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為了「我希望沒有一切的麻煩,如意吉祥,平安 快樂。」有的人念佛,為了不要再受苦。雖有種種的不同,但主要不是為著這個,那是為 著什麼呢?為著「了生死」呀! 這個「了生死」,你們要把這種不一定的生死給了了它,不要這種沒有自己、沒有主宰的 生了死、死了生,要有主宰。有什麼主宰呢?我們願意活著就活著,願意死就死。願意活 著的時候,我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我不願意捨我這個壽命,就永遠都活著。願意死 ,我念著「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來接我去極樂世界,一點問題都沒有;身無病苦 ,沒有病;心不貪戀,心也不貪什麼;意不顛倒,這個意也不顛倒;如入禪定,就好像入 禪定似的,就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主要是為這個。 「化娑婆」,把這娑婆世界也化成極樂世界,變成極樂世界,沒有一切苦,但受一切樂。 所以說「處處極樂阿彌陀」,處處都是極樂世界,沒有苦惱的世界;阿彌陀,處處是極樂 世界,處處都是阿彌陀佛。 「無你我」,你念佛念得你也沒有了,我也沒有了,佛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了!說:「 那這個太危險了!念得什麼也沒有了,那不完了嗎?」就怕你完不了,你若真完了,那就 是解脫了。你沒有真完,所以就不會完的。你若真完了,怎樣呢?「萬物靜觀皆自得」, 所有的世間一切一切,你都明白了,甚至於烏鴉為什麼黑?白鶴為什麼白?松樹為什麼直 ?荊棘為什麼彎?你都明白了。 這時候,你都明白了,煩惱就斷了,無明也破了,「跳出三界大愛河」,你跳出欲界、色 界、無色界這三界大愛河。三界裏邊是個什麼?就像一條大愛河似的!顛顛倒倒,你又講 愛我,我又講愛你,愛來愛去愛死了還不知醒悟;等到來生,還是跟著這條路走,總也出 不出去。 有的人說:「那我不願意跳出這條愛河」,那你就再等一等囉!你停留下來,就是在這個 地方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輪迴,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所以就往下跑,跑 來跑去就跑到河底下,上不來了,淹得更死了,真是淹死了!這個淹死是什麼呢?就是墮 落到極點,性化靈殘了。或者變成一隻小蟲子,或者變成一隻小螞蟻,或者變為一隻蚊蟲 ,變成這種小小的東西,智慧也小了,福報也沒有了,也很容易死,又很容易生。所以這 叫「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 你要明白世界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定的。若有一定的,那是已經做成的;沒有成事實 的,就不會有一定,就可以有轉變。好像我們每個人,本來沒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 但你一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個人都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了,就看你念不念。你若 念,做不到的也能做得到,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本來很困難的,但是也能做到;你若不念 呢?做到的也做不到了。你若不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可以生極樂世界的,你一念就 生了;但是你不念,就不生了,就做不到了。所以,世間的事情是無有定法的。 《金剛經》上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個方法 。我們要發大勇猛心,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凍、不怕餓,勇猛向前,走到極樂世界為止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才是真的;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了生死才是最要緊 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摘自《楞嚴經》 當初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是他的長子,大勢至菩薩是他的次子。這 兩位大菩薩,現在在極樂世界,居於阿彌陀佛的左右,輔助阿彌陀佛,候補佛位。等阿彌 陀佛涅槃之後,正法住世有無量劫;到正法於上半夜滅盡,下半夜時,觀世音菩薩就成佛 ,名「普光功德山如來」。佛壽與正法也是有無量劫;等到正法於上半夜滅,大勢至菩薩 將於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大勢至菩薩是以「都攝六根」的念佛法門而證道。從念佛到成道有五十二個階段,就是十 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所以同大勢至菩薩一起來的五十二位菩薩 ,也就是代表五十二個階段。 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大勢至菩薩說:我回想在無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無 量光,又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燄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 、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內,總共有十二位佛相繼出世; 最後這位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法門,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這念佛法門就比方有兩個人,一人專憶念,一人專忘記,這二個人就是遇著了,也等於遇 不著一樣;有時見著了,也等於見不著一樣。這裏的「一人專念」是指佛,「一人專忘」 是指眾生。佛時刻念眾生,眾生則時時把佛忘記;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好,但妙在什麼 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靜心地來學。 佛為什麼要念眾生呢?因為佛知道眾生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和諸佛原來是一體的 ,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這是佛教偉大的地方,也是佛教教義 的最高處。佛教提倡五戒,戒殺、盜、婬、妄、酒,就是為了愛護眾生,教化眾生,要眾 生反迷歸正,早日回家。可是我們眾生跑到這個世界來,便捨本逐末,背覺合塵,認假作 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的父母──諸佛菩薩──都忘了。 關於念佛法門有四種:(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 念佛。不過,人若沒有德行、沒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時也會著魔。好像在香港大嶼山 ,有一出家人來慈興寺,要修「般舟三昧」,也就是常行三昧──關在房裏九十天,不坐 不臥,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聽他越念越大聲,越跑越快,覺得有點奇怪, 就走進關房中看。原來這位比丘前生是隻牛,為寺廟耕種有功,就投生人身,出家修道。 可是牛性不改,脾氣很大,倔強難伏,他以為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惡習,可是道德不足,定 力不堅,反著了魔。他看見阿彌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著佛跑,其實佛怎會在他面前跑 ?只是一隻水牛精變作阿彌陀佛來引誘他,後來我為他揭破了,才恢復平靜。 如果兩人互相憶念,大家憶念深切,不相捨離,就會生生世世如影隨形,不會乖違離異; 眾生如能不忘念佛,則不但今生可以見佛,乃至往生之後亦得常隨佛學,不再相離。十方 如來憐憫護念眾生,有如母親憶念兒子一樣。如果子女不聽教,逃走不回家,做母親的雖 日夜憶念,也是無用的;如果子女能憶念母親,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懇切,那麼大家就 會生生世世不相違背遠離。 如果眾生的心能做到時時念佛、時時憶佛,縱然現在不能見佛,將來必定會見到佛,因為 離開佛已經不太遠了。這個念佛法門不用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麼祕訣,只要一心專 念,就會得到心佛相應,心眼開明。 如薰染香氣的人,身上就有香氣,念佛的人就會染著佛之香氣,以佛的法身和智慧,來莊 嚴自己的本覺心佛,這叫「香光莊嚴」。 大勢至菩薩說,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繼,沒有間斷,而得入無生法忍 。現在我還在這個世界專門攝受念佛的人,往生極樂淨土。現在佛問圓通法門,我不必選 擇其他的根,只攝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緣塵向外馳;一精既攝,則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 淨念就是沒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沒有他念。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佛念到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念念不離淨念,心心與佛相應,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 正定。所以我認為「念佛法門」最為第一。 花開見佛悟無生 曾經讀誦、受持、書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可以看見自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之中 。 西方極樂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所有的人都是蓮華化生;華開見佛,即蒙阿彌陀佛為 他授記,在何時可以成佛。得到授記後,經過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劫,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 那麼多的世界去,以自己智慧的力量,隨順眾生的心,來利益一切眾生。這個人很快會坐 菩提道場,降伏天魔外道和魔軍,成佛、轉妙法輪,教化眾生,能令微塵數那麼多世界的 眾生發菩提心,隨眾生的根性,以權巧方便教化他們。他能成熟眾生的根性,乃至於盡未 來那麼多大劫的劫海,普遍利益所有一切眾生。 修善的男子,所有受持、讀誦〈普賢行願品〉的眾生,或聽見這十大願王,或相信這十大 願王,受之於心,持之於身,能對著本子讀或背誦,又為人講說十大願王,其所有的功德 ,除佛世尊能知道有多少外,其他任何菩薩羅漢,都不知道他的功德有多少。因此你們聽 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切記不要生出疑惑心,所謂: 修道之人心莫疑 疑心若起便途迷 修道之人,對於佛所說的法,不可生疑惑心;你如有疑惑心,就容易誤入歧途,應當實實 在在來受持、接受這個道理,然後讀這十大願王。讀久了,便可以背誦;能誦之後,則能 守持十大願王,或以筆書寫它,或常常為人講說這十大願王。 一切能這樣行持的人,在一念這麼短的時間,所有修行的願力和功德都能成就。他修普賢 行所得的福,積聚在一起有無量無邊那麼多,能在煩惱大苦海中,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令一切眾生脫離煩惱苦海,而到達涅槃彼岸,皆得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是有 人請法,唯獨《阿彌陀經》是沒有人請法,佛不問自說。為何沒人請法?因為沒有人明白 這種法。淨土法門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阿彌陀佛」四個字,包括三藏十二部 經典。 我在幾十年前念佛有感,而作了一首偈頌: 阿彌陀佛萬法王 五時八教盡含藏 行人但能專持誦 必至寂光不動場 「阿彌陀佛」雖然只是一句佛號,但是你能念佛的名號,一切法你就都能明白了,所以說 「阿彌陀佛萬法王」。「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 教」是藏、通、別、圓、頓、漸、祕密、不定教。這五時八教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字裏 包藏著,所以修行的人只要能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定能到常寂光淨土的不動道場裏 。 一般人誤認為「念佛是老太婆所作的工夫,不是有智慧的人該修行的」,這是錯誤的思想 。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有智慧的人可以修,愚癡的人也可以修;這法門三根普被, 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加被。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和觀世音菩薩最有緣。觀世音菩薩是 普門示現,有三十二應身;一切眾生和阿彌陀佛更有緣,因為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師 父,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往昔在因地未成佛前,為法藏比丘,曾發四十八願,每願 都是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 極樂世界只有男人,因為人是從蓮華裏生出來的;生在極樂世界的人,先托生到蓮華胎裏 。我們一念佛,極樂世界的蓮華蕊就長一些,念一句佛,花蕊就大一些;念佛愈多,蓮華 就愈大,等到大如車輪,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親身來接引我們極樂世界去。我們的靈性在 蓮華蕊裏,蓮華一開,法身即現;所謂「花開見佛」,蓮華一開,就生出一尊佛來。 極樂世界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華化生,所以說:「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所有眾生念「阿彌陀佛」,就會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曾發 願:「等我成佛時,所有十方眾生,若有稱我名號者,皆生我國,蓮華化生,得成無上正 等正覺。」所以在娑婆世界,若有人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此人到西 方極樂世界去。 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 在將來末法時期,佛法會斷滅,一切經典都會消滅,為什麼?因為眾生沒有福報,罪業太 深,沒有機會可以看見經典。不要說將來,現在有些人眼睛沒有毛病,但看經典的字卻看 不清楚,有所障礙,這都是業障,這就等於末法,有眼睛而看不清楚佛法。 末法時期,一切經典都會消失,首先滅的是《楞嚴經》,再滅其他的經典,最後滅的是《 阿彌陀經》。這部《阿彌陀經》比其他的經多住世一百年,度許多眾生;過了一個時期, 《阿彌陀經》也滅了,只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住世了一百年,又度了許多眾 生;又過了一個時期,只剩「阿彌陀佛」四字洪名,再住世了一百年,又度了許多眾生; 最後連「阿彌陀佛」四字洪名也滅了,到那時候的佛法可以說是完全斷滅了。 《阿彌陀經》是佛不請自說,因為這部經太重要了。我們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法門,不要 輕易放過。參禪的人,參「念佛是誰」,足見我們過去都念過佛的,才知道參「念佛是誰 」;如果沒有念過佛,而參「念佛是誰」,你根本就沒念過,誰念佛呀?根本沒有人念佛 ,怎麼可以說「念佛是誰」。 所以由「念佛是誰」這個話頭,可以知道我們在過去生中都念過佛的,不過有的念多,有 的念少,有誠心念的,有馬馬虎虎念的。我們應當勤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 ,在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 念佛的人就是佛 ◎上人講於《華嚴經疏》 很多人對念佛的法門都還不清楚,對念佛都很馬虎,功夫都沒用好;參禪也就是念佛,念 佛也就是參禪,會參禪的人才會念佛,會念佛的人才會參禪。參禪不但不能即身是佛,還 可能把自己都丟了,甚至還有把佛都丟了,因為他在找「念佛是誰」。 念佛的人就是佛,心心念念都是佛,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佛。參禪的人還談不到就是佛,因 參禪是找佛,還不敢承擔我是佛,參「念佛是誰?」找來找去就向外跑了。 念佛就是佛回來了,回到自己心裏,不必向外找;念佛就是和佛打成一片,決定往生西方 。你念佛,佛就念你,結果就成佛了,你們沒有去研究,不知道念佛的好處。參禪也很好 ,但參禪要受苦,第一要忍腿痛,第二要時時看著自己不打妄想;參禪比較困難一點,念 佛比較容易,你們就是不知道念佛的妙。 我告訴你們一句真話,我最歡喜的事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我睡覺也念「南無阿彌陀 佛」,作夢也念「南無阿彌陀佛」,站著的時候也念「南無阿彌陀佛」;任何時候,前後 左右都被阿彌陀佛佔滿了,因為阿彌陀佛要和我合成一個。 平時念佛得善終 如果你單想要臨命終的時候才念佛、才生善心,那是很不容易生出來的。人在臨命終時, 就是煖、息、識將要斷的時候;煖、息、識這三種,組織成一個命根,人死就是命根斷了 。命根斷,先沒有煖氣,然後沒有呼吸;再來,識也走了;這三種都斷了,命就終了。 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人在臨死的時候會良心發現,發現 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或者對、或者不對,都會有一種反省,這時候對自己所做不對的事情 ,就真正知道不對了。因為真正知道不對,所以就會生出一種懺悔心;懺悔心一生出來, 就算他只聽見一尊佛的名字、一尊菩薩的名字,或一尊辟支佛的名字,都可以滅無量的罪 過,種無量的善根。所以臨命終是最要緊的時候,可是這也是最不容易發這種善心的時候 。 我們人為什麼平時要念佛呢?就是預備臨命終時能不忘記念佛;因為你平時就念,臨命終 時就不會忘了。如果你單想要臨命終時再念佛、再生善心,那是很不容易生出來的;但是 若能生出來,那也是非常有效驗的,只要一念懺悔,就可以將一切罪業都滅除了。 《第二單元》佛七開示集錦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十四日‧金山禪寺佛七 口念心念打成一片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 阿彌陀佛大法王 菩薩親接往西方 朝夜持名專誠念 時刻觀想善思量 一心不亂成三昧 萬物皆空入蓮邦 頓悟無生佛身現 妙覺果位自承當 這八句是讚歎阿彌陀佛為大法王;「阿彌陀」是梵語,中譯為「無量光、無量壽」。壽無 量,就是福無量;光無量,就是慧無量。阿彌陀佛已得福慧雙圓,因為佛具足慈悲喜捨、 不自私,所以自己獲得了福慧,也想令一切眾生都獲得福慧。所以發弘願說:「一切眾生 ,誰肯念佛,便可成佛。」這「阿彌陀佛」四字,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就稱為佛法中的大 法王。 能念「阿彌陀佛」的人,是具有很大的善根,不是任何人都會念的。只要你肯誠心念,不 費錢、不費力便可得無量壽、無量光。或者有人說﹕「這豈不是太便宜了?」這是因為當 初阿彌陀佛修道的時候,曾經修種種的法門,經過千辛萬苦都不能成功,所以發四十八大 弘誓願,只要眾生肯念他的名字,就決定能往生到他的國土中,而成正覺,要不然他自己 也不成正覺。所以,我們如果一發願要念佛,就有一個電波好像雷達一樣,傳到阿彌陀佛 的國土;等到臨命終時,「菩薩親接往西方」,菩薩就會親自來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 世界。 「朝夜持名專誠念」,「朝夜」就是時刻,也是動靜;即動中念至靜,靜中念至動,亦即 非動非靜,這樣才有感應,證明打給阿彌陀佛的電報已打通了。能這樣專心持念,朝夜不 停,念到行不知行、臥不知臥、饑渴不知饑渴、冷熱不知冷熱,人亦空,法亦空,便與阿 彌陀佛打成一片;阿彌陀佛即我,我即阿彌陀佛,兩者不能分開,故名「專誠」。也就是 沒有一切雜念,不聞世事,不管俗務,時不知時,日不知日,便臻妙境。 或者有人又說:「豈不成為愚癡之人?」實在是要養成你成為愚癡之人。所謂: 養成大拙方為巧 學到如愚始見奇 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講到這裏,想起我年輕的時候,讀書非常地笨,讀來讀去也背誦不起來;等到背熟了,一 到老師面前,又背誦不出來。後來忽然靈通了,可以過目成誦,在一小時內可做完同學五 天的功課,所以生了驕傲貢高的心。老師當時對我說﹕「想不到你這樣笨的人,現在變成 這樣聰明,就像顏回一樣。」我聽了之後,不覺凜然,恐怕自己和顏回一樣短命,所以馬 上放下貢高之心,抱定宗旨不妒忌人,希望人人都比我好、比我能幹,我才高興,因此自 命名「如愚子」。 「時刻觀想善思量」,時時刻刻觀想阿彌陀佛的相貌光明,不要放鬆。 「一心不亂成三昧」,時刻思量阿彌陀佛的善境界,不要想俗事俗務,要一心不亂,即入 禪定。「萬物皆空入蓮邦」,什麼憂愁煩惱都消除,而入蓮華鄉。 「頓悟無生佛身現」,頓悟無生法忍,也就是能明白自己本來面目。「妙覺果位自承當」 ,「妙覺」就是佛,也就是得到佛的果位,不是說你想成佛就是佛,是應該靠努力修成果 位的。 能念到一心不亂,萬物皆空,就能放下一切,而得到自在、清淨,所以念佛法門是妙不可 言。念佛念到有功夫時,口就不會覺得乾,反而常常覺得如飲甘露水。但你不要執著,一 執著就有貪心──貪飲甘露水之心;貪心一生,佳境就沒有了。有時你念佛也會見光、見 佛、見蓮華等境界,但是不要貪著,你要是一貪著,一生起歡喜心,這個佳境就不現了。 今天是頭一天,所以還有很多機會能一心不亂而得到佳境。可是千萬不可懶惰,不要等待 ,以為還有很多時間,慢慢來,不急;這是不可以的!必須時刻關注,不要荒廢時間,口 念心念打成一片,到晚間「大回向」時,更要萬分誠心,希望在打七期間能得收穫。否則 ,讓時間空過,豈不太辛苦、太可惜嗎? 放下染緣即佛緣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九日 風動水靜演摩訶 眾鳥共鳴雅音奢 正信正願正行者 念佛念法念僧歌 精進圓成三不退 禪那高登九品多 親見彌陀慈悲父 骨肉重逢樂如何 「風動水靜演摩訶」,極樂世界那兒,風動水靜都在宣演大乘法。 「眾鳥共鳴雅音奢」,眾鳥如白鶴、孔雀、迦陵頻伽、共命之鳥,也都很雅興溫文的來參 加演法,但是不嘈雜喧鬧。 「正信正願正行者」,這是說最要緊有正信、正行,不可有邪信、邪念,見神見怪,或有 小神通都是沒用的。 「念佛念法念僧歌」,念十方一切佛,念十方一切法,及念十方一切聖僧,念到得勝境時 ,則入念佛三昧,到時一切聲音都成了彌陀歌音。 「精進圓成三不退」,精進圓滿成就三不退: (一)念不退。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念不退。 (二)位不退。即正念不退,果位也得不退。 (三)行不退。修六度萬行,永遠精進不退。 「禪那高登九品多」,禪淨雙修,便能證聖果,早登九品蓮邦。 「親見彌陀慈悲父」,阿彌陀佛是我們最慈悲的父親,只要我們肯念他的名字,他便幫助 我們消業障,帶業往生,「骨肉重逢樂如何」,到時與慈父同聚,如骨肉相逢,這種快樂 是說不盡的。 有著名的科學家預言,明年(一九七三)一月四日,舊金山有大地震。我們今晚便來討論 這問題。 上人:「果地,你認為如何?」 果地:「我本來是一個牧師,自從皈依上人之後,真正領悟到佛教才能了生死、證得正覺 ,所以我歡喜禪定,可以見到很多的勝境。」 上人:「你的法名是『果地』,專管地方的,你認為有沒有地震呢?」 果地長跪良久,說:「假如地震能令人開悟,那也沒有關係的。」 有比丘尼說:「我們當然都希望沒有地震。」 一九六八年,舊金山盛傳會有地震,所以很多有錢人家都遷走。當時我就肯定地說:「不 會有地震。我在舊金山一天,不准有地震發生。」 我現在再告訴你們:「這次舉行佛七,大家要一同專誠念佛,祈禱平安無事。你們要至誠 懇切、心誠則靈,世間一切事情都不是一定的,都有變化,所謂『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 有人說:「今年舊金山特別冷,是明年初有大地震的預兆。」可是我認為,特別冷,把地 基冷固了,就不會有地震。也有人說:「眾生業障太重,定業難逃,可能這次災難不能避 免。」我不以為然,雖然定業難逃,可是「三昧加持力」,能讓火湯變成池。 我們應該明白世間一切都不是一定,都可轉變的。好像我們都是業障深重,本來沒有資格 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但是如果我們肯誠心念佛,也是可以往生的。你要是不念佛,本來可 以往生,反而變為不能往生。所以說:「一切法皆無定法,唯心所造。」大家吃苦已快三 天,應再發菩提心,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冷、不怕熱,勇猛精進,走到極樂世界去。 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問今年新來的居士:「參加佛七有什麼感想?」他說:「幾乎 停止思想。」這是很難得的,他一定能獲得好處。新來的都能把思想停止,你們這班老居 士、老出家的人,更應停止一切妄想,要切記「放下染緣即佛緣」這句話。 朵朵霞光照美加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日 青黃赤白妙蓮華 朵朵霞光照美加 我輩真誠念聖號 佛陀接引菩提薩 七日摩頂授佛記 百劫業障盡消化 切望諸賢更努力 西方極樂是君家 「青黃赤白妙蓮華」,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華,能放青黃赤白等光彩。我們每個人念佛,每 個人就現出一朵蓮華來,發心大的,現大的蓮華;發心小的,現小的蓮華。這朵蓮華,隨 各人的心量而有大有小,能放各種顏色的妙光。 「朵朵霞光照美加」,我們現在有這麼多人來念佛,這佛堂就充滿無量的妙光,好像七寶 一樣,光耀莊嚴而變成極樂世界;同時這種霞光,不只是照耀加州,也照耀整個美國。 「我輩真誠念聖號」,我們大家真誠念萬德洪名聖號,不是單單為我們自己的利益,實際 上也為整個世界祈禱真正和平,沒有災難、沒有戰爭。 「佛陀接引菩提薩」,所以雖然是念佛,也是在發大悲心,行菩薩道呢!要是能這樣真誠 來念佛,那麼阿彌陀佛一定是親手來接引你,「七日摩頂授佛記」,將來生到極樂世界去 ,並且親自為你摩頂授記。 「百劫業障亦消除」,或者有人說:「我已念很多佛號,為什麼仍未消除業障,獲得開悟 呢?」你怎能知道你有多少業障呢?從無始以來,千萬億劫的業障怎能一旦消除呢?所以 不要放鬆,要萬分真誠,好像水已結冰,太陽一照,也會慢慢融化成水;像北極的冰洋, 就是譬喻業障太重,或不誠心,雖然太陽高照,也不能融化。 「切望諸賢更努力」,我很懇切地希望各位賢者,應精誠前進,實行三不退,大家共同努 力把佛號念到充滿大千世界,把一切天魔外道都嚇退,一切病魔煩惱皆獲得佛的感應加持 而消除。這樣便能清淨自在,回到自己的極樂世界,不再像遊子一樣,東跑西逃,忘了自 己的家。或者說:「我沒有忘記我的家,我家在某處某地」,這個五濁惡世的家不是永遠 的,是會敗壞的;「西方極樂是君家」,你真正永遠的家,是在極樂世界。 講開示不容易,講了反而掀起你們的妄想;現在有幾個人打這樣的妄想:「究竟師父認不 認為我是誠心呢?」 我現在答覆你:「問你自己是不是誠心更好,何必問師父呢?」我以前常常告訴你們,你 們有什麼妄想,我這裏隨時都有雷達傳真,傳得很清楚的,所以你們的一舉一動,我都曉 得。好像果速剛來的時候,有很多的妄想,又怕我知道,所以很怕看見我;我只好叫他當 廚子煮飯給大家吃,這是他的如是因、如是果。 在《金剛菩提海》雜誌第四卷有「天魔羅網監獄」,我想你們已經看過。我現在告訴你們 一個難以相信的消息: 在香港,有一個出家弟子,初時心常不定,所以鼓勵他多修禪定;他很聽話,漸漸能得禪 定三昧力,並且在二年內能背誦《楞嚴經》,三年內能背誦《妙法蓮華經》。大約經過十 二年,他知道還有一個月便會開悟,但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之內,他得一場怪病,並知道 已被三個魔王所困擾,所以打長途電話要求我回去。我想何必花費數百元買飛機票,所以 只在佛堂和弟子們一起回向,祝他早日痊癒。果然不久,他的怪病就好了,而我們這羅網 監獄又多了三個香港魔。這件事,你們相信也好,不信也好,任從尊便,只是順便講給你 們聽。 現在把妄念收起來,一心念佛,求得到念佛三昧;見到什麼境界,若明白,則自己知道; 若不明白,可以來問我,時間在下午二點到五點;其他時間我不答覆,因為我也很忙的, 忙些什麼呢?忙著看看世間一切變化,也很有意思的,同時也更堅定地知道──一九七三 年一月四日是不會地震的。 又冷又餓是考驗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日 在冰箱裏念佛已快過三天了;第一天,有人在想:「這真受不了!又冷又餓。」為什麼冷 ?因為沒有暖氣;為什麼餓?因為每天只吃一餐,還要行行坐坐來念佛。這「阿彌陀佛」 越念越餓,越念越冷,真受不了;但受不了,也已經受了兩天,想跑,又怕被蓮友們笑太 沒志氣、沒有出息。現在已經到了第三天,已不覺得太難受,餓點也不要緊,冷點也無妨 ,這是在考驗你的意志。繼續留下來,沒有跑,佛號一念得多,善根就會增長。 說到這裏,我記得果悟所寫之詞: 無言獨自憑樓 白花濤 澎湃波浪驚海鷗 水成波 波復水 染緣休 返本還原任優遊 她在家無事找事來做。她說:無言如入禪定地望大海波濤,好像白花澎湃的打擊,把海鷗 都驚走了。「水成波」,比喻自性有煩惱時,就成了波浪。「波復水」,就是無論煩惱怎 樣大,也可變成菩提。「染緣休」,如果能把世間法都放下,到那時候返本還原見到自己 本來面目,就隨便怎樣都可以了。現在還沒有返本,所以要誠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成 念佛三昧,便可任意優遊了。 古言:「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三藩市從來沒有這樣冷過——華氏零下二十度,把 一般人都凍得不願外出,待在家裡開暖氣。我們也不外出,可是反而把冷氣打開,松柏後 凋,我們金剛堅固的心不凋。 你們有很多人來自富有的家庭,不去享受,而情願到這裏來念佛、修行受苦,這是很難得 的;也算你們有點誠心,把阿彌陀佛都感動,他一定會加被你們,等到臨命終的時候,接 引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已在三藩市入金剛定,使地基更加堅固,我們也要入金剛定,使三藩市成金剛地 。昨晚我不是說「不會地震」,而是說「不准地震」;誰不准地震呢?阿彌陀佛不准地震 ,因為他的世界是極樂,所以何處能誠心念他的名號,何處便成極樂的一部份。你如果不 信,那麼等明年一月四日來證明吧! 紅蓮遍地開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這麼冷的天氣,這樣來用功念佛,還算有點誠心,如果沒有誠心,是做不到的。今天開示 偈是: 寒岩飛雪滿天白 紅蓮遍地此日開 重重無盡佛光照 念念有聲法性栽 彈指功成遂我願 剎那消融宿世災 寂光清淨常快樂 丈夫事畢暢所懷 現在就是這樣的寒冷──雪花滿天飛;可是,我們這裏反而紅蓮開放,這個蓮華不同於世 間的小花,而是大如車輪,有如西方淨土的蓮華一樣。每個人念佛,每個人就有一朵蓮華 ,將來都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十方諸佛都放光來照耀我們,好像來給我們檢查身體 一樣,照照X光,看看誰有什麼毛病,以便辦移民手續,把我們接往到西方。 多念一聲佛號,便多一粒成佛的種子,來栽培我們未來的法田。念佛好像下肥料,念佛念 愈多、愈誠心,將來蓮華就會長得又大又美,所結的果實當然更圓滿。念到專誠,一心不 亂,那麼臨命終時,無病無痛,如入禪定,就往生西方自己栽培的蓮華中;如果不念佛, 就好像沒有水、沒有肥料,這個蓮華就會枯乾。假使能時時刻刻用功,就能遂願往生,如 彈指間一樣的快速,同時還能消滅宿世的業障,獲得寂光清淨的快樂,這時也算滿懷稱意 地完成了大丈夫事業。 打佛七最要緊的,就是要念到雜念都沒有了,好像雪的潔白沒有瑕疵,所以說:「寒岩飛 雪」,寒岩比喻雜念,飛雪消則是返本還原,自性清淨而能生紅蓮,因為紅蓮是為清淨無 染的人所生的。 下面這個比喻,形容這個念佛法門,是簡單容易成就的;雖然不甚貼切,但也不妨知道。 我們眾生在三界裏,就好像是蟲子被困在竹竿裏頭,想鑽出來。修其他法門,就像這隻蟲 子只懂得一節一節咬穿,經過每一個節而爬出來,這未免太麻煩了;修禪、律、教、密等 宗,就有如上面的困難。 修禪宗,要打坐,可是又容易墮入歧路。 修律宗,要背熟無數的戒律,嚴守戒條。 修教宗,要閱讀很多教典,要講經說法,還要分門別類判教別宗,所謂「分別名相不知休 ,如海算沙徒自困。」 修密宗更麻煩,要經很多階段,一層、二層、三層、四層,一級一級的修行,才能得證果 位。 另外,有一隻聰明的蟲子,只是在竹竿旁邊咬破一個洞就鑽出來。竹竿那麼多節,就好像 三界一樣,很難跳得出來。旁邊咬破一個洞而鑽出來,就比喻念佛法門,橫超三界,帶業 往生;這業是指宿業,不是新造之業。如果有人以為可以帶業往生,那麼便多造惡業,這 就是明知故犯,罪更不可原諒,就算是阿彌陀佛具大慈大悲,也無法救你。 真奇怪!昨晚禪定時,有人來和我辯論地震的事情,結果對方辯論輸了,她就哭起來。我 說:「除非有三個太陽從西方出來,而落於東方,那麼才會有地震。」她很悲哀的走開, 可是她的神通也不錯,居然在很短時間就有三個太陽從西方出來,而降於東方,地震也就 快要發生。我說:「這都是虛幻不真」,這麼一說,幻境成空。 你們以為這些是真的境界,還是假的?我告訴大家,這都是假的,念阿彌陀佛才是真的。 最要緊的,要以念佛來了生死,無論天崩地裂都不要緊,是用念佛來戰勝一切災難,這是 最要緊的。 不假怎能顯真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五天了,可是各人念佛的功夫怎樣呢?今天有兩位要來問問題,你們 知道要問什麼嗎?是不是已經得到念佛三昧了?念佛法門是公開的,可以提出來大家研究 。 佛教的規矩,出家人請開示時,必須要穿袍搭衣,三拜長跪合掌;在家人受過戒的也一樣 ,沒有受戒的,穿袍也可以。然後主持和尚開示答覆問題。 今天我剛好有事,所以沒有當場答覆。現在可提出來研究,如果不願意公開,可以在明天 下午兩點半再來,我再給你們答覆。 昨天晚上,我告訴你們那個女人用小神通,變三個太陽出於西方而於落東方,使到地震真 的要發生。有人說:「我不相信!」我已經告訴你們是假的,你們何必要相信呢? 其實,不說假怎能顯真?所以要真假相比,才更能顯真的。可是在境界出現時,好像真的 要地震,當時我也有點怕,之後用定力,才轉為空。所以你們習禪時,若被魔王所擾,千 萬要如如不動,不要執著駭怕,就不為所擾了;要是生恐怖心,就著魔了。所謂: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我初來三藩市的時候,也經過一次小地震,我說:「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管這事?」以後 便沒有地震了。 以前我曾告訴你們,有一個貢高我慢的人,根本就是著魔,看到人就說自己比一切都大, 比天主大,比耶穌大,比佛更大。他也有小神通,能知道過去未來,也能預言不爽,因此 很多人相信他。但做為一個佛教徒,是不應該相信這種天魔外道的神通。真的地震才是地 震,預言是虛妄的,不要相信。 念到心身放下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今天佛七是第六天,這第六天念佛念得怎樣?是不是覺得一心不亂了?還是依然妄想紛飛 ? 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亂,行也彌陀,坐也彌陀,住也彌陀,站也彌陀,行住坐臥都是阿彌陀 佛。念得你就想不念也不可能了,想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沒有法子停止。這時候雖然 刮風也不知道是風,下雨也不知道是雨,所謂風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那麼這叫打成一 片,這就是念佛三昧的一個境界。 念到心身放下,根塵脫落,內無身心,外無世界,不要說我一個人,就連「我」也沒有了 ,這叫身心放下。 什麼是根塵脫落呢?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塵,是六塵──色、聲、 香、味、觸、法。六根與六塵名為十二處,加上六識則成十八界。 你能以「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這就是六根清淨,內六根清淨,外六塵也 不起了。因為你有六根才有六塵,如果你六根清淨了,那麼六塵自然就沒有了;你六根不 清淨,所以六塵也就生出來了。根塵脫落,根也沒有了,塵也沒有了,這叫根塵脫落。這 時候身也自在,心也自在了。 身自在,就是冷也不怕了,熱也不怕了,渴也不怕了,餓也不怕了;不被飲食的境界、冷 熱的境界所轉動,這就是身自在。心自在,不單身自在,心裏也一念不生了,一念不生全 體現;你能一念不生,那全體大用就現前了。 「六根忽動被雲遮」,你六根稍微一動,這就被雲遮了,好像太陽被虛空裏頭生出的雲給 遮住了。太陽就是你自己本有的智慧,一被遮住了,智慧就不現前,就變成愚癡了;你一 愚癡,就認不清楚了。認不清什麼呢?認不清是法、非法,正法、邪法。因為你沒有真正 的智慧、沒有擇法眼,所以就東撞一頭,西撞一頭,南撞一頭,北撞一頭,啊!四面八方 各處去碰壁,撞來撞去也出不去這個籠子。就好像小鳥在籠子裏,往上飛也飛不出去,往 下飛也飛不出去,左右前後都沒有法子出得去這個籠子。我們人沒有擇法眼,不知道哪個 是對的、哪個不對,也就和鳥在籠子裏頭一樣,在籠子裏飛來飛去也飛不出去那個籠子。 酒、色、財、氣,這四垛牆,好像是個籠子,這一個籠子有四面牆,都遮障著你啊! (一)酒──酒能迷人、醉人,所以抽菸、吸毒都包括在內。 (二)色──就是一切美麗的顏色;物質的引誘,美色的引誘,一切一切都引誘你,令你 在這個籠子裏頭出不去。 (三)財──人人都歡喜錢;世界上各國的人都為著賺錢、找飯 吃,所以就在這個世界上忙忙碌碌。財就是錢,錢字原來是: 二戈爭金殺氣高 人人因它犯嘮叨 能善用者超三界 不會用者業難逃 又有偈曰: 勸君為善曰無錢,有也無。 禍到臨頭用萬千,無也有。 若要與君談善事,去也忙。 一朝命盡喪黃泉,忙也去。 我有一個皈依弟子,法名「果沛」,銀行裏存有很多錢,但是他一毛不拔,老是說沒有錢 ,連妻子都養不起;可是,他後來得了盲腸炎,不幸開刀不治而死。死了,什麼都不能帶 去,只帶走自己所造的業障,這豈不是很可憐嗎?他真是太愚癡了! (四)氣──「氣」字最難打破,誰都容易生氣,一句話不合聽,便發了脾氣,有時真會 氣死,「把我氣死了!」可見出家人也會生氣的。我常常對你們說下面的偈語: 魚在水中躍 人在世上鬧 不知為善德 欺心把業造 金銀堆成山 閉眼全都撂 空手見閻君 傷心把淚掉 能有擇法眼,就能分別清楚。現在念佛,就要獲得擇法眼來分別正路,不要走入歧途,被 酒色財氣所困。 要善念不要空念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處此末法時期 ,念佛法門實在是應時、最普遍。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均收」,三根是上根、中根、下 根;利根就是上根,不利不鈍為中根,愚癡為下根。聰明人可念佛,愚癡人也可以念佛, 所以說: 若人年老,來日無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來日方長,更好念佛; 若人有病,知病是苦,正要念佛; 若人無病,平安快樂,更應念佛。 因此,無論何人都可念佛。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勸人念佛;《華嚴經》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 也勸人念佛。不要以為念佛是老太婆的工作,有什麼意思?究竟你要做什麼才是有意思? 念佛最重要的,必須要念到離念,離一切妄念、雜念,這樣才能得到益處,才能往生西方 。 在末法、法滅時期,一切經典都會自消自滅,《楞嚴經》最先滅,《阿彌陀經》最後滅。 經過一百年後,經文亦滅,只存「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再過一百年後,則只存「阿彌陀 佛」四字,但還能超度無數眾生。再過一時期,連「阿彌陀佛」四字也沒有了,世界便毀 滅到「空」的時期。 成、住、壞、空後,另一世界又成立,世界就是這樣的循環不已。人也一樣有成、住、壞 、空:二十年是成年期、讀書期,二十年是做事期,二十年是壞期,「而髮蒼蒼,視茫茫 ,齒牙動搖」,還有二十年,那就嗚呼哀哉,一切空了! 「人生好比一間房,口為門戶,眼為窗,四肢好像房四柱,頭髮好比屋頂草。」這間房子 壞了,就搬進另一間;這一色身壞了,又轉另一色身;房子好時,不知保護,等到壞了, 焦急也太遲了。所以要念佛找「誰是我?」同時也栽培自己的法田,使其下種、發芽、結 果。下菩提種,便是念佛;發菩提芽,便是西方的蓮華已長出來;結果──就是臨命終時 ,往生西方花開見佛。 一七的時候,很多人已得好處,飲甘露水,脈搏停止,呼吸也忘了,外邊的呼吸停止,內 面的呼吸再生,也有人已經能把一切妄念停止,這都是用功專一,而得輕安的境界。希望 各位把二七看得更重要,不要「無話找話說,不渴找茶飲」,把時間空過,得不到好處, 就太可惜了!要認真用功,發菩提心,一秒鐘也不要讓它空過。 若要人不死 須裝活死人 不要管閒事,要迴光返照求諸自己,「反聞聞自性」,時時審查自己的念佛聲是否清楚爽 朗。「善念佛者,能念至佛現前;不善念佛者,反而念至雜念紛飛」,有這樣大的分別, 所以大家要「善念」,不要「空念」。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十四日‧金山禪寺佛七 念佛法門到彼岸 《佛說阿彌陀經》提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佛。」這一位阿彌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說: 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 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修種種的法門,經過無量無邊無數阿僧祇劫,還沒有成佛。他覺 得修道這樣地困難、這樣地不容易,將來的人一定會生退悔心,不會像他自己有那麼大的 忍力來修行。於是他就發了四十八大願,每一個願力都是攝受眾生速成佛道。 其中有一個願力,他說:「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若有稱我名號而不成佛的,我也不成佛。 」所以我們這一切眾生,可以說是很幸運的,遇見這個淨土法門。 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就把這麼方便的法門,那麼容易修行的法門,給我們預備好了。只 要我們專一其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等到功夫成熟,機緣也成熟了,我們這個報身終 了,阿彌陀佛就會依照他所發的願力,接引所有念佛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多麼容易 的法門!我們藉著這個色身強壯的時候,修這個無量不可思議的法門,這是我們不要忽略 的一件事情。 在《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千萬人修行 ,其中不一定有一個人修行成功,唯獨就是念佛這一個法門,才能到彼岸。 念佛──你念佛,佛念你;佛念你,你又念佛;念來念去,即念即佛,即佛即念。那麼能 得到一心不亂,這時候可以帶業往生。 在阿彌陀佛沒成佛以前,沒有這個淨土法門,那真是百千萬億人修行,沒有一個可以很快 成佛的。成佛雖是可以成佛,但是很慢的。現在有了阿彌陀佛大願王發這個大願,來攝受 十方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十方的眾生都有機會趕快成佛了。因此我們切記不要自暴自棄, 自己錯過一個好機會。 在佛法沒有傳到美國之前,有一些個人雖然說是信佛,根本也不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自 己?什麼是眾生?不知道!連佛都不知道,又怎麼會打念佛七?這「念佛七」是在最近六 年才有地方打念佛七。 這個良好的機會來了,我們不要錯過,不要空過,不要把這個寶貴的時間放過去。時時刻 刻地專一其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必須要念到一心不亂,萬慮皆空,念得阿彌陀佛親 身來給我們摩頂,念到阿彌陀佛放無量的光明接引我們往生無量壽國,花開見佛。這一些 個工作要自己努力,自己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去念佛,不能希望有一個倖得。 什麼叫「倖得」呢?就是僥倖而得。什麼叫「僥倖而得」?就說:「我先不要念『南無阿 彌陀佛』,等他們念的功夫都差不多了,把阿彌陀佛念動,念得阿彌陀佛在常寂光的寶蓮 臺上站起來了,來給這個人摩頂,我等著這時候,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也就幫 我也摩一摩頂。」不要這樣想,你要這樣想啊,阿彌陀佛是知道你心意的。釋迦牟尼佛說 過:「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釋迦牟尼佛說過這話,就是代表十方諸佛說 的,十方一切如來都是可以知道你的心的。你看,你這個人真是沒有出息!念佛你還不老 老實實念,你還想倖得、想取巧,這是一種虛偽的心了,不是真實的心。你要用──真實 的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的聲音,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是聲音太高,就把自己的氣都傷了;要是聲音太 低,就容易昏沉,容易睡著了。 我們打佛七,在坐著的時候,也可以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令「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念 頭總也不斷,這叫「金剛念」;又叫「實相念佛」,端坐念實相。你念「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是佛,你的念頭就具足佛的智慧;你念念念佛,念念都具足佛的 智慧。你念念不叫它空過去,不隨便把它放過去,心裏念的「南無阿彌陀佛」,要念得清 清楚楚的,耳朵聽你自性的聲音,也要聽得清清楚楚的,這也就叫做「返聞聞自性」,聞 你那個念佛的性,也可以說是叫「迴光返照」。 你念得「內不知有內,外不知有外」;「內不知有心,外不知有身,遠不知有物」,這時 候和阿彌陀佛的大光明藏合而為一,你想要不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時候也辦不到了!你念 到這種境界上,水流也是念佛,風動也是念佛,車聲也是念佛,飛機聲也是念佛,萬事萬 物,有情無情,有聲無聲,都在那兒念佛呢!都是在那兒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這個時 候,你和阿彌陀佛已經是合而為一,你這功夫時時刻刻都現前,時時刻刻都在念佛三昧裏 頭,也不出,也不入,也不能外,也不在內。這時念佛的功夫,就是得到一心不亂了。 但是這不是這麼容易得到的!你要苦一日、苦二日、苦三日、苦四日、苦五日、苦六日、 苦七日,才能得到一心不亂;你若吃不得苦,就得不到這一心不亂。有的人就說:「法師 ,你連個字也不認識,還做法師呢!經上明明說的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 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你怎麼都稱一個苦呢?」那個「若」字就是 不專一,是假設之詞;譬如你一天,譬如你兩天,譬如你三天,譬如你四天,譬如你五天 ,譬如你六天,譬如你七天,這都是譬喻。這苦就是實實在在地去受這個苦,苦一天、苦 二天、苦三天、苦四天、苦五天、苦六天、苦七天,你若能苦七天,不退心,那絕對是一 心不亂的。我並不是不認識這個字,不過把這個意思變一變。 我再告訴你:「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受苦的時候不覺得苦,它就不苦了。並不 是自己騙自己說,我明明受苦,怎麼說是不苦呢?有這麼一句話是「苦盡甘來」──苦過 了,那個甜的就轉過來。 我們現在苦一天了;苦一天,甜還不會來的。你等苦的多一點,那甜的就現出來,最低限 度,你可以喝到甘露水了。這甘露水,我再講一點你們不相信的話,你念佛念得誠心,你 口裏的口水就是甜的,那個甜味比蜜糖還甜,所以叫甘露水。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知道了, 是觀世音菩薩來加被你念佛,他看你苦得很厲害,所以給你甘露水喝,那麼你精神就多一 點。你們誰有這種境界,就是觀世音菩薩給你們甘露水喝了;喝點甘露水,就是灌溉你的 法身慧命,所以這個用功是功不唐捐的──你用什麼功,就得到什麼好處。 很對不起浪費各位這樣寶貴的光陰,浪費你們一個鐘頭,這是不應該的。因為在打七的期 間,只管去用功修行,說得多少都沒有什麼用,所以說:「行的是道」,你實實在在去修 行,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說十萬億佛土,但並不是遠,所以我說: 十萬億土本非遙 專一彈指入蓮苞 無量光佛親授記 善哉善哉汝品高 我希望你們將來得到上品上生──最高的那一品──這是我對你們的心願。 念佛勿緩亦勿急 集中精神須菩提 妄想盡時佛自現 火裏栽蓮切莫疑 我們人在這兒念佛,要心平氣和地來念,不要念得很慢,也不要念得很快,所以說「念佛 勿緩亦勿急」。你若慢了,就懈怠;若快了,就會有緊張的毛病發生,所以要心平氣和地 念得很自然。 「集中精神須菩提」,你要把你的精神集中,不要常常打妄想;常打妄想,這精神就不集 中。精神不集中,念佛的功夫就會散失了。怎麼叫精神集中?也就是專一,只有這念佛的 一念,沒有其他雜念。怎麼說須菩提呢?須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不著一切相。你能 念佛念得阿彌陀佛現身來給你摩頂,這功夫就差不多了。 「妄想盡時佛自現」,想要佛現身給你摩頂,你首先要沒有妄想。什麼是妄想呢?你一邊 念佛,一邊想:「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我能見著您?阿彌陀佛,您什麼時候現身?阿彌陀 佛,您什麼時候手摩我頭、衣覆我體?阿彌陀佛,您快放光照一照我吧!」這都是妄想。 你有這種妄想,本來阿彌陀佛想要放光,因為你這麼一個妄想,那個光就暫時不放了。本 來阿彌陀佛想要手摩你的頭、衣服覆蓋你的體,因為你打這個妄想,阿彌陀佛就要等一等 了。你就是求佛來加被你,這都是妄想。 想念佛得到「念佛三昧」,就是要一心不亂。所謂「一心不亂」,就是什麼妄想都沒有, 念得心清了、意也定。 「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你這個心要是清了,就好像水中現出月光;你若心是渾的 ,妄想紛飛,月光就不會照到水裏去了。心清就是妄想沒有了,好像那個水,一切的塵垢 都沉到底下去了。你的心意不散亂,就好像天上沒有雲彩。所以,有這麼兩句古語說得很 不錯: 千潭有水千潭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永嘉大師證道歌》也說得很清楚: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 我心同共如來合 這種境界都是說心清的境界、意定的境界。可惜呀!我們不會用功的人,越念佛,妄想越 多;妄想越多,就越不願意念佛,就好像那渾水,月亮照不進去是一樣的。 念佛法門又有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就像一粒清淨的如意寶珠,所以古人這麼說: 清珠投於濁水 濁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個清淨的寶珠投到渾水裏頭,渾水一定要清的。 「念佛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用散亂心來念佛,這散亂心裏邊也有一尊佛了─ ─你念一聲佛,這散亂心裏頭就多一尊佛;念兩句佛,就多兩尊佛。所以這個念佛,也就 是念心,念心也就是念佛。念心,就要心清;念佛,佛也就出現了,所以才說:「妄想盡 時佛即現」,你那個妄想沒有了,佛就現出來了。 「火裏栽蓮切莫疑」,這念佛法門,本來是人不相信的,「怎麼會有這麼容易的事情?一 念佛就成佛了?真沒有這個道理!」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費一番的辛苦才能成就;這 念佛法門只是念念而已,也不需要什麼功夫,也不需要用多少錢就成功了,這是太容易了 。因為太容易,所以這個法門是不容易信的法門。所以佛說《阿彌陀經》是不問自說;為 什麼要不問自說呢?就因為沒有人懂這個法門,沒有人相信這個法門,這法門就好像在火 裏頭生出一朵蓮華,那麼令人難以相信。 雖然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你不要疑惑,一定能做得到的!一定能成佛的!如果 念佛不能成佛的話,那釋迦牟尼佛也犯了妄語戒。我相信釋迦牟尼佛是真語、實語、如語 、不妄語的,這位大覺者不會騙我們這些凡夫眾生;如果念佛不能成佛,佛說《阿彌陀經 》做什麼?佛為什麼又要沒有事情找一個事情來幹,說出《阿彌陀經》?由這一點證明, 佛說這個不問自說的經,就因為這個法是太重要了,對於末法的時候更重要,所以說「末 法眾生只有念佛才能得度。」 因為這種關係,我們切記要生出一種信心來念佛;信真了,阿彌陀佛會接我們到極樂世界 去成佛。你有這種信心以後,要發願:「我發願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能滿我這個 願。」如果沒有滿我願的時候,我天天要發這個願──求生極樂世界──那麼天天發這個 求生極樂世界的願,我們就要天天老老實實依法修行、依教修行。古人又有兩句話說得也 不錯: 修道之人心莫疑 疑心若起便迷途 我們對這個淨土法門要深信、切願、實行,實實在在去修行,這才容易成功的。 不可說時今又說 語言文字非妙科 各位欲得真受用 心心念念阿彌陀 又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是顛顛倒倒,以是為非,以非為 是,迷而不覺,所以在沒有事的世界,就要找一個事情來做,乃至於我們打念佛七,也是 這樣子。 本來不需要打七的,可是我們自己不會用功,在平時不知道用功,所以才舉行念佛七,大 家集會到一齊共同來念佛,希望有所成就。你自己如果知道用功,功夫已經得到相應了, 那麼這打七是多餘的;但因為你自己不會用功,所以功夫也不會相應的,因此大家集到一 齊來互相幫助、互相提攜。 怎麼叫互相幫助?譬如我這兒停止念佛了,你那兒還念呢,我聽見你念佛的聲音,把我這 個間斷的念又繼續起來,這豈不是得到對方的幫助呢?互相提攜,你勉勵我,我勉勵你, 你看我不懶惰,那麼我看你也很精進的,這互相一比較,自己就知道應該努力用功,這樣 就是互相提攜。 識本願力揚正法 這個佛七到今天已經是第六天,就要圓滿了,佛七是要打完了,我們功夫用得怎麼樣?要 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問問自己這個佛七期間是不是得到受用了?是不是功夫有所相應了 ?說:「很抱歉!我功夫既沒有相應,也沒有得到受用。」那不要緊,還有最後的今天和 明天,你可以繼續努力用功,得到最後的勝利,最後的成就。假如你還沒有得到相應,沒 有得到受用,可以回到家裏繼續努力念佛,一定要得到受用,得到好處為止,這也還有希 望。就怕你打完七,就把佛忘了,不知道用功,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至於念佛法門,過去歷代祖師都把這個法門說得很詳細,你看《淨土聖賢錄》,有很多人 得到念佛的好處。我們現在在美國,大家學佛法,人人都不要落後,應該往前邊跑。這個 國家所需要的是正法,不是末法,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把這個正法的責任負起來,不要認為 這個責任是旁人的。我們每個人自己都要認清楚,這個責任就是我們自己的,不要向外邊 推,不要說:「這佛法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 我們不管成功不成功,要抱定我們的希望,一定要把佛教發揚光大,令佛教推行到每個角 落、每個地方、每個家庭去,令所有的人都明白佛法。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自己要認清楚, 不要隨便放過一時一刻的光陰;現在在這個國家,佛教是一個開始,開始是一個正法,不 要一開始就變成末法了。 所以人人都應該認清自己,認清自己是什麼!認清自己是蓮池海會佛菩薩之中的一份子, 認清自己是五百羅漢之一。我是五百羅漢之一,我是蓮池海會佛菩薩的其中之一,那麼我 既然是其中之一,應該認清楚我的工作是什麼?我在過去生中發的是什麼願力?應該自己 回憶一下。假如你想不起來,你可以作個好夢;在夢中,佛菩薩也就指示你應該做的是什 麼事。那麼在這個國家,一切的人都等著你,等你來向他們說法呢!因為在過去幾千年, 沒有見到佛,沒有聞到法,沒有遇到聖人,現在是一個開始,人人都應該往好的做。 說到這個地方,我有幾句俗話來告訴你們各位,就說: 今年人比去年好 去年人到今年老 人老將死當念佛 人好壯時更要好 要好呢,就要念佛。今年的人比去年的人都守規矩了,去年因為有一些生性的人。怎麼叫 「生性」呢?就是不懂佛法來參加打佛七。那麼人家坐,他就去喝茶;人家念佛,他就想 坐,或者走到外邊去抽香菸。今年,前天來一個抽香菸的,昨天晚間一點鐘就跑了,由這 個就看出今年比去年好了。 可是去年的人到今年又老了,所以說:「去年人到今年老」,老了怎麼樣呢?人老了就快 死了!啊,「人老將死當念佛」,你應該快一點念佛。「人好壯時更要好」,人已經好了 ,年紀又壯,更應該要好好的念佛,好好的修行。 這是我對你們各位的一種期待。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金山禪寺佛七 求生淨土勤念佛 佛成佛之後,說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教眾生修行成佛──先要發菩提心,然後 要修種種的功德、行菩薩道,之後才能有希望成佛。可是在這中間,不知道要經過多長的 時間才能成佛。所以在這八萬四千法門裏邊,有一個法門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就是專心念佛的法門,這一個法門是誰創立出來的呢?是當初有一位比丘叫 法藏,他發了四十八願,意思是說,將來他若成佛了,他的國土是沒有眾苦,而受諸樂的 一個國土;十方所有的眾生,無論哪一個世界或者星球,或者月球,或者是其他的地球, 所有的眾生要是稱念他的名號,他就一定接引這個眾生到他的國土去蓮華化生,究竟成佛 。假如有人或者其他的眾生,念他的名號,如果不成佛的話,那麼法藏比丘也永遠不成佛 。他若成佛,所有稱他名號的眾生,都一定會生到他這個國土──極樂世界去。 因為這樣,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的這個淨土法門,根本是沒有人請問,他自己說出來的;其 他的法門或者經典都是有人請問,然後佛才說這個法門。而這個淨土法門,是沒有人請問 ,釋迦牟尼佛就自己說出來,這叫「不問自說」。這個法門為什麼不問自說呢?就因為這 個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其他的大比丘、阿羅漢,都沒有這種智慧來請問這個法門,所以釋 迦牟尼佛看機緣成熟了,雖然沒有人請法,佛也就說這個法門。這法門對一切眾生是很對 機的,所謂「用力少而成功多」,用的力量很少,而成就很大,所以這法門既契理又契機 。 金山寺打七就證明出這個道理,在打禪七時,只有二十多個人;現在打佛七,就有三十多 個人,所以就證明這個法門對所有的人很相應的。只怕你不念,你若一念,阿彌陀佛的力 量就把你攝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這是最不可思議的法門。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和我們這兒所有的眾生──念佛的眾生──彼此之間都像有一 條電話線似的;我們這兒一念佛,阿彌陀佛那地方的電話就響了,說娑婆世界有眾生在那 兒念佛呢!阿彌陀佛的電話在什麼地方安裝著?就在阿彌陀佛的毫毛裏,每一根毫毛都有 一支電話機在那裏,這個電話一響,他說:「哈囉!」那個電話一響,他說:「喂!」另 個電話一響,他說:「Yes!」那個電話一響了,他說:「摸系!摸系!」(音/日文) 所以這無量的電話都在阿彌陀佛的身上裝好了,只怕你不打這個電話,你打這個電話,阿 彌陀佛一定會聽到你念「阿彌陀佛」這個聲音的;這不是講笑話,這是說真的話。 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兒就聽見一聲;我們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阿 彌陀佛那兒就聽見十聲;等你念到百聲、千聲、萬聲、萬萬聲,念得多了,阿彌陀佛就給 你註冊:「這個人等臨命終的時候,我一定接他來。」這註冊就是給你記下來了,等你臨 命終的時候,身無病苦,心不貪念,意也不顛倒,也沒有什麼疾苦,身也沒有病苦,意也 不亂,如入禪定。阿彌陀佛手裏拿著金臺,來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在那兒蓮華化生 ,九品蓮華做父母,無論誰修這個法門,誰就會去的。 為什麼我們在沒有死之前,或者很年輕就要念佛呢?因為我們修行就是修臨終的一念;臨 終的一念,有的時候你想起來了,有的時候你就忘了。臨終的時候──最要緊的──是要 記得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為阿彌陀佛不打妄語,他一定會 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那麼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天天念,這個意思我完全不懂,我現在 叫你懂一懂這個「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 「南無」是梵語,譯成中文叫「歸命敬投」。歸是歸依,命就是生命,歸依我們這個生命 ,恭恭敬敬地投到阿彌陀佛的面前。「阿彌陀佛」是梵語,譯成中文叫「無量壽」,他的 壽命是無量,光明也無量,智慧也無量,神通也無量,一切一切都是無量的,所以叫「無 量壽」,也有叫「無量光」。無量壽是他的壽命無終無始,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也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終了;不過在《阿彌陀經》上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個大劫了。 十個大劫是很長的時間,那麼將來再有多長時間呢?這還不知道。阿彌陀佛既有無量壽, 又有無量光,又有無量的神通,又有無量的變化、無量的智慧,一切一切都是無量的,所 以叫「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我們每一個眾生稱念他的時候,他都接我們到他的極樂世 界去,做阿彌陀佛的弟子。 我們現在人人都知道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大勢至菩薩也是。觀 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在阿彌陀佛的左右兩邊站著,所以叫「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和 大勢至菩薩既是阿彌陀佛的護法,又是阿彌陀佛的代表,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接引眾 生,有的時候觀世音菩薩也來接引,大勢至菩薩也來接引,所以這西方三聖,你念「觀世 音菩薩」也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念「大勢至菩薩」也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 西方三聖是接引十方一切眾生,同歸極樂世界去成佛的。 這個念佛,又有種種的法門,不是一種的法門;這種種的法門,就有觀想念佛、觀相念佛 、實相念佛、持名念佛。 什麼叫「實相念佛」呢?就是我們參禪的時候,參「念佛是誰」,這就叫實相念佛。找這 個實相,實相是無相,可是無所不相。在這個實相念佛,念一佛即是念十方三世一切佛; 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就都還歸於淨土。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一佛,也就念一切佛; 念一切佛,還不離一佛,這就是實相念佛。 「觀想念佛」,就是觀想: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阿彌陀佛的身體是金色的,他的相好光明是無與倫比的。他那白毫宛轉有五個須彌山那麼 大;他的紺目──綠色的眼睛──有四大海那麼大。在阿彌陀佛的無量光裏邊,化出來無 量無邊的佛,變化出來的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這是觀想阿彌陀佛這種法身。 「觀相念佛」,就是觀阿彌陀佛的相,觀阿彌陀佛兩目中間的白毫相,這白毫宛轉五須彌 ,那麼來觀這個阿彌陀佛的佛相。 又有「持名念佛」,持名就是持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常常念。持名念佛又有金 剛念,就是在心裏念,自己聽心裏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聲音聽得清清楚楚的,口裏也 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也聽得清清楚楚的,這就是「金剛持名念佛」。 那麼最簡單的,就是「朝暮十念法」;早晨起身,大小便之後,把臉洗了,口也漱了,合 起掌來,面對著西方,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第 一口氣你能念多少聲,就念多少聲,這麼樣地念十口氣,就叫十念法──朝暮十念法。 早晨也修這十念法,晚間也修這十念法,時時都不要忘了念「南無阿彌陀佛」,等到臨命 終的時候,自然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念佛法門,是很容易的,很方便的,用力少而 成功多。 一念光明就是佛 學佛的人,每天都要歡歡喜喜,要像光明的太陽,不要陰氣沉沉;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 黑暗就是鬼。 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那麼我們成佛和下地獄, 都是在這一念裏面分別,所以我們對這個心,時時刻刻都要管著它,不要叫它生出一些狂 心野性、癡心妄想。 這整個世界,都是由眾生的心所造出來的。世界三災八難現出來,也都是由眾生的業感所 成就;你不守規矩,將來就遭受很多的刺激,令你受不了。我們現在能聚會到一起,在這 佛堂裏邊來念佛,這真是一個最好修行的道場。你在這兒念佛,就把你的狂心野性調伏了 ;你在這兒念佛,就把你的癡心妄想調伏了;你能一心念佛,就把你的貢高我慢也調伏了 ;你能一心念佛,就把你心裏的染污雜念也都調伏了。所以這念佛的法門,是微妙不可思 議的。 有人說:「我念佛念了好幾天,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你想得到什麼好處?你能不打妄 想,少白了幾根頭髮,這豈不是好處,是什麼?你能把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在這兒一心 念佛,無憂無愁,無思無慮,你說這還不是好處嗎?這個現前的就是得到好處。那麼將來 你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手執金臺來迎接你往生極樂世界,你說你還要什麼好處?你能 不墮地獄、不轉餓鬼、不做畜生,這不就是好處嗎? 你能沒有那麼多的妄想,沒有那麼多的懷疑,這事情也懷疑,那事情也不信,滿肚子都是 鬼,你能把這些鬼都請出去,請來滿肚子佛到裏邊,你說這有多好! 我們在這兒打佛七,一年只不過有幾次,這是很寶貴的時間,很稀有的、很難得的。所以 要把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來這兒共同修行,結菩提緣,將來好結菩提果。 切記,不要在道場裏頭來破壞道場。怎麼樣破壞道場呢?就是在這兒修行念佛,怕其他人 念佛念得相應;如果有人得了念佛三昧,就生一種妒忌心,「我有辦法了!等到開靜時, 大家站起來念佛,我就先到廁所,不管有沒有小便,我也到那兒去;我這麼一走去,就會 把旁人的精神弄散,他就不能得念佛三昧了。那麼我在廁所裏偷著念『南無阿彌陀佛,南 無阿彌陀佛……』,在那兒我拼命地念,我一定會得念佛三昧。」因為旁人都散了,只有 我一個人誠心這麼來念,這是一個辦法來破壞旁人用功。 又有一個方法,旁人在那兒念佛,我跑到廁所門口,或者廚房前面大聲講話,連說帶笑, 甚至於帶哭,在那兒他自己就想了:「我這一鬧,你一定不能得念佛三昧。我就自己偷偷 著念佛,先得念佛三昧。」這是一個方法來破壞其他人用功。 所以由今天開始,任何人不可以在廁所前面和廚房門口講話,或者在那兒開會。不單是打 佛七的時候不能這樣,就是平時,人家在這兒來念佛,你跑到廚房門口那地方去談話,這 是不可以的。道場是修道的地方,不是講話的地方。 你這個垃圾不收拾,那麼讀書與你也沒有用的,你還是一個垃圾筒。所以我們修道的人, 講來講去都要自淨其意,要把自己的心性收拾得乾乾淨淨,一點陰氣都沒有,都是陽光普 照;不要一天到晚都是陰氣沉沉的樣子。你看這個人天天都沒有快樂,就是陰氣沉沉;天 天都歡歡喜喜的,不去害人,不去計算人,就是陽光普照。怎麼計算人呢?就是盡打其他 人的主意,怎麼樣想法子、想辦法對自己有利益。 我們學佛最要緊的,就是在這一點點細微的地方弄清楚,佛和鬼的分別就在──這一念之 間──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時時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時時 都是鬼。所以佛與鬼的分別,就在這一念之間,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所以這一念之中最要緊。在這個念未生之前,要特別特別小心,一念的光明,這個世界就 平安了;一念的黑暗,這個世界就亂了。所以你一念之中,和這個世界都有相當的關係。 各位呀!希望深深地明瞭、深深地認識因果。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地顛倒呢?如果不弄清楚 這一點,這真是愚不可及了。 念佛問答 ◆問:《阿彌陀經》說,我們應發願生到極樂世界,因為那裏沒有三惡道。如果人生到極 樂世界去,那麼三惡道的眾生就不去度了,不去管了嗎? 上人:你不管他,有旁人管;若你願意管,在那兒成了佛還可以回來管,阿彌陀佛就是這 樣。 ◆問:念觀世音菩薩、〈大悲咒〉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嗎? 上人:可以!〈普賢行願品〉就是歸向極樂的。 我知道已有人念佛而見光、見佛、見蓮華,見阿彌陀佛來替他摩頂授記。有人問:「真有 此事嗎?為什麼我沒看見?」這要問你自己,要專誠用功,才有勝境現前啊!或者有人又 說:「真苦得要命!」那就不要命好了,要命幹什麼? 捨不了死 換不了生 捨不了假 換不了真 如果你要享受,那麼出世法便沒有你的份;如要得出世法,返本還原,那你便要受點苦, 把世間法看輕一點,不要看得太重要。 念佛有時見光、見佛,有時也見神見怪,所謂「有善境、有惡境」;你們有任何境界,可 提出來討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