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文: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 ,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 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 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 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普賢菩薩說:「善男子,所謂懺悔業障,懺是懺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業要懺除;悔是悔其 後過,不再重犯。佛教裡的拜懺是用至誠懇切的心,在佛前精進拜佛悔過,不可馬虎,才能 有功效。」智者大師對著西方,拜楞嚴經名字,足足拜了十八年,還沒有見到此經。現在的 人不要說拜十八年,拜十八個月,看沒有成效就會停止了。智者大師一生拜法華經,抄寫藏 經許多次,所造佛像共有八萬尊之多。他出生時,其母見五彩祥光到他家去,後生智者大師 。 智者大師十九歲時,聽一位法師講普門品,一聽就記住了,好像他前生已念過。等到他去見 南嶽懷思大師,大師對他說:「你來了,還記得以前我們在靈山法會一起聽法華經嗎?現在 因緣成熟了,我們又在此相遇。」於是南嶽大師教他安樂行品,又教他讀誦法華經、拜法華 經。當他拜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就開悟了。於是將此開悟境界告之南嶽大師:「我為什麼 念到「是名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時,我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講法華經,這是什麼道 理?」南嶽大師印證他說:「唯有你才能得到此微妙的境界,亦唯有我才能認識此境界。你 現在證得的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一旋陀羅尼。」經此印證之後,智者大師得到智慧辯才 無礙,任何法師亦無能與他辯論而勝過他。智者大師大開圓覺後,更加用功修行法華經。在 他圓寂時,他叫侍者讀誦一遍法華經,聽完後用香湯漱口,說了偈頌,便坐而圓寂。智者大 師所住的五台山,本來有很多打漁的人,以後智者大師將山買過來,三百哩之內無人打漁, 亦無人殺生,附近的人皆皈依他,所以智者大師有不可思議的境界,他修行的法門是拜懺。 所說「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在過去無始劫來,由於貪心、瞋心、癡心,而發生身 業、意業、口業,所作出的種種惡業,沒有數量,也沒有邊際,假設惡業有形體相貌,就是 遍滿虛空,也容納不了。我現在全以清淨的三業,不造身業,不造意業,不造口業;身口意 三業清淨,遍於法界極微塵數那麼多的剎土。我在這麼多的國土,一切諸佛菩薩的面前,誠 心誠意的懺悔,再也不造罪業,常常住於淨戒上,守持戒相一切功德,和所有修行的功德。 像這樣子虛空沒有了,眾生沒有了,眾生業沒有了,乃至眾生煩惱也沒有了,我的懺悔願力 才沒有。但是虛空不會沒有,眾生不會沒有,眾生業不會沒有,眾生煩惱也不會沒有,那我 懺悔的願力也不會沒有的,念念相續,接連不斷,身語意三業沒有疲倦厭煩的時候。不會說 拜懺,拜得累了。菩薩是越拜佛,越有精神;越懺悔,越歡喜,這才是真正的懺悔。發懺悔 心都是菩薩,凡夫沒有善根,就不會懺悔。 --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8.1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