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文:(黃色字體為應背誦經文)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 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你想要有智慧,就必須修行,不修行就沒有智慧。你看一些聰明的人,都是修過道的,或者 前生看經看得多,今生就聰明,或者前生修苦行修得多,今生就聰明。修菩提有種種修法, 有參禪打坐、有布施、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修行,種種不同。 我想起一個公案,在一萬年以前,有一位老修行,在修道、打坐。最初打坐時,腿很痛,忍 不了,他就和腿痛來鬥爭,他說:「你不願意痛,我可願意痛。」他就和腿談判,腿說:「 我受不了了!」他說:「你受不了是你的事,我不管。」最初忍半個鐘頭要換腿,後來就一 個鐘頭、二個鐘頭陸續坐,到以後坐幾天都可以,一坐就坐幾天,或幾個月,甚至幾年,都 可以。他把腿痛戰敗了。 他坐久了以後,總不願意起身,一坐就坐幾十年,換換腿,又打坐,然後他要等釋迦牟尼佛 出世,來幫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但因為他歡喜入定,總也不醒,所謂「睡大覺」,一睡幾 千年,睡得他的衣服都爛了,面上生塵土,頭上也有小鳥蓄巢,雖然他是個人,但猶如泥像 。唐朝時,有位唐玄奘到印度取經,在路上遇到這位老修行,玄奘法師用引磬為他開靜,這 老修行醒了,問他:「你做什麼?」,玄奘反問:「那你做什麼?」他說:「我在等釋迦牟 尼佛出世,紅陽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玄奘法師說:「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已有一千 多年了。你還在坐著,還不知道。」他說:「沒關係,我再打坐,等白陽佛出世,等彌勒佛 出世。我再幫彌勒佛教化眾生。」於是他又要入定了。因他入定慣了,所以很想要入定。 玄奘法師說:「老同參,你不要再入定了,現在釋迦牟尼佛雖然入涅槃,但佛法還在世間, 你來幫我弘揚佛法好了。」他說:「我如何幫你?而且你又是誰呀?」玄奘法師:「我是唐 朝人,法名玄奘,我現在預備去印度取經,我取回來,一定要有人幫我弘揚佛法,你總在這 兒打坐,等了這麼多年,什麼事也沒做,太可惜了,你去幫我弘揚佛法。」他說:「我可以 幫你嗎?」玄奘法師說:「可以!但你要換一下你的身體,如搬房子,搬一搬家,你搬到長 安,你看到房瓦是黃琉璃瓦,你就到那裡去,等我回去時,我再找你。」他說:「好!我相 信你,我願幫你弘揚佛法。」於是他跑到長安托生,本來玄奘法師要他到黃琉璃瓦投生,但 他記錯了,記了綠琉璃瓦,一跑就跑到御遲恭家去,給御遲恭的哥哥做兒子。 當玄奘法師在長安臨走時,唐太宗問:「你何時回來?你回來時,要來信,我好歡迎你。」 玄奘法師說:「你看這棵松樹的枝往西彎,當這樹的枝葉往東時,就是我回來的時候。」這 是在朝門外的一稞大松樹,經過十四年,有一天這稞樹的枝葉果然都向東彎,唐太宗說:「 今天大概是玄奘法師要回來了,我們快到城外歡迎他。」所以大家到城外去歡迎,果然把玄 奘法師接回來。 當玄奘法師取經回國,看見唐太宗時非常高興的向太宗賀喜,太宗覺得莫名其妙問:「到底 有什麼喜可賀呢?」玄奘法師說:「我走的那一年,您必定生了個太子。」太宗說:「根本 沒有。」玄奘法師說:「奇怪,我明明叫一個人來作你的兒子。讓我於今晚觀察吧!」太宗 亦不知玄奘法師的葫蘆中裝什麼藥。晚間時,玄奘法師便打坐觀察,才知道這位老修行投生 去御遲恭的家裡,已經十四歲,長得高高大大,但很不守規矩,又吃肉、又喝酒、又玩女人 ,無所不為。因為御遲恭是有權有勢,又有錢,故他所行所作,無人敢管。 玄奘法師看他走錯路,第二天便對唐太宗說:「昨天我向您賀喜,原來此人走錯路了,我本 來叫他來皇宮作太子,但他卻跑到御遲恭的家裡。所以現在您必須下聖旨叫他出家。以前我 和他有約定,他是要幫我弘揚佛法。」於是皇帝下旨,要御遲恭的姪子出家,御遲恭一接到 聖旨,便叫姪子出家。他一聽卻說:「豈有此理!皇帝怎可叫我出家?我還沒有玩夠哪!」 御遲恭說:「這不可以,違反皇帝的命令,是要殺頭的。」姪子說:「我去和皇帝講道理。 」第二天御遲恭告訴皇帝說:「我姪子想見皇帝。」玄奘法師早知他不想出家,便對皇帝說 :「明日御遲恭的姪子會向你提出條件,無論任何條件,你都要答應。」太宗說:「可以。 」 第二天御遲恭帶著姪子來見皇帝,皇帝說:「我現在相信佛法,知道佛法是最好的,我希望 你出家能弘揚佛法。」姪子回答:「要我出家可以,但我有三件事放不下,如果你答應我, 我就出家。」皇帝問:「什麼絛件?」姪子說:「我最歡喜喝酒,雖然出家人不准喝酒,但 我是奉旨出家,我是例外。無論我到什麼地方,後面必須有一車的酒跟著。」皇帝說:「我 答應你,第二個條件是什麼?」姪子說:「我必須要吃肉,無論到什麼地方,後面必須有一 車子的肉跟著。」皇帝說:「這不成問題,還有什麼條件?」姪子說:「出家人應該沒有太 太,但我是奉旨出家,是例外之屬,我離不開女人,我無論到什麼地方,必須有一車的女人 跟著,你要是答應我此三個條件,我勉強可以出家。如果其中有一條不答應,我就不出家。 」太宗一想:「這孩子太壞了,但玄奘法師已付囑我。」於是便說:「好!我完全答應你, 你現在可以出家吧!」姪子一想:「此三車所要求的,皆得到許可,那就出家了。」皇帝雖 滿他的願,但他亦不太高興出家。奉旨出家是很榮耀、很熱鬧的。 皇帝下令他到大興善寺出家(大興善寺是唐玄奘的譯經場,從山門到方丈室有十里路,裡面 可住十幾萬人),於是廟裡敲鐘擊鼓來接迎他(若有法會時,一擊鐘鼓,善神便來擁護,故 不能隨便敲鐘擊鼓,而是在法會時才敲)。當姪子走到山門時,一聽到鐘鼓聲,豁然開悟: 「喔!原來我是那個老修行人。」於是向後對三車說:「我不要此三車了,我已經夠了!」 於是他到大興善寺剃髮出家,法名叫窺基法師,又叫三車祖師。窺基法師極聰明,無論什麼 經典,一聽便記得,能過目不忘,這是他修道的因緣。 以後窺基法師在唐朝弘揚佛法是最大力。三車祖師在以前不知已修行多少年了,可是今生卻 迷了,出家時就要一車酒、一車肉、一車美女。等到一聽到鐘鼓聲,才覺悟他自己是個修道 人,於是幫助玄奘法師弘揚佛法。他研究唯識。 當時有一位高僧——道宣律師,他專修戒律,行住坐臥四大威儀皆不馬虎,行路有一定的路 法,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他皆修行得非常 好。口不隨便講話,目不視不善之物,即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言 」。因為他持戒精嚴,故感應到天人為他送供。他亦是日中一食,每日為他送供的天人,名 叫陸玄剎。 窺基法師已將人間所有的飲食皆吃過了,未出家以前,什麼肉類皆嚐過了。出家以後,什麼 最好的齋菜亦嚐遍了。此時他又生出一種貪心,說:「我未吃過天人的飲食,道宣律師有天 人送供,我就到他那兒去趕齋。」因為他是奉旨出家,亦是國師,想作什麼便作什麼,於是 就到道宣律師處去趕齋,對道宣律師說:「世上所有食物,我皆吃過了,但天上的食物我未 曾吃過,你不要太貪心,今天天人送的食物,亦分給我一份。」道宣律師說:「好。」於是 他們等候天人送供,可是過了午,還不見大人送供。不但天人飲食吃不到,連人間的飲食亦 無著落,因為道宣律師什麼也沒有,空空如也,無廚房,無飯菜,只可吃土。在終南山可吃 草,或樹葉。這時窺基法師有點不高興了,說:「大概你是騙人,根本沒有天人來送供,我 白來一趟。」道宣律師說:「你說我騙人就騙人,我也不和你辯。」因為他持戒,不願意多 說話。那時已天黑,從終南山走到山下,亦有七十里路,晚間難於行路,窺基法師就留下住 一宿。 窺基法師很早便上床睡了,鼻息如雷,道宣律師心裡就打了妄想(本來持戒的人是不打妄想 ):「國師一點修行都沒有,睡覺睡得這樣,真是糟糕。」正打妄想時,身上就有蝨子,因 為出家人多天不沐浴,故身上很骯髒,生出蝨子。道宣律師便將蝨子拿起來,就丟到地上。 等一會兒,又有蝨子咬,他又把蝨子摔到地上。窺基法師睡了一宿,鼻息如雷,而道宣律師 打坐亦不能入定,故打了一宿的妄想。 第二天早上,道宣律師忍不住說:「你睡覺睡得那麼不守規矩,鼻息如雷,吵得我整個晚上 亦不能入定。」窺基法師說:「哦!你說我不會修行?你才不會修行。」道宣律師說:「你 怎知我不會修行?」窺基法師說:「你是持戒的老修行,昨晚你有沒有抓了兩隻蝨子?你居 然狠心的把一隻摔到地上,摔死了。第二隻蝨子,你雖然輕輕放,但亦把蝨子的腿摔斷。故 死蝨子和活蝨子都到閻羅王處,說你這持戒的老修行殺生。我到那兒去為你談和,說你是無 心,叫牠們勿報仇。閻羅王就叫那二蝨子投生去。」道宣律師想:「我抓起那兩隻蝨子是慢 慢的,他怎會知道?真奇怪。」窺基法師說:「我走了,你這兒根本沒有天人送供,你欺騙 人。」過了一會兒,天人陸玄剎才出現送供來。 道宣律師問:「昨天你為何不送供?昨日有貴客來此趕齋呢!」陸玄剎說:「法師慈悲!原 諒我。我拿供物來供養法師時,看見在四十里路的周圍皆有金光,我想要進入,卻睜不開眼 睛,只見金光。於是我問當地的土神,他說:「這地方有肉身菩薩,故四十里路內皆有金光 。」所以我不能進來,請原諒我。」道宣律師聽了很是慚愧:「原來窺基法師是肉身菩薩, 我還說他沒有修行,鼻息如雷,原來他的境界比我更高一層。」於是道宣律師又努力修行, 而窺基法師也不想再吃天人的食物,二人皆成當代的高僧。 我為想求菩提覺道,於修道的時候,無論在那一個四惡趣(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裡 均成就宿命通。我們勿以為出家是件容易事,所謂「莫道出家容易得,皆由累世種菩提」。 你不要以為隨隨便便就可以出家。有的人在寶華山受比丘戒,在過山洞時,就過不去,或是 有罪障的,就死在那地方。有很多人受沙彌戒是可以,但受比丘戒後,就發神經了。這是因 為無德行。 我們應學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應發願常出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出無明家。什麼叫出 煩惱家?人人皆有煩惱,但未能將煩惱放下。如能將煩惱放下,就是出煩惱家。三界是欲界 、色界、無色界。你雖在欲界,卻應無淫欲心;你雖未到色界,但於形色也空了;乃至於無 色界亦空了,所以謂之出三界家、出煩惱家、出無明家。無明是根本的煩惱,等無明破了, 菩提覺道就圓滿。在中國不一定個個出家,就能修行。中國有此風氣,小孩子出生時,有很 多病痛,父母親請醫生治療亦不好,看情形一定要死了,於是父母親看小孩子反正要死了, 就讓他出家算了,把他送到廟上作小沙彌。小孩子一出家,病就好了,這種人出家固然有善 根,但恐怕他迷了,而不知修行。 有的人為環境生活問題而出家。有的人家中窮困,認為出家後,飯容易吃,衣服容易穿,這 種出家是為衣食著想。有的人年紀老了,無依無靠,就發心出家作和尚,然後再收個小沙彌 ,就有人來孝順師父,無論吃什麼,要先供養師父,對師父要恭恭敬敬;未出家前,是個老 人,無親人;出家後,有小徒弟來照顧,故這種出家是為了養老,這種人亦不一定會修行。 有的人是因為環境所逼,如窺基法師,但他能修行。以前在中國,無論那個人殺人放火,一 出了家,政府就找不到,這種因逃避而出家的人,亦不一定會修行。還有一種是為生死發菩 提心而出家,這種人才是真正會修行。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即常得出家修持清淨的戒律,使清淨的戒律猶如寶珠, 永遠不毀犯 全文於: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0/0293_040.htm --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8.1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