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文:(黃色字體為每日背誦經文^^)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 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何謂惑業?惑是迷惑,亦是疑感。感有三種: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惑是粗惑,思惑 是細惑。何謂見惑?所謂「見境生貪愛」,就是遇著境界,便生出一種貪愛之心,愛的心就 是迷感,迷感多了,就糊塗。思感,是在思想上對於道理不明白,所謂「迷理起分別」,生 出一種不正確的分別心。塵沙惑,言其太多,猶如微塵那樣多,像恆河沙那樣多。無明惑, 在我們心裡有無明,無明本來很少,但由少變成很多,好像你見到境界,便生出一種貪愛的 心,這便是無明在作怪。見惑的根本是由無明生出來的。為何生出貪愛的心?從何處來的? 溯底求源,去找其根,就是無明,所以無明是生死的根本。我們未能了生死,乃因無明的障 礙,所以生死不了。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感有八十一品,證得初果阿羅漢,斷了見惑八十八 品。證得二果羅漢,斷了欲界思惑前六品。證得三果羅漢,斷了塵沙惑,斷了欲界思惑後三 品。證得四果羅漢,才破無明,斷無明顯法性,但未完全破無明,斷盡三界思感八十一品。 菩薩已斷塵沙惑,但無明惑尚未斷盡。到等覺菩薩位時,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斷,如果那 一點點無明破掉,則成妙覺,即是佛了。 業是你所造的善惡業,所謂「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假使到百千劫,你所作的業也不 會沒有。你作善就得善業,作惡就有惡業,業是跟著你。「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當 因緣成熟,再遇上時,你自己還是要受果報的,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 以前有一位有錢人,當他賣米時,他把米摻水,份量重了,粒子也大了,用斗量也就多了, 用砰稱也重,所以一百磅的米,他加上十磅,二十磅的水,於是賺了很多錢。賣酒時,他想 :「人若要喝酒,我應該賺他的錢,有錢才喝酒,沒有錢喝不起酒。」所以他在酒裡摻水, 他這樣子發財了。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金子,一兒子叫銀子,三兒子叫業障。當他老了 生病,醫生也束手無策,叫他等時候了。他想:「我有這麼多錢,但就要死了,沒意思。」 於是他想要他的大兒子跟他一起死,他的大兒子不肯。於是他就問二兒子:「肯不肯跟我一 起死?」他二兒子也不脊,說:「我怎麼可以跟你一起死?你真是老糊塗,我都還沒有享受 夠呢!」這二個兒子不但不肯跟著去死,還罵他一頓。於是他就找小兒子,他說:「業障, 我就快死了,你肯不肯跟我一起死呀!」業障說:「可以!你到那裡,我都跟你一起去!我 來侍候你。」於是這個有錢人就很高興,心滿意足,總算有個兒子願意陪他死。這個業障就 陪他見閻羅王去,閻羅王問他:「你一生賣米、賣酒都摻水,是不是?」這個人說:「沒有 ,我沒有做過這麼缺德的事。」但他兒子業障說:「有呀!我看你賣米、賣酒都有摻水呀! 他說得沒錯,你怎麼不承認呢?」這個兒子居然做見證,證明他有做壞事,這個父親沒話說 ,於是要墮地獄。他說:「原來你跟我來,是來見證我有造罪業,沒有做德行事,早知道不 要你跟來了!我雖然沒有辯護律師,但我自己講,閻王爺也許不知道,你居然做起見證人了 。」於是他很灰心,所以說:「萬般帶不去,金銀不肯去,只有業隨身。閻王審問時,業云 真又真。」所以業障是很厲害的。什麼是業障?就是你所做的事,你做好事,就有好的業; 你做惡事,就有惡的業;做好事有善業,做壞事有惡業,那即是業障。 現又有另外一個故事,我以前做沙彌時,過年廟上或家庭都要寫對聯,又叫回春。廟上也寫 一些「如意吉祥」等吉祥的話。那時候我寫副「智慧如海」的對聯,那時有位師兄也是沙彌 ,他看我寫這四個字,就非常歡喜,於是老是念著這四個字,念來念去,我就對他說:「我 看你業力如海。」這一說,他當場就大發無明,大發脾氣,甚至要打我,我說:「你別著急 ,我說出來的話,你一定會喜歡的,也一定會同意。我說你『業力如海』,你不但不發脾氣 ,而且還要謝謝我!」他說:「你怎麼說我業力如海,我還要謝你?」我說:「你知道什麼 叫『業』嗎?」他說:「業是人所造的。」我說:「業有善業和惡業,如果我說你善的業力 如海,你說如何?」他一聽,就沒話說了,便向我認錯。你看就是這麼妙,就差一個字,加 一個「善」字,他那麼大的脾氣就沒有了。這也是妙法,就差一個字,這個字我沒說清楚, 他就發脾氣,那我再添個字成「善業如海」,他就高興得不得了,所以一個字能令人發脾氣 ,能令人歡喜。又有一次,我拿一卷紙,這個沙彌師兄很好管閒事,問我手上拿著什麼,我 說:「這是賣你的契紙。」他一聽又發脾氣了:「你怎麼可以把我賣了!你有什麼權力來賣 我?」我說:「我當然有權力賣你,我賣你,你還要歡喜,你不歡喜,我還不賣呢,我是有 特權的。」他更火了:「你有什麼特權?」我說:「我賣你,有人買你,你一定會歡喜的! 」他說:「豈有此理,你賣我,有人買我,我還要歡喜?」我說:「我把你賣給釋迦牟尼佛 ,永遠做和尚,可以嗎?」他說:「可以!」這是我小時候很頑皮,你看這一樣事情,你賣 了他,他還要高興,這也是妙法,不要以為是講笑話。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為什麼呢?因 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根本沒有 東西可搶。你一修道,就等於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所謂「 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磨得如秋月,空中照群魔,群魔照退 了,現出本來佛」。你修道有點誠心了,魔就來磨你,也就是考試你,因為你用功用真了, 有多少真了,魔就要來考試你。你越受磨,就現出你的光明。你光亮時,更要磨多一點,魔 考試你,考得你猶如空中月亮那麼明亮。在虛空裡照群魔,這言其你有真正的智慧,就會照 群魔,把一切魔都認識了。群魔照退,表示你的智慧光明把魔照得無隙可乘,把魔都照跑了 ,這時就現出本來的佛。 修道有所成就時,就會遇到魔障。以守戒來講,本來不想犯戒,但卻犯了戒。本來不想殺生 ,無形中就殺了生。本來不想偷盜,不知不覺就犯了戒。本來不想邪淫,也不知不覺就犯了 ,不知不覺就糊塗了,那時無明就現前,然後什麼都忘了,忘了已受戒持齋,結果又開齋又 破戒。本來不想打妄語,無明發現了,就打妄語。本來不想飲酒,無明一來,又飲酒了,這 就是無明把智慧遮蓋住,沒有智慧,所以就犯戒了。又如打坐,有了一點定力,生出一點智 慧,就想斷淫慾心,當你不想斷淫慾心還沒事,你一想斷淫慾心時,淫魔就上來了,或許在 你睡覺時,他就變化成種種美女,你歡喜什麼樣子,他就現出那個樣子,來引誘你;對女人 ,他就現出種種美貌男子來誘惑,也是在夢中考驗你,在這時,你沒有把握,在夢裡就犯了 戒,沒有定力,也沒有智慧。或者不是在夢中,在平時,如你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時,魔不 現前;你想發心修行時,魔障的境界就發現了,或許會遇到你舊有的異性朋友,不知不覺就 犯戒了,犯戒就沒有定力,沒有定力就愚癡,沒有慧力,這就是無明來遮蓋你的智慧,讓你 破戒。還有打坐參禪時,也會發生魔障的,或者看見種種境界;或者覺得自己有神通了;或 者覺得自己身體和虛空一樣,有虛空那麼大,楞嚴經裡的五十陰魔,種種境界都現前了,這 都是魔的境界。 以前有位老修行,在參禪打坐,他將要入定時,就看見一個境界,什麼境界?他看見在他頭 上,吊著一塊幾噸重的大石頭,繩子上有隻老鼠在咬繩子,繩子一斷,大石頭就會把他砸死 。他看此境界,心卻如止水的想:「如果石頭把我壓死,我也不管了,死了,也要在這裡打 坐。」結果他入定了,石頭也沒有把他壓死,如果他一驚,生恐懼心,就會走火入魔。還有 以前釋迦牟尼佛將要成道時,那時魔王波旬慌了,說:「瞿曇現在就要成佛了,我應使他勿 成佛。」魔王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妙法,正在愁眉苦臉無辦法時,魔女問:「父親,您 為什麼那麼憂愁?」魔王答:「現在瞿曇快要成佛了;他一成佛,我們的眷屬就無勢力了。 故我現在正想法子,勿令他成佛。」魔女說:「原來如此,我們可以去擾亂他的道心。」魔 女生得非常美貌,用很嬌媚的手段,來引誘釋迦牟尼佛,令佛生出淫慾心。可是釋迦牟尼佛 對這種境界是如如不動,佛便做如是觀想:「勿以為你很美,你老時,就變成皺紋滿面,雞 皮鶴髮的老太婆,將來是很醜陋。」這一觀想,魔女就看見自己立刻變老了,眼睛看東西也 看不清楚,耳朵亦聽不清楚,老態龍鍾的模樣已現出來,自己生懺悔心就跑了。魔的境界是 很多的,但我們修道人勿被魔的境界所搖動,不為其搖動,就是有定力,有定力就是不散亂 。禪定不散亂,就不會入魔的境界。 世間道,就在世間即可出世間,即是不執著,離開執著,就得到解脫。什麼叫不執著?就是 「身在塵,心出塵,井裡摘花不染塵。」人雖在世界上,可是心超出塵世,好像在井裡摘花 不染塵,沒有著塵埃,猶如蓮花。蓮花是出污泥而不染,其根在泥淖中,可是花在水上面, 這叫出污泥而不染。我們不著世間上一切法,好像蓮花不著水,不染塵一般,也好像日月在 虛空中運行而不停止,而無所執著。 全文於: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0/0293_040.htm --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8.179.157
AHJKL: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 06/27 22:35
AHJKL:亦如日月不住空 06/27 22:35
AHJKL: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 06/27 22:36
AHJKL:亦如日月不住空 06/27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