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 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踊躍無量, 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 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 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 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 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 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 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 普賢行願品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當爾之時,普賢菩薩,菩薩中的大菩薩,於釋迦牟尼佛前,將自己所發的十大願王,以清淨 偈頌說完之後。善財童子聽了,就歡喜的跳起來,一切菩薩也都踴躍歡喜,釋迦牟尼佛乃讚 歎普賢菩薩說:「你講這個法,真是太好了!太好了!」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 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和所有的聖者、菩薩、大菩薩,演說前邊所講不可思議的這種解脫 境界,殊勝的法門,文殊師利菩薩而為菩薩中的首領。 諸大菩薩及當時在法會有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首領。賢劫,是很多聖賢出現於世,故名 賢劫。一切諸大菩薩中,有一位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 一生補處是叫法王子,住法王子位。在娑婆世界,現在釋迦牟尼佛作法王,等到佛法滅盡後 ,再來補釋迦牟尼佛位的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現在就是一生補處,他住在兜率天的內院 。每一位菩薩要補佛位時,都住在兜率內院。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也住在兜率內院。將成 佛時,從兜率降、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母親腹裡時, 也在轉法輪,不過一般人看不見這種境界,就以為釋迦牟尼佛住胎只是住胎而已。其實釋迦 牟尼佛住胎時,為一切鬼神說法。 「住灌頂位」,佛要成佛時,要受灌頂,好像以前皇帝即位時要受灌頂禮。受灌頂禮之後, 才成為天子。佛即將成佛時,叫一生補處,也叫住灌頂位。灌頂是成佛時,十方諸佛都用甘 露法水來給佛灌頂。釋迦牟尼佛出世時,有九龍灌頂,這也是受灌頂禮。「住灌頂位」,是 等來生成佛,是後補佛住的地方。這些等候「一生補處」,住灌頂位的諸大菩薩有很多很多 ,和其餘十方種種世界,齊來集會聆聽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普賢菩薩說普賢行願品時,所 有一切佛國,像大海一般的多,極微塵數,一般說不過來的多,很多菩薩之中的大菩薩。大 智慧舍利弗,大神通目犍連,作聲聞眾的領袖。 舍利弗智慧最大,他在母親腹裡時,就能令他母親辯勝過他的舅父,他母親在未懷孕前,和 他舅父,即她的哥哥,一談道理,就說不過她的哥哥。可是自從他母親有舍利弗之後,他的 舅舅就辯輸了。他的舅父知道,就說:「妳肚裡的小孩子一定不得了,一定是有大智慧,是 他幫妳辯論,妳才能得勝利,妳以前沒有這麼大的智慧,一定是有智慧的兒子來幫助妳的。 」他這麼一想:「將來這小孩子若勝過舅父,那太倒架子了。」於是他就到外面去留學讀書 ,讀外道典籍。他用功讀書到什麼程度?他不剪頭髮,也不刮鬍子,甚至連手指甲也沒有時 間剪,他是時時刻刻都要學外道的書籍,所以手指甲長得打了幾轉,一般人叫他為「長爪梵 志」,長指甲修清淨行的。你想想:「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這種為學的精神是不是很大 呢?」為什麼他要這樣學呢?因為他要回來好勝過他的外甥,才有此志願。 等到他學了十幾年,回來找他妹妹,要和他外甥辯論時,誰知他妹妹沒有小孩子了,他就問 他妹妹:「你生的兒子到那兒?」他妹妹說:「舍利弗已跟佛出家了。」舅父一聽,氣壞的 說:「他怎麼可以跟瞿曇出家?他有什麼道德?不如跟我學道,我現在學問道德都是最高的 ,為什麼讓他跟釋迦牟尼佛出家?」於是他去找釋迦牟尼佛,要討回其外甥。但是若無緣無 故去要,外甥是要不回來的。他要和釋迦牟尼佛立個論,來辯論一下,他所學的就是辯論。 到了那兒,他問釋迦牟尼佛說:「你憑什麼要收我的外甥作徒弟,你有什麼本事?」釋迦牟 尼佛說:「我什麼本事也沒有,他願意跟我出家,那我有什麼辦法?」他說:「那我們來談 論,來立個論,來談一談。」釋迦牟尼佛說:「談什麼?要怎麼談呢?」他說:「我以不受 為宗,你無論說什麼,我也不受。」釋迦牟尼佛說:「你以不受為宗,但你還受不受你這個 不受為宗的見呢?」他想:「我要說不受為見,就把自己的本宗破了。如果說受這個見,自 己所立的宗就立不住了,因為什麼都不受,哪還有受?自己立不住了,所以受也被人破了, 不受也被人破了,所以自己這個宗根本就立不住了。」在未講這話以前,他和釋迦牟尼佛打 賭,若他輸了,他就把頭砍下給佛,如果釋迦牟尼佛輸了,他就要把外甥要回去。 這回他自己的宗立不住了,於是乎轉身就跑了,大概跑了一兩個鐘頭,然後一想:「我是個 男子漢,不是女人,為什麼講話不算數?我說要給腦袋,給腦袋就是了嘛!這又算什麼呢? 回去吧!」於是他跑回去見釋迦牟尼佛,佛問:「你回來又做什麼?」他說:「給我一把刀 。」佛說:「你要一把刀做什麼?」他說:「我要把腦袋砍下給你。」佛說:「你把腦袋給 我做什麼?」他說:「是我輸了嘛,我說過,我輸了要把腦袋砍給你。」佛說:「我要你的 腦袋也沒有用,不砍下來,或許還有點用。仍在你頭上長著,你可以在這裡出家,不是更好 !何必砍下呢?現在你的頭是我的,我不砍去,我還安在你的身體上,只要你作和尚剃頭就 得了!把頭剃了,等於斬頭一樣。」於是他就出家,跟佛作和尚去了。 舍利弗又叫舍利子,他以母親之名作他的名字。舍利是一種鳥的名字,在印度叫舍利,在中 國叫鶖鷺鳥,鶖鷺鳥的眼睛很美,眼睛又好看又有神,舍利子的母親的眼睛猶如鶖鷺鳥那麼 美,所以她的名字叫舍利。舍利所生的兒子,就叫舍利子,又叫舍利弗。「弗」也就是「子 」。 摩訶目犍連,摩訶是大的意思,大目犍連,目犍連為梵語,翻譯為「萊菔根」,又叫「采菽 氏」這「萊菔」和「采菽」都是可以吃的東西,是他祖先修道時,吃這種東西來修道,所以 紀念他的祖先而稱此名。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佛弟子之中,他最有神通。他和大智舍利弗為 聲聞眾中的領袖。 聲聞是聞佛的聲音而悟道,聽見四諦法—苦、集、滅、道而開悟,悟到客塵煩惱作怪,所以 開悟,這是聲聞道。諸大聲聞,不單菩薩、聲聞、緣覺,而且還有人、天上的人、天上的神 。「一切世主」,一切世間的國王、天龍。 龍有很多種類;有天上的龍、海裡的龍,又有守寶杖的龍,又有行雲佈雨的龍。怎會成為龍 呢?因他「乘急戒緩」,所以變成龍。乘急,如持種種的咒,也會念經、參禪打坐;什麼法 門很快就學會,唯獨不持戒律,不持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他不守五 戒,所以墮龍身,並且瞋恨心重。為什麼墮成龍身呢?就因為瞋恨心太厲害了。 你們修行不要懶惰,在廟上早上三點半就打板,人就應該起身了,然後就打鐘了,這鐘一響 ,如果你還躺在床上睡覺,將來就會變成龍,因你不遵守廟上的規矩,好時變龍,不好時變 長蟲,所以不要以為懶惰是好處。早上聞鐘聲不起身,會變蛇;晚間聞鐘鼓聲不修行,也會 墮落的。龍就是因為不守規矩,你看龍的樣子彎彎曲曲的,不管做什麼事倩都彎彎曲曲,那 就是不守規矩的樣子。 「夜叉」,也有很多種,有飛行夜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有水裡的夜叉。夜叉和龍都是 八部鬼神之類。夜叉叫「速疾鬼」,走得非常快,非常可怕的。有一個夜叉長十個頭,也有 十個夜叉長一個頭,有一個夜叉長十條腿,有十個夜叉長一絛腿,樣子特別怪,或者有三條 腿、五條腿,或只有頭,或只有腿。「乾闥婆」,是玉帝的樂神,這種神又叫嗅香神,他一 聞到玉帝身上的沈水香就跑去,然後就高興得奏樂起來了,以奏樂為本領。 「阿修羅」,又叫「無端正」,又叫「無酒」,相貌生得非常醜陋,沒有酒喝,有天福沒有 天德。有很多種阿修羅,天上有天的阿修羅,人間有人的阿修羅,鬼有鬼的阿修羅,畜生有 畜生的阿修羅。阿修羅是專和人鬥爭,無論在言語、身體、心裡上都要鬥爭,身、口、意三 業都歡喜鬥爭。可是阿修羅女生得非常美貌,不要說人見會生愛欲心,連玉帝見了阿修羅女 也生欲念了。 玉皇大帝本來有定力,可是見了阿修羅女也就沒有定力了,於是向阿修羅王求婚,阿修羅王 也答應女兒嫁給玉帝,玉皇大帝非常高興,得到這麼美貌的天女,於是請阿修羅王吃飯,畢 恭畢敬的,命令天兵將來歡送,可是阿修羅王多疑、善鬥,懷疑玉皇大帝向他示威,用天兵 天將來嚇他,心理便很不高興,但暫時忍耐下來。 玉帝喜歡到人間聽經,聽一位仙人說經,講「玉皇心印妙經」,講到:「上藥三品,神與氣 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玉皇大帝天天去 聽經,阿修羅女就生嫉妒心,問玉皇大帝:「你天天上那兒了?不在家。」玉帝答:「我到 人間去聽仙人講心印妙經。」阿修羅女說:「我也跟著去。」玉帝說:「你是女人,不可以 去聽。」那阿修羅女更生懷疑:「你不讓我去,一定是和其他女人胡混去。」阿修羅女亦有 神通,等玉帝坐車子去聽經,她用隱身術把身體隱藏起來,也跟玉帝去聽經,玉帝下車,她 也跟著下車,玉帝一看便說:「你來這兒做什麼?」她說:「我也來聽經。」玉帝就用拂塵 打她一下,她就哇哇大叫,仙人聽見了,從來沒聽見女人哇哇叫過,睜眼一看,這女人生得 如此美貌,於是仙人也生了欲念,所以連經也不會講,把道業失去了,玉帝更不高興了。 回來後,阿修羅女跑去和她父親講:「玉皇大帝欺騙我,他到外邊和女人胡混,卻騙我說是 去聽經。我去調查,他還怪我不對,用拂塵打我。」阿修羅王聽了大怒,於是集合修羅兵眾 。阿修羅能腳踏海底,一手把天宮推倒,玉帝也無法對抗,於是向釋迦牟尼佛求救,佛說: 「不要緊,教你的天兵天將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回去一念,阿修羅軍果然大敗而 逃,為什麼?因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有智慧,阿修羅都是些愚癡的種子,一看到有智 慧光,就打敗了。 「迦樓羅」,是大鵬金翅鳥,專門吃龍的,身體很大,一展翅有三百六十由旬,一搧可把海 水搧乾,海水一搧乾,龍就現身,它就吃龍,它吃龍就像人吃麵一樣,一口可吞下十幾,二 十多條龍,龍子龍孫都快被吃光,老龍便急忙向釋迦牟尼佛求救:「龍子龍孫都被大鵬金翅 鳥吃了,龍快要斷種了,怎麼辦?」佛就給他一件袈裟,說:「每條龍給一條線,大鵬金翅 鳥就找不到你們了。」於是老龍就回去把袈裟拆成一條條線,給每條龍一條線,大鵬金翅鳥 找不到龍,就沒辦法吃龍了,也去找釋迦牟尼佛:「我沒有東西吃,也要餓死,大鵬金翅鳥 也要斷種了,佛的慈悲就不平等了,您要救龍,也要救救我們。」佛說:「好!你要皈依三 寶,持不殺戒,受持五戒,我叫我的弟子,每逢吃飯時,送七粒米給你吃,以後就不要殺生 了。」所以大鵬金翅鳥就皈依三寶,以後就吃齋了,不吃龍了,雖然不吃龍,但龍已被它吃 得所剩無幾,所以我們現在看不見龍了。 「緊那羅」,也是玉帝那裡的樂神。「摩睺羅伽」,是大蟒蛇。「人和非人」,一切大眾, 聞佛所說,都非常高興,深信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皆遵守奉行這個法門。 這個暑假中,六個星期講普賢菩薩行願品,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不能詳細把理論完全講出 來,只不過講了大概的意思。要是想真正明白經的道理,必須要認真用一番功夫,才能真正 明白。佛法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法,所以謂之「妙法」,這一品「普賢行願品」,也是一個不 可思議的品,如果要把道理完全講出,則要很長的時間,現在簡單的講大概的意思。 想研究佛法的人,要自己用功,加以研究,至於我講的好,還是不好,我也不知道,我也不 希望有一個好,有一個不好。要怎樣呢?我現在講,也是沒有講;你們現在聽,也應該沒有 聽。「沒有聽,沒有講」,這才是真正的妙法,所以你體會到不需要講,也不需要聽,你要 明白了這個妙法,那就沒有空過這六個禮拜的時間;沒有空過又是怎樣呢?吃飯還是吃飯, 穿衣服還是穿衣服,睡覺還是睡覺去,就是這樣。 全文於: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0/0293_040.htm --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 ※ 編輯: Insurance 來自: 211.78.179.157 (11/30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