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 經文: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 ,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 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 經過釋迦牟尼佛說:「一切眾生都應一心誠念,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聽見釋 迦牟尼佛這樣講,所以也就想供養觀世音菩薩,乃對佛說道:「世尊!我現在就應當供養觀 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大的功德,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所以我雖然已經成菩薩了, 但是我還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來栽培我的福報,我應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完這話之後,無 盡意菩薩即刻就把自己脖子上所戴的瓔珞寶珠解下來,供養觀世音菩薩,也不加絲毫思索。 瓔珞是一種最有價值的珍寶,這種珍珠內裡是空的,可以放東西,古人常用它做為裝飾品, 串成一串珠。這串珠價值連城,它值多少錢呢?價值有百千兩金,現在就送給觀世音菩薩了 。無盡意又作如是言說:「仁者!請接納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即指仁慈有德的人,菩 薩對菩薩彼此間的稱呼就用「仁者」。 這珍寶瓔珞本來是屬於財施的,為什麼在經文上,無盡意菩薩說是法施呢?布施裡有財施、 法施、無畏施。當時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時,在他的心裡並沒有認為這瓔珞珠是一種 最值錢的東西,他就是願意把自己所喜歡的東西,誠心誠意地來供養觀世音菩薩,他也不想 它是值多少錢。可是為什麼經文上又說:「價值百千兩金」呢?這句是阿難尊者,在結集經 藏時加上去的。當時無盡意菩薩並沒有說值多少錢。他就是以他的真心來供養觀世音菩薩, 彼此間並沒有這種「財」的觀念,所以屬於法施。雖是財施,但也變成法施了。這是大家 心印心,並不拿它當作值錢的東西。所以他要求觀世音菩薩接受他這種法的供養,這種寶珠 和瓔珞。 無盡意菩薩以珍寶瓔珞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肯接 受呢?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在此法華會上來聽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沒有 得到佛的許可,他就表示客氣,不接受這個供養。並且他也沒有貪心,可不像凡失這樣想: 「啊!這個珍寶瓔珞太名貴了,有人送給我,恐怕接受遲了,人家不再供養,那怎麼辦呢? 」就因為他沒有這種心理,所以不怕人家不供養。在他的心裡根本沒有一個能施,一個所施 ;也沒有一個能受,一個所受。 你供養我和不供養我,看成很平常的。當然在默默中,無盡意菩薩是有功德的。可是觀世音 菩薩本身就不肯接受這供養,於是無盡意菩薩就著急了!他可不像一般不是真正想供養的人 :「你不要,我也就不供養了。」所以無盡意菩薩又再懇求觀世音菩薩說:「仁者!愍我等 故,受此瓔珞。」意思是說:「仁者!大慈悲的菩薩呀!您應該可憐可憐我呀!憐愍我無盡 意和這四眾的眾生。我供養您這串珍寶瓔珞不是為了我自己求福,而是為這四眾弟子,與法 界所有眾生,來供養仁者您的。我是代表眾生來供養您,所以請您憐愍我等,接受這串瓔珞 吧!」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等」,就是所有一切的眾生。 --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8.179.157
hallcom:隨喜^^ 12/25 23:00
AHJKL: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 12/26 00:01
AHJKL: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 12/26 00:01
AHJKL: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 12/26 00:02
AHJKL:白 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12/26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