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鈕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 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生活中遇到有人陷害,或針對你,使你綁手綁腳,時不如意 回想一下,如果今天是觀音菩薩,祂會以何心應對,(而你或者選擇學佛、 或者選擇學慈悲、學圓融、抑或只是欲學心寬、順心、喜悅都好 只要你能活得好、活得漂亮、活出開心就好),若你能學靜、學慈悲觀、 學智慧觀,那些對你不公平的事將不再窒礙於你心... 能自內心平靜、淡然處之..........................不就是即得解脫嗎?! 不就能想出逃脫困境之法嗎?! ------------------------------------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便得離癡..........      了解觀音菩薩言行作風,學習效法,遇有不知應如何應對之事      不以已身原有習性處事,先試想若以菩薩之智慧、慈悲、圓融      ,祂會如何應對?      用心了解,落實生活之中,去除魯莽,便得離癡 ------------------------------------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以祂為學習典範,      有著靜、定、慧的母親,      教育出來的小孩有著好心腸,也有聰明智慧,why? 靜能生慧呀      走到哪裡人人喜愛,處處是貴人,福德自來      相由心生,令人喜愛的孩子,不需要有漂亮五官,也會讓大家覺得漂亮      (有句台語說,生緣好於生水) ------------------------------------ "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 而為說法.........."      菩薩為眾生,變化之間渡化眾生。      在人世之中無法幻化,但人心可以幻化。      要以何心、何派、何語說之,渡化他人? 要以他形渡之。      要慮如何變化:如窮困之人,他不喜愛富貴之人與他渡化。      此人不愛修道,你要以何心渡他,使他修性、修心、修口。      點化他人要以對方可接受的方式 我們在人世間無法變化形象,但我們可以轉化心境 有時候也可以委託適當人選去點化 幫助別人時,要以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做, 並非對誰都可以直接,或對誰都要委婉 而在說話的同時,對方聽了是何種感覺,在旁的第三者聽了又是做何觀感, 當你會注意到這些,就會開始謹言慎行於立身處世了     日常之間要三思,思量自己今日說何事錯之,行何事錯之。 ------------------------------------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 價值百千兩金......................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      此段述明觀音菩薩的無畏施。      付出不是為了求回報,      有所期待,無論得到犒賞或得到失望,對心都沒有助益      之後為何又收下供養呢?      ”行得正”的同時,也應體卹對方      佛祖請菩薩收下供養,無盡意菩薩也一片心意      堅持不要回報的觀音當下如何圓融應對呢?答案在文中 ------------------------------------ ”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如果風火是災、是脾氣、是不如意...,那慧日就是你的智慧了 惟有運用你的智慧,你的生命才會燦爛,如陽光和煦 ------------------------------------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回頭看經文一開始提的這段,            苦惱時,想想文中記載的觀音菩薩      如果你是菩薩,你會怎麼做呢?             ”轉念”很重要,菩薩常在我們身邊,只要你記得祂 ------------------------------------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常說好言好語。他人錯誤之處,皆為師 要行之,行才是首重。 不明瞭之人會有枷鎖 知曉之人心無罣礙 人生之間,有妻有兒有夫有子為至幸之事 人年少之時無夫無妻也是至幸之事 修為也是至幸之事 能堅持之就是菩薩心 苦從何來?笑從何來? ------------------------------------ 謹以此文與此功德獻給我摯愛的奶奶 願奶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