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感化的意思-聖嚴法師 感化要知慚愧、常懺悔,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 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 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但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 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 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 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 又如何教導他人呢?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 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 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感化自己就是要知 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 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 醒以後不要再犯錯。以我個人來說,便是以佛法的智慧與 慈悲來感化自己、調柔自己、修正自己、勸勉自己;我經 常因為自己所知不多、所學有限,不能為社會做更多的奉 獻而慚愧、懺悔,常常自我提醒當更加倍努力;同時,我 也自覺無智無德,不足為他人的師範,而對我的弟子感到 慚愧和懺悔。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 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 學。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 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 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越來越精 進、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能夠感動人。可是偏偏有許多佛 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 要求別人。 例如我在美國東初禪寺,有一位大 陸來的 居士,長久以 來總是在一旁觀察我。因為他在大陸時有一位師父,告訴 他善知識要符合十個條件,所以他就用這十個條件來衡量 我,量來量去似乎永遠不滿意。 後來他參加了我主持的禪七,禪七期間我告訴他們:「我 很慚愧,我很懺悔,我只能以佛法來感化我自己,我感化 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來勉勵自己。」他聽了以後受到很 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於是來向我懺悔,從此不再拿著 標準來量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 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 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麼 可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省思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這一句話 讓我深感慚愧。讀完法師整篇文章整個深感汗顏 佛法是幫助我們修行不是審度. 先感化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後來想想我也是因為如此才受到菩薩法師的感動 發心成佛常行菩薩道.要先感化自己啊 南無阿彌陀佛 -- 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     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