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Learn_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http://www.bfnn.org/book/books/0520.htm -------------------------------------------------- 上夢下參老尚略傳 一九一五年六月:夢參老和尚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 一九三一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 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 同年在北京拈花寺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十年 舉行一次的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塔法會。由於因緣殊勝,為老和尚爾後弘揚地藏法門埋下深 遠的影響。 一九三二年:轉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湧泉寺參訪他對湧泉寺當時的一切境界似曾相似,仿 佛故地重來。 當時虛雲老和尚於鼓山創辦法界學範,並請慈舟老法師主講「華嚴經」。他決定依止慈舟 老法師學習「華嚴經」,歷時半年,仍無法契入華嚴義海,遂親自向慈舟老法師請法,之 後決定以拜誦「普賢行願品」、燃身臂供佛的苦行,開啟智慧。 一九三五年:在鼓山法界學範,學習「華嚴經」五年圓滿,當時的同學包括臺灣的道源長 老、靈源長老、慧三長老能及大陸的淨嚴法師。 除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更旁及虛雲老和尚的禪法,有時也奉慈舟老法師之 指示,代講經論,諸如「阿彌陀經」等等。 一九三六年:赴青島湛山寺,依止倓虛老法師學天臺四教,並擔任湛山寺書民,負責倓虛 老法師的庶務以及對外連絡事宜。 在湛山寺擔任書記期間,一方面向倓虛老法師學習天臺四教,及宣揚慈舟老未能師的戒律 精神。隨後奉倓虛老法師之命,禮請慈舟老法師北上青島湛山寺講律,又護送慈舟老法師 到北京,開講「華嚴經」。 一九三六年底:再茺奉倓虛老法師之命,赴福建廈門萬石嚴,禮講弘一大師北上宏律,歷 時半年之久。因「梵網經」的講法因緣,弘一大師同意北上湛山寺,開講「隨機羯磨」。 一九三七年:擔任弘一大師的外護半年,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啟發,當時並就近依「占察 善惡業報經」所描述的占察輪相,請弘一大師親自製作一付,以供修習。 弘一大師為了答謝他擔任半年的外護,親贈手書的「淨行品」偈頌乙本。 一九三七年至四零年:隨同倓虛老法師在長春般若寺傳戒,講四分戒律,並往來於東北各 省、北京、天津、山東等地,講經弘法。其間曾接觸來自西藏的藏僧,引動了赴西學習密 法的因緣。 一九四零年:由北京至香港、新加坡、印度弘度法亞朝禮佛陀遺跡。 一九四一年:轉赴西藏拉薩學習密法,在西藏黃教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學經論五年,依止 第十世班禪師赤江仁波切,以靈倉仁波切,以及因能海法師引進參拜康薩仁波切。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又轉赴西康等地參學,總計在西藏學習密法達十年之久。 一九五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由西藏返回中國內地,蒙受反共反革命之嫌,被 判刑十五年,勞動改造十八年,入獄長達三十三年之久。在獄中,他經常觀想一句偈頌「 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奠立了爾後重回佛教,弘揚佛法 的信心。 一九八二年:平反出獄,回北京任教於北京中國佛學院。在這段時間如法修學地藏法門, 重啟弘揚經論的智慧。 一九八五年:接受福建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圓拙長老之邀,到廈門南普陀寺重建閩南佛 學院,並擔任教務長一職,開講「華嚴經」、「法嚴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 等。 一九八七年:應美國萬佛城宣化上人之邀,赴美數月後轉回中國。 一九八九年:應美國洛杉磯妙法院旭朗法師之請,再次赴美弘法,開講「占察善惡報經」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地藏經」、「心經」、「金剛經」等,此後即旅居美加地區 ,同時應在臺灣之請,數度來台弘法講經。最近並在加拿大溫哥華講解「八十華嚴」經。 夢參老和尚目前在講經作品中,業經整理出版包括「占察善惡報經講記」、「淨行品講述 」、「梵行品講述」、「普賢行願品講述」、(以上三冊合稱「華嚴三品」)、「般若波 羅蜜多心經講述」、「金剛經講述」、「夢參老和尚開示輯—修行」、「華嚴遵讀」(即 將出版)等。另有聲書系列即將陸續出版。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裏已經整整兩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號離開 ,今天則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號。上一次是講解《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一次因為賢文 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結結緣,講一講修行的次第。 當我在美國、溫哥華或者到大陸的時候,很多的道友都問我這麼一個問題:「老法師啊! 我們不曉得怎麼樣修行?」信佛之後該如何去修行呢?這類問題問得很多,眼前道友們恐 怕也有這個問題。 不論你是學哪一教、哪一個法門,學淨土也好,參禪也好,或是學五教華嚴,學四教法華 ;既使在西藏學密宗,學大灌頂,學圓滿道次第,任你學那一法,都有個共同的基本要求 ,都要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沒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稱為佛弟子 ;不稱為佛弟子;你就不能夠依照佛的教遵去做,你便不能領受佛的教遵。大家受三扳依 的時候。皈依師可能都會跟大家講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義。所以,你必須先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才算是佛子。 皈依三寶之後,你就依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行,這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沒有皈依 佛、皈依法、皈依僧,修其他的一切法門全不能成就。這不是我說的,而是佛的教遵,你 連基本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都沒有修行,你還能修其他的法門嗎? 有的道友也這樣談著:「我的密宗大德好像沒有提這個問題,受過灌頂,我念咒就行了。 」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在西藏連參帶學住色拉寺裏頭,前後差不多將近十年。我所瞭解的 西藏密宗,如果沒有念十萬遍皈依頌,沒嗑十萬個大頭,如果沒供過十萬次曼達,沒念十 萬遍百字明咒,上師不能給你灌頂,在西藏你是絕對不能受任何法。密宗傳到中國來,變 方便了,在中國受灌頂的道友,有哪一位念十萬遍皈依頌呢?連密宗的皈依頌,怎麼說怎 麼寫的,恐怕還不知道吧,也沒有聽上師講過。我在大陸上或者是在臺灣、在國外,沒有 聽人講過。在西藏,上師要講皈依頌,這是最根本的。 因此我想跟大家互相漫談一下,這不算是講解,供大家作為參考,首先,受了大皈依,要 先懂得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僧,要懂得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皈依必 須得這樣做,之後,你再發心。這個發心,說淺近一點,就是發一個信仰心,發心之後, 你要修行。怎麼樣修行呢?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佛依僧。你要開始學佛,佛在因地當中 ,就是這樣修的,他所以後來能夠成就佛果,就是他最初的發心——皈依佛、皈依法、皈 依僧。 釋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時,聽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輾轉傳誦;傳給三千個人,這三千 個人又輾轉傳誦,就種下這麼一個善根。能夠聞到佛名號,讚歎佛的功德。這三千人,就 是過去的莊嚴劫千佛,現在的賢劫千佛,未來的星宿劫千佛,僅僅是聞到佛的名字的善根 ,後來都成佛了。諸位道友,現在有些道友拜五十三佛,經常的拜,一定會成就這些功德 。 我簡單寫了一個題目:「學三皈依」。大家聽見了,說:「我學佛很久了,現在才學三皈 依啊?」如果是學佛很久的道友,你聞到了,做為增上緣。如果我現在所說的,你以前還 沒有聽到過,那更好了,就照這個多觀想一下。 我們分成幾個部份,一個是皈依之後一定要發心,如果你量大一點,要發菩提心。講菩提 心就是三種心,我這裏摻雜密宗的次第。第一是修出離心,對這個世界我們要出離、要超 脫,出離就是要離開、要出去只是你自己出去、離開不行啊,你還要觀想眾生的苦難。 第二,若純粹的只是自己修出離心,就是小乘。單單出離心是不夠的,必須得有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有了大悲心不具足的話,僅僅為了度有緣的眾生,或者六親眷屬,這是情愛 大悲,這個大悲心不普遍,必須得平等。我們對一切畜生,不論馬、牛、羊、雞、犬,飛 行的、極小的動物,我們把牲們當成人一般的看待,平等看待,這才叫大悲心。一切跟我 們不相干,甚至是我的冤敵,就是你最不滿意的那個人,他處處跟作對,這叫冤敵、冤家 ,你的大悲心必須先度這些人。 第三是般若心,有了悲心還必須具足智慧,發了菩提心裏頭必須有般若心。 你要是皈依三寶,必須發這三種心。我們有很多的道友,初受三皈依的進候,並不理解皈 依三寶時候,必須先要發出離心、大悲心、般若心。具足這三種心了,發心了,以後就是 學佛。 「學佛」不是「佛學」,「佛學「是把佛所教遵的當成學問去研究,這叫「佛學」。「學 佛」就是佛怎麼樣做的,佛最初怎麼樣發心的,佛是怎麼成佛的,他這個道路怎麼走的, 我們要跟著他走,他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才是「學佛」。 之後,要消業障。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人說業不能帶 ,帶著業生不能極樂世界。為了這個問題,在臺灣的大德辯論很多,也有人到美國問我。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樣,根據我的解釋,如果業不能帶、業不能轉的話,沒辦法生極 樂世界,我們不能帶業;如果說業已經清淨了,我還生到極樂世界做什麼?已經成就了嘛 !這說明了是可別而已。蓮池海會那些菩薩都還有九品蓮花,九品就是等級,九品裏面下 下品的業還是很重的。所以說,業是可能帶的。但是怎麼樣帶?現行的惑業必須消除,如 果你現在還是充滿貪心、瞋恨、嫉妒、障礙,煩惱昨不得了,你能到極樂世界去了?在這 個世界你都得不能自在,還到極樂世界去啊?根本不可能。 佛教有這麼兩句話,業如果能轉的話,便沒有因果了,學還講什麼因果呢?我前生造了很 多業,今生一定要受報的。如果我假藉佛的力量把它轉了,因果就沒有了。業哪果能轉的 話,因果論就不存在。但是,如果業不能轉的話,沒有一個人能成佛,永遠是眾生,業還 是不能轉。這個問題非常的微妙,大家想一想,如果業能轉了,業如果消了,所謂定業不 可轉,能轉的是靠三昧加持力;你要是能達到三昧,就沒有這業了。 這兩個問題可以做這樣解釋,當你明心見性,業性本來是空的;罪性本空,是我們的心造 的,「罪性本空唯心造」。我們現在參悟了、學佛了,連我們自己的心都不存在,還有什 麼罪業可依呢?所以說:「心若亡時罪亦無」,心都滅了,罪也就沒有了;「心亡罪滅兩 俱空」,心也空,業也空;「是則名為真懺悔」。要這樣的消業,這樣的帶業。 因此,要怎樣消一切的業?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念皈依佛,並不是單純念藥 師佛,也不單純念阿彌陀,也不單純念釋迦牟尼化。皈依佛,是皈依十方法法界一切諸佛 。你念扳依佛,就是十方一切諸佛;皈依法,表示十方一切諸未能;皈依僧,意指十方一 切賢聖僧,除了我們所見的剃發染衣的僧眾,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聖僧。起碼還有釋 迦牟尼的阿羅漢大弟子。釋迦牟尼佛令一萬六千個大阿羅漢不准入涅槃,他們都在這個世 界當大菩薩,行菩薩道。你要是有德了,有因緣了,就會遇見他;你沒因緣,當面就錯過 了。文殊、普賢、諸佛菩薩,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們沁是去求諸佛,見不著,因為你 的心跟不相應。為什麼不相應?你的心是貪、瞋、癡、慢、疑的心,不是清淨心,所以你 得消業。我在這裏先講四種,第一皈依,第二發心,第三學佛,第四消業。 皈依的時候,一定要先念三寶的功德,先念佛的功德。 我們經常說佛、法、僧三寶,什麼叫佛?佛就是覺悟的覺。當你覺悟了,你就是佛;你沒 有覺悟,你就是眾生。你現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眾生。所以你覺悟了,你就是佛。 但是覺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證的。依《大乘起信論》,最初是「不覺」,一 在我們大家都是不覺。不覺,遇到佛、法、僧三寶,皈依佛、法、僧三寶、學佛、學法、 學僧,你開始覺悟,這叫「始覺」。覺悟之後,漸漸不漸漸證得,這叫「相似覺」;相似 覺悟了,還沒徹底覺悟。要是按菩薩的位置來說,相似覺就是十信位、三賢位的菩薩。從 相似覺,漸漸的就能證昨了,一分一分的覺悟,就是「分證覺」,就是登了地的菩薩;證 得一分法身,消滅一分無明,這叫分證覺。到了究竟成佛,叫「究竟覺」。我們能皈依佛 的這是自覺,所皈的是提著究竟覺說的。我們現在只是剛發起覺悟,達到究竟覺悟,因為 我們皈依三寶、學佛,能夠漸漸消除自己的業障,漸漸的覺悟,這就是佛。 法,就像我們前面說的,發心要有般智慧,沒有智慧你辨別不出是非,分不清法是邪是正 、是好是壞,你必須先具跑分別法之邪正的知見。如果是剛信佛的人,沒有這種分別的力 量,可以依據佛的教遵、依據經論去辯別,他這人話說得跟佛全不合,如果不合是邪的, 如果合是正的。但是經論那麼多,合於這部經,又不合於那部經;合於那部經,又不合於 其他的經;佛說法是對機的,對於這一會說得深一點,對於那一會說得淺一點,我們應該 怎樣判斷呢?大概有一個規定,有一定條件的。佛說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一切法都是空的 、一切法都是無我的、一切法都是苦的,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四法印,拿佛所說的四 法印來印證別人所說的法是不是真諦,你可以依此辨別邪正。 僧寶,就是他本身脫俗了、放下了,離開了家室之累,看破紅塵出家。我們經常說遁入空 門,就表示他離緣清淨,住持佛法就是靠僧。 我們總說佛、法、僧三寶,自己要是覺悟了絕對不會迷,迷了就不覺。人家說我們佛教徒 迷信,其實我們不迷信,我們是正信,因為我們不迷。說我們迷信的那個人,迷了,他就 不信,就說你是迷信,其實他才迷信。迷的人絕不會有信仰的,看他迷是深淺,如果迷得 重了,搞精神分裂,他不但不信佛,什麼都不信,什麼也不知道。像植物人,他信什麼? 什麼都不知道,他才迷了,他連四肢都不能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使喚 ,這就真正迷了,他還信什麼呢!所以我們不是迷,如果聽人家說我們是迷信,我們只是 笑一笑而已,不必去辯白。因為那人是個糊塗人,你跟他說不清楚的,越說越麻煩,他沒 有這個善根,乾脆就不要說了。 內心一定要明朗,內心很明朗,惑也沒有了,無明也沒有了,都消失了。又具足一切大悲 跟大智慧,這都是佛的力量。他把一切眾生看成獨一的兒子,他對眾生是平等的。我們能 不能這樣做?我們這個心,必須發願朝這個方向去走,現在做不能,將來我們一定能成佛 、我們一定能夠成道。對於一切眾生平等,對他們施以教法。教法就是把佛所說的法,都 傳授給他們。 我們學佛的人,不論哪一批弟子,都是善根深厚的,很少是性靈蒙昧的。有些迷惑深的弟 子,就是鈍根的。有些人很聰明,一學就會,老師很高興,願意教他。有的人很鈍,教十 遍、百遍,過去就忘了,乃至聽都聽不進去要是具足佛的大悲智慧、平等心,對於難教的 弟子沒有厭惡心,對於好教的弟子也不要放縱,一律平等施教。 皈依法,我們剛才講的,法是要分邪正的,什麼是邪法,什麼是正法。其實法本身沒有正 ,也沒有邪,那為什麼還說邪知邪見、正知正見?我們為什麼要起信這個分別呢?因為我 們的心不平等。正知正見順著法義、順著性禮很快的達到平等性;逆著法性的,也是具足 法性,但是它不能夠合乎法性的理體,它的清淨就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凡是離開我軌我 見的,絕對是正法;凡是具足我軌我見的,一說起來就爭得臉紅脖子粗,這就有點著了邪 道。 但是需不需要爭呢?永嘉大師在他的《證道歌》裏有這麼幾句話,「圓頓教,無人我」, 圓頓教是不講人情的;「有疑不決直須諍」,如果你認為這件事不對,你懷疑,你可以跟 他急論;「非是山僧爭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我們修行人,如果把是非辨別明白,不 是落於斷見,就是落於常見,落斷見也是邪道,落常見也是邪道,就常不可以,說斷也不 可以。這個性體是平等的,必須像《金剛經》說:「離我相,離人相,離眾生相,離壽者 相」。離開事相,這個時候無我、無人,才能夠清淨。清淨的法就是正法,若遠背這個涵 義,就不是正法。 佛所說一切法就是對我們身、口、意三業說的,目的是轉變我們身、口、慧了。貪、瞋、 癡、跟戒、定慧,性體是一個的。我們只是在法上這樣明白,但是我們自己秘須要觀照。 自己先明白了,你再說出來給別人,別人才能明白。如果你自己沒有觀照功夫,自己還模 淩兩可,還搞不清楚,你說給別人聽,弄得別人也糊里糊塗,始終不能清楚理解這個意思 。 還有,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在。不是說皈依三寶,入 了佛門,還在爭閒氣,還在爭人我、爭是非、這裏不可以,那裏不可以:要合掌時,挑剔 這麼合不對,那麼合不對,合得正也不對,那個都不對,沒什麼涵義,用不著這樣。不過 ,如法的,你進步快;不如法的,當你自己慧開了,自己會調整適應。每一法最初都是摸 索的,等你自己用功用得相應了,你就從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夠調整你所修的法 ,知道該這麼修了。 你必須能夠轉化三業,依著這個法就能轉化你的三業。怎麼轉化呢?譬如說我過去很慳貪 ,學了佛法之後,還是不肯施捨。大家不要誤會,說我要求他布施錢,不是這樣的涵義, 這個意思太狹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夠布施給別人,轉施給別人;我所聽到的佛法, 我就馬上轉送給別人,讓他也不能知道。這比你供養他好多財物,功德還要大。我經常跟 道友說,供養師父不一定給紅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經供養他,他也得到利益,大家不一定 給紅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經供養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這叫法施, 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財施的功德還大,就是把自己施捨了。 還有,經常經人家歡喜,不論跟自己的眷屬、親朋好友,乃至於自己冤有,他對你瞪眼睛 或者向你發脾氣,你就笑一笑,總不跟他對瞋。經常布施歡喜,使你自己沒有怒容,總在 轉你的怒,轉憤怒變成無限的寬恕慈悲。經常這樣的觀想,你就是修彌勒菩薩行,是彌勒 佛。學佛是學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學。之後,你就是能夠依著佛所說的方法傳述給別 人,這樣大家就能夠把憂苦撥脫了。 許多人都是有限多的憂愁苦惱,雖然生活不餘匱之,但總感到有所欠缺。欠缺什麼呢?他 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煩惱,自己解決不了,這都叫痛苦。給他慈悲這是皈依佛的人、皈 依法的人應當做的事情。 皈依佛、法、僧了,就轉愚癡。我們經常說:「我太愚癡,一點智慧也沒有!」你轉化一 下,你為什麼不要愚癡。你皈依佛、法、僧的目的,只是要聰明嗎?是要有智慧。有了智 慧就是醒悟不再迷惑。學佛並不是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包括不了。 不的人這樣說,古來祖師也這麼教遵我們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念一句「阿彌陀佛 」都包括了。如果是這樣,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說法四十九年呢?教大家念一句「阿彌陀佛 」就好了,釋迦牟尼佛也省事,我人後來的學者、弟子也免掉那麼的辛苦,是不是啊? 《大乘起信論》說得很清楚,這是由於「其根下劣」,他的根性很劣,對於佛果菩提道生 怯弱心,就念佛好了。不過,念佛法門怎麼念呢?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說念一句「阿彌陀 佛」就好了,不見得這樣子。你用哪個心念佛?如果用瞋心念佛,用貪心念佛,用愚癡心 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處,這樣來念「阿彌陀佛」,你生不了極江世界。你必須有清淨心 ,你皈依三寶之後,具足了清淨心,修哪一法都可能,修一世也可以,修多也可以。如果 你沒有清淨心,充滿貪、瞋、癡、煩惱,自己的心跟自己過不去,煩惱得不得了,這樣子 學法,是沒辦法辨別清楚的。 一定要把法的義理辨別清楚,一切法都有事有理,有事相上修,有理相上修。我們講的是 事相上修。理上皈依的三寶,是你自己本身具足了佛、法、僧,現在我們講的是事,先不 講理。 ----------------------------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11.248
hallcom:幫推好文 04/08 22:27
Insurance:感謝分享,阿彌陀佛~ 04/08 23:08